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创造人。教育也是一种劳动。但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人类为了什么而劳动?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探索。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给我们一些启发。
徜徉在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世界里,思绪随之飞扬。在第一页中,海伦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把生命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很多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读到这里,我陷入沉思之中。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孩子们,发现他们对待学习与玩耍的态度,竟有天壤之别:一说玩,全神投入,热情顿时被点燃,可一说到学习,一下子就变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其中不乏“作业贫困户”一而再的拖延。写起作文来,用我们班里的话说,就是“脑壳里都是乒乓”。课堂上漫不经心,事不关己,不痛不痒的样子真让人怀疑。“神马都是浮云”的思想,驻足在孩子们的心里了,所以他们的表现有些浑浑噩噩的样子,于是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思考,没有新意,异常乏味。这种情况虽不至于普遍,但至少我們学生中的不少人是这样的,对周围的事物一点儿也不走心。这多么像海伦的那位从森林里回来的朋友啊。她在森林里走了一个多小时,竟什么也没看到,这让海伦无比惊讶。因为即使她一个盲人凭着触觉也能感到好几百种新奇的东西。从海伦的视角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许这是人类的悲哀,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在正常人的观念里眼睛只是一种器官,而从不把她当做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工具。所以当前教育要做的事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去饶有兴味地观察那些司空见惯而未被注意的事情,从中获得乐趣。
在无尽的黑暗世界里,海伦深深渴望能意外见到光明,哪怕只有三天,她也欣喜激动的设计着这三天将如何度过?第一天她要睁开大大的眼睛,记住自己所有的朋友,亲爱的老师,天真无邪的婴儿,忠诚的小狗们,自己所忠爱的书籍,明亮的灯光等,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从“朋友”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自己周围一切事物的感情。第一天要看的肯定是发自肺腑想见到的,深深爱着的。一个字“爱”,难道这不正是要给我们这个社会的孩子所要教会的吗?孩子们如果能有这样纯洁的心,这样纯真的爱,那将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才子徐志摩曾在《爱的灵感》中写出如下的诗句:
因为只有爱能给人
不可理解的英勇和胆,
只有爱能使人睁开眼,
认识真,认识价值。只有
爱能使人全神地奋发,
向前闯,为了一个目标,
忘了火是能烧,水能淹。
如果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植入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会成就孩子的一生。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欣慰于给祖国培育栋梁,给教育带来蓝天般的圣洁与神圣。
第二天,海伦依然早早起床,亲眼目睹火红的太阳是如何冲破厚厚的云层,挂在天空。接着她赶赴历史博物馆看人类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生活的世界。看地球上最早的化石和最古老的劳动工具,去首都艺术博物馆看人类从古至今丰富的精神世界。看古代尼罗河诸神,看摩西石雕像,看哥特人的木刻,最后去艺术的殿堂寻找人类的灵魂,到油画世界里去饱览奇异的色彩,去影剧院亲睹哈姆莱特的每一个优雅的动作,以及整晚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可爱的海伦所做的这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点亮,我会拿出“兴趣”。因为她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世界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教师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曾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将是谱写教育新篇章的重要动力。
眼前流淌的文字又将我带入海伦的第三天,她用这宝贵的最后一天关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绿树环绕的郊区,勤劳的妇女,欢乐的儿童……很显然,海伦陶醉于这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去看桥梁,小艇,拖船,城市的高楼,走过公园大道,贫民窟,工厂,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和外国人居住的地方……这一次我想用四个字来概括自己的感受——“热爱生活”。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离不开生活这片沃土。同时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和倡导的。孩子人生路漫漫,只要热爱存于心,就会不念过往,不惧将来。让孩子从小学做个热爱生活的人,俱往矣,赢将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于海伦这样一个盲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定中带着凄凉。阅读全文,终于我读出了“珍惜”二字,于是反观现实,不由得告诫自己:给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珍惜”吧,翻开每一本钟爱的书,贪婪地阅读吧,就像明天你也不再会学习一样;思考值得思考的每一个问题,就像明天你要失去思维一样;爱每一个孩子,就像明天再也见不到他们一样;珍惜每一次课堂,就像明天不能再走上讲台一样。生活因爱而精彩,教育因创造而辉煌,让我们牵起孩子稚嫩的小手,在教育的蓝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吧!
