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提出了走出误区的具体方法和途径,预测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建设 误区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王美姣(1968- ),女,河南濮阳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自动化控制方面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王卫平(1955- ),女,山东龙口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河南郑州450046)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048-02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多功能性的实训场所,其建设应以企业、行业岗位(群)为标准,具有专业技能训练的仿真性与真实性,能够使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和专业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的操作训练。同时通过实习也可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与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成为高技能技术人才的学习热情。因此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亮点,建设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未来的发展。但经过调研,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尚存在一些误区,并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一、资金投入的误区及对策
  
  1.资金投入的误区。目前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应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较短时间内盲目投入大量资金,成批购置先进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生均值,而实际上由于没有实习教师学生实习从没用过,设备闲置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都有。二是政府招标采购的设备,没有考虑学校个性需求与批量产品之间的差异,引进来的设备无人会用、花了十个功能的钱只有五个功能有用,严重浪费了设备资源。三是一些高职院校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实操技能,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先进设备或软件,学校没钱,所以坐等资金到来。出现上述资金投入误区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实训基地的目的不明确、思路不开阔、计划不周全。因为强化学生基本技能、提高学生专业实操技能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唯一目的,而投入资金购买设备与软件只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的一个方面,不能视为达到目的的唯一途径。
  2.对策。一是联系企业共同协商。由院校提供厂房,企业配置设备,实现前校后厂,引进企业资金,利用企业优越的设备资源、先进的生产实训条件,把教学课堂开到生产现场中去,使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实习实训。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联系企业在老师指导下利用部分技能水平较高的毕业生进行顶岗实习加工产品,降低实习耗材费用。三是针对不同专业(群)由学校单方投资,在社会上开创以学生实习为主要目的的营利性市场(如烹饪工艺与营养、酒店管理、导游和旅游管理等专业可由学校投资经营管理一个大酒店,市场营销专业与加工制造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等联合经营一个小型综合商场),不仅能够满足实习需求,同样也可将盈利利润用于改善实训条件。四是开拓社会服务功能,注重资金回笼。实训基地建设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能够为校内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够面向市场开展有偿培训和提供多方位技术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使投入资金有所回笼,将对外有偿服务产生的效益用于实训基地的维护和再发展。五是统筹规划。首先,在建设伊始就要把握好资金投入的实效性,确保师资培养与设备购买同步进行,并与企业相结合把握技术发展前沿,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空间。其次,设备与软件的购买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熟悉、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方向、工艺路线和技术应用的本领。最后,资金投入要注意实训内容的综合性,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为标准,以专业岗位(群)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为目的,在技术、设备、管理、教学手段方面体现先进性,模拟专业岗位进行技术培训,使学生获得综合技能和职业综合能力。
  
  二、师资培养的误区及对策
  
  1.师资培养的误区。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一般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师资队伍培养滞后于实训基地建设,大部分高职院校往往是先购买设备再培训教师或理论课教师兼任实践课,或者因无人能够熟练操作先进设备而急于在社会上招聘、到企业中挖掘,实践教学质量不理想。二是师资队伍培养“一边倒”,即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师资培养,忽略校外实训基地师资培训。三是重视理论教师的实践经验训练,忽略实习教师的理论进修。一些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师出差时各种出差费用及补助一应俱全;而实习教师要想取得文凭,不但学费、书费、差旅费得不到报销,并且学习请假受到限制,而且岗位津贴还会被扣除,无形中限制了实习教师提高理论水平的积极性。
  2.对策。一是确保实训基地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同步进行。学院购买实践教学设备,必须保证实习教师到位。对新教师实行实习锻炼和助教制度,正式上岗前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动手锻炼,实践报告合格后,担任助教,使新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的实践中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下,增强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专业或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按照“双师”素质的要求,每年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到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能,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有较高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梯队。二是为保证学生校外实习质量,依托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协商开展联合培训,提高企业技术工人的理论水平与文化修养。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抽调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实训,同时鼓励支持实习教师进修学习,取得更高的文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与结合。
  
  三、校企合作的误区及对策
  
  1.校企合作的误区。双方都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双赢双收。从表面上看,各个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签订协议,实行校企联合,建立了实习基地,但实际上双方“貌合神离”,各自为了自身的“利益”进行合作。一些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倾向于社会聘请,不愿意“订单”培养,认为可以减少成为高职院校的实习基地的花费。还有一些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实行“订单”培养,也是短期的多,长期的少。高职院校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了减少实习费用,降低设备资金投入,想尽一切办法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而实际上大多都是高职院校单方面积极主动。学校一方面给企业实习经费,一方面“乞求”工人师傅传授给学生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企业由于实习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又担心影响正常生产,大多消极被动,实习效果不够理想。
  2.对策。高职院校应主动采取措施,做到:一是依托企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偿聘请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进行充分研讨、论证,制定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图表,开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高职院校在实训项目的设置上,要紧跟企业前沿技术,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在技术要求上体现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缩短学生顶岗实习适应期,让企业一点点感受到顶岗实习生所起的作用,逐步形成一个“一旦实习生回校,人员就非常紧张”的局面。同时院校聘请企业的资深专家作为专业客座教授,为该专业师生开设知识讲座。这样通过双方携手合作,为教师搭建进修平台,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机会,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彼此相得益彰,实现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开发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双赢合作。
  
