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禾刀:一项关于西南民族糯稻收割工具的历史文化钩沉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具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作为一类物件,农具有其自身的发展轨迹,同时也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的意涵。分析农具使用的社会场景,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一定历史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社会内部结构的运转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本文通过自古及今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糯稻收割工具——摘禾刀历史源流的追溯,分析其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糯稻种植的演变,从而呈现出一项农业生产工具的社会生命史。
其他文献
通过实地考察A县农村小微企业的绿色转型实践,指出在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绿色发展大趋势下,以强制性环境政策为触发点的制度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化,经由多元社会主体(基层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金融机构、市场同业)传导给企业差异化的绿色转型压力。这种外部环境压力以企业的个体属性差异(比如,相对规模、运营状况、外部支持、获得的社会组织关系等)为中介使企业在环保能力与环保意愿上产生分化,并最终生成积极型、被迫型、失能型和规避型四种不同类型的环境行为。本文的分析表明:一、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
契丹王朝时期,其境内契丹语的优势地位与其时东亚世界中汉语巨大影响力之间的互相作用,催生出了一批可以使用汉语及契丹语两种语言的双语者群体。其中以口头翻译为职业的通事,其源头可追溯至北魏时期的"乞万真"。辽代初年,通事群体凭借其语言能力与武艺,为契丹君主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而深受其信任并在政治场域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同时,契丹王朝境内亦有一批不以口头翻译为职业的双语者群体,由于王朝统治者致力于保持其境内的"多元化"语言环境,因此并未鼓励他族人学习本民族语言,而对于本民族成员使用第二语言亦多有限制,故契丹
1881年朝鲜王朝分别向清王朝与日本明治政府派出使团,希望通过对先于自己开展近代化革新的清王朝和明治政府进行考察,找出救亡图存的道路。同年10月,"领选使"金允植带领朝鲜学徒团到达了作为洋务运动重镇之一的天津,开始学习洋务。使团围绕清末的洋务运动,与洋务派重臣李鸿章以及相关人员,通过笔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年,朝鲜王朝以相对隐秘的方式,派出约有60名团员的访问团到达长崎。抵日后,团员被分派到日本的各个政府部门,并在日方相关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深度考察学习。归国后,团员被分派到开展开化运
李继迁叛宋前夕,受气候干冷与人口增长等自然因素影响,党项部族原本脆弱的、无法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生态摇摇欲坠,人口与资源之间竞争关系趋于紧张。"诸父昆弟多相冤怼"的历史表相背后,一个历史规律时常被忽略:物质丰歉与人口再生产之间的动态矛盾,即资源竞争的紧张度才是游牧部族或聚或散的内在本质。叛宋初期,为了拓展党项部族的生存资源渠道,加强对党项部族的控制,李继迁主要采取了臣附辽朝、联姻豪族、武力劫掠等方式,然而收效甚微,党项部族经济窘迫、政治涣散。叛宋后期,随着李继迁战略意图转向灵州,通过截获宋朝辎重、屯田兴
凉山彝族典籍文献《尔迪尔疵》,是毕摩为生前患有腋下臭味症和身体附着有"尔"鬼者举行超度亡魂时吟诵的专用经书,内容主要包括追溯"尔"的来源、蔓延污染的过程、造成的各种危害、围剿歼灭"尔"等。彝族传统观念中的"尔"症,既与嗅觉(臭味)相关,也与死亡方式(凶死)、祖辈的行为(杀人、狩猎)等相连。具有"尔"症的人,与麻风病、痨病一并被归入污秽肮脏之列,属于具有家族遗传特性的特殊病症,不仅从感官上给予强烈排斥,受到整个社会的歧视,而且在信仰深处还暗含了其家族及祖上曾有不当行为而遭受上苍降罪惩罚的
近代以来,边疆教育作为培育边疆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措施,发挥了促进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作用。国民政府时期西藏学生赴内地求学作为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重要一环,得到中央政府和部分藏族人士的大力支持。为此,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边疆教育政策并开辟多种就学渠道,近百名西藏籍学生得以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北方军官学校、国立边疆学校、北平蒙藏学校、西藏班禅驻京办公处附设补习学校等内地院校学习。这一举措不仅培养了新型"民族精英",也培育和强化了西藏籍学生的国家认同,他们在维护汉藏团结、搭建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维护国家统一
日语单词通常由汉字部分和注音假名部分组成,汉字的读音一般是固定的,按照辞典收录的方式来读。但在一些文学作品或歌词中,出现了不按辞典收录的读音来为汉字标注假名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字训异读法",也有人称之为"义训"或"添义法"。字训异读现象自古有之,既可以用与汉字部分同义的外来语或和语词对其进行训读,也可以根据篇章需要用跟汉字部分意思完全不同的词对其进行训读,是使用者根据表达需要创造出的临时性、解释性、个性化的用法,对语境的依赖度很高。正因为其使用的自由性与临时性,而出现了同一个词具有多种不同读音
古藏文chos与gtsug lag是两个有关吐蕃政治文化的古老词语,大量出现在《琼结桥碑》《墀德松赞墓碑》《唐蕃会盟碑》以及P.t.16+IOL Tib J 751《岱噶玉园建寺愿文》、P.t.1286+P.t.1287《吐蕃王臣传记》等文献形容吐蕃赞普的段落中,其含义虽迭经麦克唐纳、石泰安等前辈学者讨论,仍无一定论。以P.t.988《太公家教》、中村不折旧藏《古太公教》和P. t.986《尚书》等藏译敦煌汉文文献为据进行考证,发现在一系列称扬吐蕃赞普及与礼仪行为相关的古藏文文献中,此二词可释作"礼"
金朝尚书省左右司作为尚书省的省务处理机构,于天眷元年(1138)设立,负责尚书六部、百官与尚书省宰执及皇帝之间的政务沟通,掌管尚书省文书出纳,参与朝政,在金朝中央政务运行程序中处于运转枢纽地位。左右司设立之初,权力较大,尤以在官员选任上拥有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世宗之后,随着政治体制成熟和皇帝、宰执理政方式的变化,左右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至金末,其地位明显下降,成为以处理尚书省省务为主的政务出纳机构。金朝以左右司为政务枢纽的单线性运作方式,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权,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西藏通史》是近年来中国藏学和地方史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其中的《西藏通史·元代卷》以史志结合的方式,以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发展为关照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交通、宗教等方面,详尽论述了自1260年至1368年西藏地方的发展全貌,以及西藏地方与中央、西藏与祖国内地、藏族与祖国多民族大家庭息息相关的历史联系,具有很高的学术性、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