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之父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su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日报在京举办研讨会为钱老庆祝生日
  
  12月11日是中国“导弹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96岁华诞,为弘扬钱学森的爱国精神、颂扬他杰出的科学成就、学习他勇攀高峰的创新思想,12月10日上午,科技日报社在北京专门举行“学习钱学森创新思想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研讨会。
  钱学森秘书涂元季介绍说,对于这场研讨会,钱学森表示:“向我学习,我不敢当。但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希望会议开得成功”。来自可靠渠道的消息称,钱学森目前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上个月还安排了四次会见。
  
  近年来,钱学森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关心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2005年7月29日和今年8月3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时,钱学森当面就“杰出人才”培养问题提出建议。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并编著有《工程控制论》、《星际航行概论》等著作。
其他文献
29岁在狗世界里相当于人类年龄的203岁。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拉布拉多杂交犬“贝拉”26年前被主人理查德森从爱护动物协会买回家饲养,当时它三岁大。  自此之后,这头雌犬就在主人理查德森和他的伴侣黛茜。库珀家中愉快地生活。6日,理查德森夫妇带着狗儿们去林肯郡度假时,“贝拉”心脏病发死亡。  虽然76岁的理查德森坚称贝拉是世上最老的狗,但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世界上年纪最大的狗是美国一只名
期刊
虽然“当代中国著名书画大师、新兴版画运动创始人”赖少其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然而人们却并不觉得与他的永远诀别(最近一期《收藏》杂志刊文绍介他,仍然引起广大读者的莫大兴趣);虽然他诞生在广东、逝世在广州,然而他自己却始终愿意把安徽,尤其是黄山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不仅是因为他当年参加新四军、踏上革命征途就是从黄山市的岩寺上的路,也不仅是因为他在安徽宣传、文艺界担任领导工作长达26年之久,更因为“他
期刊
今天我们向你祝贺新年。这一天我们洗掉过去一年的征尘,和你一起敞开心灵,重温往日的憧憬。这一天我们在诗与词、画与歌的艺术海洋里流连畅游,怀想着一年来我们走过的美妙历程。这一天我们擦拭信仰,心灵安宁,如在世界开创的第一个早上。  在此之时,我们想起了一句难于忘怀的话语:“每一个人的幸福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所以,我们一直用真诚的锁链紧紧地把我们的心灵与你的心灵连接在一起。油墨泛香、纸张跃着快乐,每一
期刊
我常年伏案工作,加上缺乏锻炼,不知不觉患上了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山等疾病,只好提前办理了退休。偶尔一次机会,在小区的一角看见一位老人手握球拍全身翻转,拍子上的球牢牢地粘在上面。我好奇地上前询问,老人告诉我,这是柔力球,玩起来既方便又轻松,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柔力球运动起来粘贴力强,即使打在脸上身上,也不会造成伤害,很适合老年人运动。  我非常高兴,赶紧虚心向老人请教。刚开始转的时候,我总是不得要领
期刊
在我床前,挂着一张珍贵的照片,那是一张和毛泽东主席的合影。每当我看到了它,就想起了随毛主席专列跑车的那些难忘的日子,使我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1960年2月,组织上决定调我到九组工作。“啊!让我跟毛主席的专列!”听到这一消息,我感到无比激动。2月14日,从这一天起,开始了我光荣而又幸福的使命。  列车徐徐地开动了,第一次神圣的旅程开始了……  为了使毛主席他老人家休息好,旅行中感到舒适愉快,我
期刊
问:  我老家在农村,8年前经人介绍,我来到市内与我现在的老伴认识并开始在一起生活,3年后依法登记结婚。近2年来,我老伴有病几乎都是我照顾,月前,我老伴因病去逝。在处理遗产时,他的两个子女说,大家都是同等的继承人,并打算按照全部遗产的三分之一份额分给我。我已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别的生活来源,因不知法律上是怎样规定的,暂时没有答应。他们提出的分配方案合法吗?  民事行政检察官杨学友解答:  你老伴子女
期刊
老杜从来不拒绝媒体的采访,虽然他经常觉得自己像个坏了的唱片机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可他还是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宣传自己的“事业”,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占用一些自己的时间,话说得多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老杜今年65岁,全名杜大卫,美国人,现在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当老师,在美国喜欢别人叫他“上校”或者“博士”,在中国最乐意人们称呼他“老杜”。这个履历在成千上万居住在北京的外国人当中毫不出奇,但是这位
期刊
过去,我喜欢听见邮差的铃声,更喜欢看见邮差从旧军绿色的邮包里拿出一封远方的来信。这时,我就会像小鸟一样飞过去,将信紧紧抱在怀里。现在,我却害怕邮差的铃声,因为,我害怕这样熟悉的场景会再次唤醒我那尘封已久的记忆。  “有女莫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守空房”,不知是谁创作的这伤感的歌谣,却深刻地映射着我和地质郎周君的爱情苦旅。四十多年啊,原来也只是弹指一挥间呢!如今,他的音容笑貌依旧那么清晰地在我眼前浮现…
期刊
我今年70岁,烟龄已有50年,老伴多次让我戒烟,想尽种种办法,却是屡戒屡吸,均以失败而告终。  一日,我感觉头晕眼花,被儿子送进医院,大大检查后告知我身患冠心病、脑血管硬化多种疾病,必须戒烟。出院后,老伴将家里的香烟、火机统统送人,让我处于“弹尽粮绝”的绝境。无奈我的烟瘾太大,烟瘾上来的时候,浑身像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四肢无力,我向老伴哀求,“戒烟都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不能急刹车,不然的话身体不
期刊
当1958年的政治疯狂来临时,农民用装穷的办法对抗这种疯狂已经完全没有效力了。    兴办公共食堂只是1958年一系列浪漫主义狂热举动中的一项。当今的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对这件事情很有兴趣。我和旅美经济学家文贯中先生曾谈起这件事情。他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认为我国1960年前后发生的大饥荒与公共食堂有密切关系。其他学者也有一些别的看法。我也听到过少许年轻学子的看法,认为1958年的制度剧变是我们过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