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没毛病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慢脚步,促进健康
  忙里偷闲对身心有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莱文博士1999年做了一项如今相当出名的研究,他分析了31国各大城市的生活步调,量测人们的行走速度,以及邮局职员递出邮票所需的时间等,发现东欧和日本的生活步调最快,而冠心病比率也最高。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魏斯曼教授2006年重做了这项实验,但仅测量人们的行走速度。结果发现,比起1999年,人们的生活步调加快了10%。
  城市规模越大,生活步调就越快。我们如今的生活步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快。曾经针对这个主题著书的史蒂芬妮·布朗博士形容,这种快步调生活就像是一种瘾头。“人们不能自已,动作只会越来越快。”布朗说,“你逐渐需要在计算机前花更多的时间。你把手机放在枕边睡觉,这样就能在起床后立刻拿起手机,看看有啥新鲜事。你就是无法不这么做,渐渐地这些行为会如同起床后先喝杯水一样,变成一种需要。”不过有些人发觉这其中有点问题。“社会逐渐到达了某个临界点。”布朗说,“我希望之后会演变成一种共识:跟人共进晚餐时,掏出手机会显得不太礼貌。”
  布朗建议我们先迈出一小步,克服总想加快生活步调的瘾头。也许可以从每天减少5分钟查看手机电子邮件通知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她说,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变,电子装置可能会内设限时功能,比方说苹果已经宣布,iOS12系统可让使用者监控自己在手机和app上花了多少时间。
  除了整体生活步调,有些事情慢下来也不错,比方说吃东西。一项针对将近6万名日本人的研究显示,那些吃东西很慢或速度正常的人,比起狼吞虎咽的人,比较不会超重。一般认为,人体的回馈机制需要15~20分钟才能让我们知道自己吃饱了。因此,吃慢一点,可以让身体回馈机制有机会发挥作用。
  工作少一点,成就多一点
  休息一下或打个盹,并不会妨碍
  工作表现
  这个逻辑听起来很简单:你的工作时间越长,就越能完成更多的工作。不过多项研究指出,我們的大脑其实有点像肌肉,用得越多,就越会疲劳。所以,应该在短时间内冲刺,再搭配大量的休息时间。
  软件公司Draugiem Group的研究指出,关于工作与休息的平衡,关键数字是52和17——努力工作52分钟,然后休息17分钟。该公司通过生产力分析软件DeskTime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采用这个模式工作的人,成就最高。
  那么,你在这“理所当然”的休息时间里应该要做些什么呢?当然是看小猫、小狗的可爱照片啦!日本广岛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学生在看过小猫、小狗的照片之后,比起看成年猫狗的照片,更能够聚精会神,在寻找数字游戏以及类似《外科手术》之类需要灵敏度的游戏中表现也比较好。这或许是因为可爱的动物触发了受测者天生的照护本能,使得他们更为专注与警觉。
  白天闭目养神也有帮助。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发现,午餐时间打盹一小时的人,在回忆测试和解数学题上的表现,比起没打盹的人来得优异,因为打盹能让大脑有机会充电。打盹的时间若是足够长,甚至可能有助于减肥。意大利都灵大学的席摩娜·波,针对1500多名中年人做了为期6年的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发胖的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6.3小时;而那些体重在健康范围之内的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2小时。
  无聊的好处
  放空的大脑才有创造力
  我们通常把无聊视为不速之客,欲除之而后快。不过研究显示,让自己觉得无聊也有好处。
  “无聊是一种颇受嫌恶的情绪,不过它其实对我们好处多多。”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心理学讲师桑迪·曼恩博士如此说。曼恩的研究内容让人无聊到不行,她最爱用的方法是鼓励受测者努力抄写电话簿,或在脑中读出每个电话号码。在另一项实验中,她鼓励受测者思考两个塑料杯有多少种使用方式。结果那些只在脑中读出电话号码、被实验弄得最无聊的人,能够想出最多点子。换句话说,也就是最有创意。
  “如果你没什么东西可以刺激大脑,大脑就会自己创造刺激。”曼恩说,“你的思绪会四处漫游、做白日梦。这相当重要,因为这样可以使你把各种事物串联起来,摆脱大脑老是爱说‘那个点子太荒唐,绝对行不通’的局限。”
  然而无聊并不总是具有正向力量,比方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容易觉得无聊的人,也比较容易网络成瘾,或者“不当使用智能手机”。
  我们对无聊感的反应,似乎是决定它有益或有害的关键。“无聊只是一个信号,告诉我们该做些别的事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神经科学家詹姆士·丹克特解释,“无聊本身没有好坏,关键在于我们的反应是把它转变成自毁行为,还是刺激创意。”
  只要正确运用无聊,无聊也会成为激发创意、帮助我们释放潜能的正向力量。
  (摘自《 BBC知识·国际中文版》)
其他文献
昭和电工案  日本刑法历来主张贿赂的主要责任在于受贿方,刑法制定之初,就规定了单纯受贿罪、受托受贿罪和事前受贿罪三种基本受贿犯罪类型。1941年,为强化公务员风纪,又增加了向第三者提供贿赂罪、枉法受贿罪、事后受贿罪。二战后,日本又于1947年制定了《国家公务员法》,该法将日本的公务员分为一般职公务员和特别职公务员,对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作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提出了相应的惩戒措施。  1948年,发生了日
