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葬词》的另一种教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l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雨果的《巴尔扎克葬词》被认为“是一篇有难度的作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语)。在高中现代文教学愈来愈不受重视的今天,我也觉得该文没什么讲头。
  把文章读了两遍后,我的感觉是:讲授《巴尔扎克葬词》意义是有的,但却不好讲出意思来。不巧的是教研组安排要听我的公开课。情急之下我这样上完了《巴尔扎克葬词》:
  早自习我首先安排学生预习课文。学生预习前我说:“预习好像已经离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很遥远了,至少近三年我没有怎么让学生预习过新课了。学生们对预习的感觉就是读读课文,查找些生字词。其实我们得转变一下预习的观念,更准确地说应该归本溯源。预习不仅仅是把课文读一读,解决些字音字义的问题,那是浅层次的。预习得思考。有思考的预习才是有用的。于是我特别给学生的预习加了任务。每个同学提10个问题,写在书上相应位置即可。不能照抄别人提的问题,不能参考课后练习,不能参考《世纪金榜》(我们的配套练习册),提问题就要提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四十分钟的预习就这样进行着,我几乎没有干涉,只是偶尔提醒:“要提自己的问题,要提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可大可小,要把问题写在书上,而不能只放在脑子里。”
  公开课我进行了简单的导语,然后郑重其事的放录音。我强调:“雨果写《巴尔扎克葬词》写得很有感情,同样有感情的录音朗读一定会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自己提的问题,请大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
  放录音时我用粉笔把黑板划成了二十个长方形格子,并标上了1——20的序号。录音结束后我说同学们,你们提的10个问题都是有价值的,但现在你只能在黑板上写出一个你觉得最有价值的问题,请你们认真筛选。而我们黑板空格有限只能书写20个问题,请各组组长亲点本组五员大将写出本组最有价值的五个问题。
  这一刻教室里真是最热闹,学生最积极的时刻。各组学生纷纷上台,黑板上的问题一个个地增加,一会儿就满满一黑板了。学生往黑板上书写问题时,我旁敲侧击,请大家务必认真筛选自己写的是最有价值的问题。各组表现好的我迅速表扬,表现差的我立即鼓励。书写的结果出现了两个例外,一是袁琴同学在黑板上的问题本来已经写好,可她很快又上来把原来的问题擦掉又换了一个新问题,显然他在“最有价值”上下了功夫,我立即表扬。二是第一组、第二组都分别写了六个问题(原本要写五个的),因为黑板上还有空隙,同学们“见缝插针”觉得有价值的问题不止五个,我也立即表扬。
  这当然不是作秀。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少出乎我的意料。这22个问题是:
  1、“这也许是一桩好事,这也许是必要的。”“这”指什么?为什么说“也许是”?(张福林)
  2、文中第三段说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又说他所有的作品仅仅成了一部书,二者相互矛盾吗?为什么?(徐雅丽)
  3、第八段用了五个“这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蔡群群)
  4、“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工作”一词很普通,是不是有深刻含义?(闫江)
  5、第8段为什么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进入了荣誉的宫殿?(李豆)
  6、文章开头称呼为什么是“先生”?(董子瑞)
  7、“令人生畏的研究”研究为何令人生畏?(胡龙平)
  8、本文是一篇葬词,为何写的如此悲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丁贝)
  9、“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这句话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效果?(加松)
  10、对巴尔扎克的哀悼,作者是怎样逐层说理的,全篇悼词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谷艳萍)
  11、第四段的“揪”字很妙,它妙在哪里,请谈谈。(喻静)
  12、在第十段中对巴尔扎克的逝世所造成的沉重打击雨果却说“先接受下来再说吧!”包含了什么内涵?(赵诗芳)
  13、如何理解“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中“金刚岩层堆积”的含义。(施婷)
  14、为什么说“死亡是伟大的平等,也是伟大的自由”?(肖晓)
  15、作者写这篇文章在悼念巴尔扎克的同时还有何现实意义。(郭诗怡)
  16、为什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蔡群群)
  17、“偉人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是什么意思?(魏茹君)
