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试析色彩教学中的色彩错觉与色彩视觉的生理效应以及相关心理效应的作用的关系,凸现条件色意义,提出了色彩作品欣赏、自然风景写生、写生观察联想等教学设计,以此探讨色彩观察能力培养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使学生的色彩综合能力得以整体提升。
关键词:职高 色彩教学 综合能力
约翰·伊顿指出:“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具有抒情性,能直接触及心灵的深处——火热的红色、宁静的蓝色、光明的黄色、激情的橙色、青春的绿色、神秘的紫色、爱情的玫瑰色、纯洁的白色……,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如塞尚所说:“我们的空气的温柔抚触着我们的精神的温柔。色彩是那个场所,我们的头脑和宇宙在那里会晤。”
一、从对视觉机制的认识到发现色彩
塞尚成为一代宗师,被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科学地掌握了光色规律,同时还在于他是第一位具体研究视觉机制与视觉方式的画家。不谋而合,库克在《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一书中指出:“色彩是观画者视觉中的问题。”它提示我们,色彩教学中仅仅关注色彩造型的技巧是不够的,同时还要研究人们感悟色彩的视觉机制。
在绚丽的世界面前,人的眼睛如同一架具有自动调节的照相机,其灵活的调节性使人能在各种可视感觉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视觉的适应力,依靠已往的视觉把握事物的稳定性,例如一块在阳光照射下的煤块也许比烛光照射下的白纸要亮,但在人们的视觉中仍然觉得煤是黑色,纸是白色的,这就是叫做视觉的恒常性,由于视觉的恒常性的作用,许多初学色彩者所画出的颜色,常常不是他们真正看见的,而是过去印象中的色彩,因为在人们色彩感知中也往往饱含着已往记忆的沉淀。
法国著名哲学家伯格森(1859—1941)认为“人们总以为耳朵能听到一切声音,眼睛能看到一切现象,用心反省我们之所见、所闻、所感、都不过是为某种实用性的行为。”由于实用性的驱使及清晰区别不同事物的需要,普通人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凭固有色去固定对该事物的认识。
视觉适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人们接受一种新的视觉信息,例如走近色彩闪烁的舞台时,顿觉五彩缤纷,令人为之振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逐渐“适应”了,新鲜感逐渐趋淡。从色彩写生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的经历,当学生画刚摆一组静物时,表现得很兴奋,起稿,用笔大胆,用色饱满、肯定,色彩感觉很好,随后深入刻画中渐渐拘束起来,下笔犹豫起来,涂涂改改。甚至画面改灰了,脏了是常有的事,破坏了原来非常响亮的色彩效果。因此防止因视觉适应导致色彩感觉减退、迟钝,在写生练习中强调保留色彩的“第一感觉”,是许多色彩教师认同的。
在画家的眼中,色彩却呈现另一番景象,那被人人看见过然而极力排除掉的因光源色的影响使固有色发生变化的色彩现象,恰恰是画家所要追求的,所要表现的真实的色彩感受。可以说:普通人凭理性看色彩,而画家从感性看色彩。画家在面对自然写生作画时总是把光线的颜色(光源色),物象周围的颜色(称为“环境色”)与物象本身的固有色一起加以考虑,这个依光源而变化的色彩被称为“条件色”。条件色正是爱好画画的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绘画色彩的基础。
在色彩知识课中,我们会谈到了色彩的对比,会具体谈到色相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且举例说:一灰色纸片,置于黑色底上显得亮,而置于白色底上则显得默淡;又如视错觉现象,当眼睛长时间盯视红色,再转眼看白色时,眼睛会感到白色含绿味(是前一色的补色)。这是生理上互补色平衡错觉现象……。上述现象均说明色彩不是孤立的。由于眼睛的生理机制的作用,在人们的视觉中,客观事物的色彩并非象镜子反射光线一样被原封不动地反映出来。当你以为达到了“准确”的判断时,往往其中已包含了错觉的因素。这就是在色彩写生中好些同学在调色盘调出了“准确”的颜色,当摆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时,却发觉刚才调“准”的颜色却变得相去甚远。何故?因为调颜色的背景变了。在色彩写生中,让学生了解色彩关系应建立在画面色彩的相对应的关系。另外画面色彩属于不发光的颜色,与光色的明度、彩度差距很大,企图追求写生对象绝对真实表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所谓色彩的心理效应是因为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依靠光色获取了大量信息。如“桃红柳绿”、“唇红齿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这一切无不通过色彩的记忆在人的记忆深处留下烙印,所以当人们看到某种颜色或色组时,便不自由主地联想到生活中,所经历过与此相关的感觉,从而引起心理的共鸣。例如,看到红色便联想熊熊火焰,节日里红灯笼、红对联,内心便洋溢起温暖、喜悦、热闹的心理感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一书中对山川四季色彩变化所引起的色彩感受这样写道:“其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
