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常荣幸受邀担任首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语文)的评委。作为一位一线老师,我非常珍惜这个向全省各地市优秀的青年教师学习的机会。这里结合着这次比赛中的5节阅读教学课来谈谈我的感想。
1-5号选手执教的是阅读课,授课内容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16课——郑振铎的《猫》,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我们评委手里的材料中包括第五单元的单元提示和第16课的所有内容(包括课后练习)。
这篇课文我在四年前教过,这几年也听过一次同课异构,还帮一个同行备过一次课,知道这篇课文是属于要浅文深教,所以也想听听这些年轻老师如何处理课文以及在这一节课中对主题的探讨可以到怎样的深度。
几节课听完之后,我觉得向老师们学到了很多。
首先,如果我再教这节课,我一定会向2号选手学习字词识记的教学:
识记一个容易读错的字:蜷
识记一个容易写错的字:虐
识记一个词的感情色彩:怂恿
识记一个成语的含义:畏罪潜逃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可忽视,但机械地读字词,真的不如老师这样突出重点的强调来得有价值。
我应该会向5号选手学习落实单元导读中明确的阅读方法:
借助单元导读,回顾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会看;勾画重要语句)。
几乎每位老师在这节课都会给同学们3-5分钟阅读的时间,阅读的目的都很清楚,但是对于阅读的方法,很少有老师能够落实单元教学的要求,并结合着前面所学成体系地进行指导。
我应该会向3号选手学习朗读方法的指导:
1.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猫亡失之后“我”的心理感受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的失猫之痛。注意语调、停顿、重音。
3号选手对朗读的指导和示范可以说非常完美,而且在学生的朗读中看得到发展性的进步,可见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另外,1号选手、4号选手在课前和学生的沟通也使同学们在课前和老师拉近了距离,使课堂氛围非常融洽。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的是:在这节课中,选手们怎样带领学生去解读文本。
不出所料的是,选手们基本都从三只猫的比较入手,从梳理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必要的。在这个环节中,我比较喜欢的是3号选手的方法,她画了三只猫,让同学们认各是哪只猫,怎么看出来的。应该说,画的挺不错,形神兼备,特点鲜明,更重要的是,细节很突出,比如第一只猫脖子上的铜铃,让学生关注到课文中所提到细节之处。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把这些对比点找出来,于是,问题来了,找出这些对比点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引出下面“我”对三只猫的态度不同,以及挖掘“我”自责的原因。可见,文章的重点不在“猫”,而在“我”。为什么不早点切入文章的重点?或者换句话说,在一节课中,要突出重点,应该是以“我”带“猫”,而不是以“猫”带“我”。
这一点上,2号选手和5号选手切入得比较迅速,快速带过比较,直接进入表现作者情绪的语句,进入更深入的分析。而其他选手过多停留在对文章浅层的分析。
对于一节要求体现教学能力的课,在课堂上要表现出怎样的教学能力呢?我想无论如何都要体现出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如何带领学生把文章读懂、读深的教学驾驭能力。这一点,我认为才是比出功底深浅的关键。
对于郑振铎的《猫》,“培养学生关爱、善待弱小。”“摒弃个人的好恶之心,才能做到平等、公正,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生命。”这一类的解读,我觉得尚浅;“猫只是用来消耗光阴、提供饭后娱乐的东西,在‘我’心中并不是可敬的生命,‘我’对猫缺乏真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才会发生冤枉猫、怒打猫、致猫死亡的事情。”这种在断章取义中完全否定“我”和三妹对猫的感情的解读则显得过了;而联系野生动物遭宰杀、古驰品牌禁用一切动物皮草,又让人觉得画风突转、莫名其妙了。
因此,相形于在浅了、过了、偏了的解读,通过语言的分析,在朗读的引领下带着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选手当然胜出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其实,我对5号选手写在学案中的“面对那些弱小的生命,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这句话充满了期待。非常可惜的是,选手解读这句话的路径是值得商榷的。在这里,我非常想跟5号选手说一句,“我”和三妹绝对是喜欢猫的!只是对第三只猫没那么喜欢而已。
如果要解读这一句话,或者说解通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重点应该在于文章第三部分中的那些议论性语句。
案情都很熟悉了,一个没有凶手的案发现场;“我”和妻子都用非常肯定的态度做出了判断,一个是用反复句不容置疑,一个是用一个反问句表示赞同,然后联系起丑猫平时举止,用感叹句追究张妈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是猫的罪状证實了”。(二号选手安排了对这一段语言的感受和揣摩是对的。)于是猫就受到了惩罚,这里可以注意“我”的动作和心理,发现“我”对猫的惩罚还不能解气。
很多人都说其实不是第三只猫吃的那只鸟,而是文中最后出现的第四只猫“黑猫”吃的。事实上,作者并没这样说,作者只是说“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因为他突然明白,在人证物证都有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咬定黑猫吃了第二只黄鸟,但第一只黄鸟不一定是这只外来的黑猫吃的,也不一定是家中的丑猫吃的。——当时丑猫安详地吧嗒着嘴,也没有掰开它的嘴来确认啊。有没有可能是丑猫吃的呢?当然有可能啊,但是,我们又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至此,可以反思致使我们作出那么肯定的错误判断的原因:猫的来路不正、猫的花色难看、猫的性情忧郁,总之,是一只存在感很低的猫,是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文章是否仅停留在此?“我因为个人好恶,没有公平地对待弱小的生命”?
