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其智力,让他们学会做知识的“开拓者”,这些用一个字概括起来可以把他们叫做“活”,教得“活”,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东西。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这一问题,这里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前苏联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时间是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的”。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在一定的时间里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记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有这样一句名言“练死了,演活了”。为了表现武松的美姿,盖叫天曾在眼皮中间撑两根火柴棒来练习睁眼;为了使腿部挺直,他走路时在腿弯处绑上两根削尖的竹子。正由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招一式,一字一腔平时都经过严格训练,这才使他获得“江南活武松”的称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死”和“活”表面看来互相矛盾,不可共存,其实乃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由盖叫天我想到我们的教学活动,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其智力,让他们学会做知识的“开拓者”,这些用一个字概括起来可以把他们叫做“活”,教得“活”,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东西,然而究竟要怎样让学生“活”得起来呢?
1. 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层层深入的课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自身阅读能力、智力差异等具体情况,还要预设班情,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如此,才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巧妙的安排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充分地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调动起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2. 重视集体影响与重点关注的课堂效果
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当他融于集体、融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时,会比他独自面对老师的辅导接受起知识来要扎实、快得多。当他独自面对老师无环节的教育指点时,往往会因为环境、条件的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使得思维僵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尽量不给个别学生补习,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集体的积极主动热情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与家长密切配合多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无效劳动。其次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带有一种明显的目标趋向。保证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样才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顺畅更有效呢?真诚的情感投入是前提,教师对于学生要充满爱心,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并且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情感上和身体上和学生平等,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有课堂上有效的沟通和有意义的交流,这种沟通不是强迫式的,这种交流也不是对答式的,而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结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凝练。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三种,在课堂上,有声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无声语言是肢体语言,它们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只有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才能够保障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反之,模糊、生硬、拖沓的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的最大阻力,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也就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准确生动凝练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学习。
3.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对教学的具体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下来之后,应该反复的研究教学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要格外突出,有的课重点和难点不是很明显,那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充满了变数,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只有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才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既然这样,优化教学过程就可以从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入手,优化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重新考虑学习内容的多少、详略和编排,以尽可能的减少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安排不当而浪费的时间。优化教学方式包括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应该时刻考虑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最大可能的把教法和学法统一,当然教师的教法首先要合理科学,要能够无形的蕴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要能够体现它的丰富多采性和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劳动过程。优化学生的学法,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激发好奇心,调动学习热情,注重动手操作,以及生活调查。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千篇一律,不仅教法单一,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面对不同文本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整个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觉得对于比较易体会的感性教材内容,应该交给学生自读自悟;对于精彩片段,要进行诵读,品味教学;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教师应该化难为易,当好启发者、领路人。
当然有了这些,还远远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应该从系统中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同样充满期待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想构建起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除了上文所述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良好的把握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效果。
收稿日期:2013-05-05
【关键词】高效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这一问题,这里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前苏联的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时间是可以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标准的”。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思考一下。在一定的时间里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记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有这样一句名言“练死了,演活了”。为了表现武松的美姿,盖叫天曾在眼皮中间撑两根火柴棒来练习睁眼;为了使腿部挺直,他走路时在腿弯处绑上两根削尖的竹子。正由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招一式,一字一腔平时都经过严格训练,这才使他获得“江南活武松”的称誉。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死”和“活”表面看来互相矛盾,不可共存,其实乃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由盖叫天我想到我们的教学活动,我们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其智力,让他们学会做知识的“开拓者”,这些用一个字概括起来可以把他们叫做“活”,教得“活”,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教学中努力追求的东西,然而究竟要怎样让学生“活”得起来呢?
1. 充分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目标明确,层层深入的课堂。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每篇待授课文,备课时就要抓住其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学生的基础知识、自身阅读能力、智力差异等具体情况,还要预设班情,取其精华,安排教学密度。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抓住关键一点,深入突破,让学生深入理解。如果学生一拿到课文,即发现有新的学习任务,而这任务又并非高不可攀,自然有了新的探索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有效的保障。“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这些丰富而重要的内容,只有认真备课,深钻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深刻理解。如此,才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巧妙的安排教学重点和教学环节,充分地发挥组织者的作用,调动起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2. 重视集体影响与重点关注的课堂效果
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当他融于集体、融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时,会比他独自面对老师的辅导接受起知识来要扎实、快得多。当他独自面对老师无环节的教育指点时,往往会因为环境、条件的不适应,造成心理紧张,使得思维僵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好。所以尽量不给个别学生补习,要求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集体的积极主动热情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与家长密切配合多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避免无效劳动。其次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带有一种明显的目标趋向。保证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么样才能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顺畅更有效呢?真诚的情感投入是前提,教师对于学生要充满爱心,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并且有自己思想的个体,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情感上和身体上和学生平等,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够有课堂上有效的沟通和有意义的交流,这种沟通不是强迫式的,这种交流也不是对答式的,而是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结果,只有情感融合的交流才能充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外,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凝练。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言和肢体语言三种,在课堂上,有声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言,无声语言是肢体语言,它们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只有教学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才能够保障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反之,模糊、生硬、拖沓的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的最大阻力,没有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也就不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准确生动凝练的教学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的学习。
3. 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对教学的具体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下来之后,应该反复的研究教学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要格外突出,有的课重点和难点不是很明显,那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的方向。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充满了变数,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只有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相互融合才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既然这样,优化教学过程就可以从优化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式入手,优化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重新考虑学习内容的多少、详略和编排,以尽可能的减少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内容安排不当而浪费的时间。优化教学方式包括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应该时刻考虑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应该最大可能的把教法和学法统一,当然教师的教法首先要合理科学,要能够无形的蕴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要能够体现它的丰富多采性和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劳动过程。优化学生的学法,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激发好奇心,调动学习热情,注重动手操作,以及生活调查。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千篇一律,不仅教法单一,而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面对不同文本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在整个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觉得对于比较易体会的感性教材内容,应该交给学生自读自悟;对于精彩片段,要进行诵读,品味教学;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教师应该化难为易,当好启发者、领路人。
当然有了这些,还远远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应该从系统中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就是那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着同样充满期待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想构建起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除了上文所述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良好的把握教材的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注重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还应该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效果。
收稿日期: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