  18、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张帆)
  19、雨果给巴尔扎克这么高的评价依据是什么?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多为批判性的,但他的代表作却命名为《人间喜剧》为什么?矛盾吗?(张莹)
  20、巴尔扎克能够及人所不及,突出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行?(刘语萱)
  21、第八段,“有目共睹的翅膀”和“看不见的翅膀”分别指什么?(汪慧)
  22、“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有什么含义?(刘家龙)
  满满的一黑板的问题很漂亮。黑板上虽然是22个问题,但实际上这22个问题却来源于200多个问题。而全班63个同学针对《巴尔扎克葬词》一文共提出了630个问题。当意识到这两个统计数字的时候我大大吃了一惊。我不敢说所有问题质量都很高,但我相信这其中绝不乏高质量、高价值的问题。
  接下来是我对22个问题的解答。解答的过程即是讲析课文的过程。常规教学的一些知识点我有机地穿插在讲解之中,倒是觉得算是有的放矢。可学生提的相当多的问题教师备课是根本准备不到的,并且有的问题提的相当出乎意料。
  如董子瑞同学提的“文章开头称呼为什么是‘先生’?”这个问题提的相当偏。《巴尔扎克葬词》这一演讲词的开头为什么不是“先生们、女士们,”而只说“先生”呢?课堂之上我不可能转身奔向图书馆查阅资料,况且,这样的问题恐怕任何参考书上都不大可能涉及吧。真的,连我自己也觉得好奇,开头的称呼为什么不是Ladies and Gentlemen?面对这一棘手问题我急中生智做了这样自圆其说的回答。我说:“对尊敬的人都应该称呼先生的,像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就往往被人称为‘先生’。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常常被称为‘先生’。雨果称所有的参加巴尔扎克葬礼的人为先生,既是对所有来宾的尊称,更是对巴尔扎克的尊敬。或许从这个角度我们得说,这篇演讲词从头到尾都是充满热情的,都是有感情的。另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也非常佩服本文的翻译者。可惜翻译者是谁,课文注释未标明。这个翻译真的做到了“信、达、雅”,很符合汉语的特点。这个回答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自满一点说,我还真有点为我这个自圆其说而满意。可是我更清楚,没有学生的如此一问,绝没有我的如此一答。
  喻静提的问题是“第四段的‘揪’字很好,它好在哪里?请谈谈”,这个问题很常规,似乎波澜不惊。可是从我备课时所接触的材料看,没有哪个材料涉及到这个问题。许多材料为老师准备了许多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参考资料,可没有一个提到“揪”字的妙处。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让学生思考的同时自己也认真琢磨着第四段的相关文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几经推敲,终于向学生交出了一个差强人意的答案。“揪”字其实是很形象的,“揪”意味用很大的劲,似乎还有点“拧”的趋势。如“某某,你把我揪疼了”。从“揪“字可以看出巴尔扎克在解剖,分析法国社会时,显得相当的果敢、勇猛,并且毫不留情。
  回答学生的问题时我根据问题的类别进行了整合。
  有些问题我在回答的同时也鼓励学生提供参考答案。李丽同学主动回答蔡群群同学的问题“为什么‘生前凡是天才的人,死后就不可能不化作灵魂!’”时还特别引用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和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以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示强调她所认同的生死观。
  张莹同学提的问题“巴尔扎克被称为现实主义大师他的作品多为批判性的,但他的代表作却命名为《人间喜剧》,为什么说是喜剧?矛盾吗?”徐雅丽同学提的问题“课文第三段中说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又说他所有的作品仅仅成了一部書,二者相互矛盾吗?为什么?”初觉肤浅,却十分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实际,一点也不多余。
  回答22个问题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并且是全班性的。在接下来的评选最有价值的问题时,一些戏剧性的插曲很有意思。本来我打算评5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可由于有价值的问题远远不止5个,所以很快全班便决定评“八佳”,后来干脆凑整评了个“十佳”。获得“十佳”的同学是:丁贝、施婷、张莹、董子瑞、喻静、谷艳萍、蔡群群、徐雅丽、刘家龙、汪慧。
  此时刚好下课。面对学生的热情我动情地说了这样的课堂结束语:今天的课大家上的非常好,我们得感谢来我们班听课的教师,是听课老师激发了我们这堂课的激情。我们不仅仅要感谢听课的教师,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同学们,你们超水平(也不能说是超水平,只要教师去点燃学生就能燃烧)的发挥使这堂语文课变得分外精彩!