  四、产学研结合的误区及对策
  
  1.产学研结合的误区。走产学研结合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育人蹊径,是每一所高职院校所追求的,但从目前来看,多数高职院校都是空有口号,而少有产学研结合的成果。其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近几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老师成了上课的机器,没有精力进行技术研究。而企业技术人员又主要忙于生产,为提高效益而努力,根本无暇顾及与学校合作,所以目前的产学研一般都是结而不合。因此产学研结合必须坚持经费与生产科研课题同时并进,只有课题没有经费,既没有条件也不可能有动力,只有经费没有课题等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者缺一不可;生产与教学相结合,教研、科研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理论才能真正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
  2.对策。基于上述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校企统一思想认识,整章建制,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产学研管理水平。实训基地可充分应用学院的智力资源和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各种仪器设备,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基地和科技信息集散地,与企业紧密结合,联合承接工程或生产中的应用课题以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项目,并为社会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二是抽调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进行技术研发,研发成果在企业推广的同时灵活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提高实训项目的高技术含量,体现新技术、新工艺的实际运用。三是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专业新技术,为专业教师技术开发工作提供科研平台,为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载体和场所。
  
  五、教材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1.教材建设的误区。实训教材的建设一直以来是最为棘手的难题。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性质决定了高职高专统编实训教材很少,实训课题不像理论知识可借鉴内容及参考资料较多,适用面窄、出版发行困难等都是制约实训教材编写出版的瓶颈,所以目前的实训教学一般没有统编教材,而是教师采用自编讲义,内容是根据实训目的编写一定数量的实训课题。有些实训内容更新较快,如数控、PLC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有些内容发展已基本成熟,如钳工、电工、普车、普铣等,内容几乎不变,很难编写出统一的实训教材。
  2.对策。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与企业合作或与其他院校联合共同编写能适合专业群使用的特色模块实训教材。比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可以按照技能课题设置钳工、车工、铣工、焊工、数控加工等实训模块,编写系列实训教材,一个模块为一个分册,不求全面,只求实用,各专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取,即可解决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即使内容更新比较快也无关紧要,因为只需要重新改编某一模块实训教材分册即可。总之,实训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始终跟踪专业技术发展的轨迹,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校内校外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借助企业先进的设备、管理、技术和技能完成理论教学到实践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生存能力,即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必须立足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改革、创新、发展、超越”的方针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达到一流水准,形成足够的规模、较高的档次、一流的师资、规范的教材、良好的机制和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成为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小荣.机械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误区[J].中国机电工业,2003(20).
  [2]李岚清.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A].全国职教会材料[C].2002.
其他文献
网络学习环境的新特性可以归纳为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的变化、信息表征与加工方式的变化、人际沟通互动方式的变化.就其深层意义而言,这些特性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模式的虚拟化、开放化,实现合作探究性教学模式,促进学习与社会的重新整合.然而当前的网络教育并未实现网络的上述潜力.
研究生阶段是在校学习接受体育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最后一个关键时期。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存在着学习、工作和体育锻炼在精力和时间投入上分配不均
【正】 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由多种不同的经济成分构成的。因而,国民经济计划也不能采取单一形式。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卫生计划,也因其所有制体制不
【正】 1980年底,临河县卫生局和财政局为了有效地控制公费医疗经费的使用,减少超支,经共同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新的改革方案——卫生系统医院包干制。具体做法是财政局将全年
【正】 《卫生经济》1983年第5期《医院财会工作问答》第57题对“药品调价,会计上如何处理”的解答,我觉得不够全面、合理。我认为,药品调价,药库可以按照文中的方法处理,而
【正】 三、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的成效与问题实践证明,医院技术经济责任制为办好社会主义医院开创了一条新路子,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医院的有效制度,是卫生管理制度的一项改革
[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重要性,论述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李月梅(1962- ),女,山西晋城人,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与管理研究;樊保国(1962- ),男,山西洪洞人,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正】 江苏大丰县西团公社合作医疗自1982年年底解散后,不但给社员群众的医疗保健带来不少困难,而且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群众意见很大。1983年3月,这个公社通过调查研究,
【正】 卫生事业经济管理面临着非改革不可的局面。经验表明,改革的成功与否,同理论指导有很大关系。本文试图对改革中提出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