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花开满园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waiww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昆山一直非常重视以文化人,以实现人的现代化,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得到了新的启示。2015年新年伊始,我们推出了11项重点改革内容,其中文化建设就占两项,一项是加强公共资源整合,深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改革(涉及公共文化体育和教育服务资源有序向社会免费开放);另一项是有序推进新昆山人“文化本土化、身份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等改革(涉及建立健全面向新昆山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机制)。
  插柳成荫:公共文化浸润镇村企业
  实践和创新: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大力实施“文化昆山”建设,紧紧抓住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关键,加快市、镇(街道)、村(社区、重点企业)三级文化设施建设,确保文化投入的增幅不低于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截至2014年底,全市11个区镇文体中心数量达到17个,总面积167906平方米;全市137个村,150个社区均建有文体活动室;全年各类文体活动总数达到2334场次,书场演出4000多场次。
  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力度推动形成城乡文化发展五个“一体化”:一是设施运行一体化,建成覆盖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二是文化服务一体化,出台《管理运行办法》,提高设施整体运行效率。三是文化活动一体化,以“广场文艺周周演”、“欢乐文明百村行”等品牌活动促进城乡联动。四是特色文化精品培育一体化。五是公共文化人才培养一体化。出台财政支持政策。每年市财政拿出配套资金6000万元,用于奖励补助区镇文化设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不仅重视本地人文化建设,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也非常重视。在重视企业“职工之家”建设的同时,自2012年开始,各区(镇)在外来务工人口集聚区每年新增一个“新昆山人文化俱乐部”,确保“新昆山人”就近享受到优质均等的文化服务。目前全市新昆山人俱乐部数量36个,仅2014年就建成10家新昆山人俱乐部,总面积超过9200平方米。
  启示:重文化就是重长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昆山始终把文化的引领作用放在突出地位。经济和文化须臾不可分离,没有经济支撑,文化很难繁荣,但没有文化灵魂,经济和城市很难行远。昆山人的远见就在于既重经济,也重文化,且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是根植人民群众中的。
  共建共享:镇村居民都是舞台主角
  实践和创新:“9支戏曲演出团队,每年演出200场,观众超过10万人次,淀山湖镇在百姓身边搭舞台,文化惠民‘醉’有戏。”这是一家中央级媒体对昆山淀山湖镇群众文艺活动的肯定。昆山市淀山湖镇在2008年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戏曲)之乡”,昆山市依托这一文化品牌,积极打造“戏曲之乡”,搭建百姓舞台。如今的淀山湖镇编、导、演、作曲、乐队、舞美俱全,全镇10个行政村已经建立了9支业余演出团队。一年一度的戏曲周、戏曲演唱赛、送戏下乡、群众文化艺术、小戏汇演、百姓戏台周周演,六大平台让全镇百姓一年四季有戏看,群众表演团队轮番登台,寓教于乐。
  让百姓当主角是昆山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大特色。淀山湖镇平均每年创作小戏近10部,这些剧目素材来源于百姓生活,反映农村实际,贴近人民群众。编剧徐儒勤,作曲金国荣均是地道的淀山湖人。在淀山湖镇,欣赏、参与戏曲艺术活动已经成了人们“油盐酱醋茶”之外的第六件大事,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目前,昆山有9个镇获得苏州市级文化特色镇、5个镇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命名。周庄是水乡民俗文化之乡,陆家是舞龙之乡,周市是舞狮之乡,锦溪是民间文艺之乡(收藏)、宣卷之乡,千灯是昆曲之乡,淀山湖是戏曲之乡。昆山市和各区镇都有一本文化刊物,昆山市的《文笔》,昆山高新区的《玉泉水》,周市的《野马渡》,陆家的《菉溪》,周庄的《南湖月》等。昆山的各项文体活动更是枚不胜举,每年一次全国性文艺大赛,三年一届十佳青年、少年、中老年歌手大赛,两年一届街道文艺汇演等。
  文化品牌的培育和载体的搭建,为群众搭建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群众明星不断涌现。从淀山湖镇走出去的周雪峰,成为国家一级演员、苏州昆剧团青年骨干演员;“湘蕾少儿戏曲班”,在全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比赛中摘下了6朵戏剧“小梅花金奖”,2010年以来“湘蕾少儿戏向上海沪剧院、江苏省锡剧团、浙江昆曲院输送了8名人才。
  启示:树立让群众当“主角”的观念。城乡一体化,重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村居民。在做好经济富民的同时,从文化着手,抓好文化育民,就是抓到了文化建设的“牛鼻子”;让居民成为舞台的主角,成为城乡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就是抓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
  润物无声:文化引领昆山城乡更文明
  实践和创新:2013年6月,作为周市镇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文体中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竣工投入使用。这是一座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体育馆、游泳馆、舞蹈室、电影院、文化展厅、健身广场、培训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体中心。一些公益设施向群众免费开放,游泳馆、电影院、培训中心等项目,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周市镇作为昆山的北部新城,始终把发展文体事业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体育生态公园、野马渡文体中心、中乐文体中心、市北农民公园等一系列建成或在建项目,为广大周市镇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2014年周市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多达425场次,评弹书场315场次,放映流动电影384场次。
