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旧体诗词版的《瓦尔登湖》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尔的《林间撷韵》以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为最高价值,反映了人与自然之和谐的人文价值观,表现出诗性的生态人文情怀,也标示出诗人的精神高度与思想魅力,对推动中国生态人文诗词创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石尔是位很值得敬重的诗人,生活工作在苦寒之地的坝上,然坝上水草丰茂、富饶美丽、冬夏分明、晨夕各异。春季,万物复苏,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夏季,万顷林海一望无际;秋季,秋高气爽,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红叶溢金流丹;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正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成就了石尔《林间撷韵》。乡村、田园、草原、丛林、旷野、荒原等,诗人笔迹所在,往往就是足迹所至。读石尔之诗,或记四时之美景,或描花草之烂漫,或抒山野之异趣,或状鸟兽之殊形。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伟大作品的产生,有赖于人与山水的结合,整天混迹于繁闹的都市,终究一事无成。”石尔的每一首诗都在寻找人与自然的本源,探寻这本源深处的精神与诗魂。
  草舍依岩短栅围,移柴日午弄烟炊。
  山中到底疏人迹,一任群鸦带雪飞。
  山中一去步如飞,采了松菌觅草莓。
  岩下榛壳松鼠弃,也曾拾做短笛吹。
  春阴漠漠柳绵飞,草舍人家短栅围。
  夕照在山红一线,鞭声响处牧人归。
  鸡犬应声几处闻,杨花扫地到篱门。
  儿童陌上垂缰走,紫燕低飞不避人。
  这些生态人文诗,咏山川之形胜,发时代之声音。传统描写自然的诗词大都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作工具、途径、手段、符号等,而石尔的生态人文诗除利用比喻、对应外,更多的是以抒发、表现、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一语道尽了自然与诗的关系,也道出了石尔的生态人文诗情怀。石尔的生态文明主题的小诗,始终书写的是诗人对大自然的人文感悟。
  岭上行人少,飞花逐野风。
  晚来无所事,林杪看云生。
  向晚风初定,冲寒鸟不啼。
  月牙斜挂处,还比树梢低。
  山下人家去,归来日暮天。
  寻得兰芽短,移种小窗前。
  坐倚苍山树,行招四季风。
  护林人过处,云影看朦胧。
  中国人的文化特征则是在观察自然、体味人性的感性与理性共融基础上确立的人学观念。石尔诗中,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这一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特点,诗人扎进人与自然的本源深处,人与自然合一便成为生态人文诗的最高境界,对大自然的人文感悟是他表现的重要主题。
  自从中国诗人、散文家徐迟翻译出版了《瓦尔登湖》,梭罗的生态思想开始植入中国文坛的土壤,也为中国生态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石尔的生态人文诗,充分感悟自然与人的生态关系,具有浓郁的思想者气质及诗人情怀,他对大自然十分敏感,用心地聆听和观察自然万物。他的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优美而细腻,风格与浪漫主义诗学十分相近。在石尔的《林间撷韵》里,我们读到了千山万木,读到了鸟语云流,读到了生活在那片贫瘠土地上的村庄、劳者和牧羊人,也读到了自然万物的磨砺、冲击和律动。他的诗,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生态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夕阳落尽晚烟生,陌上人归罢耦耕。
  里舍相逢惟一笑,但分禾叶让先行。
  茅檐动处过晨风,野谷春归侧耳听。
  昨夜山前新雨后,核桃树下鸟飞声。
  对石尔的生态人文诗解读之后,可以得出这样一种判断:生态思想的核心是生态自然的系统平衡、稳定和发展,而不是以人类或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为价值判断作为标准的。据此我们可以看出石尔生态人文诗最基本的特质——他的生态人文诗是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与自然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以诗的语言表达和感悟出来,是他对人与自然的生态诗学的实践成果。
