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小吃:齿间余香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n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糌粑是藏族人最为重要的主食,单从糌粑就衍生出花样百出的吃法并沿袭至今,糌粑最为常见的吃法是把糌粑援面般挼成糌粑坨坨,在藏语里称为“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碗里放适量的酥油茶,再放入两三把糌粑,再放白糖、酥油、细的奶渣丝,而后援成糌粑坨坨。

  拉萨藏家宴餐厅的创始人曲杰老先生说:我对藏式小吃没什么特别的研究,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特别是藏族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喜爱吃零食,藏语称作“卡布多”。只要是出门,无论远近,或是亲朋好友聚会,都会带些茶点小吃和零食。小孩子出门上学,大人也一定要给孩子揣点儿炒青稞、糖果饼干什么的,这种零嘴,藏语称作“年巴”。一些上年纪的人,至今保留着这种传统和习俗。
  如今许多拉萨人的早晨通常是从一碗藏面和甜茶开始的。从传统意义上说,拉萨绝大部分小吃都与藏族人的主食糌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现在拉萨人的生活里藏面和甜茶也是一道日常小吃。甚至在拉萨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外地人,想念拉萨时常常说,好想藏面和甜茶。
  很多人对藏面都有个误读,藏面实际是一种碱面,因为在面粉加工过程中,为了面条的紧实和劲道,放入了适量的碱,人们便为这种面条取了个简简单单名字叫碱面。在藏语里碱和藏的发音几乎相同,人们说着说着就想当然地以为西藏的面就应该叫藏面。现在连一些藏餐馆的招牌上的藏文,都将碱面写成了藏面,实际上这是个误会。
  拉萨大街上鳞次栉比开着大大小小的甜茶馆,这些甜茶馆里经营的基本上都是拉萨各色小吃,并用各自独特的口味建立了相对固定的客户群。评判甜茶馆口碑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甜茶和藏面的味道。拉萨人在家也做藏面,但并不是很普遍。因为藏面制作从面粉的选择、面条加工方式、面条的粗细都很讲究,但最為关键的还是面汤的优劣。好的面汤都是将大块大块的带骨牦牛肉放入大锅,用温火不间断地熬煮。煮熟的肉捞出,放入新的肉块,捞出的肉切成丁制成臊子。

  拉萨人的早餐,传统上糌粑也是必不可少的。糌粑是青稞炒制后磨成的面,也就是青稞面,青稞并分白青稞、紫青稞、黑青稞。炒青稞时不用平常做饭的灶,在农区各家搭建有专用的灶,柴火一定要用砂生槐的杆子,砂生槐的杆子燃烧时间短,但易燃烧且活力强劲,很适合青稞的炒制。炒制青稞有专用的平底炒锅,将河边精选的细沙均匀地平铺在炒锅里,青稞在滚烫的沙子里来回翻炒。火候的掌握直接影响糌粑的口感,炒制青稞也要有相当的经验。炒熟的青稞在农区是用集体的水磨房磨成糌粑,牧区基本是用手摇石磨。同样磨出来的糌粑,也依个自喜好和口味,品质和口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水磨磨出来的糌粑较为细腻,口感滑顺。手摇石磨磨出来的糌粑稍微粗糙一些,嚼起来口感稍有些沙。