色彩感觉因人而异,即使同一种色彩在写生练习中,常常因个人修养、学识、经历、爱好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绘画色彩领域中有突出地位的画家梵高,他所表现的色彩是从自然物象中抽取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梵高的大多数作品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的热情奔放与梵高那近似疯狂的个性形成共鸣。毕加索从一九0一至一九0二年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都采用蓝色调,这种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反映巴黎社会下层生活的悲哀。毕加索在一九0五年至一九0六年的玫瑰时期,作品以玫瑰红表现流浪江湖艺人生活,在他的作品色彩上,大量采用单纯的玫瑰红,就是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心灵感受。因此色彩表现是艺术家用于充分反映自己的个人情感。
二、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让学生理解色彩,懂得视觉机制的性能,只是帮助学生发现色彩,作为教师应该既要“授之以鱼”让学生发现色彩,提高观察理解能力,更重要的还应“授之以渔”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由于诸多原因,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忽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遇,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对美术知识的匮乏与相应美术能力素质的薄弱。而中职学校教育对象全部来自这类学生中文化基础又较弱的群体,他们对色彩及形体的观察力的贫乏可想而知。上述学生在初学色彩时无法观察到色彩某些特征,而对老师则能觉察到色彩的丰富性产生疑问便不足为怪了。不良的现状,给色彩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笔者在多年的职高美术教学中发现:培养学生色彩观察力首先要培养对“易被忽视的色彩”的发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1、欣赏名作认知色彩
初学色彩画时,一种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方法是让初学者临摹一些优秀的色彩习作,实践证明,通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临摹、同时给予分析讲解,再让学生进行静物色彩写生,发觉其对色彩关系的表现,比起直接进行写生练习就显得容易得多。通过上述有序的学习,非常抽象的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特征及形成关系,此时能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为临摹作品时直观观察与再现正是深切感受与内化理解的过程。印象派画家马奈画的伦敦风景中的紫色调子曾被英国人指责为“不真实”,而这些英国人走出展览大厅时,似乎第一次发现伦敦的雾确实弥漫着紫色的调子。这说明,提高色彩感受力从欣赏名画入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当你欣赏一幅名作时,首先是画面的色彩冲激你的视觉,好看!有哪些颜色?怎么画的?谁画的?哪个国家的?于是时间、背景、文化情景等相关问题驱使你去思考,去探究。再通过看、听、评、议及师生的互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促使学生融入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同时,色彩感受和审美能力也不自觉地提升了。
2、外师造化感悟色彩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犹如奇葩,蓝天白天,碧海青山,绿树黄沙,紫霞红日,宝石翡翠都反映着光色的变化。这对于长期习惯于室内静物色彩观察写生学生来说,大自然色彩是令人眼前一亮,为之兴奋和陶醉的。此时此刻,我们对学生谈色调的统一,诸如原野的绿调,水天一色的蓝调……;谈色彩的冷暖,谈固有色、条件色、光源色的关系,让学生观察阳光下树木斑斑驳驳的绿荫,远近的山色变化……;色彩的对比,如红花绿叶,紫霞红日等,同时谈到宋朝郭熙观山景,四时不同,“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故,冬山惨淡而如笑”,以及莫奈从朝、夕、晦、明观看教堂色彩变化,创作了五十余幅油画,再谈到十九世纪印象革命就是从外光下的风景色彩的观察,就好比是一场“知时节的春雨”,起到一种“润物无声”的作用等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就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光色变化,通过风景写生,去理解大自然光色的变化规律,从中感悟艺术作品中色彩奥妙,来丰富自己的色彩语言。
3、联想观察创新色彩
