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地质》征稿简则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42次 | 上传用户:myloft1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地质》为学术性季刊。每年3、6、9、12月出版,每期约15万字。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辑,地震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是地震和地质科技领域里的新刊物。它将刊登地壳动力学及其相关的地震地质学、构造力学、深部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各种稿件。如:1.学术性论文;2.问题讨论;3.成果报道;4.书刊评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粘弹性介质(Maxwell体)中剪切产热不稳定性的发生条件,并讨论其对于深源地震发生机理的应用.结果表明,在板块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粘滞损耗产热将会发生剪切不稳定性,这为解释深源地震发生提供了一个基础.
期刊
在围压10、50、100和200MPa,应变率5×10~(-5)/s和室温条件下,采用山东掖县大理岩岩样,在800t高温高压伺服三轴流变仪上进行了连续加载和循环加载实验.对岩样的残余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在低围压下(<100MPa),残余强度与超过极限强度后的循环加载次数有关;超过极限强度后加载弹性模量随着非弹性应变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一个极限值.在高围压下(≥100MP
期刊
基于人工地震测深资料的P_g波垂直向最大振幅随距离的衰减,计算了福建省云霄—安溪地区的浅层Q值,在长泰—云霄间的漳州地区附近地下2—5km深处,存在高Q异常区.
期刊
本文根据计算地倾斜负荷潮的积分Green函数方法,计算了全球Schwiderski海潮模型K_1、O_1分波在中国大陆产生的地倾斜负荷潮,绘制了K_1、O_1分波负荷潮椭圆及其长轴迹线,沿长轴方向分量的等潮时线,长、短半轴等值线诸地倾斜负荷潮参量在中国大陆境内的分布图,给出了它们的空间分布图象,为国内的地倾斜固体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期刊
本文用覆盖中国的358条勒夫面波路径资料,研究了10.45—113.80s范围内中国西部的三维SH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各构造单元的SH波速度结构均有明显的差别.作为稳定块体的塔里木盆地,壳内重力分异程度较高,上、中、下地壳厚度差别小,壳内无明显的低速层,地壳平均速度比较小;上地幔低速层埋深大且层中速度大;区内横向变化小.构造活动区如天山、青藏高原,其突出的特征是下地壳厚度大且速度大,上地幔盖层速
期刊
1986年至1987年我们在福建东部做了深部大地电磁测深,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1.福州、漳州两地区存在上地幔软流层的隆起(底辟),岩石层变薄,并有次级底辟发育于20—30km深度,说明地幔热活动强烈,两地热田有深部热背景. 2.惠安至龙海一线大致呈北60°东为一低阻断面,该断面的地下电性结构和洋壳地电结构相似,推测该断面是向上仰冲的古洋壳与陆缘的缝合线. 3.永春、同安地区壳内高导层埋深明显比其它
期刊
期刊
1991年9月2日至6日,在北京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同时召开了两个国际会议。来自19个国家的4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苏联、英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意大利、澳大利亚、芬兰、挪威、匈牙利、泰国、不丹、南朝鲜、新西兰。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
期刊
1989年4月,在杭州市浙江大学地质系召开的“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研制及推广应用与糜棱岩学术讨论会”,决定在我国建立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登记制度。根据会议精神,拟定了“建立构造地质微机程序登记制度及其工作原则”,于1989年7月开始程序登记。在马杏垣、钱祥麟等教授的指导下,具体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唐春景、张湖负责。在工作中得到
期刊
验潮得到的是相对于验潮水准点的海面变化。为了研究整个中国沿海的海面变化,必须对各验潮站得到的结果进行统一的归算。 本文提出采用沿海陆地地壳垂直运动的均衡基准,作为归算的依据,并利用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建立了这一基准,求得了十五个验潮站的验潮水准点相对于该基准的垂直运动速率,为统一归算提供了依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