关于这个问题,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探索。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给我们一些启发。
徜徉在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世界里,思绪随之飞扬。在第一页中,海伦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把生命当做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很多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被浪费掉了。
读到这里,我陷入沉思之中。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孩子们,发现他们对待学习与玩耍的态度,竟有天壤之别:一说玩,全神投入,热情顿时被点燃,可一说到学习,一下子就变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其中不乏“作业贫困户”一而再的拖延。写起作文来,用我们班里的话说,就是“脑壳里都是乒乓”。课堂上漫不经心,事不关己,不痛不痒的样子真让人怀疑。“神马都是浮云”的思想,驻足在孩子们的心里了,所以他们的表现有些浑浑噩噩的样子,于是每天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没有思考,没有新意,异常乏味。这种情况虽不至于普遍,但至少我們学生中的不少人是这样的,对周围的事物一点儿也不走心。这多么像海伦的那位从森林里回来的朋友啊。她在森林里走了一个多小时,竟什么也没看到,这让海伦无比惊讶。因为即使她一个盲人凭着触觉也能感到好几百种新奇的东西。从海伦的视角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也许这是人类的悲哀,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在正常人的观念里眼睛只是一种器官,而从不把她当做探索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的工具。所以当前教育要做的事是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去饶有兴味地观察那些司空见惯而未被注意的事情,从中获得乐趣。
在无尽的黑暗世界里,海伦深深渴望能意外见到光明,哪怕只有三天,她也欣喜激动的设计着这三天将如何度过?第一天她要睁开大大的眼睛,记住自己所有的朋友,亲爱的老师,天真无邪的婴儿,忠诚的小狗们,自己所忠爱的书籍,明亮的灯光等,包括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从“朋友”一词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自己周围一切事物的感情。第一天要看的肯定是发自肺腑想见到的,深深爱着的。一个字“爱”,难道这不正是要给我们这个社会的孩子所要教会的吗?孩子们如果能有这样纯洁的心,这样纯真的爱,那将是他们一生最大的财富。才子徐志摩曾在《爱的灵感》中写出如下的诗句:
因为只有爱能给人
不可理解的英勇和胆,
只有爱能使人睁开眼,
认识真,认识价值。只有
爱能使人全神地奋发,
向前闯,为了一个目标,
忘了火是能烧,水能淹。
如果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植入一颗爱的种子,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会成就孩子的一生。由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会欣慰于给祖国培育栋梁,给教育带来蓝天般的圣洁与神圣。
第二天,海伦依然早早起床,亲眼目睹火红的太阳是如何冲破厚厚的云层,挂在天空。接着她赶赴历史博物馆看人类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生活的世界。看地球上最早的化石和最古老的劳动工具,去首都艺术博物馆看人类从古至今丰富的精神世界。看古代尼罗河诸神,看摩西石雕像,看哥特人的木刻,最后去艺术的殿堂寻找人类的灵魂,到油画世界里去饱览奇异的色彩,去影剧院亲睹哈姆莱特的每一个优雅的动作,以及整晚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文学。可爱的海伦所做的这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点亮,我会拿出“兴趣”。因为她是最好的老师。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学习的自觉动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世界上第一位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赫尔巴特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教育就应该以此为基础,教师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也曾说:“兴趣是生长中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将是谱写教育新篇章的重要动力。
眼前流淌的文字又将我带入海伦的第三天,她用这宝贵的最后一天关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绿树环绕的郊区,勤劳的妇女,欢乐的儿童……很显然,海伦陶醉于这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去看桥梁,小艇,拖船,城市的高楼,走过公园大道,贫民窟,工厂,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和外国人居住的地方……这一次我想用四个字来概括自己的感受——“热爱生活”。无数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习离不开生活这片沃土。同时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生活,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和倡导的。孩子人生路漫漫,只要热爱存于心,就会不念过往,不惧将来。让孩子从小学做个热爱生活的人,俱往矣,赢将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于海伦这样一个盲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定中带着凄凉。阅读全文,终于我读出了“珍惜”二字,于是反观现实,不由得告诫自己:给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以“珍惜”吧,翻开每一本钟爱的书,贪婪地阅读吧,就像明天你也不再会学习一样;思考值得思考的每一个问题,就像明天你要失去思维一样;爱每一个孩子,就像明天再也见不到他们一样;珍惜每一次课堂,就像明天不能再走上讲台一样。生活因爱而精彩,教育因创造而辉煌,让我们牵起孩子稚嫩的小手,在教育的蓝天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