  绿水青山,承载着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记忆着我们人类的乡愁与情怀,这就是我们文化的根基,也是我们不变的自然诗魂。当下生态文学的繁盛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我国古代的山水诗、田园诗以及后来的游记、风景散文等文学作品,堪称最早的生态文学。而中国自古便有的天人合一、天行健、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美即和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深刻的哲学思想,更是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心理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历来重视生态与环境,重视自然与和谐。中和、协和、平和,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要义,也是生态文学的根本主题。
  在石尔的生态人文诗中,这样的哲学思想非常深厚。他的山居系列诗词是他的思想成果,可以被中国诗坛借鉴,值得中国诗坛思考。我们从他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领悟了,也读懂了他的生态人文精髓。王蒙说:“作家往往更早一点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发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呼声。”生态文学的兴盛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呼唤与内在需要。从“再造一个秀美山川”到美丽中国、绿色中国建设,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发展观念,提升了生态文明的地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生态文学的生机与活力。
  石尔的生态人文诗创作,遵循的思想就是还原草木、还原大自然,用诗句唤醒读者的生态良知。这也向我们提醒生态诗的创作,要走出书房,走进大自然。
  一道山湾两道河,护林行迹此消磨。
  前年垫却青石板,冰雪融时没水多。
  护林茅舍倚岩屏,短栅围篱四面风。
  昨宵雨过窗前路,淡雾拖痕一抹青。
  对千疮百孔的自然、对生态平衡的恢复与重建来说,仅有忧患、呼吁,还远远不够。生态文学研究者乔纳森·莱文说得好:“我们的社会文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们便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探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思想文化因素,历史地揭示文化如何影响地球生态,进而在文化重审的过程中进行文化重构和文化变革,应当成为生态文学的主要目的。石尔的生态人文诗在这个方面作了艰苦探索,其生态人文诗以独特诗风而独树一帜。其五律如《山居》:
  汲来溪涧水,倚户慢煎茶。
  远路明如带,晴峦素裹纱。
  青苔映积雪,深树不藏鸦。
  放牧人归去,西窗落晚霞。
  其七律如《坝头印象》:
  龙荒极目旧山川,此日登临意怅然。
  尘聚皇城根下土,云从漠北马头烟。
  群峦蚁聚成高地,野草村围是断边。
  莫道风霜人迹少,黎民一住几千年。
  人类从森林中走来,森林是人类的家。但是,当人类走出森林,进化为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利用、掠夺和破坏。最后当这个“家”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人类又回过头保护自然,重建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就像无知的孩子,大自然像一个慈祥的母亲,一直注视着他的进步,记录着他的举动。这就是为什么石尔不懈地坚守着生态人文诗的情怀,这情怀不是中世纪田园诗式的,也没有陶潜一类中国士大夫的闲适与陶醉,而是探讨人与自然共时性的存在,是人与自然的平等式对话,处在恒在的交流状态。在心灵的交流中,大自然馈赠给予的同时,也给人类更多的思想和诗情。这样的人文精神,它的内核就是对生命的爱,真可谓是为天地立诗心,为自然塑诗魂。
  尽管生态人文诗不能直接改變生态状况,但却能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则是完全可能的。石尔《林间撷韵》展示了诗人对生态人文诗创作的最新思考,呈现自然的本质和精神,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石尔的生态人文诗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林间撷韵》是旧体诗词写就的中国《瓦尔登湖》。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学会会员。)
其他文献
