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草南广9馆陶组属于超稠油,该区块东南区域油井经轮次吞吐后,采出程度较高,地下亏空大,极易发生汽窜,导致热效率降低,周期油汽比下降,为解决这一难题,在该区域实施了同注同采。而在实施过程中又遇到新的问题,受锅炉运行限制油井待注时间增加、同注井组排水期明显延长及不同的同注井组产生汽窜等,为此,我们实施进一步的优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超稠油;汽窜;同注同采;优化
中图分类号:TE3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32-01
1 同注同采的提出
草南广9馆陶组属于超稠油,该区块东南区域油井经轮次吞吐后,采出程度较高,地下亏空大,极易发生汽窜,导致单井油层动用严重不均,蒸汽波及面积受到限制,热效率降低,油井的排水期延长,周期油汽比下降,吞吐效果变差,区块稳产难度大。前期已尝试过小的同注井注,无法解决三四口井的汽窜问题,后井反复研究并与相关科室结合,计划分两个井组(第一个:CNP30、CNP33、CNP40、CNP44,第二个:CNP31、CNP52、CNP53)实施同注同采。
由于第1井组里已有3口井进入周期末,2013年12月下旬优先实施同注同采,而草南平44产量较高,且该井与第2井组的草南平52存在双向汽窜,故暂不纳入同注计划。
考虑到草南平30井本周期为第8周期生产。该井7、8周期分别实施了调剖转周,其中本周期共注入泡沫剂6吨,注氮量60000方,目前共生产70天,周期产油353吨,平均日油5吨,生产效果较理想。同时由于井组注汽影响草南平44井,而目前平44井日油4.7t/d,为避免汽窜影响产量,对草南平30井实施调剖。2014年5月开展第二同注井组的转周工作,并对CNP52实施调剖。
2 同注同采的实施及效果
第1同注井组油井由于都经过多伦次蒸汽吞吐(平均9个周期),地层亏空大,本周期注汽压力均较低,平均注汽压力7.1MPa,较上周期下降2.3MPa;焖井压力低,放喷均不出,并且草南平30启炉注汽的第三天草南平44即因受汽窜影响停井,调剖未达预期效果。
与上周期对比,此次同注同采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排水期明显延长:本次同注同采的三口井平均排水期达到21天,较同期平均延长13天;第二井组存在同样的问题,平均排水期延长11天,其中草南平53的排水期达到37天,草南平52实施调剖转周后,排水期与上周期持平,均为5天。二是见油后含水下降慢; 草南平30见油后26天平均日油3吨,同比下降3.6吨/天,草南平33见油后27天平均日油0.8吨,同比下降3吨/天,草南平40见油后9天平均日油0.5吨,同比下降3.4吨/天。
两个同注井组结束后,对比同注前后平均生产时间、平均累油及平均日油,其平均日油均出现小幅下降,基本与周期递减持平,同注虽然解决了汽窜问题,但在提升周期效益方面未达预期。而在同注同采实施过程中产生新的其它问题:一是油井待注时间延长:第一井组平均待注时间6.3天,其中草南平40待注时间长达11天,第二井组平均待注时间9天,其中草南平31井待注时间为13天。二是不同的同注井组相互影响:第二井组的草南平52注汽对第一井组的草南平44产生影响,并通过草南平44对草南平40产生汽窜影响。第二井组的草南平52井4.25日启炉注汽,草南平44于5.2日受汽窜影响下调参数,随后第一井组的草南平40于5.3日受汽竄影响,该井正处产量上升阶段,发生汽窜后日油能力下降幅度较大。
3 同注同采的优化
从注汽、转抽、生产过程中发现油井排水期普遍延长、油井峰值期缩短、大部分油井同周期对比效果不理想、锅炉运行困难、油井时率受到影响等不利因素,我们对同注同采实施优化:
3.1 缩小同注规模,减少油井待注时间
资料显示草南平30及草南平44互相之间汽窜严重,必须同注同采,而草南平33最近一次注汽未对草南平30产生影响,对草南平40影响也较小,并且草南平40及草南平30对草南平33影响均较小,即草南平33具备单独注汽条件。
据此我们重新划分注采井组:第二井组维持不变,第一井组的草南平30、草南平40、草南平44实施同注同采,草南平33实施单采;
根据之前在草南平30、草南平52实施调剖转周的效果统计,平均单井日油3.4t/d,相比常规转周平均日油2.2t/d提高1.2t/d,周期生产效果明显好于前周期,周期递减出现负增长。因此对草南平33第9周期单独注汽并辅以氮气泡沫调剖,截止目前,草南平33与前一个周期对比(同注同采)峰值产能提高2.5t/d,周期累油多372吨。
3.2 对汽窜中心井实施刚性封堵
