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菱学诗”悟考场作文之道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节,联想到刚刚看过的2011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颇有感悟,颇受启发,香菱在学写诗中出现的问题与我们同学在考场中出的问题是何其相似。
  我们都知道,香菱的身世很是凄苦,三岁时被人拐走,与双亲分离,后又不幸遇到呆霸王薛蟠,做了人家的侍妾。但她聪慧有追求,来到大观园就开始跟林黛玉学诗。于是黛玉让她以“咏月”为题目来写一首诗。应该来说,此时香菱的写作水平与我们的学生是差不多的。请看她写的第一首诗: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看过后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林黛玉的评价是很中肯正确的,它的毛病主要是:
  单调空洞,堆砌辞藻,凑搭成句。这首诗首尾两联28个字,只说得个“月亮很亮”,内容十分有限,不能寄情寓兴,加上语意重复,一篇之中不见翻新,显得词汇贫乏,造句呆板;
  于是香菱写了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黛玉的评价为: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为什么?那就是过于牵强、过多的拉别的东西来比附。而且只是为了写景而写景,没有“寄情寓兴”。虽然脱去前一首诗老是形容月亮本身形貌的窠臼,但却又跌进“句句倒是月色”的误区,通篇只说得个“月色很白”,仍没有步入咏物诗的佳境。
  于是香菱写了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大家对它的评价是:“新巧有意趣。”
  这首诗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最后更在嫦娥的“自问”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情__这是她自三岁离开了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蓄积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景——“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众姐妹说这首诗“新巧有意趣”,决非溢美之词。
  香菱的前两首为什么受到黛玉的否定,就是它为文造作,没有个性,没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感受,只是为了写而写,因为打不开思路,只好堆砌辞藻,以凑成诗句,如此之作,自然也就谈不上打动人心了。请看这一篇高考作文的风格与香菱的前两首诗是何其相似:
  最爱深秋,并非它的愁情与怅然,只因那本是葵花盛开的季节,它总是让我莫名地想起才女李清照,每一种己任都饱含哲理,还有那个日日在葵花下作画的天才画家。有人说凡·高的一生充满着蹩脚与哀情。也许有葵花盛开的地方就有他的天堂。凡·高的一生也许是孤独的,他烧焦的左手割掉右耳时也许是疼痛的,但不一定是痛苦的。他一生都和葵花做伴,葵花下洋溢着他灿烂的笑脸。庄子曾经说过,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是不快乐的呢?所以我宁愿相信凡·高把他的心驻扎在秋天。
  这是2011年高考作文的选段,它表面文采飞扬,其实是虚情假意地生搬硬套,作文的题目是“我的时间”,可这些名人与“我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没有自我,没有独特的感悟,所以只能东拉西扯,凑搭成文。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呢,香菱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写自己的生活。应该像香菱一样,发自肺腑地说自己最想倾吐表达的东西,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如果写记叙文,那就要“生活写真”,用朴实本分的情感来感动读者。比如这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我的时间
  每一个清晨,都平静地把自己铺成一张白纸,等着阳光到我的灵魂里泼墨挥毫;每一个夜晚,都把自己倒得空空的,然后往里面添加风、星星、萤火虫……总之,尽量添加一切诗意的东西。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认识自己,在我的时间里做我自己。
  我知道自己,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有人说,眺望摩天大楼的人,其实是在眺望自己的幸福。我不是,我的幸福没有那么高。
  我的幸福低到尘埃里。
