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ping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2010—2013这几年的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特别是第30、31、32、33这四道大题,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广东高考的化学试题越来越多地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因此本人认为: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应当把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培养好学生的各种化学能力是新时期广东高考化学科备考成功的关键。
  一、注重培养学生信息重组与应用的能力
  2013年广东高考刚刚结束,化学评卷组组长陈红雨根据考生化学科的作答情况指出,我省考生在化学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读题获取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不强。
  纵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我们可以看出,仅仅靠记熟化学课本的基础知识就能直接得分的题目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内容新颖的“陌生题”。 试题内容涉及生活、化工、环保、医药、能源、科研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非选择题大量设置来自实际应用的陌生情景,这对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类题看起来貌似“高深”,但解题的必要信息都已提供在题目中。只要我们细心审题,将这些信息找出来并加以加工整合再迁移运用,那么这类题就只是“纸老虎”而已。
  例如2010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第30题以CO2的固定和利用为知识背景,第31题以食品和医药中的硼酸的应用为背景;2011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第30题介绍了有机合成的新型反应;第33题从科学实验中经常出现的溶液配制和试剂变质问题入手,创设新的情境;2012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第22题采用图表的形式来考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变化趋势和化合价的规律,第30题以新型碳-碳偶联有机反应为情境,第33题一改往年以无机内容作为素材背景的习惯,采用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作为素材背景;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试题的第30题的脱水偶联反应;第31题模拟O3对海水中Ⅰ- 的氧化,第32题从切割废料中回收银并制备铜化工产品的工艺,第33题在熟悉的情景下进行新探究模式的尝试等等,都显得相当新颖。其实只要我们从题目中获取出相应的信息,再加以加工整合并迁移运用,这些试题是不难解决的。
  所以,在高考备考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的化学知识迁移能力、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提取信息并综合分析信息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首先培养学生学会对试题的文字、图形、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其次培养学生学会对所提取出来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最后培养学生学会通过思考,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加以整合,进行信息迁移。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省考生在化学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化学计算能力近乎丧失。自2010年广东高考改革以来,化学计算的试题明显减少,这导致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入淡化化学计算的误区,导致学生化学计算能力越来越弱,几乎到了丧失的地步。这表现在考生的答题卷上有关化学计算的地方,几乎都是空白的。下面总结了近几年广东高考化学计算的内容:2010年广东化学高考试题只在第30题考查有机反应消耗氧气的计算问题和第31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基本计算问题;2011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化学的定量计算问题有所强化,第30题考查有机加成反应消耗氢气的计算问题,第31题考查平衡常数的计算问题,第33题考查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浓度的计算问题;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在定量计算上与2011年相似,第31题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问题,第32题考查溶度积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问题,第33题考查物质纯度的计算问题。2013年广东高考化学试题在计算上继续强化,在第30题、31题、32题等多处考查了耗氧量、盖斯定律、平均反应速率计算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并根据方程式计算等。
  由以上总结可以看出,近年化学计算呈逐年强化的趋势,并且考点重复出现。所以在复习时一定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化学计算“高不可攀”的恐惧心理。其次,可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以及实验的学习,不断渗透并强化化学基本计算。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实验题是高考中化学科的必考题型。但从近几年的广东高考试题化学科实验题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所谓实验能力,不仅是实验基本操作应用能力,更包括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的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是深挖教材实验。高考题的命题其实就是将常规实验变非常规做法,即在课本常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变化与升华。因此要将课本上的物质制备、物质性质及物质检验等实验进行分类整理,同时注重典型实验的深化拓展。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最好设计一些适当的探究性实验课题,让学生体验从确定方案到动手操作、从修改方案到成功实验再到形成实验报告的全过程,这些都是提升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关注知识技能基础,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健康情感,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 我们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重视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思维方法和思维角度去思索化学问题,理解化学现象。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结构。2.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外,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化学课外活动和课外化学阅读的指导。
  而在进行相关的指导时应注意:1. 要有选择地指定课外读本及有关期刊,避免学生在巍巍书山和茫茫题海中迷失方向、浪费精力。2. 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由开始带“强制”性的规定内容、时间、要求逐步过渡到养成学生自己学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3. 在学生中开展写化学小论文活动,提倡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外实验的过程中,把自己感兴趣、有所钻研、有所体会的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进行某个专题性的探讨。要求要有自己的见解,力求创新。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对于诸如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等得到综合培养和提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文化”的内涵,狭义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文化意义的核心是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所谓数学的观念和意识,即数学的头脑、数学的素养,是指推理意识、抽象意识、整体意识和化归意识。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从而提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现代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与日俱增,有效分析认识企业中致命的财务风险,可以使企业化险为夷,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本文将将简单
摘 要:想要深化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的改革,构建良好的“双导师制”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论文对技工学校一体化课程改革模式下“双导师制”的科学内涵、构建的现实意义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严把导师质量关,建立优秀导师资源库;灵活上课多形式,优化反馈渠道;深化构建途径,完善平台建设这三点具体的构建想法。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改革;“双导师制”;构建  根据人社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苔丝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公,她年轻漂亮、勤劳灵巧、心地善良、品性纯洁、忠于爱情、善待他人,勇于承担责任,
快乐教育在高职广告写作课程中已经实施,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兴趣多用广告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游戏环节让学生轻松学习,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以赛促学。但是,实施过
电子技术是电气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本项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介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的测量工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小学生已初步拥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