  糌粑是藏族人最为重要的主食,单从糌粑就衍生出花样百出的吃法并沿袭至今,糌粑最为常见的吃法是把糌粑接面般接成糌粑坨坨,在藏语里称为“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碗里放适量的酥油茶,再放入两三把糌粑,再放白糖、酥油、细的奶渣丝,而后接成糌粑坨坨。另一种吃法是在碗里放几勺糌粑,和入白糖酥油,而后倒入酥油茶,用勺子搅拌成糌粑糊糊食用。最简单的吃法则是取些许糌粑放入碗中,用勺子舀一小勺,直接放进嘴里用茶水像服药般吞咽,这种吃法称为“糌甘”。现在的拉萨人吃糌粑相较过去少了许多,但吃糌粑时的拌菜,却成为一道道美食小吃,在一批又一批厨师独具匠心的精心改良之下,加之它对调节糖尿病人的饮食有很好的益处,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吃糌粑的绝配当属牛羊肉,拉萨人基本不吃当天宰杀的牛羊肉。牛肉主要是牦牛肉,牦牛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除此之外,牦牛肉可以生、煎、炖、煮、风干了吃。每一种吃法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口感。如今讲究健康,吃生肉现象明显减少,但是唯一有一道叫藏语叫“夏布钦”的美食时常伴着糌粑出现在餐桌上。这是一道生鲜牦牛肉酱。需要拌入藏式辣酱等作料,滋味十分的鲜香爽滑。这道小吃制作非常简单,是把冷冻的上好牦牛肉剁成肉酱,再伴上盐和辣椒粉等作料即可食用,很受拉萨人喜爱。甜茶馆里出售的特色小吃还有凉拌腱子,咖喱土豆、酸萝卜炒肉等都是人人爱吃的名小吃。
  羊肉大多是绵羊肉和少量的山羊肉,最受人们欢迎的要属炸羊排,藏语里称为“孜扎”,有在菜籽油里炸的,也有在酥油里炸的。但不论是牛肉和羊肉,最常见的一种做法就是炖土豆或者萝卜,藏语里称为“拉布果”,有牛肉“拉布果”、羊肉“拉布果”之分。与别处不同是拉萨的很多小吃介于小吃和零食之间,较难以区别。最为典型的是风干牛羊肉,它既是吃糌粑时的一个重要拌菜,又可以当成零食,而拉萨人又都有在家里摆放各种糕点小吃的习惯。   进入冬宰季,家家户户都会储备牛羊肉来制作风干肉,风干肉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就是把肉切成条状,在家里一个阴凉处晾晒而成。风干肉大多会不放任何作料制成原味,也有根据主人家人的喜好,有蘸上盐水制成成味,有蘸上辣椒粉制成辣味,也有蘸上酱油、花椒粉等制成各种口味。平常用专门的餐盘摆放在家中随时享用。家里来了客人也是待客的零食。通常吃糌粑时,也会配上风干肉,吃法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切成小一块小一块吃,也有剁细碎了放入辣椒粉,调成糊状吃的。
  拉萨人另一大类小吃是奶制品,奶制品中拉萨人最爱吃的是酸奶,制作酸奶的奶有牦牛奶、有犏牛奶、有羊奶等。酸奶也是做餐的上等佳品,吃法也是花样繁多,有吃原味的,有放白糖吃的,有放各种水果粒吃的,最为新奇的是放辣椒吃的。奶制品的种类繁多,制作奶制品时最主要有提炼酥油前制成和提炼酥油后制成的两种,提炼酥油前制成的奶制品,奶脂醇厚,藏语里称为“拉拉”的奶制品,特别受藏族人喜爱。一般我们说的奶渣是牛奶提炼出酥油后,脱脂后的奶水再熬制出得就是奶渣。奶渣不同种类的区别,主要分从牛奶中直接提取和从脱脂奶中提取的两大类。比如还有一种饼状的奶渣“迭巴”,也是奶渣中和“拉拉”一样属上乘奶制品。“迭巴”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制作好之后,还需在牛奶中再行熬煮一遍。奶渣中还有“曲贡”(干奶酪)“曲西(细奶酪)”,“曲贡”是一种制成方形小块的奶酪。新鲜的很软,入口便可咀嚼,放置风干的,较为硬实,入口需含在口中,用唾液慢慢浸润绵软,再细细咀嚼。其可存放数月甚至经年,通常用棉線串起数枚,便于作为零食携带。奶渣还有细奶渣、粗奶渣,之中又分甜的和酸的等数种,食用方式也各有不同,如酸的细奶渣,通常则是用于制作“帕扎麻库”一种用细奶渣、白糖、面疙瘩和在火上溶化的热酥油伴和的美食;还用于制成主要成份为甜细奶渣,和入酥油、白糖制成的奶渣酥糕。这种就是没有提炼酥油之前制成的。但更多的奶制品都是在提炼酥油之后制成的,比如奶渣。奶渣也是分为很多种,食用方法各不相同。但奶渣大多是会当成零食。唯有一种会糌粑粥,这种奶渣是特别重要的配料,藏族人成为“曲蕊”,它是一种略已发酵的奶渣,“曲蕊”里放入辣椒、木耳,粉条、少量糌粑,制成糊状的粥,“曲蕊”酸辣可口,别有一番滋味。
