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收看专家的公益讲座《太极拳论》受到启发,感到“太极拳论”的一些观点同样适用于健身气功,如太极拳的中气引领、无过不及、盈虚有象、中正安舒、法于阴阳等。现就“健身气功阴阳互含的劲道”谈谈自己的感悟。
阴阳依存互根的概念来源于古代哲人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人体的生命现象的观察与体悟。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说“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淮南子·天文训》说:“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就是阴阳的互含互用。阴阳互含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法于阴阳”是太极拳的总原则,也是健身气功的总原则。“太极拳论”既有对太极拳拳学理念的意向性文字表述,也有具象性的要求,太极拳的核心一是静、二是整,三是喜悦。太极拳的修拳主旨为“中”,“虚领顶劲”也是守“中”,讲阴阳平衡。“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形开劲合,形升劲降;形合劲开,形降劲升”,强调阴阳平衡、阴阳互含的劲道。健身气功是整体的相互依存的矛盾运动,有开必有合,有合必有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有紧必有松,有刚必有柔,刚柔相济。
健身气功讲究的是“以形领气”,气动了又可推动血行。健身气功也注重阴阳平衡、阴阳互含,强调的不是力,而是劲道。劲道讲的是虚实之道。人体经络的气血,它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东西在里面。人体机体的气与血也是阴阳互用。气属阳主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属阴主静,血是气的寓守,血与气相互依存,亦是阴阳互含的体现。归根结底还要谈到“精气神”的问题,这就又离不开经脉、气血、阴阳、升降、开合,注重将气息与劲道的完美融合。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由形入道”的锻炼方式,直中求曲,外方内圆,动作也讲究动中求静、分阴阳虚实,求劲力顺达,进而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取得健身功效。如:“调理脾胃须单举”势,从脚趾抓地、命门后靠,重心慢起,手指上穿,启动气机;到双手抱“婴儿”、两掌上撑下按,力在掌跟,舒胸展体、拔长腰脊,有顶天立地之感。肌肉松紧交替,像拧螺丝,慢拧、慢松,似压着弹簧,把持着这个节奏保持张力,通过阴阳转换,体现阴阳互含的劲道。如:“五劳七伤往后瞧”势,两臂外旋,指尖斜下45度伸出的“插劲”,转头旋臂的“拧劲”,体验气机从下丹田到手指的逐节传导过程。身体“转正”时体会松手、松臂、松肩、松胸、松腰过程的气机传输感受,体会意守丹田、放松全身的整体感。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外引内导,形松意充”,动静结合。如:虎戏的“虎举”动作,技术要领为上举显阳刚、下降示阴柔,以刚举为主导、以阴张而辅之。开始由十指撑开,达到刚举升阳;两手屈指成“虎爪”,为柔张阴升;再到外旋握拳,为刚柔相济。三个环节的动作均要贯注劲力,通过阴阳互含的“劲道”衔接完成转换。如:“虎扑”动作中,两臂前伸、臀部后引;屈膝下蹲,脊椎涌动;再到虚步下扑,先柔后刚,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健身气功·易筋经“抻筋拔骨、刚柔相济”、“旋转屈伸”的特点,也有阴阳互含的劲道。如:韦陀献杵第二势,“两臂平展,坐腕立掌”用力外撑后的放松动作过程中,通过意念、调肘、松腕的细微动作进行刚柔、虚实转换。如倒拽九牛尾势,“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力贯双膀”,当身体转向正弓步方向时,既是上一动作的止点,是用力相对最大的时刻,也是用力后下一动作开始放松的转折点。两势均运用了阴阳消长、互含的运动变化规律。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走圆道,天人合一”、“陰阳互含”的特点更加显著。如“双鱼悬阁”势,双臂微屈成弧形,撑臂按掌形成一个立体的太极阴阳图。如“平沙落雁”势,重心下沉,沉肘,手心朝下,两侧手臂内收中有外撑;下蹲侧推时,两侧手臂外撑中有内收,有阴阳互含的劲道。
