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和传统商业银行产业相互促进发展,也就形成新型“互联网+商业银行”模式,此模式本质是把互联网相关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融合到商业银行管理经营各个环节当中,这并不是单纯把传统业务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而是指多层次多、维度广、覆盖颠覆式创新,也是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好方法。基于此,先从阐述“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入手,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尽可能针对性的提出“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53
1“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伴随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普及应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产业也已经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还处于“互联网+”模式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努力实践与创新,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与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展开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首先,通过对比“互联网+”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新特点、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化不单纯是未来的蓝图,更是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缺乏效率,应该由更具有效率的“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其次,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研究,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可以促进“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
2.1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
伴随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自2015年3月在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率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规划的制定,此规划旨在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及云计算等同现代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有效融合,充分调动起互联网针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集成方面的效用。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视角来看,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变革首要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当前社会,一提到网络经济不应该只是想到提高利润,而是要从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针对商业银行具体发展而言,更是要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但是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模式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只是处于表面程度的认识,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和传统风险管理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由于了解了“只言片语”的“互联网+”模式,盲目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推广,跟风的心理使得其争先开展“互联网+”经营,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2.2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具体来讲,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当今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而“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也是才开始实施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管理体系,很多操作并不是很规范,造成管理功能较为单一,对商品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理,而没有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其很多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不足,没有形成信息管理意识,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操控计算机、网络等對商品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录。由于现今“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成本的支出,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很容易造成货物储存记录和信息的丢失,并不能正确地遵守客户要求造成数据仓库一片混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大幅下降。
2.3缺少“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往往较为缺乏的是专业性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综合能力符合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企业能够壮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就目前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方面还比较匮乏。一方面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人员对“互联网+”的内容并不了解,而对开展“互联网+”经营比较精通人才又对银行风险管理环节不甚了解,因而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而且据相关调查我国有四成的银行对于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乏,而有将近八成的企业对开发“互联网+”及规避“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的相关人才又比较缺乏,而究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针对“互联网+”的相关培训还比较少,同时银行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整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3“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3.1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整体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模式的真正发展就要提高银行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下相关风险的认识,进而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来讲,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必须要在了解透彻“互联网+”模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层次认识,对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培养自身对于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以及培养自己对“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发展远见,从自身角度对发展与发展风险进行认识上的最大化提高,在此基础上确立出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对“互联网+”及其风险的大力宣传,对银行管理层要着重灌输与教育,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同时还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3.2构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强化对产品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不难看到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传统互联企业威胁逐渐加大,为了更好应对该挑战,商业银行务必做出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研发符合时代背景与满足客户需求金融产品。实际上,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金融产品并不在少数,但该产品风险管理问题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上述中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问题来讲,促进其发展的解决对策应该是加强自身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控。从加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来讲,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将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作为推行金融产品的基础,要创建银行统一金融产品目录及仓库,同时还要针对市场其它金融产品做对比分析,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以及产品特点,又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基础用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实效”的三项原则。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更新信息与实际的金融产品相对应,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优势,从整体上做好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3.3全面升级征信体系
搭建多边平台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全面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延展与细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变革。征信活动为商业银行对投入市场交易活动中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加以调查与评估风险管理手段,信用评级为其核心量化产物。传统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手段和穆迪、标普等专业化评级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数据信息采集与积累为导致差距主要原因。因为数据数量限制致使企业客户的评级结果趋势性与稳定性还不及个人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商业银行同外界平台数据库有机融合,构建多边平台形式,凭借互联网科技引擎将数据边界打破,采集与深挖互联网当中企业与个人交易情况、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先前征信数据库当中,就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对比采集来的数据信息,并互相验证与识别,做不同形式数据转化与融合,进一步实现跨区、跨平台与跨业务,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互联,丰富与提升数据库准确性与全面性。丰富数据基础加上评级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加清晰的分层,使模型驱动因子变得更加合理,对主标尺更为细致划分,从而有效提高模型区分度、准确性与表现力,使各个业务单元运用模型时更加有信心,同时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得到有效增强。而且回馈效应还使得模型对风险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前瞻性,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总体水平。
3.4加大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中商业银行缺乏“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来讲,最好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提供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为后续“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顺利招聘予以保证。还可以在学校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达成共识在商务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及该模式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的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将培养电子相关人才的重担交给学校,还應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开设定期的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同时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实现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4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门户网站、BBS到微博、微信,互联网正在发生着巨变,互联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模式则是作为网络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前“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青睐,同时该模式运行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冲击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思想和理念产生影响。现代“互联网+”模式被结合到企业经营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企业经营效率更高,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大的经营利润。因此从以上方面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理解的不够透彻、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钻研,能够更好的把控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109112.
