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如何跟学生讲爱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青少年而言,爱情是横亘在成长道路上一道难解的题。随着身体发育,他们对于异性的好奇与渴望也与日俱增。朝夕相处的校园生活,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充满企盼与好奇的心灵,这一切,让年轻的心抵挡不住爱情的暖流。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承认,互生情愫乃至缠绵悱恻的爱情也真实地存在于青少年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教育视野里。然而这片天空犹如废弃的荒野,没有多少人耕作,偶尔用些除草剂,却让草儿们长得更加旺盛。
  谁应该给孩子们正确的爱情观引导?怎样的方式能给孩子们有效的爱情观引导?让我们尝试着做到以下几点吧。
  一.点击现实——直面爱情,我们别无选择
  1.媒体的渲染,让中学生误解爱情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爱情包围。打开电视,不以爱情婚姻为主线的作品少矣,唯美的韩国爱情剧更是俘虏了众多少男少女的心;连线网络,爱情的困惑,明星的绯闻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以强势侵入我们的视线;走进报亭、书店,中学生们被动地购买着各类教辅资料,心中青睐的却是各类爱情小说、漫画……在这些对孩子爱情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媒介中,爱情总是与金钱、背叛、出轨、欺骗、暴力等相链接,真正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则是寥寥无几。有时听到少男少女们对爱情的描绘只是貌美如花或英俊潇洒;只是花前月下的甜蜜和挥金如土的奢华;只是令人炫目的地位与权势,身为教育者的心禁不住有些悲凉。
  而我们的现实生活又给孩子们多少有益的范例呢?当出自离婚家庭的学生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当腐败官员的情人、二奶不断从黑幕下被揭露,当灰姑娘与财富结缘的神话一遍遍重复,我们的孩子又能获得怎样的爱情认知呢?
  2.教育的缺失,让中学生迷失于爱情
  目前,作为学生心灵成长的两大教育者:家庭与校园,对学生的爱情观教育存在严重缺失。
  一般的中国家庭教育,对身处中学的孩子谈论爱情是讳莫如深的。孩子的某些细微言行都会让家长警惕万分,有多少明智的家长会主动向孩子提及爱情,让孩子正确地理解爱情,正视自己内心的萌动呢?家长的回避态度只会让孩子更觉神秘,并在这个年龄特有的叛逆心理作用下迷茫地走近爱情。爱得倾尽一切,也就失去了一切。
  学校教育中,除了科学老师和学生纯理论地探讨人的生长发育(有时甚至有意简化这个教学过程),似乎也没有别的老师正儿八经地与学生探讨过爱情。面对那些“出格”的学生,老师在个别谈话中会以“未成熟的青苹果”为喻,警告孩子们那是酸的,不许偷吃。于是,孩子们想,为什么年长者是允许享受爱情的,而他们走近爱情却是大逆不道的呢?爱情观教育便成了“难以给予教育、且常被教师忽略的人的心灵深处的隐秘地带。”
  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另一句话:“应当不失时机地教育未来公民懂得这一切。正如从一开始就要教导他们怎样劳动(虽然他们在年满18岁的时候才正式参加劳动)一样,也需要在他们刚懂得爱情的时候就教育他们怎样去爱。”一味的回避,只会让我们丧失教育的良好契机,使许多学生因爱误入歧途,抱憾一生。
  既然我们无法回避,既然懂得爱会让学生健康地度过人生中的暴风骤雨期,既然理解爱的真谛会让学生拥有更幸福的未来,那就让我们直面爱情,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树立自己的爱情观,欣赏它的美,理解它的责任,并在还无力承担这份责任的时候理智地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者,肩负着培养语文素养和启迪心灵世界的双重责任,我们更应借助语文的魅力,让孩子领悟爱情。直面爱情,我们别无选择。
  二.坦诚教学,启迪对正确爱情观的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以文本为基石的。任何脱离文本的教育一方面抹杀了语文教育的特性,另一方面也会显得空洞无物,失去教育实效。因此,融合在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适合文本的,触及学生心灵的。爱情观教育也是同样。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真正以爱情为切入点的作品是九上册第二单元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这位教育家,面对女儿“什么是爱情”的提问,不回避,不敷衍,而是运用一个充满诗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文章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能引起学生对爱情本质的自主思考。
  1.精心设计,营造坦然探讨的氛围
  笔者曾经两次执教过此文,发现学生对此文的态度是很微妙的:一方面很想了解,充满好奇;另一方面又表现得很羞怯,不愿谈及,学生中潜在的舆论氛围似乎是谁谈及谁就在谈恋爱,是要被别人笑话的。因此,课堂放不开,达不到预定的效果。此时,若是老师也觉得不好启齿,此文也就匆匆而过了。所以,教师的课前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最好能打消学生过于羞怯的心理。我在教学实践中曾经以“影响人类社会繁衍生息”、“被无数文人墨客描绘讴歌”、“被中外哲人学者精辟论述”这三个短语来引出话题——爱情,又以“认识它将决定我们的人生是否会走向成功,拥有幸福”来体现这次探讨的重要价值。经过这样的渲染,学生虽然还比较兴奋,但羞怯心理大大降低,为取得教育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对话文本,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
  前面已经说到这篇文章文字浅显,生动有趣,仅从内容上来理解是简单的。因此可让学生自读,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说作者对“爱情”、“忠贞”、“心灵的追念”这三个阶段的理解,并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中,以文本为出发点,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由此而展开。在作者的笔下,学生们看到爱情是美丽的,这种美是不可比拟的。“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学生对这个理解感到很兴奋,它颠覆了社会、学校、家长潜移默化中的暗示。的确,似乎从来没有人向他们承认爱情是美丽的,它一直被视为洪水猛兽;他们也看到爱情充满了忠贞的力量,即便岁月消磨了青春和力量,可爱情让夫妻穿越苦难,创造财富,甚至跨越死亡,在爱人的心坎留下的是无尽的思念。当学生感受到真正的爱情要禁受岁月和风雨的考验,他们的神色也变得凝重,似乎在体味爱并不简单,爱意味着坚守与责任。爱情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人类的独创,是人类之所以高尚的标志。与文本的对话,使学生渐渐走近了爱情,不仅看到了它炫目的光芒,也看到了它坚硬的内核。