艺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扩散思维、浮想联翩,我们可以即想到现代时尚潮流,想到传统的原始古朴,想到大师作品的出神入化,想到民间工艺的巧夺天工,想到抽象派构图的虚幻,也想到野兽派笔触的奔放,因此色彩教学设计中要突出联想因素,并加以引导尤显重要。如课题设计,教学场景设计,写生静物配置等。在一块绿色衬布上散落几枚花、果,题为《绿野》,即可收发观者对草田园风光的回忆,草蓝印布与笛子的组合会在观者眼前展开一幅民族风情画,礼炮与红布包的组合让人联想春节热闹的场景等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做色彩构图作业练习,提高对色彩审美的记忆联想,如要求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画4幅作业,也可将其并列画在一幅画中。“春”令人联想到嫩绿的新芽,迎春花,桃花,故色调基色应为黄绿,辅以柠檬黄,桃红构成春的色彩。“夏”令人联想到绿树成荫、天气酷热,故色调基色应为绿色,辅以桔黄(阳光酷热),大红(红色花朵)构成夏的色彩。“秋”令人联想到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沉着浑厚,色调基色应为棕色,辅以桔红、枣红、栗色、谷黄以及钴蓝色。“冬”令人联想到灰蒙蒙的天空,白雪皑皑、寒气逼人,色彩基色应为银灰色,辅以白色、黑色、棕色(树干),点缀以黄色、红色(梅花之色)构成冬的色调。春的色彩应是明快的,夏的色调应是中等明度,秋的色调应略沉重其纯度宜略浓烈,冬的色调宜灰宜明宜冷。春夏秋冬实际上反映着不同的情调,可与人的情感情绪相对应,用以表达不同心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将客观实际观察感受升为主体内心的审美情感。
三、结束语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让学生理解色彩规律,了解视觉机制,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及全面整体地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然而,色彩教学仅仅“授之以鱼”,还是无法让学生充分胜任优秀作品的完成。石涛曾说:“有法必有化”。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个性的表现与探索往往体现在对已有规律的突破和偏离,教学也是如此,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突破常规,不断地否定自己,创造出有思想,有主题、有美感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能力,使色彩教学从“授之以鱼”转为“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陆琦著《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出版社
[2]贺建国《造型艺术技法理论——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孔新苗《色彩形式语言》山东美术出版社
(浙江省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浙江温州)
关键词:职高 色彩教学 综合能力
约翰·伊顿指出:“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们看来就像死的一般。”色彩具有抒情性,能直接触及心灵的深处——火热的红色、宁静的蓝色、光明的黄色、激情的橙色、青春的绿色、神秘的紫色、爱情的玫瑰色、纯洁的白色……,无不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正如塞尚所说:“我们的空气的温柔抚触着我们的精神的温柔。色彩是那个场所,我们的头脑和宇宙在那里会晤。”
一、从对视觉机制的认识到发现色彩
塞尚成为一代宗师,被奉为“现代绘画之父”。他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科学地掌握了光色规律,同时还在于他是第一位具体研究视觉机制与视觉方式的画家。不谋而合,库克在《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一书中指出:“色彩是观画者视觉中的问题。”它提示我们,色彩教学中仅仅关注色彩造型的技巧是不够的,同时还要研究人们感悟色彩的视觉机制。
在绚丽的世界面前,人的眼睛如同一架具有自动调节的照相机,其灵活的调节性使人能在各种可视感觉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视觉的适应力,依靠已往的视觉把握事物的稳定性,例如一块在阳光照射下的煤块也许比烛光照射下的白纸要亮,但在人们的视觉中仍然觉得煤是黑色,纸是白色的,这就是叫做视觉的恒常性,由于视觉的恒常性的作用,许多初学色彩者所画出的颜色,常常不是他们真正看见的,而是过去印象中的色彩,因为在人们色彩感知中也往往饱含着已往记忆的沉淀。
法国著名哲学家伯格森(1859—1941)认为“人们总以为耳朵能听到一切声音,眼睛能看到一切现象,用心反省我们之所见、所闻、所感、都不过是为某种实用性的行为。”由于实用性的驱使及清晰区别不同事物的需要,普通人对事物的理解总是凭固有色去固定对该事物的认识。