  在遍布拉萨大街小巷美食摊点中,经营小吃最多的品种是凉粉和炸土豆条,这两样小吃备受年轻人的喜爱。凉粉主要分为片片和丝丝两种,可以直接吃。有些将凉粉切成片,涂抹上辣椒酱、酱油、蒜泥汁、裹在藏式锅盔中吃的。凉粉皮是也是一道美食,只是制作一盆凉粉只有一张粉皮,并不容易买到。很多摊位上的凉粉皮,早在前一天就会被人预定。凉粉皮是一整张,上面抹上辣椒酱、酱油、醋、蒜泥汁、葱花,卷起来吃又是另一道美味。炸土豆条,就是将土豆切成条,在油锅里炸,炸成后放凉,吃法非常简单,或放辣椒或不放。

  拉萨的各式藏式包子也可说是小吃,分为牛肉包子、菜包子、奶渣包子,这类包子的皮儿是面粉制成的,有一种土豆包子外皮是土豆做成的,馅儿是牛肉,在油里炸成,也是相当有特色。藏式包子的制作过程和跟内地包子大致相同,有一点不同的是奶渣做馅儿应该是西藏特有的。奶渣包子藏语称作“曲瑞馍馍”和“米年波罗”是两种,“曲瑞馍馍”面是和黄牛奶渣、糖、酥油做的,“米年菠萝”里面除了奶酪,还要放酥油、葡萄、萝卜。还有很多小吃是和西藏生长的野生药材分不开的,比如当归叶,在采摘季拉萨郊区的农民就会采来在拉萨市场售卖,可以伴酥油吃。还有野生人参果,也有各种吃法,其中最常见的有酥油拌人参果和人参果甜米饭。
  拉萨的点心最上乘的藏语叫“桑噶帕列”,这原本是一种尼泊尔的点心,但现在经过拉萨厨娘的巧手,已是拉萨节日婚庆必不可少的一道香甜酥脆的小吃。
  拉萨的小吃要细论,可以说是不胜枚举。真要品味拉萨特色小吃,你得有充足的时间呆在拉萨细细品味,才能真正体会拉萨小吃的魅力。
其他文献
白灰蝶分布生境  在2020年5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子课题其他主要传粉昆虫科考分队,在察隅察县瓦龙乡考察期间,偶然间发现了一条沟。在对这条沟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的蝴蝶。经鉴定,该蝴蝶为累积蛱蝶。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内外文献均没有记录累积蛱蝶在西藏有分布,可以确定为西藏新分布种。因调查时间有限,调查过程中只采集到一只,对此科考队员一直耿耿于怀,后来又由于道路塌方等原因,一直拖
【摘 要】学习障碍类的随班就读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课堂合作难进行。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习障碍学生集体教学的课堂支持策略,如教学目标加减法、助学伙伴辅学法、教学呈现多元法、提问展示阶梯法等,搭建起融合的支点,逐渐改变学习障碍学生随班就“坐”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随班就读;学习障碍;课堂教学;支持策略  学习障碍类的随班就读学生,虽然智力正常,但学习非常困难,尤其在集体课堂教学上
从江孜白居寺出发,沿着年楚河下行,20公里处就到了重孜乡。  74岁的齐吾岗巴画派画师扎西多吉如今很少亲自作画,更多是指导弟子们作画,他的儿子加白多吉则成为了这座重孜乡山脚下齐吾岗派画院的主要创作者和大师。齐吾岗画派传承人扎西多吉 (上图)。齐吾岗派唐卡传承人加白多吉指导弟子们绘画。(下图)颜道靖/摄  这座小院向阳,师徒们一溜并排盘腿坐在藏床上,唐卡画布绷好了竖放着,画师们以舌尖舔着细毛笔,眯着
要让时尚界透过西藏浓郁的符号,看到尚未形成明确风格,还在探路中的藏式时装,恐怕还有不少日子。  这是关于一顶品位糟糕的棒球帽,如何带来一个拉萨时尚新藏装品牌的故事。  东才上大学时,参加了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文化节的赛马节,一个品位糟糕的莫名设计师为与会者们设计了一款“特别难看”的棒球帽,组委会规定大家必须戴。西藏现代女式时尚藏装供图/卡娃坚 模特/次仁央宗  既然这么难看还必须要戴,那不如换成一件
