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新作之体大思精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国刚同志的《中西文化关系通史》写成,上起原始时代,下迄1800年。此书研究中西文化关系,这个“西”是广义的西,就是中国以外的异域,包括古代的西域、印度、阿拉伯,直到近代的西方(欧美);所论文化内容十分广阔,经济、政治、军事、农业、工业、商业、贸易、科技、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兼容并包,无所不有;而“关系”论的主要是交流,即双向的交流,既有中国文化的输出,也有异域文化的输入,一出一入之间,形成了复杂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提高了世界文化的水平,有益于世界文化、文明的发展。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作者将其放在具体的世界政治、军事环境中叙述,指出交流虽然是人民之间早已存在的涓涓细流,但政治、军事的变化是这些交流加速或迟滞的导因。例如,张骞凿空,他本人和副使等到达中亚、西亚、南亚各地,广加联络,西汉政府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迅速发展,西来使者相望于途。自西汉西行的使团据说一年之中多则十几个,少则五六个,使团规模大则数百人,小则百余人。出访一次所需时间从数年到八九年。与使臣访问同时,一群群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中西之间的陆路交通向西延伸一直到奄蔡(咸海与里海之间)和条支(今伊拉克一带)。后来汉武帝击匈奴,伐大宛,建立西域都护府,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
  唐代国力强盛,灭西突厥后,在中亚河中地区相继设立大宛都督府、康居都督府等羁縻州府,后更于于阗以西至波斯以东,分别设置都督府、州、县等,所涉地区包括今中亚、以及西亚和南亚的个别地区。虽然这些设置都属于羁縻州府性质,但保证了上述地区和唐王朝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也保障了中西陆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唐一代乃泱泱大国,各种物品,如丝绸、铁器、日用品、技术、文化,不断向西方传播,而西方文化,也通过官私贸易,不断传来,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国际文化交流场所。
  宋代重文轻武,军力衰落,少数民族政权往往阻碍商路交通,如西夏横亘于今宁夏地区,时常抢劫商旅,导致丝绸之路贸易下降。这时虽然有大批僧人西行求法,规模空前,但再也没有法显、玄奘那样的作用了,所以历史上的记载也十分稀少。蒙元时期,建立了横跨亚、欧、非三州的大帝国,以大都(今北京)为首都,东西交通有国家修建的驿道相连,十分便利于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但宋元之际,海上交通日渐发达,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而陆上贸易因中亚地区不断战乱而衰落。
  明清时,西欧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不断向中国请求进行贸易,叩关抢劫,占領土地。但我们依然是老大帝国,执行了错误的闭关锁国政策。明代朱元璋固步自封,一贯不关注域外事务。自郑和下西洋后,明朝就严申海禁,导致沿海民生凋敝,海盗猖獗。不得已隆庆元年(1567)重开海禁,到晚明又复禁止。清朝继续海禁政策,而且康熙时实行残酷的迁海,强迫大批沿海居民内迁,结果沿海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经济倒退,造成很大损失。西欧在连续试探后,得知大清帝国军力衰败,终于下了进行武装侵略的结论,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
  该书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扎实的史料基础,旁征博引,反复申说,在一些章、节还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对有争议的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如对中国航海使用的罗盘,根据历史资料详细说明,研究了它如何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使用的是和中国类似的水浮针和木刻指南鱼,后来欧洲人应用了万向支架,使罗盘可以永远保持水平状态。中国虽然有万向支架的知识,但没有用在罗盘上。直到18世纪,由于近代轮船剧烈震动和磁场干扰,欧洲人才把中国的水浮针和万向支架结合起来,造成了液体磁罗盘,这说明中西文化交流的巨大作用。
  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但学术界对他是否到过中国,一直存在争论。因为《马可·波罗游记》有不少可疑之处,所以有人认为他只是根据别人的记述汇集成书,他本人没有来过中国,而是逗留在波斯等地。该书肯定马氏到过中国的认识,并且还提出一条辅证,即中世纪晚期游历西亚和中亚的几个欧洲人都提到一则中国格言,大意是说中国人有两只眼,法兰克人有一只眼,而其他人则是盲目。这则格言和中国毫无关系,大约于九世纪形成于波斯地区,后来在中亚和西亚广泛流传,而马可·波罗没有提到它,证明马可·波罗对格言出处的波斯并不熟悉,他没有游历该地。
  关于中国养蚕技术如何传入西方,作者也驳斥了于阗公主偷蚕种的说法,认为是通过东罗马、波斯传入的。中国本来就没有什么将养蚕技术保密的规定,蚕种西传不受这种人为的阻碍。
