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87年8月2日,江西省寻乌发生M_S5.5级地震,震中烈度Ⅷ度,震中位于24°58′N,115°39′E,震源深度13km。本文根据震害特征、地壳构造活动性、震源机制、建筑物破坏的优势方向和介质条件,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破裂方式作了初步探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8月2日,江西省寻乌发生M_S5.5级地震,震中烈度Ⅷ度,震中位于24°58′N,115°39′E,震源深度13km。本文根据震害特征、地壳构造活动性、震源机制、建筑物破坏的优势方向和介质条件,对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其破裂方式作了初步探讨。
其他文献
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召开了两个国际会议。来自19个国家的4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挪威、匈牙利、泰国、不丹、南朝鲜、新西兰。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
1989年4月,在杭州市浙江大学地质系召开的“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研制及推广应用与糜棱岩学术讨论会”,决定在我国建立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登记制度。根据会议精神,拟定了“建立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登记制度及其工作原则”,于1989年7月开始程序登记。在马杏垣、钱祥麟等教授的指导下,具体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唐春景、张湖负责。在工作中得到
验潮得到的是相对于验潮水准点的海面变化。为了研究整个中国沿海的海面变化,必须对各验潮站得到的结果进行统一的归算。 本文提出采用沿海陆地地壳垂直运动的均衡基准,作为归算的依据,并利用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建立了这一基准,求得了十五个验潮站的验潮水准点相对于该基准的垂直运动速率,为统一归算提供了依据。
《地震地质》为学术性季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约15万字。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辑,地震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是地震和地质科技领域里的新刊物。它将刊登地壳动力学及其相关的地震地质学、构造力学、深部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各种稿件。如:1.学术性论文;2.问题讨论;3.成果报道;4.书刊评
本文介绍稻田花岗岩(Inada granite,即粗晶花岗闪长岩)在三轴压缩变形条件下,声发射活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声发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自相似结构,其分维维数为2.1—2.3,明显低于大岛花岗岩(Oshima granite,即细晶花岗闪长岩)在相似变形条件下的结果,后者为2.7左右。粗晶花岗岩声发射分布还具多分形特征,其拐点为岩石平均颗粒粒度R_o(=5mm),在大于R_
鲁15井水位对矿井崩塌过程有明显的反映。经初步分析表明,利用矿井大崩塌前的基些前兆现象可对较大矿井崩塌进行预报,如:大崩塌前小的崩塌活动次数加密;大崩塌前各活动期平均井水位变化、各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和各平静期持续的时间都有变化;∑N-t和No-△t曲线都在大崩塌前28天出现异常。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6月28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地质部、国家地震局等七个部门,十多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报告。
由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共同筹办的“第五届全国地球动力学会议”于199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4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32篇,在大会上宣读了22篇。会议还邀请了天文、气象和地质界的6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本文利用线弹性理论的二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马17井的区域应力及井区平面与剖面的应力状态,研究该井映震灵敏的应力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井区在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应力集中。
Field investigation on hydrogeological environment around Changping well reveals that the anomalous uprise of water table begining from Oct. 1988 was mainly caused by the leakage of water from the 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