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瓜州县蜜瓜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国农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Fland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瓜州种瓜历史悠久,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瓜州地生名美瓜,长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瓜州大瓜,大如科”,“甘胜糖蚩”。优越的种植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瓜农世代积累的种瓜经验,使得瓜州的蜜瓜誉 天下,我就根据有关资料和从事蜜瓜生产研究的实践,浅谈瓜州蜜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瓜州蜜瓜生产现状
   近年来,瓜州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蜜瓜、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逐步成为全县农村新型支柱产业之一,有力推动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尤其是蜜瓜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种植面积和产量呈恢复性增长。为恢复和振兴蜜瓜产业,近年来 瓜州 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示范带动、服务拉动等有效措施,使蜜瓜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产品品质和质量显著提高。经过大力推广种植抗病性、丰产性较强的蜜瓜优质新品种和各项先进实用栽培技术, 坚持走基地特色化、生产标准化、栽培设施化、农业园区化、经营产业化的路子, 初步形成了白兰瓜、哈密瓜、无籽西瓜三大系列产品和早、中、晚分期分批上市的生产格局, 蜜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商品率有效提升,逐步打入广东、上海、南京及越南等国内外大中城市市场。目前已完成河东乡无公害优质食用瓜生产基地认证,面积达到0.3万亩,产品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梦城”牌无公害西甜瓜商标注册工作,使瓜州蜜瓜有了自己的品牌。蜜瓜种植效益显著增加 。由于产品适销对路,适应市场需求,种植效益较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了明显提高。
   2011年全县蜜瓜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全县今年蜜瓜平均亩收入达到 3500~5000 元左右,总收入达到 2亿元,扣除物化投入及不可预见费用,亩纯收入达到 3300 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蜜瓜产业的收入将计达到 458.6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6.2% 。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同期相比,蜜瓜产业的总收入、亩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2600 万元和 800 元,种植效益为各类经济作物中最高的一种。
   由于哈蜜瓜大面积的种植为瓜州瓜产业的大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但与省内外西甜瓜产业发展相比较,在发展的规模与效益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引起我们的认真分析与思考。
   二、瓜州县蜜瓜发展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1.新品种、新技术不配套,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
   据统计瓜州县现在种植的西甜瓜品种有20个以上,就哈蜜瓜而言种植几年却没有形成一个明确主体品种,由于品种多样化、瓜农无从选之,造成一个新品种刚进入试验阶段便“夭折”,挫伤瓜农积极性,在栽培技术上,几十年一贯制,对不同类型的瓜品种没有配套的种植模式,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造成品种特性难以展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投入的技术力量和经费不足,技术培训相对滞后,技术支撑不足。
   2.忽视商品质量,降低市场竞争力
   主要原因瓜农在种植和田间管理过程中,不能严格按技术规程去操作,人为出现三个误区,导致品质下降。一是大量使用氮素化肥,很少使用或者不施农家肥和钾肥,影响瓜干物质积累,消费者感觉甜瓜不甜。二是盲目采取早熟措施,瓜农为了早上市、抢价格,应用催熟剂,从生理上打破了正常生长发育规律,促成生瓜充斥市场。三是瓜农不了解新品种的特征特性,采摘过早或过生导致品质下降或声誉降低,丧失市场购买力和竞争优势。
   3.品种多而乱,主体不明确
   瓜州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围绕哈蜜瓜种植,2008年哈蜜瓜种植的品种只有3~4个,今年已发展到15个左右,其它西甜瓜品种也在10多个,没有明确的主体品种,使老百姓无从选之。
   4.病虫害防治跟不上。
   瓜类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蔓枯病和瓜类蚜虫、地老虎等,加之面积在逐年的扩大,特别是哈蜜瓜面积在扩大,管理栽培方法和其他瓜有所区别,加之老百姓栽培技术赶不上,综合防治意识不强,容易形成病虫害不重不防,蔓延使劲打药,造成减产、降质。
   5.标准化生产程度低
   这是制约蜜瓜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虽然规模逐步形成,市场营销的中介经纪人也有,但在标准化种植无公害的生产上要下大工夫,抓紧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制定标准生产规模,在打造蜜瓜品牌上做文章,希望能开好局起好步,使瓜州的蜜瓜迈上快车道。
   三、蜜瓜产业发展的对策
   1.依靠科技,提高质量和效益
   一是种植品种优质化,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品种是提高蜜瓜品种,夺取高效高产的关键,加大引进选育适合本地的优质新品种。二是生产农艺标准化,要采用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将现有生产过程单项技术措施组装配套,示范推广合理群体既规范化整枝留果,肥水调控,禁止使用各类激素。三是生产过程安全化。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开展技术指导,保证安全用药。四是栽培方式套种化。主要在小拱棚瓜套菜(棉),因地制宜的实行大田套种。
