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形变及电场作用对黑磷烯吸附Si原子电学特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pe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了覆盖度为2.778%的黑磷烯吸附硅原子模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模型的电子特性,并通过应力及电场对其电子特性进行调控.研究表明:当前研究的覆盖度下,Si原子的吸附导致黑磷烯几何对称性被破坏,加剧了体系内的电荷转移,完成轨道再杂化.使黑磷烯带隙消失,实现了其由半导体向准金属的转变.其稳定的吸附位是位于P原子环中间的H位.拉伸和电场均降低了黑磷烯体系稳定性.拉伸形变使黑磷烯吸附Si原子结构打开带隙,且带隙与形变量成正比,实现对其带隙的调控.电场与拉伸共作用下,电场的引入使黑磷烯吸附Si原子带隙变窄且完成体系由直接带隙向间接带隙的转变.带隙依旧随形变量增加而增加.吸附Si原子的黑磷烯体系带隙可调性高于未吸附体系,且易于实现带隙的稳定调控.
其他文献
超前同步(anticipated synchronization,AS)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违反直觉的非线性行为:被驱动系统的响应会早于驱动出现,在神经系统的实验中也被发现.本研究揭示了抑制性自突触诱发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产生AS,给出了产生AS的条件.在单向兴奋性驱动的双神经元耦合系统,无论神经元是I型兴奋性还是II型兴奋性,都只会产生驱动行为在响应之前的滞后同步(delayed synchronization,DS).在被驱动神经元引入抑制性自突触,Ⅱ型兴奋性神经元构成的耦合系统会表现出驱动
纳米线环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相比于其他多栅器件具有更强的短沟道效应抑制能力及更优异的电学特性.器件模型能够模拟器件电学特性,对于器件及电路的实际应用极为关键.目前,已有纳米线环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流模型报道,但是尚没有电容模型的相关报道.电容模型主要用于瞬态特性模拟,对于评估电路速度转换和频率特性至关重要.由于没有可用的电容模型,纳米线环栅隧穿场效应晶体管电路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数值迭代的方法开展,该方法不仅对硬件平台要求高,且耗时长,还容易出现收敛性问题,只能勉强用于极小规模电路模块,对于包含晶体管数目较
短纤维结构对聚合物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及非线性力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利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CNTs)含量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玻璃化转变、扩散系数及非线性力学特性的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短CNTs纤维的加入的确会改变PMMA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一致,而且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其对应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会随着增加.进一步分析扩散特性发现,CNTs加入PMMA对于体系扩散特性的改变主要发生在玻璃化温度以上,玻璃化温度以下结构对应的扩散系数差异非常的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信息技术与汽车工艺在生产过程中融合的越来越深。尤其是各种辅助设施的应用兴起,汽车电路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电路能够快速准确稳定的处理大量信息。而传统的电路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匹配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总线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比较了汽车传统电路与总线技术的区别,并分析几种典型总线结构。  关键词:汽车电气系统;总线运用;分析  随着汽车中的各种电控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增强
期刊
复杂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评估是网络特性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相关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提出了许多方法来评估网络中节点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数方法都存在评估角度片面或者时间复杂度过高的不足.为了突破现有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sallis熵的复杂网络节点重要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兼顾节点的局部和全局拓扑信息,综合考察节点的结构洞特征和K壳中心性,并充分考虑节点及其邻域节点的影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采用单调性指标、SIR模型和Kendall相关系数作为评价标准,在8个来自不同领域的真实网络上与其他
高铬铸铁中M7C3碳化物大小适中、弥散均匀分布,有利于提高合金的耐磨性.为分析凝固过程中M7C3碳化物晶粒在基体中的形貌及分布、M7C3碳化物与奥氏体晶粒生长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溶质偏聚对最终M7C3碳化物粒径分布的影响,本文开发了Fe-C-Cr三元合金小面晶M7C3碳化物与奥氏体晶粒共生长的二维微观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中加入潜热释放对凝固过程温度场的影响,由C,Cr两溶质界面扩散共同确定晶体生长速度,由凝固路径数据表插值获取液相元胞的溶质平衡浓度,设定M7C3碳化物邻胞结构并优化形状因子来保持M7C3碳化
收集了Fermi/LAT,Catalina,OVRO发布的CGRaBS J2345-1555长期射电(15 GHz)、伽马、光学V波段的流量和星等数据,用离散相关函数方法评估了多波段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伽马波段和射电波段的相关系数为0.53,时间延迟约为90天,伽马波段比射电波段超前约90天;射电和光学V波段的相关系数为0.84,时间延迟约为–300天,光学V波段比射电波段超前约300天;伽马和光学V波段没得出具体相关性.说明光学波段由同步辐射主导,射电波段与光学波段的时间延迟可以解释为光学波段的辐射区域
以锑化铯(Cs3Sb)为代表的碱金属型半导体光阴极具有高量子效率、低电子发射度、光谱响应快等特点,可作为理想的新型电子发射源.然而Cs3Sb中碱金属敏感于含氧气体,从而导致其结构不稳定,工作寿命低,影响电子发射效率.利用超薄层状的二维材料进行涂层保护Cs3Sb基底,有望构建新型高性能光阴极材料,但目前仍然缺乏适合的二维材料,能够在保护基底同时维持低功函数(W)和高量子效率.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灵活引入的悬挂键可以很好地调控MXene材料的结构和电子特性.本文系
绝对重力仪在地球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普遍采用激光干涉式或原子干涉式的测量原理.现有的绝对重力仪主要利用垂直隔振系统来减小地面振动对参考镜的影响以提升仪器的测量精密度.但在激光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隔振系统对仪器自振效应等固定相位振动噪声的响应可能引入系统误差,即影响测量准确度;在原子干涉式绝对重力仪中也可能有尚未标定的振动来源通过隔振系统引入系统误差.本文对现有绝对重力仪中使用的4种典型隔振
为研制大电流密度光电阴极,提出了一种制备锑铯光电阴极的新方法,采用专门的离子轰击技术使无氧铜表面纹理化,提高其吸附性能和光的吸收率,从而相对于未经处理的无氧铜可以大幅提高光电发射的性能.研究了表面处理前后的无氧铜基体锑铯光电阴极的发射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表面结构,处理后的无氧铜为表面无颗粒、坚固、结构均匀的全金属结构体,使用此工艺无需修改无氧铜加工、焊接或其他光电阴极常规制造工艺.实验中,获得的无氧铜基体处理前后的光电阴极稳定发射的最大的光电发射电流密度分别为60.5和146.0 mA/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