“9·11”事件以来,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不断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国际反恐斗争与合作已成为新世纪各国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对未来世界战略格局演变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美国在反恐旗号下,先后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前者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配合,取得了很大成功;后者却遭到激烈的反对,自身也陷入了泥潭,并引起了恐怖主义的巨大反弹。国际反
错那,是边城。说它是边地边陲或许更确切,但在我们心里,它更是一座城,凝聚着芬芳,汇集了喜马拉雅中段最绚丽多姿的烟云。  说起错那,有人会想到央仓嘉措,因为那里是他的故里。央仓嘉措旷世的诗歌才情让人叹服迷恋,而其命运的坎坷悲惨却又让人痛惜缅怀。  说起错那,有人会想到勒布沟,那里是距离拉萨最近的森林氧吧,田园牧场、皑皑雪峰、茂密的森林、还有蜿蜒的河流,让人惊异为世外桃源。  说起错那,也有人会想到我
宝贵技艺巴蜀寻,  马踏川途悦前行;  中华非遗数百年,  国人匠心代传承;  文叙墨载道不尽,  化作亲身见真章;  之乎者也国粹工,  旅途有站技无边。  这首即兴创作的藏头诗作此刻正好表达了我对此次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感受。  众所周知,从2007年伊始,BMW中国就开始了以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核心的文化之旅活动。每年的秋季,数十辆宝马车队满载各路媒体、嘉宾行驶在祖国辽阔的天
鹤,在我国被称之为神鸟、仙鸟。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有《鹤鸣》篇:“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而在青藏高原,黑颈鹤则代表着鲜明的高原文化符号,藏语中,黑颈鹤被称为“冲冲”,仓央嘉措就曾在诗中吟诵道:“夏几冲冲嘎波”,即“洁白的仙鹤”。他希望借来一双仙鹤的翅膀,飞到理塘就转回。那时从拉萨到理塘的路线是何其漫长而艰苦,要翻越无数山岭,而黑颈鹤却能优美地自由飞翔在高原的天空中,旬日便到。  初识黑颈鹤 
《西藏,面冰十年》为毕淑敏的散文作品选集之一。王蒙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分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毕淑敏是作家,又是医生,近年来一直攻读心理学博士,又由于她有在“世界屋脊”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她的散文有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专业的心理分析,特别是这部散文新作中的部分心理散文,贯注着一个心理医生充满洞察力和稳定感的目光。
今年正值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上海召开。为此,本刊记者在上海峰会召开前夕,专程前往位于北京第三使馆区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对张德广秘书长进行了专访。张德广秘书长热情地接受了采访,向我们全面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未来前景以及即将召开的上海峰会的有关情况。  记者:首先感谢秘书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众所周知,截至今年6月15日,上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