  一些章节的分析提高到理论高度,是该书一大特点。如中国历史上的儒、佛、道之争,一向是思想史上的大问题。作者详细介绍了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况,指出由于它是一种异域文化,和中国传统儒家学说产生了激烈碰撞,在南北朝时期集中爆发,发生了形神之辩,夷夏之争,沙门是否拜敬王者,神灭与神不灭之争,有无因果报应之争和是否孝亲等争论。在争论中,佛教尽量迎合儒家传统,调整自己的教义,删改不适合的佛教经典,以求符合儒家伦理,特别是花了很大力气,说明孝也是佛教的主张,所谓“戒虽万行,以孝为宗”。将《盂兰盆经》作为佛教的孝经,逐渐在和儒家的争论中取得理解。佛教和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也进行了争论,由于道教教义本来薄弱,所以争论中发生了道教借取佛教教义,改善自己理论的现象。
  文化交流、碰撞的结果是佛教的中国化和三教合流。北魏时设立僧官制度,于僧徒内设立不同层次的僧官,使之等级化,这就是本来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也追随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而官僚化。隋唐时三教合流趋势明显,统治阶级也说“三教虽异,善归一揆”。这时形成的佛教各宗派都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派别,和印度佛教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禅宗是中国化佛教的典型代表,主张顿悟成佛,淡化了出世与入世的界限。到了宋代,理学体系形成,意味着熔儒、佛、道于一炉,佛教的中国化彻底完成。
  关于近代欧洲对中国的认识,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从礼仪之争开始,对明清之际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近代欧洲对中国的认识进行了深入探讨。根据18世纪中国政治制度和西欧政治的状况,说明当时欧洲的一些思想家,包括启蒙思想家,都是从欧洲自己的政治制度需要出发来论证中国的。他们钦佩中国政治与道德的一体性,认为中国的温和的专制主义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所以引起了一股中国热,后来这种理论上的中国热又进入实践领域,法国的重农学派中有人想学习中国也实行重农政策,结果归于失败。18世纪的欧洲已经向着近代化的方向不可逆转地发展,日益表现为自信与优越感,中国的古老就被归入“落后”这一范畴,与他们的进步相对照。
  截止到18世纪,欧洲仍深受圣经神学观念制约,极力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寻找相似性,以将中国的宗教纳入基督教范畴,也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纳入圣经教义内。随着教会权威的衰落,在中国和欧洲寻找相似性的动机逐渐失效,于是欧洲对他们自己所塑造的中国形象重新评估。而中西文化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差异性,18世纪时两者的发展道路又截然不同,这样就建立起中国是欧洲对立面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成为以后欧洲人认识中国的起点。而启蒙时代欧洲对中国的认识却是模糊不清的。
  该书体大思精,资料丰富,条分缕析,论证细密,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相信它的出版,定将有益于我国文化交流史之推进。
  (作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曾任历史系主任等职,现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国中世纪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其他文献
近日闲读法国著名文化学者雷吉斯·迪布瓦所著《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迪布瓦在书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全面阐释了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力影响,从好莱坞流行文化产品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呈现中,揭示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与路径。其中,关于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传播的艺术化宣传尤为引人关注。  好莱坞电影是对美国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像诠释,是美国政
一  当下繁盛的网络文学现场,具有显而易见的分众特征。五四新文学所奋力革新和反对的目标之——类型化写作和旧体小说,经由网络文学这种新的生产传播介质,又一次全面满血复活。历史波谲云诡的演进中,新文学所确立的文学价值观和文本范式成为了中国五四以降的绝对文学主流,其间虽有革命通俗文艺的冲击,但这一条主线的正统地位始终不曾真正动摇。在这种文学主流的笼罩下,相当长的时间内,纯文学与普通民众是脱离和隔膜的,那
