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花为媒》是新派评剧代表曲目之一,其风格幽默清新、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本文将针对新派评剧代表作《花为媒》的表演艺术传承方面展开分析,并对新派评剧的发展和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花为媒》 表演艺术 传承
一、《花为媒》的发展历程
自1909年首演后,《花为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评剧院又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并在1963年首次将其搬上银幕,《花为媒》自此成为雅俗共赏的新派评剧代表作。
根据《成兆才全集》记载,《花为媒》由任善年等庆春班演员于1909年前后在唐山地区进行首次演出。1907年,成兆才与一些莲花落艺术传承人对莲花落艺术形式中的音乐、剧本以及表演中的程式做出了第一次改革,对冀东地区的莲花落艺术予以挽救,使得评剧正式从拆除戏过渡到平腔梆子戏阶段。1909年在唐山地区的首演,是《花为媒》第一次进入城市茶园中进行演出。《花为媒》在这个时间段经历了第二次改革后的真正成长。
《花为媒》在表演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一是更加通俗,接地气,贴近大众的审美,与传统评剧相比更具生活气息,更为广大观眾所接受;二是表演方式多样化,大戏、折子戏、清唱、地头唱等表演方式突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田间地头、工厂作坊都可以表演,自然可以获取更多的观众和粉丝。
二、《花为媒》音乐体制方面逐步发展并成熟
《花之媒》出现之前,评剧的“拆出”已经出现,其本质上来看,与如今新派评剧的折子戏相差无几。而之前比较风行的莲花落也因为其中戏文以及表演方式上的低俗,在许多地方被禁止演出。由于时代的发展对艺术形式的全新要求,成兆才等莲花落艺人为挽救莲花落艺术,在莲花落以及拆出戏的基础上,相应地编排正本大戏,规模的扩大相应地带来音乐体制的扩大。这些都为新派评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某种意义上也为《花为媒》的诞生做了铺垫。
从剧目所用的器乐方面可以看到这种传承,《花为媒》将莲花落中的竹板击节予以去除,而是用梆子戏中的梆子,来对整场演出的节奏进行控制。此外,还从京剧以及河北梆子中直接借用了诸如底鼓、二胡、锣等乐器。在曲牌方面,也对梆子戏中诸多形式的唱腔进行了借用。
月明珠作为评剧艺术中的四大明珠之一,不仅是《花为媒》的首演者,更是评剧艺术中最初的唱腔形式“月明珠调”的创始者。这一唱腔形式的创立也是评剧艺术中音乐体系从莲花落中的说唱艺术形式转变到戏剧类型音乐的一次重大创新。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评剧艺术发展正式进入鼎盛期。在这个时期内,除了旦角的四种流派得以成型之外,旦角艺术也到了较大的发展。再经由男性旦角月明珠演出之后,女性旦角演出的《花为媒》更可以称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举例来说,经由女性旦角碧莲花演出的《花为媒》,其自身的表演形式别开生面,其独特的唱腔为评剧艺术中由男性旦角逐渐转变为女性旦角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承接作用。李金顺演出的《花为媒》,其自身的唱腔为了满足天津地区观众的需求,将京韵大鼓中的音乐形式特点予以吸收,并且将天津地区语音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此形成了李派唱腔。
三、《花为媒》演员的表演形式向着程式化方向发展
《花为媒》自身也十分注重唱、念、做这三个方面。自月明珠演出《花为媒》后,这个剧目就被不断地进行加工改造。进入20世纪30年代,女性旦角开始演绎玩笑旦角阮妈,主要是因为在舞台上可以随意抓词,表演形式偏随意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性质较为庸俗的表演形式被去除,表演形式更为程式化。当时的《花为媒》演出者中就有赵丽蓉老师、赵连喜老师等。各派的新鲜血液又对《花为媒》进行演出,尤其以新派评剧的贡献最大。《花为媒》成为评剧艺术中最为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曲目,与新派评剧大师新凤霞的个人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新凤霞敢于创新唱法,顶着当时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科学的新唱法,创立了评剧“新”派。新派对戏曲四功五法的运用是继承与创新并重,《花为媒》是新派的代表作,新凤霞对《花为媒》的人物塑造和唱腔的设计都是独具特色的,尤其是唱腔的点:(1)流畅自然,半说半唱式;(2)唱腔甜美自如;(3)鼻腔共鸣独特;(4)疙瘩腔别具一格。评剧《花为媒》发挥了新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经典唱段脍炙人口。借助此剧目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评剧艺术优秀演员,继承并发扬了新派评剧。
四、结语
