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实施有效德育教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e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现象日益凸显。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家庭教育德育教育
  
  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农民“抛家弃子”大量涌入城市。为了“淘金”,多数农民工,常年出门在外,甚至多年不回家。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友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中的很多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他们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现象日益凸显。这些孩子的不良表现主要表现为:
  
  1.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时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缺陷,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关爱。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他们不能同祖辈多方面有效沟通,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面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在个性特征上,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
  
  2.思想品行问题较多,依赖心理较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又由于监护人的非凡性,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3.繁重的家务使其对学习索然无味
  不少的“留守儿童”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家务劳动,为年迈的或有残疾的监护人分忧!一来二去,家中的事儿成了“主角”,学习反而成了“副业”了!繁重的家务使其对学习索然无味!
  
  4.安全隐患较多
  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心理发展极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少年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小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稳定,大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该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给每个留守儿童指定辅导老师,通过他们与家长的联系与观察,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与他们交朋友、做知己。首先,通过妇联、学校、班级等组织,尽可能多地关心帮助他们,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大集体中去;其次,要适时适度地通过家访、通电话等情感教育的形式,通过学习指导和理想教育等情感教育的内容,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生活在一个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中,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来自社会的关爱。
  
  2.建立较完备的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定期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首先,辅导教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要记载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法等。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知识,指导家长们科学民主地进行家庭教育。第二,指导家长子女开展心灵对话,学生与家长存在心里隔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极不利于家庭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等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和家长互相通信,让两代人平等对话,增进理解。
  
  3.教师的关爱是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的核心
  教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是下一代茁壮成长的航标,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教师更应给予“母爱”般的呵护。
  
  4.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学校在建立好留守儿童管理档案的基础上,教师应多方位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注意他们的心理波动。对突遭生活变故的家庭,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社会的支持,解决这些特殊家庭的后顾之忧,及时和儿童交流,对他们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在学校能安心学习。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5.寄宿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新港湾
  目前来看,对留守儿童比较好的监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把他们统一安排在学校就读,由学校来统一管理。因为在学校寄宿的集体生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显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特别是,许多的学生家长已在学校周边的农户租赁房屋或将孩子寄放在离学校较近的农户家中生活,由于缺乏适时的监护和适度的疏导,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显然不利!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实行寄宿制学校,既能让家长接受,又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当前,尽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留守儿童教育难题,但留守儿童教育依然困难重重,寄宿学校在发展进程中存在不少困难。
  一是“九年一贯”不“一贯”。当前,不少农村地区没有初级中学,小学生接受完小学六年教育后,要分散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的初中就读,学习、生活极为不便,特别是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刚刚适应了寄宿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形成不久,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的、更为复杂的环境,接受新的教育模式,其心理、品德容易发生改变。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让学生在安定的学习环境中系统地学完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内容,成为留守儿童家长的迫切要求,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迫切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受制约。虽然大多学校目前办学设施比较完善,各项设备较为齐全,但办学条件普遍存在“三少一小”特点,即教师少、教室少、宿舍少、食堂小,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寄宿学习的优越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这一社会问题将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现在乃至今后都必须正确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总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明天,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一个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爱心与教育.
其他文献
病例报告:患者,男,72岁,于凌晨4点钟左右在睡眠中突然发生连续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自觉胸闷、喘憋、难以平卧,自服氨茶碱2片,症状未能缓解,来我院急诊.查体:神志清,口唇发
氧化锌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物理方式合成,另一种是利用化学法合成。本文主要介绍了氧化锌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原理及相应实验方法。
农村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音乐教育,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面临着社会、学校主管部门、学生自身、教师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笔者以多年农村教学经验谈如何针对农村音乐教
目的:探讨P300电位在评价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亚临床脑病患者和36例健康者分别进行了P300电位测定和认知能力筛查实验(CASI)并将两组结果进行了
通过二次表面修饰技术制备磁粉,来对现有磁粉制备技术进行改进,进而提高现有磁粉的整体性能,并研究二次表面修饰技术制备磁粉对磁粉及磁性流体性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67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心律失常57例,肺部并发
[摘要] 鸣凰中心小学所处的社区拥有丰富的、有地区特色的教育资源,通过对其综合开发、利用,将有助于学校开展符合少先队员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特色体验教育。让少先队员在体验活动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社区建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两方面阐述体验教育的开展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 社区资源 体验教育 实践    一、背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后进生作为现代“教育病理”的最明显的征兆之一,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后进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育
【摘 要】做为一名当代文学评论家,季红真的评论通常是与具体的作家作品紧密结合,发掘每一位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并从宏观的角度将作家及其创作纳入到整个当代文学思潮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身为一名女性批评家,女性作家和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始终是她研究的切入点,而且与她开阔的批评视野一脉相承。  【关键词】季红真 文学批评 批评家    季红真从事文学批评的源头,是在大学时代。在她读大学二年级时,张洁的的短篇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自我意识的社交焦虑量表(SASS)对12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