两个井组在注汽过程中与草南平44发生汽窜,相互干扰。针对这一状况,为隔开两个井组间的汽窜通道,对草南平44采取“凝胶堵剂+中等强度凝胶颗粒+高强度凝胶颗粒”三段塞式复合封堵。该井配注2000方,初期平均注汽压力8.5MPa,比上周期高约1.7MPa,同井组草南平40、草南平30注汽压力降上周期均有所增加,平均注汽压力升高1.4MPa,井组内其他井没有发生明显汽窜,只有草南平52有一定气窜显示。对比第二次两个同注井组的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第一同注井组本次平均累油只有438吨,较上周期大幅下降357吨,平均日油也由3.2吨/天下降至1.9吨/天。分析其效果变差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草南平30井本次转抽后生产100天,排水5672吨一直未见油,分析其可能存在套漏,目前计划验套、调剖转周;二是草南平44本次实施复合封堵后对于封堵汽窜通道起到一定作用,本次同注对于其它井的影响明显减弱,但刚性堵剂也很可能堵住了一部分泄油通道,导致本周期生产106天,累油仅57吨。
而第二同注井组的生产效果则明显好转,3口井在平均生产150天后周期累油达到581吨,平均日油3.9吨/天,高于上周期0.8吨/天,并且3口井目前仍保持平均日油4.6吨/天的产能,措施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4 下步规划
4.1 考虑到草南平44本周期生产效果差,且其作为两个同注井组汽窜纽带的通道并未得到完全阻隔,为保证第二井组本周期的延续,下步在第一同注井组注汽前对其实施封井。
4.2 草33区块高干注汽取得较好生产效果,考虑试验高干注汽,提高注汽干度,提升注汽质量,改善生产效果。
4.3 在此提出一个设想,由于中心区域亏空大,注汽压力持续降低,排水期延长,同注同采并未达到抑制井间汽窜的目的,在此情形下,一注四采(注草南平40,该井注汽对其它三口井都有影响,其余3口井焖井)或两注四采(注草南平30、草南平33,其它两口井焖井)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宏驰.超稠油水平井同注同采工艺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05.
[2] 刘峰.单家寺油田汽窜研究及对策.科技导向, 2012.02.
[3] 孙旭东,冯玉.“一注多采”技术在辽河油田超稠油油藏中的应用.特种油气藏,2004.10.
[关键词]超稠油;汽窜;同注同采;优化
中图分类号:TE35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32-01
1 同注同采的提出
草南广9馆陶组属于超稠油,该区块东南区域油井经轮次吞吐后,采出程度较高,地下亏空大,极易发生汽窜,导致单井油层动用严重不均,蒸汽波及面积受到限制,热效率降低,油井的排水期延长,周期油汽比下降,吞吐效果变差,区块稳产难度大。前期已尝试过小的同注井注,无法解决三四口井的汽窜问题,后井反复研究并与相关科室结合,计划分两个井组(第一个:CNP30、CNP33、CNP40、CNP44,第二个:CNP31、CNP52、CNP53)实施同注同采。
由于第1井组里已有3口井进入周期末,2013年12月下旬优先实施同注同采,而草南平44产量较高,且该井与第2井组的草南平52存在双向汽窜,故暂不纳入同注计划。
考虑到草南平30井本周期为第8周期生产。该井7、8周期分别实施了调剖转周,其中本周期共注入泡沫剂6吨,注氮量60000方,目前共生产70天,周期产油353吨,平均日油5吨,生产效果较理想。同时由于井组注汽影响草南平44井,而目前平44井日油4.7t/d,为避免汽窜影响产量,对草南平30井实施调剖。2014年5月开展第二同注井组的转周工作,并对CNP52实施调剖。
2 同注同采的实施及效果
第1同注井组油井由于都经过多伦次蒸汽吞吐(平均9个周期),地层亏空大,本周期注汽压力均较低,平均注汽压力7.1MPa,较上周期下降2.3MPa;焖井压力低,放喷均不出,并且草南平30启炉注汽的第三天草南平44即因受汽窜影响停井,调剖未达预期效果。
与上周期对比,此次同注同采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排水期明显延长:本次同注同采的三口井平均排水期达到21天,较同期平均延长13天;第二井组存在同样的问题,平均排水期延长11天,其中草南平53的排水期达到37天,草南平52实施调剖转周后,排水期与上周期持平,均为5天。二是见油后含水下降慢; 草南平30见油后26天平均日油3吨,同比下降3.6吨/天,草南平33见油后27天平均日油0.8吨,同比下降3吨/天,草南平40见油后9天平均日油0.5吨,同比下降3.4吨/天。