《遇见——岳洪治诗集》刚一面世,有位朋友,就直截了当地对我说:你怎么写了一本爱情诗?听那口气,好像是说,我把当年的爱情诗公之于世,是出了自己的丑;聪明人,是不会这样干的。听罢,我只能一笑了之。——譬如有人告诉你:你的容貌,与“标准国民”的长相,不一样。你能对他说什么呢?  然而,想到,与这位朋友,有着同样的想法、存在同样疑问的读者,一定还有不少。在这里,我就把自己写爱情诗的经历,和关于爱情的思考,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表达着中华儿女对长江的喜爱和赞美。作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干流流经11个省级行政区,大小支流数以千计,流域范围达180万平方公里,灌溉着无数繁茂的森林、草地、良田,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这里出生、成长、咏叹、歌哭。长江之独特,在其流域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面暴发以来,公共卫生问题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公共卫生治理,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事实上也很快成为一次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  如何治理当今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也是一个很急迫的现实国际政治问题,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近年来,与全球化进程相伴,一些原本属于一国国内治理范畴的问题也
之前,作家颜歌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短篇小说《白马》被选为英国中学中文课推荐教材。这起初有些令人惊讶——因为这篇小说是用四川话写的。  作家阿来在评价颜歌的作品《我们家》时提到,过去很多用四川话写的小说,只是用一些语气助词或者“话把子”,这体现出一种对方言的不自信,颜歌的作品则可以完全用四川话读出来,这是一个突破。可是颜歌自己却反复强调:这不是“方言”写作,而是在中文里加上地方化的“活肉”。的确,《我
依据陶敏、陶红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刘禹锡散文包含赋、碑、论、记、书、表章、状、启、集纪、墓志等多种文体,计223篇(《全唐文》卷五九九至六一〇编刘禹锡文12卷,收文244篇)。在诸种文体中,刘禹锡尤长于“论”,如《天论》三篇、《因论》七篇等。他曾在《祭韩部吏文》中颇为自负地说:“子长在笔,予长在论。”除此之外,刘禹锡所撰“集纪”8篇(按:其父名绪,因避父讳,故将集序称为“集纪”):《董氏武陵
忘掉哈佛与斯坦福吧,在哪里上大学真的没那么重要  谁都知道,最终能够进入一流大学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能够进入像哈佛、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大学,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哈佛大学连续八年录取比例都在下降。以刚刚过去的2015年为例,录取比例再创历史新低。去年共有37305名高中生申请入学,最终录取人数为1990,比例仅为5.3%。这个比例,与2014年相比,报名人数上升(2014年人数为34295),但录取人
老王靜静地躺在洁白如雪的菊花丛中,我望过去,怎么那么瘦小?这还是老王吗?是37年前,那个笑眯眯迎着我的身材高大的文学编辑室主任吗?一时恍如隔世。  我不习惯看躺下的老王。老王在我记忆里的固定形象是坐着的,小山一样稳坐在写字台前,两只手臂交叉平放在桌面上,双肩就耸起来,身躯显得更高大,即使坐着也掩饰不住。头却深埋下去,眼睛在书稿的字里行间精耕细作,半天半天不见他动弹。年轻编辑还没练好坐功,心里长草,
近日闲读法国著名文化学者雷吉斯·迪布瓦所著《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迪布瓦在书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全面阐释了好莱坞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文化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的强力影响,从好莱坞流行文化产品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呈现中,揭示了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过程与路径。其中,关于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传播的艺术化宣传尤为引人关注。  好莱坞电影是对美国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影像诠释,是美国政
一  当下繁盛的网络文学现场,具有显而易见的分众特征。五四新文学所奋力革新和反对的目标之——类型化写作和旧体小说,经由网络文学这种新的生产传播介质,又一次全面满血复活。历史波谲云诡的演进中,新文学所确立的文学价值观和文本范式成为了中国五四以降的绝对文学主流,其间虽有革命通俗文艺的冲击,但这一条主线的正统地位始终不曾真正动摇。在这种文学主流的笼罩下,相当长的时间内,纯文学与普通民众是脱离和隔膜的,那
历史上,儒学的两套经典系统“五经”与“四书”是交替出场的,汉唐重“五经”,宋明重“四书”。晚近以来,“港台新儒家”重“四书”。“大陆政治儒学”认为自己关心的是“古今问题”,相对于“港台新儒家”关心“中西问题”而言,具有不同的问题意识、话语范式和思想谱系,在经典系统上昌言倚重“五经”。平情观察历史,时代问题的存在及其化解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东西方文明冲突对话的时代开始至今不过一百多年,“港台新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