视觉适应的另一种表现是,当人们接受一种新的视觉信息,例如走近色彩闪烁的舞台时,顿觉五彩缤纷,令人为之振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逐渐“适应”了,新鲜感逐渐趋淡。从色彩写生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类似的经历,当学生画刚摆一组静物时,表现得很兴奋,起稿,用笔大胆,用色饱满、肯定,色彩感觉很好,随后深入刻画中渐渐拘束起来,下笔犹豫起来,涂涂改改。甚至画面改灰了,脏了是常有的事,破坏了原来非常响亮的色彩效果。因此防止因视觉适应导致色彩感觉减退、迟钝,在写生练习中强调保留色彩的“第一感觉”,是许多色彩教师认同的。
在画家的眼中,色彩却呈现另一番景象,那被人人看见过然而极力排除掉的因光源色的影响使固有色发生变化的色彩现象,恰恰是画家所要追求的,所要表现的真实的色彩感受。可以说:普通人凭理性看色彩,而画家从感性看色彩。画家在面对自然写生作画时总是把光线的颜色(光源色),物象周围的颜色(称为“环境色”)与物象本身的固有色一起加以考虑,这个依光源而变化的色彩被称为“条件色”。条件色正是爱好画画的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绘画色彩的基础。
在色彩知识课中,我们会谈到了色彩的对比,会具体谈到色相对比、补色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且举例说:一灰色纸片,置于黑色底上显得亮,而置于白色底上则显得默淡;又如视错觉现象,当眼睛长时间盯视红色,再转眼看白色时,眼睛会感到白色含绿味(是前一色的补色)。这是生理上互补色平衡错觉现象……。上述现象均说明色彩不是孤立的。由于眼睛的生理机制的作用,在人们的视觉中,客观事物的色彩并非象镜子反射光线一样被原封不动地反映出来。当你以为达到了“准确”的判断时,往往其中已包含了错觉的因素。这就是在色彩写生中好些同学在调色盘调出了“准确”的颜色,当摆到画面中相应的位置上时,却发觉刚才调“准”的颜色却变得相去甚远。何故?因为调颜色的背景变了。在色彩写生中,让学生了解色彩关系应建立在画面色彩的相对应的关系。另外画面色彩属于不发光的颜色,与光色的明度、彩度差距很大,企图追求写生对象绝对真实表现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所谓色彩的心理效应是因为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依靠光色获取了大量信息。如“桃红柳绿”、“唇红齿白”、“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这一切无不通过色彩的记忆在人的记忆深处留下烙印,所以当人们看到某种颜色或色组时,便不自由主地联想到生活中,所经历过与此相关的感觉,从而引起心理的共鸣。例如,看到红色便联想熊熊火焰,节日里红灯笼、红对联,内心便洋溢起温暖、喜悦、热闹的心理感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一书中对山川四季色彩变化所引起的色彩感受这样写道:“其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
色彩感觉因人而异,即使同一种色彩在写生练习中,常常因个人修养、学识、经历、爱好不同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绘画色彩领域中有突出地位的画家梵高,他所表现的色彩是从自然物象中抽取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梵高的大多数作品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的热情奔放与梵高那近似疯狂的个性形成共鸣。毕加索从一九0一至一九0二年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都采用蓝色调,这种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反映巴黎社会下层生活的悲哀。毕加索在一九0五年至一九0六年的玫瑰时期,作品以玫瑰红表现流浪江湖艺人生活,在他的作品色彩上,大量采用单纯的玫瑰红,就是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心灵感受。因此色彩表现是艺术家用于充分反映自己的个人情感。
二、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
让学生理解色彩,懂得视觉机制的性能,只是帮助学生发现色彩,作为教师应该既要“授之以鱼”让学生发现色彩,提高观察理解能力,更重要的还应“授之以渔”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由于诸多原因,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艺术教育的忽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依然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遇,致使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对美术知识的匮乏与相应美术能力素质的薄弱。而中职学校教育对象全部来自这类学生中文化基础又较弱的群体,他们对色彩及形体的观察力的贫乏可想而知。上述学生在初学色彩时无法观察到色彩某些特征,而对老师则能觉察到色彩的丰富性产生疑问便不足为怪了。不良的现状,给色彩教学带来了诸多困难。 笔者在多年的职高美术教学中发现:培养学生色彩观察力首先要培养对“易被忽视的色彩”的发现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1、欣赏名作认知色彩
