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snow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精确的学科,充满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数学课程标准》分类目标明确:“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内容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是长期任务,这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将思政教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之中,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才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他文献
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综合性、专业性、创造性.劳动教育有着“以劳树德、以劳育美、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创新”的综合育人功能,是新时代育人的重要手段.然而,中小学劳动教育中课程内容不丰富、师资队伍不专业、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对此,国家相继出台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文件,给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定向指路.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旗帜鲜明地指出“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
2018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要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目前,教师发展共同体已成为学校教师培养的重要抓手,但在实践运用中存在政策推动大于主动进修、理论讲授大于实践操作、理性讨论大于感性需求等问题,亟须从浅表入系统,激活发展共同体的真正效能.基于此,本文以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的实践为例,探究以“学会关心”赋能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构建路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新一轮文化发展的征程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与时俱进地形成中国特色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陶冶情操,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到的重要观点.
团体辅导最早被美国医生用于医院患者的相互激励,并被发现在治疗抑郁、孤独以及释放心理压力等方面效果显著.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团体辅导并开展相关研究.其中,团体辅导用于干预情绪智力的研究在弗甘尼等人的研究中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对比团体辅导和沟通分析法发现团体辅导在提高情绪智力方面更有成效.之后,国内外皆有学者就团体辅导对情绪智力提升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都表明,团体辅导能有效提高情绪智力.
北京市顺义区馨港幼儿园是一所城镇幼儿园,2017年开始进行食育项目的研究.我们一直秉承“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快乐自主,走向智慧”的办园理念,紧紧围绕“为幼儿驶向幸福领航”的教育理念,初步构建了“以课题为引领、以食育为载体、依托周边资源和社区家庭”富有共建共育特色的食育课程建设模式,丰富并拓宽课程建设的途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传承饮食的文化.本文主要阐述我园是如何进行食育教育的.
期刊
人的饮食习惯是在儿童时期形成和发展的,食育并不是营养教育,但一定是技能教育,食育本身是生活教育的一种.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馨港幼儿园教师在充分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的基础上,以幼儿能接受的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探索食育教育,开展季节、科学探究、人文底蕴等多种类别的食育教育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幼儿了解简单的食品营养、食品安全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发展良好的学习品质.本文以中班食育教育主题活动“好喝的茶”为例,分享我园食育教育在主题活动中的实践经验.
期刊
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基础,幼儿只有先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进餐,同时增强自身的健康,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主要阐述笔者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方面的一些见解和体会.rn培养小班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rn幼儿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由于幼儿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愿意听从成人的引导,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并逐渐养成习惯.因此不论是教师或是家长,都应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由于家长在幼儿
期刊
活动背景rn在顺义区食育项目的引领下,北京市顺义区馨港幼儿园于2017年开始参与食育项目活动,通过与区疾控中心、区教委学前科及园所师幼共同研讨,结合我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快乐自主,走向智慧”的办园理念与“为幼儿驶向幸福领航”的教育理念,我们开展了“以项目为引领、以活动为切入、以资源为依托、以家庭为伙伴”的富有共建共育特色的食育课程建设,旨在进一步在探索中弘扬饮食文化.
正值春末夏初,大量蔬果成熟.水果和蔬菜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虽然幼儿对水果的名称比较了解,但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问题.为了让幼儿多吃蔬菜,了解多吃蔬菜的好处,我们及时与幼儿展开讨论,并最终确定了“蔬菜营养我知道”主题活动的开展.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种植活动,感知植物的生活习性,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懂得爱护植物;感知物体特征,尝试学习按照一个维度对常见食物进行分类和计数;懂得要爱惜粮食,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通过绘画、表演等活动能够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表达自己的
期刊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园共育,就是整合家庭教育资源,达成有效的家园合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并发挥其作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幼儿的饮食健康也需要集家长合力共同致力于幼儿食育活动,共同促进幼儿食育教育,让幼儿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此,本班级做了以下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