历史上,儒学的两套经典系统“五经”与“四书”是交替出场的,汉唐重“五经”,宋明重“四书”。晚近以来,“港台新儒家”重“四书”。“大陆政治儒学”认为自己关心的是“古今问题”,相对于“港台新儒家”关心“中西问题”而言,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话语范式和思想谱系,在经典系统上昌言倚重“五经”。平情观察历史,时代问题的存在及其化解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东西方文明冲突对话的时代开始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港台新儒家”
石尔的《林间撷韵》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最高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和谐的人文价值观,表现出诗性的生态人文情怀,也标示出诗人的精神高度与思想魅力,对推动中国生态人文诗词创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石尔是位很值得敬重的诗人,生活工作在苦寒之地的坝上,然坝上水草丰茂、富饶美丽、冬夏分明、晨夕各异。春季,万物复苏,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夏季,万顷林海一望无际;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冬季
士兵情结伴随他一生。白桦说,他从没有过单纯的狂欢。苦难的经历使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悲情色彩。  白桦,原名陈佑华,1930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白桦开始接触文学是在抗战时期。他的父亲被日本宪兵活埋,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几个在铁蹄下挣扎。文学成了他寻找人生道路的火炬。“我最初接触的是坊间的线装书,其中有经典,也有史籍。我既希望文学照亮自己,也希望文学照亮别人。战火曾经焚毁了我的童年时光,战火又点亮了我
我从清华毕业的时候,是2001年,18年前。那一刻的感觉,到现在都还记得:终于毕业了!但是你们知道吗,那次是只有我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因为我要去莫斯科参加2008年申奥陈述,赶不上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所以学校在外语系专门为我举办了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当时就觉得,咱们这清华大学的学历,可比世界冠军,难拿多了!今天,我从台下走到了台上,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清华”这两个字,对各位学弟学妹们意味着什么?  
写完前言,核对过最后一段引文页碼,我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可能不会有人会想到,这部《明清轶事小说选注》书稿,已经有了36年的历史。  1982年,我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刘叶秋、宁宗一两位先生。入学后不久,恩师刘叶秋先生为我指定做志人小说研究的方向。嗣后,文化艺术出版社邀请刘叶秋先生主编一套“历代笔记小说丛书”。为配合我的志人小说系统研究,先生指定要我为这套丛书承担一本《明清轶事小说选注》工作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丑”实际上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无法回避,否则,便不是完整的美学;“丑”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当我们想到“丑”时,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已经有了“美”,即已经有了“丑”是“美”的否定形式、“美”“丑”是二元对立的观念,或者可以说,已经认为“丑”实际上潜藏着“美”了;“审丑”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审美”——一种迂回的“审美”,即通过“审丑”来否定丑、肯定美,或者说“审丑”实际上
《老子》一书,虽字数不多,但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其不易,盖由二端。一者缘于《老子》本身为语录体,理论脉络隐伏其中,不好搜绎。加之其理论“微妙玄通”,因而在对其语言进行疏通的时候,很难充分观照其总体的思想和理论,而其片段化的语录又使论者难以将其绾结起来予以综合审视。《老子》本身理论的玄奥抽象和在其阐释过程中层累地出现的各种训释与解读,使得《老子》一书在理解时颇费周章,更不用说古今语异,没有准确的解
中国诗教传统源远流长,它至少肇始于西周时期,历经周公、孔子、孟子及后世政府和士人的提倡、发展,内蕴日益丰富,相关理念存在于《尚书》《左传》《论语》《孟子》《周礼》《礼记》《毛传》《郑笺》以至后来的《文心雕龙》《诗集传》《沧浪诗话》等大量的著作之中。诗教思想渗透到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它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以及大众教育、伦理建构、人才选拔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而在相当程度上塑造了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