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优秀家风的培育与传承日益成为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家风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相辅相成,家风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家风建设中起着引导作用。以曾国藩家书为例,对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和当今家风面临挑战进行阐述分析,并为此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曾国藩家书
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化的进程中,进行家风建设是该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家风建设不仅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抓手,更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引擎。清代的曾国藩在曾氏家书中提出“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更为突出家风的重要性。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均对领导干部的家风提出了要求,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说明了建设好家风不仅对家庭产生重要影响,更对社会优良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家风内容也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塑造培育优秀的价值观,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传统优秀家风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家风,积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思想,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家风,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其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并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一、曾国藩家书与家风
曾国藩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齐家”为首,形成了良好的家教家风,其家书家训八本、三致祥、治家八诀[1]、修身八德四字诀等,这些正是曾国藩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曾国藩有着勤劳,简朴的品性,他希望子孫后代能拥有这种品性,他曾写道:“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要求家中人放下身段,时刻检验家风的纯正。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一样,累积沉淀,日益添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而家风,则是一个家族兴起的根基,屹立不倒的底气。
曾国藩以善养身心,“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由此,与他人将心比心,“常以‘恕’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异曲同工,即人与人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一个家风良好的家族,其社交也是友好的,不带恶意的。在他优良的家风影响下,长子曾纪泽继承了贵族爵位“一等侯爵”,后来成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为中外关系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文明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道德水平,也间接影响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直持着严于律己才能廉洁办事为民办事的理念,这、使得良好的风气得以传播。曾国藩的家风,可以用八个字简单总结:“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八个字,他要求子女早起读书,勤干家务,拜祭先祖,与邻为善,努力学习,同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使家庭关系变得其乐融融,这不仅契合清代的时代需求,同样也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友善”的要求。
古人说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风是否清澈,关系着作风是否廉洁,人民是否服法。这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敬业”相契合,“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敬业”则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始终表里如一,洁身自爱,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一个良好的家风显然至关重要。
二、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关系的论述
家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为传统文化凝练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千百年间两者相互交流碰撞,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和处事原则。首先,从古至今家风随着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但它从来不是独立的,更不是自顾自发展的,而是随着特定的时代两者共同进步,相辅相成。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更好地体现出二者的一脉相承。曾国藩家书中曾提到“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体现的是修身,齐家,忠国,爱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优秀的家风有所异同,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能够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观念——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知”,那优秀家风则为“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化育人的力量。
(一)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家风家教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曾国藩主张读书明理、修身、齐家、立业的思想,自古以来中国对家族文化极其重视,曾正文公的敬恕劳谦、知行合一、孝悌和家世代相传,家风家教大多是普通的语言,却能深深地影响人的心灵。只有深刻研究优秀传统家风,领会其精神内核,才能使核心价值观传播得更有力。
(二)挖掘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一致性
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前者为后者的普及践行落实提供重要基础,后者也为前者的内涵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新时代新家风的构造需要深度挖掘将家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方式。
三、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优秀家风建设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优秀家风建设,能更好的融入生活,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从微观角度讲,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认识——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让人们在生活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利于指导言行,规范自身行为,更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机制。家风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具有当代价值的理念。不仅如此,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融合能形成无形的道德约束力,达到个人“修身养性”、家庭“和亲睦邻”、社会“和谐正义”的目标。以《曾国藩家书》为例,它是中华传统的家风思想的精华,其提出的家风思想有很多与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如修身中的“诚与敬”,人无信不立,对天地万物需有敬畏之心,延伸至“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发挥“工匠精神”,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四、将家风家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
时代更迭,传统家风中的些许价值需求也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其内涵与表达形式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践行。首先要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家风,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合理剔除封建落后家风;其次,要注重传统家风在传承中的表现方式,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重视家庭的价值,重视对家庭的建设。
(一)建设家风的挑战及有效对策
家风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关键,是整个社会风气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央高度重视优秀家风建设,与曾国藩的思想有契合之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阶段条件下,家庭模式与生活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加強优秀家风建设的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切忌“一锅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理应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
1.个人:认真学习贯彻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导并规范日常行为
在弘扬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个人首先修德,注重道德修养、实践。蔡元培先生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这与曾国藩在家数中所推崇的不谋而合。通过学习优秀家风得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其次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好的家风,要努力学习;陋习家风,要坚决摒弃。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2.家庭:注重家庭中好家风的言传身教,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家庭作为家风的诞生、表现与发展的场所,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融合也应“从小家做起”。当下,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家庭成员的代际传递,长辈言传身教、榜样示范浸润、洗礼青少年,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践行者,推动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
3.社会:积极组织家风建设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应充分发掘优秀家风资源,发挥好其价值导向作用,根据组织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优秀家风,培育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如,利用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祠堂、家庙等场所,以其原本的建筑符号、匾额楹联为载体,对其承载的优秀价值理念和良好道德风操进行现代化的解读与传播。
五、结语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进程,是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的关键。优秀传统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家风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将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也是对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治家八诀”:(书、勤、和、俭、省、恕、敬、健)
[2]曾国藩撰. 曾国藩家书[M]. 岳麓书社, 2011.
