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中“千古俊句”的四读渐进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霖铃》是宋词中的名篇,也是高中学生借以进一步深入古诗词这一美妙文学天地的重要窗口。《雨霖铃》一词中,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可谓情景交融,字字珠玑。因此,品味语言,诵读词句,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在。而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欣赏能力,所以深入研习文本,品读词句,体悟词中虚实结合、平中见奇的妙处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本文主要以被古人称为“千古俊句”的《雨霖铃》词中两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教学为例,四读渐进,以期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一、初读知情景交融
  请学生读读触动心弦的一处词句,讲讲初读感受。在对这首词情景交融的特点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教师顺势指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确实脍炙人口,清代词评家贺裳称其为“千古俊句”,那么它究竟俊在何处?好在哪里呢?请结合具体意象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初读感受出发,进而利用名家评语,启发学生借助意象深入意境。这一问开口很大,但又以科学的预设引出学生的自然生成。在对文本的研习中,学生可以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此句中先以“酒醒”即愁醒,点出情感; 再以“杨柳”“风”“月” 三个叠加的意象共同渲染出凄冷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补充“柳”字的谐音双关,渗透其他有关“柳”的意象的古诗词,加强学生对情景交融的深刻体会。
  二、再读解虚实结合
  这一环节分四步走:
  1.教师问:此时的“杨柳岸”是否是离别时候的岸?
  设计意图:这一问启发学生理解“杨柳岸”已非实写离别时的岸,而是词人想象一夜醉酒漂流后,第二天清晨孤舟临岸的凄凉情景。
  2.教师追问:其实词人当时未上兰舟,正与恋人执手相对,此时此刻,他为何虚写这般情景?进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那风中的柳色柳姿,好像柳永的心上人还在岸边迎风伫立,向他频频挥手,向他呼唤:“不要离去,不要离去!”而到那时却已是羁旅孤独,天各一方。
  设计意图:想象和联想是进入词的意境,进入词人心境的重要的“入境”方法。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到虚写能开阔意境,倍增其愁,不仅写出离别的悲痛,还写出羁旅漂泊的失意。
  3.教师引导:除了这一处虚写,前后文还有几处虚写?找出词句后,想象词人置身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会引发词人怎样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另两处虚写,并鼓励学生同样用“入境”的方法自主探究。从上阕结尾的虚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读出柳永仕途落魄,前路迷茫,相见无期之愁。这种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从下阕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一句中读出词人用虚写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渲染出别后相思之苦,仕途多舛之恨,漂泊异乡之叹。
  设计意图:从上一步的师生合作“入境”到这一步的学生自主“入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雨霖铃》独特的三重虚写带来三重不舍,从刚刚离开到一夜之后到年复一年,时间、空间不断转移,产生了虚实结合、倍添悲愁、拓宽意境的艺术效果。
  4.用柳永的《雨霖铃》与同样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欧阳修的《踏莎行》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对比两首词在虚写层次与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设计意图:这一步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到,《雨霖铃》三重虚写把才子失意的悲伤跟相思离别的感情完全糅合在一起,比起欧阳修《踏莎行》的一重虚写,情感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高远、开阔。借用叶嘉莹的评语:“在柳永的词中就开始出现了非常可注意的一点——出现了高远的景物,而且结合了他的志意,结合了他的志意的追寻和落空。”
  三、三读能以声传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入境”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人生旅途的知音。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以声传情。
  学生朗读词句时,教师指导朗读主要有两个要点:
  1.“今宵酒醒何处”中“今宵”可读平调,“酒醒”在平调上蓄势,“何处”可顺势读出升调,这“何处”二字是遥想,是痛心之思,要读出词人酒醒后愁绪复苏,不见伊人,在他乡独自漂泊之苦。
  2.“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杨柳岸”后略作停顿,但要声断气连,因为“柳”“风”“月”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融为一体的。紧跟着“晓风残月”中“晓”字可重音延读,“残”字可重音轻读,读出词人凄凉冷落的内心感叹。
  设计意图:诵读是促进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关键。“入境”之后继而“知音”,在诵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做到“情动于中而声形于外”。具体地说古诗词诵读应注意“三度”,即语调要有“高低起伏的抑扬幅度”,停延要有“张弛鲜明的疏密尺度”,音强要有“见强知著的刚柔强度”。
  四、四读悟平中见奇
  针对个别学生诵读“晓风残月”时将“晓”“残”二字都处理成重音重读的现象,教师可作点拨:如此重音重读,“晓风残月”可否改为“凄风冷月”,这样岂不更加悲痛一点?
