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如何“把水烧开”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r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十多篇短小的文言文,可谓“大手笔”,让许多教师有了某种新鲜感,纷纷以此上公开课。我把听过的名师课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几乎所有的小学文言文都被名师研究过,设计过,执教过。
  为了能教好这些文言文,我从网上搜课来看,在杂志上找文章来读,只要有机会就到现场听。有什么感受呢?答案是:文言文,还是那个文言文;教师的“教”,还是那般教——让学生读,再读,反复读,讲大意,背诵。怎么读的呢?把文言文还原成没有标点符号的文样读,变成竖写样式读,伴着古琴曲读,用吟诵的方式读……课堂很是热闹,学生也读得像模像样。接下来,教师讲讲与文言文相关的小故事,说说某些字的古今义,带着学生分析一下重点句子的意思。最后,把这篇文言文背下来。课结束了,多数学生能背诵,大致了解了文言文的大意,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似乎也就实现了。这般教,表面上看,挺好。不过,静下心来思考,我总觉得不对劲。如果用烧开水来形容,总觉得这些课都是温温的,缺火候,没烧开。
  比利时物理学家、化学家伊利亚·普里高津烧水时发现:水一开始加热,就有泡泡了;继续加热,泡泡就越来越多;加热到水开了,泡泡最多;停止加热,很快泡泡也没了。普里高津观察放大的泡泡,又发现:泡泡不是圆形的,也不是椭圆形的,而是蜂窝状。他给水开时形成的蜂窝花样取名为贝纳尔德花样。这个最美的贝纳尔德花样的形成,与持续加热有关。水沸腾了,这个花样才会出现。我一直觉得我所看到的一节节文言文课就像教师与学生共烧一锅水,如果把握好“火候”,持续地烧,把水烧开了,也能产生一个个惊艳的贝纳尔德花样。那该如何做?具体到四年级上册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教学中应把握以下五点。
  第一,推敲标题,从标题的关键字眼中获取关键信息。文言文与古诗词一样,言简意赅,字字含金。一个标题,往往就潜藏着学习之“道”。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标题中获取信息,发现教学的“最佳路径”。
  我听过20多节关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课,看过十多篇关于教学这篇文章的论文,觉得好多教师都没关注到标题中的“道”字,基本上没有一位教师会给学生讲“道”字中的道理,为什么?我想,或许教师自己就没研究过“道”。而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道”字非常重要。
  什么是“道”?大家不用思考就會说“‘道’就是‘路’”。这种解释,用到这篇文章中是不精准的。学生早就会背“远上寒山石径斜”,知道句中的“径”乃“小路”也。那“径”与“道”有什么不同?教材上没有注释,教参上没有解释,教师又不查古汉语词典,也就难以说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古汉语中,表示“路”的词有不少,“路”“道”“途”“径”等。读《周礼·地官》会知道,“路”比“道”要宽。古人云:“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径步道也。”“一轨”,就是一辆马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大约110厘米。“二轨”,就是两辆马车车轮间的距离,大约220厘米。《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的“道”,是比“途”要宽的路,应该有两三米宽,每天行走的人肯定不少。王戎不取的道旁李,是较宽的路旁边的李树上的李子,因为路较宽,走的人多,李子应该会少,但现在树上还有那么多李子,肯定是不好吃的。据“道”推断李子的口味,王戎的判断、推理是合理的。
  如果是“径旁李”呢?王戎看到径旁李树上有那么多的李子也会“不动”吗?由此,我建议一位刚毕业的教师一上课就板书课题《王戎不取径旁李》。就这么一改,学生的手全举起来了,他们说:“老师,错了!是‘道’旁李!”教师赶紧在“径”字上画了个圈,在上面写上“道”,说:“那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先解决一个问题,说说为什么文章不用‘径’而用‘道’呢?”学生带着兴趣去阅读,认知就往前走了一步。教师再把“道”“路”“途”“径”的意思及其之间的细微区别补充一下,这堂课的亮点就出来了。
  第二,推敲核心词句。文言文字数虽少,但意义深刻。这深刻的意义往往潜藏在核心词句中。抓住这些词句研磨推敲,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王戎不取道旁李》开篇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就我所观的课来说,没有教师肯在“七岁”这个词上花时间,带着学生进行一次别样的、有意思、有意义的深度学习。
  大概梳理一下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七岁”的人物:骆宾王,七岁写《咏鹅》;寇准,七岁作《咏华山》;司马光,七岁砸瓮救人……这些名人的高光时刻,为什么都在七岁?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并让学生想想自己七岁时有什么特别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做法有没有类似这些七岁小古人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答案众多,课堂很是热闹,但给出的答案大多偏离文意。为什么?因为他们大多不知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古人留下来的谚语,即使知道,也不理解其意。这句话告诉我们,从三岁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等,能看到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个性的雏形;从七岁孩子的语言表征、处事行为等,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读那些七岁孩子的精彩故事,便知道他们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那王戎中年的成就和功业是什么?我把这个作业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查找,并以日记的方式写下来。这个过程,让学生对王戎的认识更丰满、更立体。