基金项目: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关键词: 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曾国藩家书
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转化的进程中,进行家风建设是该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家风建设不仅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抓手,更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引擎。清代的曾国藩在曾氏家书中提出“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更为突出家风的重要性。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均对领导干部的家风提出了要求,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说明了建设好家风不仅对家庭产生重要影响,更对社会优良氛围的营造起到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时期的家风内容也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塑造培育优秀的价值观,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在传统优秀家风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家风,积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深沉的精神思想,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家风,有助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其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并逐渐成为人们的行为习惯。
一、曾国藩家书与家风
曾国藩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齐家”为首,形成了良好的家教家风,其家书家训八本、三致祥、治家八诀[1]、修身八德四字诀等,这些正是曾国藩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
曾国藩有着勤劳,简朴的品性,他希望子孫后代能拥有这种品性,他曾写道:“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要求家中人放下身段,时刻检验家风的纯正。就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一样,累积沉淀,日益添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而家风,则是一个家族兴起的根基,屹立不倒的底气。
曾国藩以善养身心,“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由此,与他人将心比心,“常以‘恕’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友善”异曲同工,即人与人互相尊重、关心、帮助,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一个家风良好的家族,其社交也是友好的,不带恶意的。在他优良的家风影响下,长子曾纪泽继承了贵族爵位“一等侯爵”,后来成为晚清著名的外交家,为中外关系的改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的文明程度直接决定了孩子的道德水平,也间接影响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一直持着严于律己才能廉洁办事为民办事的理念,这、使得良好的风气得以传播。曾国藩的家风,可以用八个字简单总结:“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这八个字,他要求子女早起读书,勤干家务,拜祭先祖,与邻为善,努力学习,同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使家庭关系变得其乐融融,这不仅契合清代的时代需求,同样也符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友善”的要求。
古人说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风是否清澈,关系着作风是否廉洁,人民是否服法。这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敬业”相契合,“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敬业”则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始终表里如一,洁身自爱,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一个良好的家风显然至关重要。
二、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关系的论述
家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同为传统文化凝练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千百年间两者相互交流碰撞,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和处事原则。首先,从古至今家风随着时代的不同会有所变化,但它从来不是独立的,更不是自顾自发展的,而是随着特定的时代两者共同进步,相辅相成。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能更好地体现出二者的一脉相承。曾国藩家书中曾提到“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爱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体现的是修身,齐家,忠国,爱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思想。虽然优秀的家风有所异同,但唯一不变的就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共同进步。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能够很好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观念——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知”,那优秀家风则为“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中华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化育人的力量。
(一)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家风家教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良好的家风家教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曾国藩主张读书明理、修身、齐家、立业的思想,自古以来中国对家族文化极其重视,曾正文公的敬恕劳谦、知行合一、孝悌和家世代相传,家风家教大多是普通的语言,却能深深地影响人的心灵。只有深刻研究优秀传统家风,领会其精神内核,才能使核心价值观传播得更有力。
(二)挖掘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一致性
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前者为后者的普及践行落实提供重要基础,后者也为前者的内涵发展起到导向作用。新时代新家风的构造需要深度挖掘将家风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重要方式。
三、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优秀家风建设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优秀家风建设,能更好的融入生活,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从微观角度讲,家庭是一个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认识——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让人们在生活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利于指导言行,规范自身行为,更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机制。家风和传统文化的融合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具有当代价值的理念。不仅如此,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融合能形成无形的道德约束力,达到个人“修身养性”、家庭“和亲睦邻”、社会“和谐正义”的目标。以《曾国藩家书》为例,它是中华传统的家风思想的精华,其提出的家风思想有很多与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如修身中的“诚与敬”,人无信不立,对天地万物需有敬畏之心,延伸至“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发挥“工匠精神”,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四、将家风家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方法
时代更迭,传统家风中的些许价值需求也需要在社会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其内涵与表达形式需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践行。首先要辩证地对待中国传统家风,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合理剔除封建落后家风;其次,要注重传统家风在传承中的表现方式,这是曾国藩家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重视家庭的价值,重视对家庭的建设。
(一)建设家风的挑战及有效对策
家风是实现家庭幸福的关键,是整个社会风气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中央高度重视优秀家风建设,与曾国藩的思想有契合之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现阶段条件下,家庭模式与生活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的发展变化,因此,在加強优秀家风建设的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对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切忌“一锅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理应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传承和培育良好的家风。
1.个人:认真学习贯彻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指导并规范日常行为
在弘扬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个人首先修德,注重道德修养、实践。蔡元培先生说:“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这与曾国藩在家数中所推崇的不谋而合。通过学习优秀家风得基本道德规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其次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好的家风,要努力学习;陋习家风,要坚决摒弃。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
2.家庭:注重家庭中好家风的言传身教,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家庭作为家风的诞生、表现与发展的场所,优秀家风与核心价值观融合也应“从小家做起”。当下,以优秀家风培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家庭成员的代际传递,长辈言传身教、榜样示范浸润、洗礼青少年,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努力践行者,推动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
3.社会:积极组织家风建设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应充分发掘优秀家风资源,发挥好其价值导向作用,根据组织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家风建设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优秀家风,培育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如,利用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祠堂、家庙等场所,以其原本的建筑符号、匾额楹联为载体,对其承载的优秀价值理念和良好道德风操进行现代化的解读与传播。
五、结语
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进程,是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的关键。优秀传统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珍贵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家风将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将优秀家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起来,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也是对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治家八诀”:(书、勤、和、俭、省、恕、敬、健)
[2]曾国藩撰. 曾国藩家书[M]. 岳麓书社, 2011.
基金项目:广东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