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性是建立在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不同的历史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不同时代诉求,马克思主义正是在不断回答时代问题、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创新发展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巧妙借助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构建好顶层设计,用科学的实践观来指导实际行动,结合我国的国情,促使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价值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赋予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发展是其实践性特征决定的,也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借助科学的实践观指导社会实践,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全面把握实践观的合理内涵,是正确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并进一步正确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理论根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即其主编《莱茵报》时期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时期。在这期间马克思发表了一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评》,文章提出“正确的理论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著名论断。[1]这体现了马克思对待客观世界不仅要从理论出发,更要结合具体情况与现有条件,把理论转向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终形成。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認识论中,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是客观的或直观的唯物主义,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要求从实践去理解现实世界。同时,他也指出了认识的重要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即用在实践中已经检验是真理的认识,指导实践,改变世界。所以,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现了从自然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提纲》进一步的具体的阐述,文章指出:“这种历史观(即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因此,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其他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在这里得以全面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点,列宁和毛泽东结合本国实际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4](P183)并且对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论述。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阐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认为实践就是“行”,认识则为“知”。在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问题上,毛泽东又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践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首次提出“社会实践”这一概念,把实践定义为“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是做或行动”,[5]而且明确地规定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的三项基本形式,并指出这三大实践形式只能是基本形式而非全部形式的原因,“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与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与。”[6]实际上,这就阐明实践形式具有多样性,这也就在内容上和范围上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1、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开门见山的指出:“从前的一切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他驳斥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理解世界,是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动的反映论。
2、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这也就明确的指出,人的思维是否是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是否具有客观真理,这是唯一的途径。除此之外,其他的检验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客观真理。
3、阐明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解决中得到合理解决。”[9]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存在的根本,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即实践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从实际出发,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客观的,始终坚持以客观实际作为实践的出发点。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形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理论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要积极结合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通过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充分尊重实践主体,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要充分尊重人在实踐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的世界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缺少人的活动,不能称之为实践,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积极进行反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要努力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前进而又曲折的。所以我们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具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构建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使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社会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龙维,冯诗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3(28):88-90.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2.
[4][5][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3-292.
[7][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6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价值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赋予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发展是其实践性特征决定的,也表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历史必然性,借助科学的实践观指导社会实践,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全面把握实践观的合理内涵,是正确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并进一步正确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理论根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即其主编《莱茵报》时期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撰写时期。在这期间马克思发表了一篇《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评》,文章提出“正确的理论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并根据现有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的著名论断。[1]这体现了马克思对待客观世界不仅要从理论出发,更要结合具体情况与现有条件,把理论转向实际,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萌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终形成。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入認识论中,克服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认为,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只是客观的或直观的唯物主义,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他要求从实践去理解现实世界。同时,他也指出了认识的重要作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即用在实践中已经检验是真理的认识,指导实践,改变世界。所以,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现了从自然思维方式到实践思维方式的转变,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重大飞跃。《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对《提纲》进一步的具体的阐述,文章指出:“这种历史观(即实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3]因此,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是其他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在这里得以全面形成。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发展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点,列宁和毛泽东结合本国实际也对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宁着重从认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高于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4](P183)并且对实践基础之上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与发展进行了论述。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阐释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他认为实践就是“行”,认识则为“知”。在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问题上,毛泽东又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实践观。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首次提出“社会实践”这一概念,把实践定义为“主观见之客观的东西”,“是做或行动”,[5]而且明确地规定物质生产、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社会实践的三项基本形式,并指出这三大实践形式只能是基本形式而非全部形式的原因,“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与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与。”[6]实际上,这就阐明实践形式具有多样性,这也就在内容上和范围上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1、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开门见山的指出:“从前的一切哲学(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他驳斥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懂得人们的认识对象同时又是人们的实践对象、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反映客观事物。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从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理解世界,是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能动的反映论。
2、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8]这也就明确的指出,人的思维是否是有客观的真理性,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只有通过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是否具有客观真理,这是唯一的途径。除此之外,其他的检验方式,都不能称之为客观真理。
3、阐明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解决中得到合理解决。”[9]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是社会生活存在的根本,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动力,即实践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从实际出发,建设好社会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客观的,始终坚持以客观实际作为实践的出发点。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形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理论的基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要积极结合我国社会的基本国情,通过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2、充分尊重实践主体,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要充分尊重人在实踐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的世界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缺少人的活动,不能称之为实践,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不仅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积极进行反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要努力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前进而又曲折的。所以我们积极利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具体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构建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使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社会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龙维,冯诗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3(28):88-90.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2.
[4][5][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3-292.
[7][8][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