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戏剧是世界文明发展至今的文化瑰宝,其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与延续的重要保障。它在人类生活中所体现出的舞台艺术价值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其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是以戏剧为载体得以传播的,它们赋予了戏剧强烈的生命力与艺术张力,让戏剧成为时代人文情感的寄托。
关键词:戏剧 编剧创作 挑战 建议
一、当代戏剧编剧创作所遭遇的瓶颈
(一)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篇章,但随之膨胀的物质欲望也开始浮现于社会之中,极度匮乏的精神世界迫切需要更高级的艺术享受来填充。然而归根结底,这种艺术形式始终无法离开金钱而独立存在。因此,艺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地位的标显。面对这种功利性的艺术氛围,戏剧编剧也开始趋于物质化,这是时代发展中衍生的时代特性,被赋予在当下一些制片人的精神追求中。制片人与观众的关系更多体现于商业性的利益联系中,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戏剧编剧创作更迎合于观众需求。而另一方面,创作者自身的意志追求影响着其想要赋予作品更鲜明的特色,这种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得戏剧编剧的创作更加艰难。
(二)文化背景
随着现代中国戏剧创作的发展,我国戏剧创作开始步入作品内容、形式多元化,人文情感淡薄的瓶颈期。现代文化虽然促进了戏剧的传播与发展,但也逐渐演变为文化专制主义的代名词,戏剧发展所遵循的是“有用性选择”的原则,文化专制是对戏剧发展规律的破坏,这势必给戏剧艺术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更会阻碍戏剧编剧创作的步伐。当下,具有人文情怀的戏剧作品寥寥无几,缺乏情感温度的艺术作品不仅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倒退,也是戏剧从业者的悲剧。中国戏剧的发展,应该从更多的情感注入来出发。
二、当代戏剧编剧创作的有效措施与路径
(一)自我定位的强化
每个人都是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总和,独立化的私人空间与不断的沟通、交流是实现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这两种基本条件往往会在实际生活中出现摩擦。基于此,维持人类的个性或是社会性是人类生存所要探寻的历史性难题。面对戏剧编剧创作,保持创作者的个体性,能有效借助戏剧实现作者在社会人生情感经历上的传达,但是这种作品大多以更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当戏剧编剧具备充足的社会能力以接受更严苛的社会考验,这种自我定位是促进戏剧编剧创作的极为有效的措施与路径。
(二)体认意识的增强
戏剧编剧应始终秉持着超前的观念进行意识形式的探索,而并非为了大众群体而刻意打造普世价值。因此,针对当下戏剧发展的岔路口,广大戏剧编剧从业者应辨清经济文化背景掩盖下的本质,探索出戏剧创作的新路径。情节设定与形象塑造在戏剧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卓越的编剧更应以敏锐的文学感知,去找准观众的审美情趣,以戏剧创作原则为起点,让自身的创作更符合观众需求,同时彰显自身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也是现阶段戏剧发展大背景下实现突破瓶颈的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当下,集体无意识已成为戏剧编剧体认意识中的惯有现象,对此,戏剧编辑更应勇于创新,以创作代替抄袭,戒躁戒惰,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中国戏剧界所出现的成功作品寥寥无几,且部分作品常受到业内人士及观众的批评。其本质原因就是编剧创作从业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偏低。21世纪以来,戏剧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与商业价值不断上升,这就对我国戏剧艺术教育以及专业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基本保障。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戏剧编剧的团队规模日益扩张,而人才的整体素养却未能随之提高。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戏剧教育的弊端,这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为人文培养、独立意识、创新精神。故而,在对专业戏剧编剧人才培养阶段,各高校应当以此为基础,加以完善和优化。另外,国内的人才培养还应纠正认知方向上的错误。第一,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关系认知上的错误,以培养迎合社会需求的戏剧艺术从业者为主;第二,就业与艺术创作关系认知上的错误,二者不存在对立关系,应积极调整就业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本文结合当代社会环境,对当下戏剧编剧创作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瓶颈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其是戏剧编剧发展所应突破的难关。因此,我们应当在逆流中找寻出路,通过自我定位的强化、体认意识的增强、艺术教育的提升,开拓我国戏剧编剧创作的新篇章,以更卓越的戏剧作品成果为我国戏剧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何玉人.张庚戏剧理论及其对21世纪戏剧艺术发展的期待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2(01).
[2]许凌.论中国台湾当代戏剧的新概念——基于中国台湾前期戏剧研究缺失的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3(06).
