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和素材,构建良好学习思维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笔者也将以阅读教学为宏观视角,立足于小学中高段的语文课堂,分析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然后列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旨在帮助教师改善阅读教学现状,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年级;方法分析
引言: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自然学科,其知识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才能掌握个中精髓。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一味强调学生对必背文章的背诵,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只知所云,却不知为何所云。而在新课程改革之际,学生和教师也应当以更加全新的姿态去迎接阅读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积极应对各种类型的文章。
一、分析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显露出灌输式和放任式的弊端,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和解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而学生在接收阅读知识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跟随教师既定的思路进行探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让教师能够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选择阅读或者是直接不读的方式,去配合教师的步伐,这就让学生的阅读显露出了囫囵吞枣的弊端。所以,学生也始终无法深入到文章的核心,无法有效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本质,积极性也大受打击。
其次,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存在着应付式阅读的问题,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所以当教师真的给他们保留阅读时间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反而会放空,无法确定阅读的目标和方向,注意力也会转移到别处,并没有把思想集中在文章本身。而且,即便是一些学生开始了文章阅读,但他们本身的兴趣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现象就严重制约了语文课堂的质量。
最后,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量都是很少的,他们的兴趣大多都还集中在玩耍上,所以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和自我意识较差。从调查显示中可以看出,很多小学生都不会在课下主动去搜集资料,阅读书籍,都不会主动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所以他们积累的阅读知识也较为匮乏,无法真正把课堂上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学生的思维始终被限制在固定的教材里,所以他们也无法用阅读知识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
二、论述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调整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采集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设计适当的课前阅读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且愉快的学习氛围,把阅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语文资源的利用效率,建构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正式开始课堂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先确定拓展阅读的内容,然后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彻底吸收书本上的教学知识,然后然后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元素相连接,一并带入到課堂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新奇的体验,让学生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能够更加丰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语文教材中所说编的文章都很经典,但大多数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也无法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绪,在理解上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对此,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事迹,并简单介绍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历史背景,例如在学习李白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李白所处的唐代,然后帮助学生分析李白这一诗人的性格特点和志向抱负等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涵。
其次,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拓展,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引进相似或者是相同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深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诸如《刻舟求剑》,《杯弓蛇影》,等等较为经典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可以在类比的过程中,把握寓言的内涵和本质,提醒他们感悟其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而后,教师也可以把寓言故事以特定的视频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带动学生感悟的提升,把他们的思维延伸到更加辽阔的空间上。另外,教师也应当从教学背景出发,把语文的阅读和现实生活结合到一起,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圆明园曾经的空前盛况,然后再把圆明园被毁之后的废墟残骸与之作对比,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学生在这种突出的比较之下,心情也久久难以平静。此时,教师就应当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经受的苦难和屈辱,提醒他们勿忘国耻,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意识[1]。
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课中阅读拓展,搭建起阅读的桥梁和通道。素质化教育对学生的阅读量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也就意味着语文阅读不能仅仅只是局限在课堂上,更是要体现在课下的空闲时间中,教师一堂课的结束不代表阅读教学的结束,而是要把这当作打开另一个知识的窗口,当作学生开始自主探究的又一起点。对此,教师要在本节课的阅读告一段落之后,让学生从文章的主题出发,对文章进行拓展延伸,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情境,假如学生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或者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强化自己的情感表达,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夯实学生文学素养和基础的应有之策,也是调整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课前的引导,课中文章的类比,以及课外阅读的延伸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方法,整体上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际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抉择,仍旧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取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林钱明. 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上), 2018(3).
[2]于士芹.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8(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年级;方法分析
引言: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自然学科,其知识的学习仅仅依靠学生的背诵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才能掌握个中精髓。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课堂实践中一味强调学生对必背文章的背诵,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导致学生只知所云,却不知为何所云。而在新课程改革之际,学生和教师也应当以更加全新的姿态去迎接阅读教学中的挑战和困难,。积极应对各种类型的文章。
一、分析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会显露出灌输式和放任式的弊端,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和解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而学生在接收阅读知识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跟随教师既定的思路进行探究,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让教师能够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选择阅读或者是直接不读的方式,去配合教师的步伐,这就让学生的阅读显露出了囫囵吞枣的弊端。所以,学生也始终无法深入到文章的核心,无法有效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本质,积极性也大受打击。
其次,小学语文课堂中也存在着应付式阅读的问题,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所以当教师真的给他们保留阅读时间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反而会放空,无法确定阅读的目标和方向,注意力也会转移到别处,并没有把思想集中在文章本身。而且,即便是一些学生开始了文章阅读,但他们本身的兴趣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现象就严重制约了语文课堂的质量。
最后,大多数小学生的阅读量都是很少的,他们的兴趣大多都还集中在玩耍上,所以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力和自我意识较差。从调查显示中可以看出,很多小学生都不会在课下主动去搜集资料,阅读书籍,都不会主动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所以他们积累的阅读知识也较为匮乏,无法真正把课堂上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学生的思维始终被限制在固定的教材里,所以他们也无法用阅读知识对课堂进行延伸和拓展。
二、论述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的调整方法
首先,教师应当带领学生采集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设计适当的课前阅读环节,为学生创造更加轻松且愉快的学习氛围,把阅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语文资源的利用效率,建构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正式开始课堂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先确定拓展阅读的内容,然后对文章进行细致分析,彻底吸收书本上的教学知识,然后然后在与现实生活中的元素相连接,一并带入到課堂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新奇的体验,让学生在表达感情的时候能够更加丰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语文教材中所说编的文章都很经典,但大多数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所以学生也无法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绪,在理解上也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对此,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作者的相关事迹,并简单介绍作者在写文章时的历史背景,例如在学习李白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李白所处的唐代,然后帮助学生分析李白这一诗人的性格特点和志向抱负等等,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涵。
其次,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拓展,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实践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的主题,引进相似或者是相同题材的文章,让学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出发,深入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例如,在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介绍诸如《刻舟求剑》,《杯弓蛇影》,等等较为经典的寓言故事,让学生可以在类比的过程中,把握寓言的内涵和本质,提醒他们感悟其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而后,教师也可以把寓言故事以特定的视频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带动学生感悟的提升,把他们的思维延伸到更加辽阔的空间上。另外,教师也应当从教学背景出发,把语文的阅读和现实生活结合到一起,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圆明园曾经的空前盛况,然后再把圆明园被毁之后的废墟残骸与之作对比,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学生在这种突出的比较之下,心情也久久难以平静。此时,教师就应当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经受的苦难和屈辱,提醒他们勿忘国耻,激发出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文章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主人翁意识[1]。
最后,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课中阅读拓展,搭建起阅读的桥梁和通道。素质化教育对学生的阅读量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也就意味着语文阅读不能仅仅只是局限在课堂上,更是要体现在课下的空闲时间中,教师一堂课的结束不代表阅读教学的结束,而是要把这当作打开另一个知识的窗口,当作学生开始自主探究的又一起点。对此,教师要在本节课的阅读告一段落之后,让学生从文章的主题出发,对文章进行拓展延伸,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思考情境,假如学生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或者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强化自己的情感表达,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2]。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夯实学生文学素养和基础的应有之策,也是调整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课前的引导,课中文章的类比,以及课外阅读的延伸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方法,整体上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际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抉择,仍旧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科学取舍,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林钱明. 合作学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上), 2018(3).
[2]于士芹.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 新课程(小学), 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