期刊
40年前,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用4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那么,新时代的改革将会怎样继续?信号是强烈而清晰的。  改革态度很明确。在《人民日报》等众多央媒上先后刊发的两篇“宣言”的署名文章的标题,可以很好回答这个问题: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艰苦奋斗再创业。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所处的发展形势的战
期刊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長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只是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3厘米?  (摘自公众号“古文观止”)
期刊
王守仁12岁时正式就读私塾。去私塾时,要经过一条热闹的大街,街尾处有一家每天都挤满了人的小赌坊。见此,王守仁向同伴提议换一条路走。  “他们赌他们的,我们走我们的,互不相干,有什么关系?”同伴很不解。  王守仁说:“我怕看多了,会产生欲望。”  同伴哈哈大笑起来:“你的意志力太不坚定了,看几眼根本不要紧。”  同伴不以为意,坚持走原来的路线,但王守仁还是决定绕道去私塾。  后来去私塾时,偶尔会远远
期刊
智能手机?有了。备用电池?有了。电源线?有了。在决定好为夏季旅行打包哪些东西之后,你可以进入到更难、也更有趣的下一步——那就是规划你将要做的事情。  翻阅旅行手册和纸质地图都已经过时。技术工具可以更有效地为你保持一个有条理且易达成的旅行规划。作为一个频繁的旅行者,我通常会求助于一些节省时间工具:建立我自己的地图导航、使用行程管理应用程序、用电子数据表格记录重要的旅行注意事项。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
期刊
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好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效率,糟糕的奖励与惩罚机制则是具有毁灭性的。激励机制的超级威力所造成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激励机制引起的偏见”,有的人因为受过教育而变得道德高尚,然而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之下,他可能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还会为自己的糟糕行为寻找借口。  2.喜欢/热爱倾向  喜欢/热爱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会促使人们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
期刊
在《心理学前沿》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中,运动心理学家亚尔·加利和伊利亚·莫格列夫分析了30年来NBA季后赛的战绩,发现处于绝境中的球队表现比其他情况下更加糟糕。传统观念认为,没有退路会逼迫运动队激发出潜力,正所谓绝处逢生。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重压之下的努力不一定会转化为胜势。在经济学和心理学中,“期望效用理论”预测,人们在付出的净回报最高的时候最卖力,会有最好的表现。比如,中国的楚霸王项羽“破
期刊
当前,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获得破格提拔,在基层一线担任重要职务。这种现象引起社会广泛讨论,之所以引发公众的讨论,大多与他们年轻的年龄有关。一些人认为,年龄是干部破格提拔所破之“格”,其实这是对干部破格提拔的误解。  那么,破格提拔干部的关键之“格”是什么?如何避免“破格”演变成“出格”?  年龄不是干部破格提拔所  破之“格”  在我国干部任用的相关规定中,除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兜底”年龄应
期刊
通过会议统一思想、部署工作、协调行动,是行之有效、必不可少的领导方法。对办公厅(室)工作人员来讲,跟会听会既是近距离服务以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又是近距离观摩以修学储能的宝贵机会。善不善于跟会、善不善于听会,是衡量其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准。  遗憾的是,有的新同志因为仅靠自己摸索,在这方面走了不少弯路;有的则因为认识不到位,一直存在一些不好的习惯。其中,比较明显的是不遵守会风会纪的一些“身
期刊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改变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改革开放不断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赋予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新的时代内涵。在领导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社会革命的进程中,我们党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通过自我革命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