《花为媒》作为评剧艺术诞生的代表作品,为顺应观众需求大胆创新。新时期,新派评剧在对传统代表剧目传承的同时,更需要继承新派评剧前辈的创新精神,推陈出新,做好新的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永葆活力。
(作者简介:李丹,女,本科,辽阳市艺术馆,副高,研究方向:评剧表演)
关键词:《花为媒》 表演艺术 传承
一、《花为媒》的发展历程
自1909年首演后,《花为媒》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评剧院又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加工,并在1963年首次将其搬上银幕,《花为媒》自此成为雅俗共赏的新派评剧代表作。
根据《成兆才全集》记载,《花为媒》由任善年等庆春班演员于1909年前后在唐山地区进行首次演出。1907年,成兆才与一些莲花落艺术传承人对莲花落艺术形式中的音乐、剧本以及表演中的程式做出了第一次改革,对冀东地区的莲花落艺术予以挽救,使得评剧正式从拆除戏过渡到平腔梆子戏阶段。1909年在唐山地区的首演,是《花为媒》第一次进入城市茶园中进行演出。《花为媒》在这个时间段经历了第二次改革后的真正成长。
《花为媒》在表演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一是更加通俗,接地气,贴近大众的审美,与传统评剧相比更具生活气息,更为广大观眾所接受;二是表演方式多样化,大戏、折子戏、清唱、地头唱等表演方式突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田间地头、工厂作坊都可以表演,自然可以获取更多的观众和粉丝。
二、《花为媒》音乐体制方面逐步发展并成熟
《花之媒》出现之前,评剧的“拆出”已经出现,其本质上来看,与如今新派评剧的折子戏相差无几。而之前比较风行的莲花落也因为其中戏文以及表演方式上的低俗,在许多地方被禁止演出。由于时代的发展对艺术形式的全新要求,成兆才等莲花落艺人为挽救莲花落艺术,在莲花落以及拆出戏的基础上,相应地编排正本大戏,规模的扩大相应地带来音乐体制的扩大。这些都为新派评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某种意义上也为《花为媒》的诞生做了铺垫。
从剧目所用的器乐方面可以看到这种传承,《花为媒》将莲花落中的竹板击节予以去除,而是用梆子戏中的梆子,来对整场演出的节奏进行控制。此外,还从京剧以及河北梆子中直接借用了诸如底鼓、二胡、锣等乐器。在曲牌方面,也对梆子戏中诸多形式的唱腔进行了借用。
月明珠作为评剧艺术中的四大明珠之一,不仅是《花为媒》的首演者,更是评剧艺术中最初的唱腔形式“月明珠调”的创始者。这一唱腔形式的创立也是评剧艺术中音乐体系从莲花落中的说唱艺术形式转变到戏剧类型音乐的一次重大创新。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评剧艺术发展正式进入鼎盛期。在这个时期内,除了旦角的四种流派得以成型之外,旦角艺术也到了较大的发展。再经由男性旦角月明珠演出之后,女性旦角演出的《花为媒》更可以称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举例来说,经由女性旦角碧莲花演出的《花为媒》,其自身的表演形式别开生面,其独特的唱腔为评剧艺术中由男性旦角逐渐转变为女性旦角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承接作用。李金顺演出的《花为媒》,其自身的唱腔为了满足天津地区观众的需求,将京韵大鼓中的音乐形式特点予以吸收,并且将天津地区语音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此形成了李派唱腔。
三、《花为媒》演员的表演形式向着程式化方向发展
《花为媒》自身也十分注重唱、念、做这三个方面。自月明珠演出《花为媒》后,这个剧目就被不断地进行加工改造。进入20世纪30年代,女性旦角开始演绎玩笑旦角阮妈,主要是因为在舞台上可以随意抓词,表演形式偏随意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些性质较为庸俗的表演形式被去除,表演形式更为程式化。当时的《花为媒》演出者中就有赵丽蓉老师、赵连喜老师等。各派的新鲜血液又对《花为媒》进行演出,尤其以新派评剧的贡献最大。《花为媒》成为评剧艺术中最为重要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曲目,与新派评剧大师新凤霞的个人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新凤霞敢于创新唱法,顶着当时社会舆论的压力,坚持科学的新唱法,创立了评剧“新”派。新派对戏曲四功五法的运用是继承与创新并重,《花为媒》是新派的代表作,新凤霞对《花为媒》的人物塑造和唱腔的设计都是独具特色的,尤其是唱腔的点:(1)流畅自然,半说半唱式;(2)唱腔甜美自如;(3)鼻腔共鸣独特;(4)疙瘩腔别具一格。评剧《花为媒》发挥了新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经典唱段脍炙人口。借助此剧目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评剧艺术优秀演员,继承并发扬了新派评剧。
四、结语
《花为媒》作为评剧艺术诞生的代表作品,为顺应观众需求大胆创新。新时期,新派评剧在对传统代表剧目传承的同时,更需要继承新派评剧前辈的创新精神,推陈出新,做好新的传承,并发扬光大,使之永葆活力。
(作者简介:李丹,女,本科,辽阳市艺术馆,副高,研究方向:评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