   2.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瓜州蜜瓜品牌
   要大力宣传,全力打造瓜州蜜瓜品牌,形成合力和强势,摒弃小而杂,充分利用这一无形的资产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基地认定、产品认证、商标注册保护,重振瓜州蜜瓜产业的雄风。
   3.加大科技普及推广,全面提高瓜农的综合素质
   瓜州蜜瓜生产长期处于零散种植和经营状态,质量控制手段薄弱,产品科技含量低,多数瓜农仍然凭经验或延续传统种植模式,严重影响商品瓜整体质量,要充分发挥科技推广队伍的作用,利用建立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点等措施,通过集中讲座,现场培训等形式,对瓜农进行操作技能规程,质量安全标准的培训和指导,引导农民安排标准化要求组织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使农民走现代农业之路。
   4.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蜜瓜虽然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中占的比例不大,但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也负有盛名,应该说称的上瓜州的一大拳头产品,我们要本着抓龙头,带基地,联农户,兴产业的原则,积极发展以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有效带动全县瓜产业发展。一是生产布局区域化,基地专业化,生產布局上向生产优势区集中,面积种植早晚结合,均衡供应市场,继续扩大外销数量,抓好订单面积,提高蜜瓜生产的经济效益。二是销售形成组织化,主要以(协会+基地+农户),协会通过建基地,与农户签协议,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包装、统一价格,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对蜜瓜产品进行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认证,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协会将蜜瓜生产提供全程服务,将蜜瓜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连接为一个完整产业,解决瓜农的后顾之忧,带动瓜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三是产业经营一体化,产业化的路子是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只有把产销结合起来,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和开放的大市场结合起来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办好。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党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抢抓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历史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真空计是测量真空度的仪器,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热偶规真空计都是一个热偶规对应一个真空计,虽然有数值显示,但只有开关量的输出,没有实时数据的输出,不方便二次开发和利用。多
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了Mullite/Al Cu复合材料。用硬度测试仪、差示扫描量热仪 (DSC)和透射电镜(TEM)等设备研究了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合金中Cu含量变化对时效硬化行为的影响
论述了专业图书馆(包括林业、生物、环境等部门的情报资料中心及院校图书馆)在生态旅游中可以发挥其文献、人才优势为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及科学管理提供服务,也可以面向公众进
期刊
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素有饲料之王之称,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3位,单位面积产量居粮食作物之首,在国际贸易中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额的1/3。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仅次于美国。玉米堪称“全身是宝”,其经济价值之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已经被更多的人重视起来。   一 、我国玉米加工现状   我国玉米加工利用是从80年代末起步的,过去,玉米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十二五”期间我县提出必须坚持以“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强农富民”为主题,按照“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理念经营农业、用现代知识培训农民”的要求加快“由重抓产量向重抓效益转变、由重抓生产向重抓产业化转变、由“靠天吃饭”向重物质装备转变、由依赖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由重抓产品向重抓品牌转变”这“五个转变”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最终目标以“快转”促“快增”最终实现农
【摘 要】玉米是长治县传统的优势作物之一,在全县农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无公害玉米产业,壮大玉米加工业是提高长治县无公害玉米产品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村增效、农业增值、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无公害玉米 产业化 可行性及探索     玉米作为长治县传统的优势作物,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玉米生产相对过剩,出现
为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如何合理的利用资金以及科学的把握工程造价是非常关键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园林工程工作经验,从.园林绿化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