[2]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2014,(01):59.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28.
[4]陆岷峰,虞鹏飞.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创新驱动力[J].南都学坛,2015,(03):102108.
[5]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07):4751.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0.053
1“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伴随互联网与大数据快速普及应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环境下,传统产业也已经找寻到新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还处于“互联网+”模式初步发展阶段,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商业银行等各方共同努力实践与创新,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学术界与金融行业关注的热点。针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展开深入研究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是:首先,通过对比“互联网+”模式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对于传统风险管理模式所表现的新特点、更强的生命力以及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互联网化不单纯是未来的蓝图,更是现在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更有效率、更低成本、更有效控制风险的经营管理模式。当前经济环境下,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已经缺乏效率,应该由更具有效率的“互联网+”模式下发展。其次,通过对“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研究,针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对策。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可以促进“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
2“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阻碍
2.1商业银行对“互联网+”模式的认识不足
伴随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发展,自2015年3月在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上率先提出“互联网+”行动规划的制定,此规划旨在促进物联网、移动互联及云计算等同现代生产、制造与服务行业有效融合,充分调动起互联网针对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及集成方面的效用。从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视角来看,阻碍商业银行发展变革首要问题便是商业银行对于“互联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式的认识不足,当前社会,一提到网络经济不应该只是想到提高利润,而是要从思想上发生质的转变。针对商业银行具体发展而言,更是要从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但是就目前来讲商业银行大部分管理层已经认识到了发展“互联网+”模式经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层的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等因素使得他们对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只是处于表面程度的认识,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认识上的不足使得他们认为“互联网+”模式下的风险管理和传统风险管理并没有什么区别。一方面由于了解了“只言片语”的“互联网+”模式,盲目的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迅速推广,跟风的心理使得其争先开展“互联网+”经营,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并不了解“互联网+”模式下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
2.2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风险管理问题
具体来讲,现代化信息管理是当今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而“互联网+”模式下企业也是才开始实施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的,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应用效果不佳。虽然采用了这种管理方式,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健全且完整的管理体系,很多操作并不是很规范,造成管理功能较为单一,对商品仅仅进行简单的处理,而没有实现对信息的管理。其很多管理人员的信息观念不足,没有形成信息管理意识,同时相关专业知识不够高,不能很好地操控计算机、网络等對商品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录。由于现今“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如果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手段进行管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在无形中加大成本的支出,并且提高错误产生的概率,大大降低了经营效率,很容易造成货物储存记录和信息的丢失,并不能正确地遵守客户要求造成数据仓库一片混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大幅下降。
2.3缺少“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经营以及后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企业往往较为缺乏的是专业性质的技术人才以及综合能力符合人才,而这些人才正是企业能够壮大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就目前来讲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方面还比较匮乏。一方面拥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人员对“互联网+”的内容并不了解,而对开展“互联网+”经营比较精通人才又对银行风险管理环节不甚了解,因而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及风险管理人员也只能是“隔岸相望”,而且据相关调查我国有四成的银行对于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乏,而有将近八成的企业对开发“互联网+”及规避“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的相关人才又比较缺乏,而究其背后原因在于我国的培训机构针对“互联网+”的相关培训还比较少,同时银行也没有在内部建立完整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
3“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途径
