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的一致性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m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扩增与蛋白表达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收集2010年至2012年12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其中100份为手术标本,20份为胃镜活组织检查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120份标本的HER2蛋白表达情况.根据IHC检测结果,选取IHC切片中HER2阳性部位制作成组织芯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对IHC检测灶性(+++)(≤10%的肿瘤细胞强染色)的标本进行不同着色强度部位对比FISH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Kappa检验.结果 120份胃癌组织中,IHC检测显示77份为不同强度阳性染色,其中16份为(+++),6份为灶性(+++),37份为(++),18份为(+),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18.3%(22/120).FISH检测显示41份阳性,HER2基因扩增率为34.2%,其中21份IHC检测为(++),15份为(+++),5份为灶性(+++).IHC与FISH联合检测HER2阳性率为35.0%(42/120).IHC与FISH检测的符合率为91.6%(76/83).Kappa系数为0.960(P<0.01).对5份FISH阳性且IHC检测为灶性(+++)标本的不同着色强度部位进行对比FISH检测,发现全部扩增.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与IHC技术在胃癌组织中检出HER2具有一致性,并可提高HER2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一种多因素、多阶段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中的分子事件包括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家族的激活."二次打击学说"认为,宿主因素在肿瘤发生易感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环境因素的二次打击导致细胞失控性增殖[1].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宿主肠道共生菌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
期刊
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期刊
与胰腺外分泌肿瘤相比,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胰腺的较罕见肿瘤,在原发性胰腺肿瘤中仅占<3%.PNET患者的预后和长期存活率好于胰腺外分泌肿瘤患者.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鉴别能力的提高,PNET的发现率有所提高.该疾病的自然历程随原发肿瘤类型、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的不同而表现各异.根据PNET是否表现出临床症状分为功能性PN
期刊
患者男,70岁.因反复呕血、黑便伴乏力25 d急诊收入空军总医院.患者反复呕血3次,量为300~1000 mL,伴昏迷、柏油样便、乏力,在当地医院采取输血、止血、保肝治疗,效果欠佳.患者40余年前曾患乙型肝炎,治疗后转为慢性HBV携带者.有高血压史10年,诊断为肝硬化14年.入院体格检查:营养较差,贫血貌,腹部膨隆,胸腹壁静脉曲张.脾左肋缘下5~6 cm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期刊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癌)、囊性内分泌肿瘤、囊性假乳头状瘤及胰管内乳头状黏液囊腺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WHO将IPMN定义为由乳头状增生的黏液分泌上皮细胞构成的、伴或不伴过度黏液产生及胰管囊性扩张的特殊病理类型,其比例占原发性胰腺囊性肿瘤的20%~25%.IPMN为癌前病变,与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类似,
期刊
目的 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内镜中心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西安、西宁、兰州、银川的4所医院内镜中心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反流诊断问卷(RDQ)作为诊断依据,以症状程度和频度积分≥12分作为GERD初筛标准.从问卷确诊的GERD患者中随机抽取1/3患者,于齿状线下缘4个象限各取1块组织标本送病理组织学检查.资料输入EpiData 3.0数据库,使用SPS
作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与心肌梗死、脑缺血类似,在较窄的"黄金"治疗窗口期,及时正确诊断、掌握其病情程度、去除病因以及有效控制炎性反应,对于避免持续的器官衰竭、胰腺局部并发症及死亡等至关重要.今年初发布的中国AP诊治指南(2013年,上海)[1]及时吸纳了2012年国际AP分级和分类系统[2],所提出的中度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期刊
目的 了解无消化道出血史的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后生存现状.方法 对于2004年至2013年间自愿行TIPS的15例无消化道出血史的肝硬化患者进行随访追踪,了解其手术成功率及手术难度、肝性脑病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脾功能亢进改善等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平均时间约60 min.术后随访期间无支架成角畸形者;15例患者TIPS术后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亦无
目的 探讨MY09Brs962917和rs1545620基因多态性与IB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IBD患者196例,其中UC患者100例,CD患者96例。另收集同期99名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采集入选者静脉血5mL,提取DNA,采用PCR*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方法检测MY09B基因rs962917、rs1545620多态性
期刊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消化系统急重症之一,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前者约占70% ~80%,其自然病程呈自限性,预后较好.后者约占20%~30%,常并发全身或局部并发症,病死率为15%~25%[1].因此,SAP患者的早期诊断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