  世上有不计其数的成功者,他们头顶光环,令人艳羡,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然而,那是你想要的吗?人生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做你自己。
  有的人幸福如瀑布或山洪,有的人幸福如涓涓小溪。
  屋檐上鸽子成群,院子里花团锦簇。你喜爱的小狗,即便你在它吠叫时打它的小脸,它也依然喜欢偎依着你安静入睡。还有不被打扰的月亮,可以喝的露水……这一切都是我要急着向你表达的,我安静的幸福,我真实的自己。
  在这么高速旋转的时光里,我们丢失了什么,我们又拣起了什么?看着那令人窒息的钢筋水泥构造中步履匆匆的人们,看着那尾追在名人背影后的追星者,以及盲目模仿复制成功者道路的人……他们的眼睛储满了名利却丧失了蓝天,他们的耳朵塞满了阿谀却失去了鸟鸣。他们失去了自己,迷失在别人的道路与时间里。
  在我的时间里,我要做自己,追逐我低入尘埃的小小的幸福。
  我时常背上背包到附近的山上去远足,在自然中,我找到了自己。当繁密的树叶遮住午后的阳光又故意疏漏其中的一两缕打在潮湿的地面,当深秋的第一枚或黄或红的落叶在我面前摇曳而下带着欲言又止的幽怨,当南风带着沁人的土袭乱我的头发……
  这一刻,时光在外部世界里一点一滴地逝去,却好像与我无关。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时间,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我可以坦然地与自己对话……
  在我的时间里,我只想做我自己,我只想像个孩子一样,在你面前兴高采烈地阐述我简单的思想。在属于自己的道路上,在忠于自己的幸福里,做我自己,就像那水边的蜻蜓。
  临风吟唱,翩翩起舞。
  这是2011年浙江卷的满分作文。从此文的第一段开始,我们就被作者的那种纤细的感触、低浅的吟唱、平和的态度、真实的感受、谦卑的愿望所打动。作者没有怎么去在意那些万众瞩目的成功者,更没有把那些崇拜者和模仿者当一回事,只是写出了自己涓涓细流般的小小的幸福,这是一种朴素的草根式的满足。因为是自己真实感触的自然流露,所以格外地感动人心。   而对于要写议论文的同学,也需要多写自己的感受。要敢于“直击现实”,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展现时代气息,而不能像香菱的第二首诗那样只是牵强比附,拉杂一些典故来凑数。过去那些“掉书袋、套路型”的作文,已经不会再得高分。请看下面这篇优秀作文:
  我的时间
  懂得,所以相信;相信,所以坚持;坚持,所以自主。成功不在于复制,也没有绝对的范本,只有认清自己,自主“我的时间”,才能成就你独一无二的孤本。
  总记得周末的校门口,总是停满了大小不同的车辆。总有眼神疲惫的学生,一出校门便被急切等待的家长搂进怀中,护着他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过,小心翼翼地送进车里。可我从不,我总爱自己独自拎着书包,慢慢踱回不算太近的家中。一路上,风声、人潮声、喧语声浸满久离世俗热闹的我。我总是庆幸:这一段真正属于我的时间如此可贵!那些平凡而真实的人世风光,一点点扎进我柔软的内心,平和、安定的心性也在此间慢慢养成。我始终相信“我的时间”能给予我更多的力量,于是,我选择自主前进。
  龙应台曾说:“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人在5000米赛跑,有人在百米冲刺,而你却在清晨漫步,你会害怕自己会被淘汰了吗?不,不会的。”因你知道自己将在哪里成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所以无需复制他人的成功之路,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在我的时间里做我自己该做的事。
  高三的自主招生,比起往届范围大大扩展,自主招生风更流行时,身边无数的人想通过先于高考的自主招生获得大学的敲门砖,但我却安之若素,一心当起了“又宅又独”的乖学生,置身事外。能够平静地看待风潮而不心生羡慕,我想是源于对自己的充分认识与对时间的把握。我深知自己不擅长竞赛类的难题、偏题,盲目参加只会适得其反,不如安心专注高考,用那些“我的时间”弄清每一道做过的试题,为将来从容准备,岂不更为划算?
  身边的朋友也有笑我傻的,但我只是报之一笑。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讲:“别人看来我是荒谬,我看自己是绝伦。”的确,有很多人在自主招生里一举成功,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菜”,盲目跟风,不如相信自己,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间里发愤苦读,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平坦大道!
  在人生的路途里,很多东西是无法参照和复制的,不要迷信别人的传说,认清自己的心性,不为外物琐事所扰,自主过好“我的时间”,即使头破血流,也能练就铮铮铁骨!