  教后记:
  1、这堂课称之为尝试课是与常规课相对而言的。因为按常规教法我会进行介绍作者,分析层次、思路,分析写作特点等环节。当然我想讲的当然有意义,可又怕没意思。语文课堂的有意思问题其实是个很耐人寻味的研究话题。
  2、这堂课强化了预习功能,学生动脑筋了,参与面广,教师也被调动起来了。倘若只是老师讲,很多问题根本就发现不了。就算老师上课前可以预设所有问题讲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思考,也不一定有效果(旧课堂学生思考问题往往被动)。这堂课是学生自己提的问题,自然很想听听老师的说法,就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听了。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了拿给学生,师生的激情也不容易起来。抹杀教师课堂激情的是教师自己,而学生往往赋予教师激情。
  3、大可不必担心某些重要问题、常规问题讲不到。其实学生提的问题是相当广的,就算学生有些问题没有直接提,教师在回答有关联的问题时只要顺便插入补讲就行了。万一觉得有些问题实在未牵连上,最后再来个10分钟补充也未尝不可。
  4、这堂课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对学生进行了人文、人性教育,道德情操的教育以及情感的熏陶。新课标尤其重视这一点。可这不应该是老师教给学生应该怎么怎么,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文学作品、情感、问题去激发学生。旧课堂总是无情地“主动”给,其实我们应该想法引导学生热情地来拿。
  5、这样的课要求教师课堂上要活,教师的知识面、对课文的把握、备课的深入要求较高,否则在回答学生提的有些问题时可能会卡壳。是的,教师课前即使下了不少功夫,课堂上可能依然难免尴尬。但是倘若课堂真能上出些意味来,我觉得很值。
  
  赵胜启,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本文编校:舒坦
其他文献
教书育人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有人说,做一名音乐教师并不难,难就难在做一名好的音乐教师。那我们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尊敬的音乐教师呢?现在的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
经过两年多时间,Netscape公司最终推出了公开源代码的Netscape6预览版,或许这将掀起新一轮的浏览器大战.虽然许多人都认为浏览器大战已经过去了,但NetscaPc预览版小巧、公开
对动物侵伤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后,用ELISA检测血清中抗体,并于一年后对接种者信函调查狂犬病发病情况,借以探讨该检测方法用于血清及流行病学效果的评价。信调应答率85%,其中抗体阳性组的狂犬病病死率0.24%(1/415),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的3.16%(3/95)(=P0.022)。抗体阳性组的病死者系狂犬咬伤颌面部、未处理伤口、疫苗6针,潜伏期28天,血清抗体第28天P/N值为3.27。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自发性破裂 ,血管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是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 ,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 15 %左右。现将本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2
在农村中小学的田径教学与训练中,由于条件差,运动场地简陋,缺少专用的运动场地和画线设备,一般是体育教师用铲子画白石灰线,而体育场地的石灰线很难保留长久,画的次数太多,
一、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主要特征是:教学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式。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此话有错,但亦无大错。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从“一桶水”中倒出“一碗水”给学生,无疑是错的,但教师实施教学确实须得有自己的“一桶水”,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引入趣味教学,以乐趣带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已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师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How to introduce interesting teaching into
转换经营机制向科学化管理迈进邓晓媛山西三桥大厦是山西省外经贸系统唯一的一家涉外宾馆,也是山西省较早的涉外宾馆之一,近三年来,依靠科学化管理,狠抓优质服务,提高全员素质,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