两个同注井组结束后,对比同注前后平均生产时间、平均累油及平均日油,其平均日油均出现小幅下降,基本与周期递减持平,同注虽然解决了汽窜问题,但在提升周期效益方面未达预期。而在同注同采实施过程中产生新的其它问题:一是油井待注时间延长:第一井组平均待注时间6.3天,其中草南平40待注时间长达11天,第二井组平均待注时间9天,其中草南平31井待注时间为13天。二是不同的同注井组相互影响:第二井组的草南平52注汽对第一井组的草南平44产生影响,并通过草南平44对草南平40产生汽窜影响。第二井组的草南平52井4.25日启炉注汽,草南平44于5.2日受汽窜影响下调参数,随后第一井组的草南平40于5.3日受汽竄影响,该井正处产量上升阶段,发生汽窜后日油能力下降幅度较大。
3 同注同采的优化
从注汽、转抽、生产过程中发现油井排水期普遍延长、油井峰值期缩短、大部分油井同周期对比效果不理想、锅炉运行困难、油井时率受到影响等不利因素,我们对同注同采实施优化:
3.1 缩小同注规模,减少油井待注时间
资料显示草南平30及草南平44互相之间汽窜严重,必须同注同采,而草南平33最近一次注汽未对草南平30产生影响,对草南平40影响也较小,并且草南平40及草南平30对草南平33影响均较小,即草南平33具备单独注汽条件。
据此我们重新划分注采井组:第二井组维持不变,第一井组的草南平30、草南平40、草南平44实施同注同采,草南平33实施单采;
根据之前在草南平30、草南平52实施调剖转周的效果统计,平均单井日油3.4t/d,相比常规转周平均日油2.2t/d提高1.2t/d,周期生产效果明显好于前周期,周期递减出现负增长。因此对草南平33第9周期单独注汽并辅以氮气泡沫调剖,截止目前,草南平33与前一个周期对比(同注同采)峰值产能提高2.5t/d,周期累油多372吨。
3.2 对汽窜中心井实施刚性封堵
两个井组在注汽过程中与草南平44发生汽窜,相互干扰。针对这一状况,为隔开两个井组间的汽窜通道,对草南平44采取“凝胶堵剂+中等强度凝胶颗粒+高强度凝胶颗粒”三段塞式复合封堵。该井配注2000方,初期平均注汽压力8.5MPa,比上周期高约1.7MPa,同井组草南平40、草南平30注汽压力降上周期均有所增加,平均注汽压力升高1.4MPa,井组内其他井没有发生明显汽窜,只有草南平52有一定气窜显示。对比第二次两个同注井组的效果,产生了明显的差异,第一同注井组本次平均累油只有438吨,较上周期大幅下降357吨,平均日油也由3.2吨/天下降至1.9吨/天。分析其效果变差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草南平30井本次转抽后生产100天,排水5672吨一直未见油,分析其可能存在套漏,目前计划验套、调剖转周;二是草南平44本次实施复合封堵后对于封堵汽窜通道起到一定作用,本次同注对于其它井的影响明显减弱,但刚性堵剂也很可能堵住了一部分泄油通道,导致本周期生产106天,累油仅57吨。
而第二同注井组的生产效果则明显好转,3口井在平均生产150天后周期累油达到581吨,平均日油3.9吨/天,高于上周期0.8吨/天,并且3口井目前仍保持平均日油4.6吨/天的产能,措施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4 下步规划
4.1 考虑到草南平44本周期生产效果差,且其作为两个同注井组汽窜纽带的通道并未得到完全阻隔,为保证第二井组本周期的延续,下步在第一同注井组注汽前对其实施封井。
4.2 草33区块高干注汽取得较好生产效果,考虑试验高干注汽,提高注汽干度,提升注汽质量,改善生产效果。
4.3 在此提出一个设想,由于中心区域亏空大,注汽压力持续降低,排水期延长,同注同采并未达到抑制井间汽窜的目的,在此情形下,一注四采(注草南平40,该井注汽对其它三口井都有影响,其余3口井焖井)或两注四采(注草南平30、草南平33,其它两口井焖井)是否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宏驰.超稠油水平井同注同采工艺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05.
[2] 刘峰.单家寺油田汽窜研究及对策.科技导向, 2012.02.
[3] 孙旭东,冯玉.“一注多采”技术在辽河油田超稠油油藏中的应用.特种油气藏,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