不是。
请看这一句: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2号选手引领学生注意这句里的“我”字,体现出作者的悔恨自责以及剖析自己的勇气。这个点抓得很好,另外还应该读出来的是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良心”,而且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重点在后半句,后半句的主语是“它的无抵抗的逃避”才是让作者最痛心的地方。
如果有抵抗的话,是怎样的呢?上来抓“我”?“我”会好受一下吗?应该会吧,至少“我”受到“我的暴怒” “我的不公平”对“我”的惩罚了。
可是,更让作者难过的是什么呢?这时候该读最后几段,读出层次: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是不是很像《风筝》中弟弟根本不记得“我”曾经毁灭了他童年游戏的乐趣,而“我”的心永远沉重地堕着的感受?所以,可见,5号选手“面对那些弱小的生命,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这句话是言之有理的。
也许会有老师说,这是《猫》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需要上两课时,第一节课未必要深入到这个位置,但是我觉得即使课堂上不深入到此,你的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也要让我们看到你是立足于文本来说话,而不是参考书,也不是主观臆断,哪怕你这节课只分析三只猫的比较,也请把词语咀嚼透彻。
所以还是那句话,语文老师的基本功,首先就是文本的解读能力。平时多看书,多琢磨文本,才能带着学生去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如何读书。
1-5号选手执教的是阅读课,授课内容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16课——郑振铎的《猫》,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我们评委手里的材料中包括第五单元的单元提示和第16课的所有内容(包括课后练习)。
这篇课文我在四年前教过,这几年也听过一次同课异构,还帮一个同行备过一次课,知道这篇课文是属于要浅文深教,所以也想听听这些年轻老师如何处理课文以及在这一节课中对主题的探讨可以到怎样的深度。
几节课听完之后,我觉得向老师们学到了很多。
首先,如果我再教这节课,我一定会向2号选手学习字词识记的教学:
识记一个容易读错的字:蜷
识记一个容易写错的字:虐
识记一个词的感情色彩:怂恿
识记一个成语的含义:畏罪潜逃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可忽视,但机械地读字词,真的不如老师这样突出重点的强调来得有价值。
我应该会向5号选手学习落实单元导读中明确的阅读方法:
借助单元导读,回顾默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会看;勾画重要语句)。
几乎每位老师在这节课都会给同学们3-5分钟阅读的时间,阅读的目的都很清楚,但是对于阅读的方法,很少有老师能够落实单元教学的要求,并结合着前面所学成体系地进行指导。
我应该会向3号选手学习朗读方法的指导:
1.请同学们在文中勾画出猫亡失之后“我”的心理感受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的失猫之痛。注意语调、停顿、重音。
3号选手对朗读的指导和示范可以说非常完美,而且在学生的朗读中看得到发展性的进步,可见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另外,1号选手、4号选手在课前和学生的沟通也使同学们在课前和老师拉近了距离,使课堂氛围非常融洽。
除此之外,我更关注的是:在这节课中,选手们怎样带领学生去解读文本。
不出所料的是,选手们基本都从三只猫的比较入手,从梳理文章内容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必要的。在这个环节中,我比较喜欢的是3号选手的方法,她画了三只猫,让同学们认各是哪只猫,怎么看出来的。应该说,画的挺不错,形神兼备,特点鲜明,更重要的是,细节很突出,比如第一只猫脖子上的铜铃,让学生关注到课文中所提到细节之处。
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只要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把这些对比点找出来,于是,问题来了,找出这些对比点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引出下面“我”对三只猫的态度不同,以及挖掘“我”自责的原因。可见,文章的重点不在“猫”,而在“我”。为什么不早点切入文章的重点?或者换句话说,在一节课中,要突出重点,应该是以“我”带“猫”,而不是以“猫”带“我”。