  当然,让学生做上述思考还不算深。课堂上,我还告诉学生:因为这些“七岁”的小名人后来成功了,他们“七岁”的故事才被后人挖掘出来用以激励世人;你们现在读四年级,如果能及时把自己10岁之前发生的事用心记下来,等你们长大后有了成就,这些故事也能给后人以启迪。
  还要注意,这样教“七岁”还不够,因为这可能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心理伤害: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赶不上这些“七岁”名人,都只是故事中的“诸小儿”。对此,我会给学生讲“大器晚成”的道理,会给学生讲“聪明的笨小孩”的故事,以免他们受到伤害;但我也会告诉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进取,要有所改变。
  第三,深挖文本价值。不管是点亮题眼还是推敲核心字词句,最终目的都是探求文言文意蕴,挖掘其文本价值。
  《王戎不取道旁李》对后人的启示或者说其意蕴价值体现在哪里?有教师说,是观察。于是,顺着“观察”的线索,不少教师会这样教——   师读了这篇文言文,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觉得他是个聪明的人,其他小孩都跑去摘李子,只有他站着不动,他比其他小孩聪明。
  师你说得有道理。那么他的聪明源于什么呢?
  生源于他善于观察,因为他看到李树长在路边,果子压弯了树枝,没人去摘,他就判断这李子可能是苦的。
  师对啊,听你这样讲,他除了善于观察,还善于思考和分析呢!
  这样的教学,还停留于表面认知,深度不够,没有把这篇文言文的贡献,也就是文章深层的价值讲到位。观察,学生学这一课之前就知道了;重复,是没有新鲜感的。实际上,对观察学有点研究的教师一定会用更准确的词来讲述王戎的行为,这个词叫“洞察力”,即观察得十分仔细的能力。与之相关的两个词是“推理”“逻辑”。这篇文章想告诉读者,王戎的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诸小儿”强很多。所以,讲这层意蕴,就是给学生讲明白这些词。学生明白了这些词,用这些词来理解这个故事,认知会深很多。
  这篇文章还有没有其他的贡献?有,但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这一贡献就是成语“道旁李苦”或“道旁苦李”。 我建议执教本课的一位年轻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故事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你们仔细读一读,看看能否找到?”这种具有提炼性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学生所找的答案基本上全错。此时,教师出示成语,然后勾连成语故事与成语之意,学生既读懂了故事,又領会了成语的比喻义,即没用的东西不管你有多少、多么地诱人,终究会被人舍弃。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根据成语的现代意义再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说说最终会有几个人舍弃道旁李。学生很快就发现了“五个人”:第一是王戎;第二是“诸小儿”,他们摘下吃了,肯定立即扔掉;第三是问王戎原因后“取之,信然”的人;第四是作者;第五是读者。
  第四,让学生将文言文的“文”以及与其相关内容的“写”联系起来,使文言文教学功效最大化。
  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文言文《司马光》时,我给学生展示了文章的白话文版本,让学生比较学习,看看白话文中的哪些内容是文言文中有的,哪些内容是文言文中没有的。以此告诉学生,如何把一篇短短的文言文改写成一篇长文章,并做了相关的创写练习,效果非常好。学生交上来的文章带给我诸多惊喜。
  《王戎不取道旁李》加上标点符号共62个字。如何把这62字的文章变成一篇300字或500字甚至1000字的文章?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我建议这位年轻教师,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把这一创作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写。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据教师反映,学生写的效果整体上比平时的命题作文要好很多。而且,出现了不少让他眼前一亮的作品,学生写的热情很高。可以说,教至此处,此课的教学目标已完成了80%!还有20%,需在拓展阅读上下功夫。
  第五,拓展阅读与文言文主题类似或接近的文章,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按理说,教师教之前应该先读此书。但据我调查,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读过也不愿花时间读此书。这本书写了不少与王戎有关的故事,且每个故事都不难懂。从《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只能看出王戎的洞察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那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其家庭教育怎样?他有哪些成就?还有哪些特点?这都是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如果本课结束,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一组《世说新语》中关于王戎的小故事,让他们读起来,讨论起来,此课的深度就能达到95%。上面提到的年轻教师照我说的做了,课堂讨论的气氛甚是热烈,学生给出的对王戎的见解让听课教师赞叹不已,都说此课有深度。
  可能会有专家说:没必要这样教,小学阶段的简单文言文,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就行了,初中、高中还要学,当孩子还不会爬的时候,别急着让他们跑。我不能苟同。我觉得,即使是小学的文言文,也要通透地教,让学生通透地学。蜻蜓点水,浅浅地教,对不起这一个个故事。
其他文献