太极拳的修拳纲要为“道法自然”,健身气功也是如此。锻炼由别扭到自然,越练越顺,越练越舒适,逐步达到“身心和”的自身和谐、进入“内外和”的人社和谐、“天地和”的天人和谐,从而意气相生。
阴阳依存互根的概念来源于古代哲人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人体的生命现象的观察与体悟。明代医学家张介宾曾说“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淮南子·天文训》说:“阳生于阴,阴生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就是阴阳的互含互用。阴阳互含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法于阴阳”是太极拳的总原则,也是健身气功的总原则。“太极拳论”既有对太极拳拳学理念的意向性文字表述,也有具象性的要求,太极拳的核心一是静、二是整,三是喜悦。太极拳的修拳主旨为“中”,“虚领顶劲”也是守“中”,讲阴阳平衡。“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形开劲合,形升劲降;形合劲开,形降劲升”,强调阴阳平衡、阴阳互含的劲道。健身气功是整体的相互依存的矛盾运动,有开必有合,有合必有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有紧必有松,有刚必有柔,刚柔相济。
健身气功讲究的是“以形领气”,气动了又可推动血行。健身气功也注重阴阳平衡、阴阳互含,强调的不是力,而是劲道。劲道讲的是虚实之道。人体经络的气血,它既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东西在里面。人体机体的气与血也是阴阳互用。气属阳主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属阴主静,血是气的寓守,血与气相互依存,亦是阴阳互含的体现。归根结底还要谈到“精气神”的问题,这就又离不开经脉、气血、阴阳、升降、开合,注重将气息与劲道的完美融合。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由形入道”的锻炼方式,直中求曲,外方内圆,动作也讲究动中求静、分阴阳虚实,求劲力顺达,进而达到三调合一的身心境界,取得健身功效。如:“调理脾胃须单举”势,从脚趾抓地、命门后靠,重心慢起,手指上穿,启动气机;到双手抱“婴儿”、两掌上撑下按,力在掌跟,舒胸展体、拔长腰脊,有顶天立地之感。肌肉松紧交替,像拧螺丝,慢拧、慢松,似压着弹簧,把持着这个节奏保持张力,通过阴阳转换,体现阴阳互含的劲道。如:“五劳七伤往后瞧”势,两臂外旋,指尖斜下45度伸出的“插劲”,转头旋臂的“拧劲”,体验气机从下丹田到手指的逐节传导过程。身体“转正”时体会松手、松臂、松肩、松胸、松腰过程的气机传输感受,体会意守丹田、放松全身的整体感。
健身气功·五禽戏是“外引内导,形松意充”,动静结合。如:虎戏的“虎举”动作,技术要领为上举显阳刚、下降示阴柔,以刚举为主导、以阴张而辅之。开始由十指撑开,达到刚举升阳;两手屈指成“虎爪”,为柔张阴升;再到外旋握拳,为刚柔相济。三个环节的动作均要贯注劲力,通过阴阳互含的“劲道”衔接完成转换。如:“虎扑”动作中,两臂前伸、臀部后引;屈膝下蹲,脊椎涌动;再到虚步下扑,先柔后刚,起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健身气功·易筋经“抻筋拔骨、刚柔相济”、“旋转屈伸”的特点,也有阴阳互含的劲道。如:韦陀献杵第二势,“两臂平展,坐腕立掌”用力外撑后的放松动作过程中,通过意念、调肘、松腕的细微动作进行刚柔、虚实转换。如倒拽九牛尾势,“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力贯双膀”,当身体转向正弓步方向时,既是上一动作的止点,是用力相对最大的时刻,也是用力后下一动作开始放松的转折点。两势均运用了阴阳消长、互含的运动变化规律。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功走圆道,天人合一”、“陰阳互含”的特点更加显著。如“双鱼悬阁”势,双臂微屈成弧形,撑臂按掌形成一个立体的太极阴阳图。如“平沙落雁”势,重心下沉,沉肘,手心朝下,两侧手臂内收中有外撑;下蹲侧推时,两侧手臂外撑中有内收,有阴阳互含的劲道。
太极拳的修拳纲要为“道法自然”,健身气功也是如此。锻炼由别扭到自然,越练越顺,越练越舒适,逐步达到“身心和”的自身和谐、进入“内外和”的人社和谐、“天地和”的天人和谐,从而意气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