这一点上,2号选手和5号选手切入得比较迅速,快速带过比较,直接进入表现作者情绪的语句,进入更深入的分析。而其他选手过多停留在对文章浅层的分析。
对于一节要求体现教学能力的课,在课堂上要表现出怎样的教学能力呢?我想无论如何都要体现出老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和如何带领学生把文章读懂、读深的教学驾驭能力。这一点,我认为才是比出功底深浅的关键。
对于郑振铎的《猫》,“培养学生关爱、善待弱小。”“摒弃个人的好恶之心,才能做到平等、公正,才能做到真正的尊重生命。”这一类的解读,我觉得尚浅;“猫只是用来消耗光阴、提供饭后娱乐的东西,在‘我’心中并不是可敬的生命,‘我’对猫缺乏真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才会发生冤枉猫、怒打猫、致猫死亡的事情。”这种在断章取义中完全否定“我”和三妹对猫的感情的解读则显得过了;而联系野生动物遭宰杀、古驰品牌禁用一切动物皮草,又让人觉得画风突转、莫名其妙了。
因此,相形于在浅了、过了、偏了的解读,通过语言的分析,在朗读的引领下带着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的选手当然胜出了。不过我觉得还是意犹未尽。
其实,我对5号选手写在学案中的“面对那些弱小的生命,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这句话充满了期待。非常可惜的是,选手解读这句话的路径是值得商榷的。在这里,我非常想跟5号选手说一句,“我”和三妹绝对是喜欢猫的!只是对第三只猫没那么喜欢而已。
如果要解读这一句话,或者说解通文章的最后一句话“自此,我家永不养猫”,重点应该在于文章第三部分中的那些议论性语句。
案情都很熟悉了,一个没有凶手的案发现场;“我”和妻子都用非常肯定的态度做出了判断,一个是用反复句不容置疑,一个是用一个反问句表示赞同,然后联系起丑猫平时举止,用感叹句追究张妈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是猫的罪状证實了”。(二号选手安排了对这一段语言的感受和揣摩是对的。)于是猫就受到了惩罚,这里可以注意“我”的动作和心理,发现“我”对猫的惩罚还不能解气。
很多人都说其实不是第三只猫吃的那只鸟,而是文中最后出现的第四只猫“黑猫”吃的。事实上,作者并没这样说,作者只是说“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因为他突然明白,在人证物证都有的情况下,我们当然可以咬定黑猫吃了第二只黄鸟,但第一只黄鸟不一定是这只外来的黑猫吃的,也不一定是家中的丑猫吃的。——当时丑猫安详地吧嗒着嘴,也没有掰开它的嘴来确认啊。有没有可能是丑猫吃的呢?当然有可能啊,但是,我们又根据什么来判定呢?
至此,可以反思致使我们作出那么肯定的错误判断的原因:猫的来路不正、猫的花色难看、猫的性情忧郁,总之,是一只存在感很低的猫,是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文章是否仅停留在此?“我因为个人好恶,没有公平地对待弱小的生命”?
不是。
请看这一句: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2号选手引领学生注意这句里的“我”字,体现出作者的悔恨自责以及剖析自己的勇气。这个点抓得很好,另外还应该读出来的是这个句子中的关键词是“良心”,而且这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重点在后半句,后半句的主语是“它的无抵抗的逃避”才是让作者最痛心的地方。
如果有抵抗的话,是怎样的呢?上来抓“我”?“我”会好受一下吗?应该会吧,至少“我”受到“我的暴怒” “我的不公平”对“我”的惩罚了。
可是,更让作者难过的是什么呢?这时候该读最后几段,读出层次: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是不是很像《风筝》中弟弟根本不记得“我”曾经毁灭了他童年游戏的乐趣,而“我”的心永远沉重地堕着的感受?所以,可见,5号选手“面对那些弱小的生命,怜爱却终将失去,愧疚却不可语之”这句话是言之有理的。
也许会有老师说,这是《猫》的第一课时,这篇课文需要上两课时,第一节课未必要深入到这个位置,但是我觉得即使课堂上不深入到此,你的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也要让我们看到你是立足于文本来说话,而不是参考书,也不是主观臆断,哪怕你这节课只分析三只猫的比较,也请把词语咀嚼透彻。
所以还是那句话,语文老师的基本功,首先就是文本的解读能力。平时多看书,多琢磨文本,才能带着学生去读书,才能教会学生如何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