  有很多东西难以出彩,便是少了自己的东西。作为“90后”的领路人,我们更要认真把握自己的时间,才不负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灵魂!
  本文从寻常事出发写自我真事,抒发自我真情,文章深刻的论证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选取生活真实来演绎人生道理:一是周末校门口的家长上门接孩子,一是风头正劲的自主招生,情理真挚而充沛。寻常事情中的情理也极其容易引发情感共鸣,这胜却大讲道理甚或套用文化名人的写作之风,这也是在样卷中被阅卷组评为满分的原因所在。
  古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生活,摄取生活的营养,紧扣时代脉搏,聆听生活绽放的声音,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有个性作文。
其他文献
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的重要题型,也是难度较大、考生易丢分的题目。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基本上都是从“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三个角度来设置的。据此,笔者拟从上述三个方面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一般主观题的设题规律作一些探索,并总结出相应的答题特点,以期对我们的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 从“写什么”角度设题  主要针对概念把握、句义理解、主题提炼、形象概括等方面设题,有时和“为何这样
期刊
又到一年高考时。每当此时,不管是局内人还是局外人,都会不约而同地谈论起这个话题。当代名家们笔下独具魅力的高考故事,更让人回味无穷。  著名作家余华,参加了恢复考试制度后的第一次高考,不过落榜了。对于自己的高考,余华在《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一文中写道:“高考那一天,学校的大门口挂上了横幅,上面写着: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教室里的黑板上也写着这八个字,两种准备就是录取和落榜。一颗红心就是说在祖国的任何岗
期刊
一、 形象篇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 结合全诗,分析“风”这个形象具有怎样的品质?  (2) 本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别 薛 华  王 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期刊
【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认为,
期刊
2012年诗歌鉴赏题大多沿袭了传统的考法,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设题。如安徽卷,一道题考查分析诗人形象,一道题考查诗歌的语言艺术,各占4分。再如天津卷,共3道题,一道题考查艺术形象,一道题考查艺术特色,还有一道题分两问,前一问考写法,后一问考主题,几乎平分秋色,不偏不袒。全面考查,实际上就是全面落实考纲的要求,可以有效避免猜题押题、考啥教啥的偏向,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命题的做法,估计在今后较长时间
期刊
一、 从陈述对象切入  句子表达的基本要求是陈述的对象要保持前后一致,即主语要能贯穿到底,中途不能改换。  【2012全国新课标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 。  。 , 。 。  ① 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期刊
【作文题】  请以“听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指导】  1.辨析题目内涵  “听话”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听+话”,即耳听别人的话语;听从、顺从长辈、领导的意思、意志。  2.打开思路,对文题内涵进行拓展延伸  耳听别人的话语,那么谁听谁的话?孩子听父母的、下级听上级的,我们聆听生命的絮语,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伟人听时代的号角、人民
期刊
2012年8月29日,南京市教研室徐晓彬老师请南京十三中原高三(10)班的学生盛星玮同学在全市高三语文教师培训会上发言,介绍她高三的学习经验。本刊刊发她的发言稿,供读者参考。  各位高三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十三中的盛星玮。我今年高考语文有幸得了高分。以前一直是我坐在下面听老师讲课,今天竟荣幸地给各位老师讲我的复习体会,不由地倍感惶恐。高三在完成了课文学习,步入复习阶段,语文课似乎难免单调、枯
期刊
【作文题】  请你以“眺望”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题意清楚,指向明确。这样的作文题也比较贴近考生实际,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因为“眺望”理解起来非常容易。按字面解释,“眺望”就是“站在高处向前方远望”。当然,我们在写作时仅从它的字面意思来写,肯定是不可以的。我们要把
期刊
湖北高考一类作文在“内容”上的评价首先就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观点明确”和“中心突出”就是我们平时所要求的“突出主题”,那么怎样做到这点呢?笔者认为首先应找好写作切入点,就是写文章时作者所选择的行文角度或落脚点。对同一主题或思想的表达,切入点不同,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等也会多种多样。所以如果在作文构思时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不仅能充分展现出考生的才华学识,还能用新颖的形式突出写作目的。其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