  设计意图:这一点拨看似还在探讨诵读之法,实则是将文本研习引向深入。习习晓风,清冷微寒,如相思挥之不去;熹微残月,徒留缺憾,含人事得失无常之叹。没有“凄风冷月”般摧肝裂胆之痛,有的是“晓风残月”般隐隐、淡淡的哀愁。晓风、残月,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却更容易引起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旅人的情感共鸣。宦游士子、远行骚客、迁谪官员、羁旅商贾,去国怀乡,思人伤己,晨起赶路,亦是晓风残月相伴,愁肠百结,真可谓平中见奇,千古同悲。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千古俊句”,四读渐进。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古诗词教学,确实要在读中品,品中读,品而入境,读而知音。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内涵,读出文字背后词人的形象、词人的内心,更要读出古人、今人内心共通的情感意蕴。
  
  参考书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中,混合学习理念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大学院校英语教育的核心理念。因此,本文在应用混合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可维持大学院校英语课堂平衡的生态化教学模式。借此在混合学习理念实践中,挖掘英语课堂生态因子,协调学生、教师等生态主体的关系,以此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流程,保障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混合学习;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模式]  一、混合学习理念相关概述  混
文言文作为一种时代久远的书面语,已经用得越来越少。高中学生对文言知识积累得不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们总有一种挫败感,在考试中文言文部分得分难,因此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排斥。有学生说:我能不碰它就尽量不去碰它,因为被它痛苦折磨后也不一定拿到分……  实际情况是在新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直接考查的分值有19分。在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文言文的考查也越来越受重视。高考中的文言文语段虽然是选自
[摘 要:自主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户外自主游戏为孩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游戏空间,其自发、自由、自主的游戏状态为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可能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教育原则之一,说明了游戏环境的重要性。因此,要让孩子在户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设计之后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旨在探索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更好的开展混合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提高教学针对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  一、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实施  由于“互联网 ”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当代高职学生的
[摘 要: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是现代教学理念下的全新的教学方式,智慧课堂更加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强调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数学规律,从而促进小学生智慧的发展。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特点,并提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事
[摘 要:中职阶段语文教学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课堂中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本文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教学形式不合理,两个角度对县级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又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三个方面对县级中职语文教学有效运用学生起点的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县级;中职;语文教学;学生起点 ]  中职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
[摘 要: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内容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主张正心,诚意,格物致良知,再通过“事上练”的功夫,去人欲,存天理,明亮自己的内心,人人都会是圣人。从道德教育上看,王阳明反对知行脱节以至知而不行,主张把道德内化于心,转化成个体的自觉行动,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积极借鉴作用的。  关键词: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  王阳明生活于明朝中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称得上立
[摘 要:新冠疫情爆发,各行各业出现了短暂的停机状态,而状态恢复之后面临的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场所,在如今人人对亲密接触“避之不及”的时刻,该如何做出自己的改变?这关系到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更加的关系到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自我建设,因而其难度更大,关注点更多。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书写本文的目的就是要立足当前的疫情大背景,讨论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处理
[摘 要:随着新媒体已经在人们观念中被接受,智能电话和笔记本电脑几乎人手一台,也让人们生活方式质量得到提高。本文把新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作对比,充分提体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以一种新的方式让学生爱上英语,同时阐述了对传统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初中英语;教学创新]  新媒体以其更智能、更便捷的信息呈现和获取方式赢得了年轻一代的青睐。通过新媒体
[摘 要:在当前“互联网 ”的背景时代下,应该重视教学方法与创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知识可视化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智慧教育时代背景对四种知识可视化进行改善与研究,从而加强相关应用内容的实践,以此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发展,为智慧教育做好学习环境与资源建设的整合,以此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服务与贡献。本文围绕当前智慧教室可视化教学设计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