3.1确立先进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针对上述商业银行整体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促进商业银行“互联网+”模式的真正发展就要提高银行管理层对“互联网+”模式下相关风险的认识,进而确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从商业银行的领导者来讲,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必须要在了解透彻“互联网+”模式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层次认识,对比较成功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培养自身对于企业发展“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危机意识,以及培养自己对“互联网+商业银行”的发展远见,从自身角度对发展与发展风险进行认识上的最大化提高,在此基础上确立出比较先进的“互联网+”模式下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同时还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对“互联网+”及其风险的大力宣传,对银行管理层要着重灌输与教育,从而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互联网+”发展氛围。同时还要对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结合“互联网+”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3.2构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强化对产品风险管理
基于大数据环境下,不难看到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传统互联企业威胁逐渐加大,为了更好应对该挑战,商业银行务必做出改革,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研发符合时代背景与满足客户需求金融产品。实际上,现如今我国商业银行推行金融产品并不在少数,但该产品风险管理问题上却让人大跌眼镜。对于上述中金融产品数据信息方面的问题来讲,促进其发展的解决对策应该是加强自身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做好相关产品风险管控。从加强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来讲,具体来讲商业银行要将内外部的金融产品数据库建设作为推行金融产品的基础,要创建银行统一金融产品目录及仓库,同时还要针对市场其它金融产品做对比分析,在建设过程中既要结合商业银行的不同经营以及产品特点,又要考虑到数据库的基础用途,在数据库的建设上要严格遵循“科学”、“合理”以及“实效”的三项原则。在产品更新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和准确,更新信息与实际的金融产品相对应,突出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优势,从整体上做好金融产品风险管理。
3.3全面升级征信体系
搭建多边平台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全面升级客户征信数据库,对客户的信用评级进行延展与细化,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效变革。征信活动为商业银行对投入市场交易活动中个人或企业信用情况加以调查与评估风险管理手段,信用评级为其核心量化产物。传统型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手段和穆迪、标普等专业化评级企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数据信息采集与积累为导致差距主要原因。因为数据数量限制致使企业客户的评级结果趋势性与稳定性还不及个人明显。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商业银行同外界平台数据库有机融合,构建多边平台形式,凭借互联网科技引擎将数据边界打破,采集与深挖互联网当中企业与个人交易情况、行为习惯等内容同时将这些信息补充先前征信数据库当中,就可以实现从多角度对比采集来的数据信息,并互相验证与识别,做不同形式数据转化与融合,进一步实现跨区、跨平台与跨业务,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共享互联,丰富与提升数据库准确性与全面性。丰富数据基础加上评级模型能够让模型更加清晰的分层,使模型驱动因子变得更加合理,对主标尺更为细致划分,从而有效提高模型区分度、准确性与表现力,使各个业务单元运用模型时更加有信心,同时主动性与自觉性也得到有效增强。而且回馈效应还使得模型对风险具有更高灵敏度与前瞻性,有效提高风险管理总体水平。
3.4加大对“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针对上述中商业银行缺乏“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来讲,最好的对策应该是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来讲,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和学校进行合作,可以通过与相关的高校签订实习合同,提供给即将毕业的高校生来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借此机会向高校宣传企业,为后续“互联网+”模式下风险管理人才的顺利招聘予以保证。还可以在学校进行专项人才的培养,与学校达成共识在商务课程中加入“互联网+”及该模式下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可以最大化的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商业银行也不能完全将培养电子相关人才的重担交给学校,还應该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相关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在职员工可以开设定期的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的讲师来进行授课,同时还可以在培训完成之后进行技能检测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的实现对有关人才的培养。
4结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门户网站、BBS到微博、微信,互联网正在发生着巨变,互联网也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习惯。“互联网+”模式则是作为网络经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前“互联网+”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青睐,同时该模式运行也已经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冲击原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思想和理念产生影响。现代“互联网+”模式被结合到企业经营中已经越来越普及,成功的应用“互联网+”模式不仅能让企业经营效率更高,还可以带给企业较大的经营利润。因此从以上方面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变革的深入了解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论上理解的不够透彻、这就要求我们针对具体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钻研,能够更好的把控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109112.
[2]梁慧.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挑战与应对[J].统计与管理,2014,(01):59.
[3]林雪.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业务的融合与发展研究[J].金融论坛,2014,(10):2128.
[4]陆岷峰,虞鹏飞.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转型战略的创新驱动力[J].南都学坛,2015,(03):102108.
[5]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0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