  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物质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为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把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居民综合素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一方面大型文化赛事高潮迭起,品牌文化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周庄国际旅游节、锦溪江浙沪宣卷演唱交流会、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等等,打响了区镇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提升了区镇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城乡文明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得到拓展。全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与行政村结成共建对子,形成覆盖城乡的精神文明共建网络。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三评三讲”活动实现“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建成一批道德公园、街巷小品、道德长廊等道德景观。依托乐仁学院、日知讲堂、好家风好家训、昆山特色价值观、道德讲堂,积极评议、选树和宣传“身边好人”,培育“好人文化”,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集评选活动传递正能量。比如,周市镇创建“五学五争”文化品牌,“学理论,执好政,争做人民好当家”,“学历史,忆党恩,争做建设好标兵”,“学知识,提素质,争做家园好主人”,“学技能,强本领,争做岗位好能手”,“学法律,知荣辱,争做守法好公民”。文明之花正在昆山城乡开放。
  启示:有花开才有春天。韩国有句谚语:“不是春天来了才有鲜花开,而是有了花开才有春天。”我们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种植文化之花,精心培育,迎来城乡文化繁荣的春天,沐浴在文化的春天里,昆山到处呈现一派安居乐业、融合发展的祥和景象。
  (作者系中共昆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伟龄
其他文献
抗日戰争是一场神圣的正义战争,是一场从根本上促进全民族觉醒和团结的战争。为重温抗战精神,珍惜和平发展,把爱国基因写进中华民族的血液,在今年的国家公祭来临之际,文化广角栏目特组织一组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新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中共江苏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江苏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为了取得发展的全面突破,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
期刊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蓝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生动剪影。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省文明委及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推进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以改善环境为基础,让乡村更清新  以美丽、生态、宜居为目标,让老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
期刊
近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罗志军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罗志军就《建议(讨论稿)》向会议作说明。  会议充分肯定了省委十二届八次会议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省委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统
期刊
5月20日,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隆重召开。1200多名海内外知名贤达齐聚南京,共敘乡情友谊,共谋江苏发展。以“约在江苏,共筑梦想”为主题的江苏发展大会,是一个聚心聚力聚智慧、共谋江苏新未来的新平台,必将为推进江苏“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强大合力。会上,嘉宾代表纷纷为江苏发展建言献策。本刊选取七位嘉宾的发言,以飨读者。
期刊
约在江苏,共筑梦想。首届江苏发展大会5月在南京举行。以“汇聚八方江苏英才,共谋江苏锦绣发展”为宗旨,江苏发展大会构建起与海内外江苏知名人士的联系交流平台,让更多名流乡贤关注家乡、建言献策。大会如何为新江苏建设汇智聚力?江苏如何广开进贤之路?会后又如何进一步谋深谋远?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进行了专访,听听他对此次盛会和江苏人才发展有何见解。  记者:首届江苏发展大会不久前在南京召
期刊
“大风起兮云飞扬”。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一曲《大风歌》荡气回肠,在华夏历史时空中激越飞扬。《大风歌》作为徐州文化的经典音符,述说着彭城大地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雄浑奔放的风采神韵。今天,徐州深挖文化“富矿”,把文化建设摆上“两个率先”全局的战略位置,以“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重视、前所未有的投入、前所未有的成效),集全市之力打响“舞动汉风”品牌,打造区域性文化高地,探
期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到家乡,这句诗一直萦绕在心头。我出生在无锡,直到1959年夏天离开故土北上求学,这一离开到现在已經是58年了。小学到中学,我都在无锡读书。当时二中的隔壁就是东林书院,书院里顾宪成先生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激励着我们求学。  抚今追昔,乡音难改、乡土难舍、乡情难忘,无论是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方,对生于斯
期刊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年多来,紧紧围绕“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重点工作,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平台、构建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充分发挥了在引领改革发展和创新体制机制方面的试验示范作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完成地区
期刊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江苏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面对国际社会对江苏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如何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江苏?近年来,省委外宣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周边外宣等重大战略,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统筹全省外宣资源,着力推动江苏特色文化走出去,在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内涵、拓展平台渠道、扩大影响范围、提升国际形象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实践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