初学色彩画时,一种为广大教师普遍认同的方法是让初学者临摹一些优秀的色彩习作,实践证明,通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观察临摹、同时给予分析讲解,再让学生进行静物色彩写生,发觉其对色彩关系的表现,比起直接进行写生练习就显得容易得多。通过上述有序的学习,非常抽象的光源色、固有色与环境色特征及形成关系,此时能轻而易举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因为临摹作品时直观观察与再现正是深切感受与内化理解的过程。印象派画家马奈画的伦敦风景中的紫色调子曾被英国人指责为“不真实”,而这些英国人走出展览大厅时,似乎第一次发现伦敦的雾确实弥漫着紫色的调子。这说明,提高色彩感受力从欣赏名画入手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当你欣赏一幅名作时,首先是画面的色彩冲激你的视觉,好看!有哪些颜色?怎么画的?谁画的?哪个国家的?于是时间、背景、文化情景等相关问题驱使你去思考,去探究。再通过看、听、评、议及师生的互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促使学生融入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同时,色彩感受和审美能力也不自觉地提升了。
2、外师造化感悟色彩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自然犹如奇葩,蓝天白天,碧海青山,绿树黄沙,紫霞红日,宝石翡翠都反映着光色的变化。这对于长期习惯于室内静物色彩观察写生学生来说,大自然色彩是令人眼前一亮,为之兴奋和陶醉的。此时此刻,我们对学生谈色调的统一,诸如原野的绿调,水天一色的蓝调……;谈色彩的冷暖,谈固有色、条件色、光源色的关系,让学生观察阳光下树木斑斑驳驳的绿荫,远近的山色变化……;色彩的对比,如红花绿叶,紫霞红日等,同时谈到宋朝郭熙观山景,四时不同,“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故,冬山惨淡而如笑”,以及莫奈从朝、夕、晦、明观看教堂色彩变化,创作了五十余幅油画,再谈到十九世纪印象革命就是从外光下的风景色彩的观察,就好比是一场“知时节的春雨”,起到一种“润物无声”的作用等等。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色彩感觉能力,就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光色变化,通过风景写生,去理解大自然光色的变化规律,从中感悟艺术作品中色彩奥妙,来丰富自己的色彩语言。
3、联想观察创新色彩
艺术需要创新。创新需要扩散思维、浮想联翩,我们可以即想到现代时尚潮流,想到传统的原始古朴,想到大师作品的出神入化,想到民间工艺的巧夺天工,想到抽象派构图的虚幻,也想到野兽派笔触的奔放,因此色彩教学设计中要突出联想因素,并加以引导尤显重要。如课题设计,教学场景设计,写生静物配置等。在一块绿色衬布上散落几枚花、果,题为《绿野》,即可收发观者对草田园风光的回忆,草蓝印布与笛子的组合会在观者眼前展开一幅民族风情画,礼炮与红布包的组合让人联想春节热闹的场景等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做色彩构图作业练习,提高对色彩审美的记忆联想,如要求学生按照“春夏秋冬”画4幅作业,也可将其并列画在一幅画中。“春”令人联想到嫩绿的新芽,迎春花,桃花,故色调基色应为黄绿,辅以柠檬黄,桃红构成春的色彩。“夏”令人联想到绿树成荫、天气酷热,故色调基色应为绿色,辅以桔黄(阳光酷热),大红(红色花朵)构成夏的色彩。“秋”令人联想到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沉着浑厚,色调基色应为棕色,辅以桔红、枣红、栗色、谷黄以及钴蓝色。“冬”令人联想到灰蒙蒙的天空,白雪皑皑、寒气逼人,色彩基色应为银灰色,辅以白色、黑色、棕色(树干),点缀以黄色、红色(梅花之色)构成冬的色调。春的色彩应是明快的,夏的色调应是中等明度,秋的色调应略沉重其纯度宜略浓烈,冬的色调宜灰宜明宜冷。春夏秋冬实际上反映着不同的情调,可与人的情感情绪相对应,用以表达不同心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将客观实际观察感受升为主体内心的审美情感。
三、结束语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让学生理解色彩规律,了解视觉机制,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及全面整体地把握画面的色彩关系。然而,色彩教学仅仅“授之以鱼”,还是无法让学生充分胜任优秀作品的完成。石涛曾说:“有法必有化”。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而个性的表现与探索往往体现在对已有规律的突破和偏离,教学也是如此,它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突破常规,不断地否定自己,创造出有思想,有主题、有美感的教学设计,不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能力,使色彩教学从“授之以鱼”转为“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陆琦著《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出版社
[2]贺建国《造型艺术技法理论——色彩》高等教育出版社
[3]孔新苗《色彩形式语言》山东美术出版社
(浙江省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 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