摘要:以关键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相关历史事件,有助于破解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间有限的难题。通过研读教材内容和学术研究成果,《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关键人物梁启超的思考与实践为线索,引导学生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透视清末民初大时代的变化。  关键词:北洋军阀;梁启超;关键人物;历史事件  以关键人物为线索,串联起相关历史事件,有助于破解教学内容多而教学时
期刊
到一所“诗性的学校”教“诗性写作”  2014年11月间,我到浙江的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对一群初中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展开写作集训,运用的理论正是“诗性写作金字塔”的体系。  对我来说,在这里教“诗性写作”是适得其所,因为在我看来,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就是一所“诗性的学校”。  这所学校在2013年秋季成立,傍山而建,面向大海,包含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2014年5月,当我初次受邀来这里参与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育界,张兴华应当是一个被持续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他是特级教师,但又与一般的特级教师不同:从语文特级教师转为数学特级教师。学科的转化,可见他知识背景的丰富;学科的“穿越”,可见他经验结构的完善。这自然让我们想起于漪和霍懋征,从原先所学学科改教后来的学科,游刃有余,功成名就,创造了跨学科的奇迹。这样的特级教师难能可贵,当下尤为需要。张兴华的专业知识结构应当成为研究对象。  他是数学特级教
期刊
必须承认,我首先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那次的颁奖会现场,当主持人宣布,汤素兰以书稿《点点虫虫飞》获得一等奖时,我的心中立刻充满好奇与向往,那首古老的童谣在远方若有若无地响起。凭直觉,我猜测,这些故事里,应该吹着田野的风,应该爬着不知名的虫,还应该有一条日夜流淌的小河。想到这儿,我笑了,这不是我小时候一直去的外婆家么?  当这些故事安静地躺在我的面前时,阅读的期待其实已经蓄势已久。一篇篇阅读,感受着情
期刊
摘要:袁机是袁氏三姐妹之一,袁枚第三妹,她的诗歌受袁枚影响,体现了独抒性灵、真情流露的风格,但她“少守三从太认真,读书误尽一生春”的惨淡一生也一定程度体现性灵派思想与实践的局限,既有思想与人生的矛盾,也有诗歌里性灵风格与传统压抑形成的张力。透过《素文女子遗稿》的解读,细致地展现了袁机人生际遇带来的痛苦声音。  关键词:性灵传统无家意识思想张力  袁机短暂的四十余年生命留给我们太多的叹息与遗憾,一代
期刊
摘要:从复习《马诗》导入《石灰吟》,引领学生自由朗读、节奏朗诵、批注解读,问象明意,解诗知人,能真正读懂诗歌的意思和作者的品格。古诗的教学,要人诗互见,走向文本的生命化表达;要创设境域,转向儿童的自洽性建构;要崇尚真实,迈向童心的可能性存在;要多元发现,投向属己的成长新时空。  关键词:发现教学;人诗互見;童心;家常  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我秉持“发现教学”的主张,
期刊
0世纪后期的中国中等师范教育师范教育现统称教师教育,但涉及传统“中等师范教育”如变更为“中等教师教育”易引歧解,仍沿用旧的说法。此外,如引用的中文文献使用的是“师范教育”,本文也一仍其旧,不做改动。一直活跃着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朱嘉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世界教师教育价值观的嬗变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和我国素质教育对教师新的角色期待,时任南通师范学校(以下简称“通师”)南通师范学校今
期刊
岁月,真有如此动人心魄的力量?  然而,当我静神提笔,任往事一件件漫上心头,如同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一张张再次浮现在自己眼前时,我才发现,尚未落笔的自己,已是泪流满面。  终于明白,过去的生活,因为师父,以及情同手足、同出师门的兄弟姐妹们,早已浸润了一份亲情般的温暖和感动。  一  1997年5月,南通师范学校。  行将毕业的我,迎来了迈上工作岗位前最为重要的一天: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指导老师李庆
期刊
摘要: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5章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安排了3课时,分别引导学生学习形如y=ax2,y=ax2+k、y=a(x+h)2,y=a(x+h)2+k、y=ax2+bx+c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有必要“放眼全局”“瞻前顾后”,对这一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具体地,可以引导学生类比迁移研究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经验,抓住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路径和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二
期刊
摘要:从一次《间隔排列》教学点线结构的学习活动设计出发,探索块状结构和立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教师不应零敲碎打,让学生“小步走”,分散地开展一个接一个的小活动,而应融通多个活动的关联,通过大活动的设计和大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大步走”甚至“一步走”,在更大的开放空间中实现动态、立体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学习活动;结构化处理;点线结构;块状结构;立体结构  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笔者观察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