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认知冲突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on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认知冲突;日常经验;新旧联系;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4—0104—01
  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当原有概念与现实情境存在某些差距时,就会引起学习者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在课堂教学中,若能巧设认知冲突,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不仅能促成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有意识地巧妙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日常经验上、新旧联系间、实验探究中产生认知冲突。
  一、基于日常经验,引发认知冲突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设置认知冲突。例如,学生对于“酒是陈的香”这句俗语非常熟悉,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若直接说明陈酒较香是因为生成了具有芳香味的酯,就会因为学生缺乏适当的知识基础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于是就设计依次递进的问题:“酒越陈越香说明了什么问题?酒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的乙醛和乙酸是否产生酒香的原因?”
  在此前,学生刚刚学习了乙醇能够被氧化为乙醛,而乙醛能够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的知识,而当教师告知他们这两种物质均不是引起“酒香”的原因时,学生就会迫切产生知晓原因的强烈愿望。此时再演示酯化反应的实验,学生就会特别关注酯独特的气味,并因能够解释酒香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日常经验,而且形成了大量的日常概念,也称为“前科学概念”。当“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含义一致(即朴素概念)时,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科学概念;而当学生已形成的前概念偏离科学概念(即迷思概念)时,则会对学生的科学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对前科学概念的不满是促使学生概念转变的关键因素,只有当学生感到原有的概念失去了作用,不能解释新的事件或者不能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时,他才可能去改变原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设认知冲突情境进行概念转变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于新旧联系,生成认知冲突
  探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将此作为新知识的起点,可促进新知识的学习。研究表明,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在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中已经有了“4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若提出问题:“以下2个反应属于哪一种基本反应类型?①3CO+Fe2O32Fe+3CO2;②Cl2+H2O=HClO+HCl”。
  学生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种反应并不属于4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即4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不能囊括所有的化学反应。由此就产生值得研究的问题,即这两个反应到底属于什么反应?有没有可以囊括所有化学反应的更本质的分类方法?这些问题的设计基于原有知识,而原有知识又不能解决当前问题。此时,师生共同分析化学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特点,就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特征在于化合价发生变化,而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进行化学反应的分类可以包容所有反应,从而促进“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
  三、基于实验探究,制造认知冲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设置认知冲突的重要手段。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探究性实验情境,预先有目的地让学生尝试作出猜想,然后通过实验产生意想不到的新现象,促使学生用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去顺应、解释这些新现象。
  例如,在学生学习完“钠的化学性质”后,可让学生思考钠和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并要求学生推测反应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他们会自然地想到活泼的金属钠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铜,现象是有红色的铜析出。对于智优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想到金属钠也会与水发生反应,由此推断在生成红色铜的同时还可能有氢气生成。此时进行实验,可能发现与学生预测均不相符的现象,即并没有红色的铜出现,而是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
  由此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迫切希望知道氢氧化铜产生的原因。此时,引导学生对反应物的组成(钠、水、硫酸铜)展开分析,就会得出反应的本质是: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进一步和硫酸铜发生反应。进而推断,钾、钙等比钠更活泼的金属应该具有相似的反应特征。
  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给人以知识,而化学史给人以智慧。”正是在解决传统知识与不断产生的新奇现象之间的认知冲突上,科学家的智慧得以体现,化学学科得以发展。因此,在无法直接进行实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科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实验来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介绍了半精纺系统和Outlast空调纤维的主要特点,在16.7tex Outlast纤维/羊绒(70/30)混纺针织纱的纺制过程中,探讨了纺纱工艺参数、主要技术难关和注意问题。用该纱线织就的内衣和毛
【关键词】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材;师生关系;   评价;活动;心态;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96—01   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发展健康心理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
本文通过对不同乒乓球运动相关文献中最常出现的5种步法的细致观察和解读,找出了一种乒乓球运动脚步移动程式的根据,通过其可辨别各种乒乓球步法的操作方法、特点和对比效果
〔关键词〕 专业成长;教育观念;育人观;人才观;学生  观;成长观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2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实施,人们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成长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指导着教育实践,影响着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说”;兴趣;内容;   方法;机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6—0098—01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古今中外教育家都非常强调兴趣的重要性。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说明了让学生“感兴趣”是他们进入课堂角色的根本
摘 要:大学生排球意识的培养是学生进行排球训练的必要基础。然而目前高校的排球课堂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大学生的排球意识不强,对于排球的认识不足,在进行排球训练时,动作普遍存在不符合标准的问题。因此,做好大学生排球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的。高校体育教师的排球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对大学生的排球基础知识和排球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包括激发大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和信息,对排球以及排球比赛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思维。  关键词:大学
为优化拖拉机驾驶室座椅设计,减轻驾驶员作业负担,提高作业效率,解决我国拖拉机在驾驶室座椅舒适性方面技术基础研究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骨骼关节识别的拖拉机驾驶室座椅
《医学物理学》是医学类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更好地开展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本文对中医活血化瘀疗法内涵的物理学进行探讨。心脑血管疾病
〔关键词〕 班级管理;人性化管理;优点;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1—0026—01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对学生
西安、吉林市两地相继出现幼儿园违法给幼儿喂食“病毒灵”事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截至目前,两地涉事幼儿园已被依法关停,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