  3.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自主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在古今中外的诗歌中精选了几首,作为课文的拓展延伸。《上邪》、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舒婷的《致橡树》、李商隐的《无题》……我请学生在大声朗读的基础上,围绕“你从这些诗歌中读到了爱情怎样的内涵”这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有了对课文的理解为基础,学生的思维变得非常活跃,态度也越来越坦然。小组探讨中,他们认为这些诗歌也体现了爱情的忠贞和心灵的追念,除此之外,爱还意味着共经风雨,共享甜蜜,意味着尊重和信任,意味着牺牲和奉献,意味着责任和坚守……我为学生的这些理解感到欣慰:“今天,我们进行的是极富意义的探讨,爱情是美丽的,正因为它有如此丰富的内涵才显得格外美丽。爱,不是简单的相互吸引和爱慕,它必然伴随着考验和责任,需要为对方做出牺牲和奉献。十六岁,我们可以理解爱情,但若你想真正去享受爱情,请你问问自己——我是否有足够厚实的肩膀承担风雨,我是否有足够坚定的信念来坚守诺言。”此时,学生的目光都凝聚在我身上,我知道他们在思索我的话,界定着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4.随笔沟通,畅谈“我的爱情诠释”
  课后,我布置了以“爱情”为话题的随笔写作,指导学生可以了解父母的爱情故事,写写身边的爱;可以谈谈自己在文学作品中或影视作品中感受到的爱情,做一点简单的点评;可以谈谈自己的青春萌动,说说真实的想法。多维的角度,平等的沟通使学生情溢笔端,流畅真切。其中有位男生这样写:“到了十六岁,我才发现女生与男生的确是不同的,我更情愿帮助女生。许多同龄人都炫耀自己有女朋友了,我突然觉得,自己没有女朋友有点丢脸,心里便跃跃欲试。可是上了这堂课,我才觉得自己远没有这样的能力承担爱情,还是保持这样的距离吧。十六岁,我远离爱情。”教育,其实并不艰难。只要我们选择恰当的方式,采用平等的视线,就能让学生自己走近真理,接受真理。
  时至今日,要是还有人对在语文课堂上谈论爱情持否定态度,或者还要对爱情问题讳莫如深,那与其说是保守落后,还不如说是冥顽不化。由于历史的、现实的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种种原因,文本中本来少之又少的爱情内容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浪费了宝贵的爱情教育资源。对爱情内容的屏蔽,其结果是屏蔽了学生的心灵。中国青少年在爱情面前或在谈论爱情的时候普遍傻乎乎、常戚戚,或“超前开放”,应该说与我们的语文教育长期排斥爱情教育有关。所以,语文课上该不该讲爱情的问题毋庸置疑,而如何讲的问题我们还要讨论。我认为:要用开放的心灵来谈爱情:就是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运用各种手段,激发自己,同时引导学生突破心灵的封闭和桎梏,将心灵的每一个通道与文本中的爱情内容接通,以语文化、艺术化的方式让美好的爱情世界和学生美好的心灵世界融为一体。
  
  肖朝庆,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
川人社发〔2014〕7号各市(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加快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整合的意见》(人社部发〔2013〕18号),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就业优先战
我有一个学生,一直很努力,但是成绩却始终不见起色。他现在读高二,期中考期末考月考季考大考小考,统统和33结下不解之缘,真神奇。33,最中间,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甚至都轮不上“爱的暴力”——很少被哪位老师恨铁不成钢急了之后上脚踹。而且,他现在明显有一种破罐破摔的趋势,让人忧心。  不过从小学到现在,他的人缘都很好。  小的时候,爸妈工作忙,他追不得已学会自立,又因为病弱的爷爷奶奶一直跟在身边,又自觉学
在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过程中,时常要运用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现以2009年中考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一、统计思想    例1 (遵义)某学校在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活动中,从七年级的180名同学中任选出10名同学。让他们汇报了各自家庭一个月的节水情况,有关数据整理如下表。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村镇居住环境的综合改善,解决目前村镇住宅建设中存在的大而不当、华而不实、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浪费土地及式样单调、缺乏特色
最近,生产“华意牌”电冰箱的这样一家国家定点大型生产企业,绝没有想到会栽在小小的湖南省益阳市的一个区工商行政管理分局手里,不但被送上了“被告”席,而且被当地法院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法步伐的加快,地方人大常委会近几年制定了一些地方性经济法规。从这些法规来看,符合正确的立法原则,体现市场经济的规范要求,有利依法治国的具体实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和接受学习相比,探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逐渐变得“活”了起来。学习内容的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自由度”。新课改下的课堂是“活”了起来,但是,有一个新的问
教师要搞好教学活动,不仅要很好地把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及基本的教育原理,而且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幼儿园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养员只有了解幼儿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温饱型步入小康型时,衣、食、住、行都将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穿讲究仪表、风度,吃讲究营养、美味之后,要求住的方便、舒适又有自家风格的愿望日益强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