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者》
鲁迅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年
读罢鲁迅的《孤独者》,孤独一点一点进入心灵,直抵深处。
真正的孤独可以产生深刻的共鸣,因为每个人灵魂深处都蕴含着孤独的种子。但孤独并不是都可以被外化的,不能被外化的孤独是痛苦的。选择孤独需要舍弃太多,需要太大的勇气。
孤独是这样的:你所坚持的不被这个社会主流认可,你所认为的美好总对你避而不见,你所信奉的被称作异端,你所渴望的被警告不可能实现……总之,你不被理解,更不被肯定,甚至遭到众人的批判。若此时的你是幸运的,你属于你自己,你满不在乎这种对待,那么此时,你的孤独是高傲的。
高傲的孤独是那么的纯净:“从心所欲”,不受物质的束缚,感受不到外界的压力。这样的孤独是自愿的,这样的自己被自己喜欢。可以这么说,这时的孤独是天上的,适合放在外面被冠冕的批判。当然,旁观者往往忽略了你所遭受的艰辛,只说:我佩服他。你站在一旁微笑不语,也许这对你已足够。
可是你毕竟生存于社会中,你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群体。因为你遭到众人的反对,所以在你的那个生存环境中不会“平安”,这是必然。你可能想放弃这份“孤独”,因为当初坚持了那么久怎能轻易放弃,要给那份孤独一个交代。
最终,你放下了一切,甚至连最初的“孤独”也抛弃了,你选择“同流”。你成为大众的一员,甚至是一部分人的领导者。这时的你享受着荣耀、倾听着赞美,同时也更深刻地领会着孤独。其实,你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背弃原有的孤独,陷入更大的孤独中。而这时的孤独让你痛苦不堪,却无法诉说。你对社会无能为力,成为了自己所厌倦的人,你不再珍惜自己。
这时的孤独是那么的浑浊不堪,连你自己也讨厌自己。一切都违背了心志,为了生活的需求,你出卖了自己,人们往往如此。所以世上会有很多废弃的庙宇,却少有废弃的磨坊。这时的孤独来的可怕,让你心灵背负沉重的枷锁,暗无天日。这样的孤独不能拿出来让人评判,因为每个人都不会理解,你成了疯子,连你自己也这么认为。你只能自己咀嚼,然后默默吞咽。
魏连殳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两种孤独:前一种孤独可以给人看,因为它“正大光明”;后一种孤独只属于自己,因为它“猥琐黑暗”。他的这段话使我震惊,也让我产生一种恐惧: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这是怎样的话语,他应该已是心如槁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选择了极端来体味孤独,这是怎样的血泪交融。往往恐惧见到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神,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冷,对他人,亦对自己。那双眼睛可以吞噬他自己,一口一口的蚕食,整个身体鲜血淋漓,然而他的双眼仍旧是不变的冷。
读《孤独者》让我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随着慢慢的长大,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渠道来了解社会,我们接触到更多灵活的思想,不同的理论。原来,我们以前所知的竟是那么少,甚至存在着很多错误。原来一切不像教科书里描绘得那么美好,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难以忍受的黑暗和丑恶。我们义愤,甚至忍不住咒骂,最终却也无能为力。感到该要去做些什么,却也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厌恶的那些丑恶,或许在相同的处境下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许,依然遥远。但眼前的孤独却来得现实,知道的多了一点,看得远了一点。生活纷繁多彩,人心躁动,热烈的繁华的生存环境会让人变得浮华,认不清自己。
孤独在这个时候似乎离我们很远,我们的世界太过喧嚣。其实,当你在喧嚣中安静下来了,孤独随即回归,他无时无刻存在。只是,我们都是俗人,体会不到这种孤独。
鲁迅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8年
读罢鲁迅的《孤独者》,孤独一点一点进入心灵,直抵深处。
真正的孤独可以产生深刻的共鸣,因为每个人灵魂深处都蕴含着孤独的种子。但孤独并不是都可以被外化的,不能被外化的孤独是痛苦的。选择孤独需要舍弃太多,需要太大的勇气。
孤独是这样的:你所坚持的不被这个社会主流认可,你所认为的美好总对你避而不见,你所信奉的被称作异端,你所渴望的被警告不可能实现……总之,你不被理解,更不被肯定,甚至遭到众人的批判。若此时的你是幸运的,你属于你自己,你满不在乎这种对待,那么此时,你的孤独是高傲的。
高傲的孤独是那么的纯净:“从心所欲”,不受物质的束缚,感受不到外界的压力。这样的孤独是自愿的,这样的自己被自己喜欢。可以这么说,这时的孤独是天上的,适合放在外面被冠冕的批判。当然,旁观者往往忽略了你所遭受的艰辛,只说:我佩服他。你站在一旁微笑不语,也许这对你已足够。
可是你毕竟生存于社会中,你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群体。因为你遭到众人的反对,所以在你的那个生存环境中不会“平安”,这是必然。你可能想放弃这份“孤独”,因为当初坚持了那么久怎能轻易放弃,要给那份孤独一个交代。
最终,你放下了一切,甚至连最初的“孤独”也抛弃了,你选择“同流”。你成为大众的一员,甚至是一部分人的领导者。这时的你享受着荣耀、倾听着赞美,同时也更深刻地领会着孤独。其实,你早已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背弃原有的孤独,陷入更大的孤独中。而这时的孤独让你痛苦不堪,却无法诉说。你对社会无能为力,成为了自己所厌倦的人,你不再珍惜自己。
这时的孤独是那么的浑浊不堪,连你自己也讨厌自己。一切都违背了心志,为了生活的需求,你出卖了自己,人们往往如此。所以世上会有很多废弃的庙宇,却少有废弃的磨坊。这时的孤独来的可怕,让你心灵背负沉重的枷锁,暗无天日。这样的孤独不能拿出来让人评判,因为每个人都不会理解,你成了疯子,连你自己也这么认为。你只能自己咀嚼,然后默默吞咽。
魏连殳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两种孤独:前一种孤独可以给人看,因为它“正大光明”;后一种孤独只属于自己,因为它“猥琐黑暗”。他的这段话使我震惊,也让我产生一种恐惧: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这是怎样的话语,他应该已是心如槁木,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选择了极端来体味孤独,这是怎样的血泪交融。往往恐惧见到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神,那是一种彻彻底底的冷,对他人,亦对自己。那双眼睛可以吞噬他自己,一口一口的蚕食,整个身体鲜血淋漓,然而他的双眼仍旧是不变的冷。
读《孤独者》让我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随着慢慢的长大,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渠道来了解社会,我们接触到更多灵活的思想,不同的理论。原来,我们以前所知的竟是那么少,甚至存在着很多错误。原来一切不像教科书里描绘得那么美好,我们看到了太多太多难以忍受的黑暗和丑恶。我们义愤,甚至忍不住咒骂,最终却也无能为力。感到该要去做些什么,却也没有能力去做些什么。厌恶的那些丑恶,或许在相同的处境下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许,依然遥远。但眼前的孤独却来得现实,知道的多了一点,看得远了一点。生活纷繁多彩,人心躁动,热烈的繁华的生存环境会让人变得浮华,认不清自己。
孤独在这个时候似乎离我们很远,我们的世界太过喧嚣。其实,当你在喧嚣中安静下来了,孤独随即回归,他无时无刻存在。只是,我们都是俗人,体会不到这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