(作者簡介:马威,男,本科,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级,研究方向:编剧创作)
关键词:戏剧 编剧创作 挑战 建议
一、当代戏剧编剧创作所遭遇的瓶颈
(一)经济背景
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篇章,但随之膨胀的物质欲望也开始浮现于社会之中,极度匮乏的精神世界迫切需要更高级的艺术享受来填充。然而归根结底,这种艺术形式始终无法离开金钱而独立存在。因此,艺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地位的标显。面对这种功利性的艺术氛围,戏剧编剧也开始趋于物质化,这是时代发展中衍生的时代特性,被赋予在当下一些制片人的精神追求中。制片人与观众的关系更多体现于商业性的利益联系中,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戏剧编剧创作更迎合于观众需求。而另一方面,创作者自身的意志追求影响着其想要赋予作品更鲜明的特色,这种对立的思维模式使得戏剧编剧的创作更加艰难。
(二)文化背景
随着现代中国戏剧创作的发展,我国戏剧创作开始步入作品内容、形式多元化,人文情感淡薄的瓶颈期。现代文化虽然促进了戏剧的传播与发展,但也逐渐演变为文化专制主义的代名词,戏剧发展所遵循的是“有用性选择”的原则,文化专制是对戏剧发展规律的破坏,这势必给戏剧艺术的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影响,更会阻碍戏剧编剧创作的步伐。当下,具有人文情怀的戏剧作品寥寥无几,缺乏情感温度的艺术作品不仅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倒退,也是戏剧从业者的悲剧。中国戏剧的发展,应该从更多的情感注入来出发。
二、当代戏剧编剧创作的有效措施与路径
(一)自我定位的强化
每个人都是个体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总和,独立化的私人空间与不断的沟通、交流是实现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但是这两种基本条件往往会在实际生活中出现摩擦。基于此,维持人类的个性或是社会性是人类生存所要探寻的历史性难题。面对戏剧编剧创作,保持创作者的个体性,能有效借助戏剧实现作者在社会人生情感经历上的传达,但是这种作品大多以更丰富的社会阅历为基础。当戏剧编剧具备充足的社会能力以接受更严苛的社会考验,这种自我定位是促进戏剧编剧创作的极为有效的措施与路径。
(二)体认意识的增强
戏剧编剧应始终秉持着超前的观念进行意识形式的探索,而并非为了大众群体而刻意打造普世价值。因此,针对当下戏剧发展的岔路口,广大戏剧编剧从业者应辨清经济文化背景掩盖下的本质,探索出戏剧创作的新路径。情节设定与形象塑造在戏剧中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卓越的编剧更应以敏锐的文学感知,去找准观众的审美情趣,以戏剧创作原则为起点,让自身的创作更符合观众需求,同时彰显自身独特鲜明的艺术特征。这也是现阶段戏剧发展大背景下实现突破瓶颈的最有效的方式与途径。当下,集体无意识已成为戏剧编剧体认意识中的惯有现象,对此,戏剧编辑更应勇于创新,以创作代替抄袭,戒躁戒惰,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艺术教育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中国戏剧界所出现的成功作品寥寥无几,且部分作品常受到业内人士及观众的批评。其本质原因就是编剧创作从业者自身的艺术修养偏低。21世纪以来,戏剧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与商业价值不断上升,这就对我国戏剧艺术教育以及专业人才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基本保障。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戏剧编剧的团队规模日益扩张,而人才的整体素养却未能随之提高。这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戏剧教育的弊端,这种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为人文培养、独立意识、创新精神。故而,在对专业戏剧编剧人才培养阶段,各高校应当以此为基础,加以完善和优化。另外,国内的人才培养还应纠正认知方向上的错误。第一,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关系认知上的错误,以培养迎合社会需求的戏剧艺术从业者为主;第二,就业与艺术创作关系认知上的错误,二者不存在对立关系,应积极调整就业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三、结语
本文结合当代社会环境,对当下戏剧编剧创作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瓶颈进行了剖析,并指出其是戏剧编剧发展所应突破的难关。因此,我们应当在逆流中找寻出路,通过自我定位的强化、体认意识的增强、艺术教育的提升,开拓我国戏剧编剧创作的新篇章,以更卓越的戏剧作品成果为我国戏剧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何玉人.张庚戏剧理论及其对21世纪戏剧艺术发展的期待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2(01).
[2]许凌.论中国台湾当代戏剧的新概念——基于中国台湾前期戏剧研究缺失的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13(06).
(作者簡介:马威,男,本科,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级,研究方向:编剧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