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品白毫银针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便与福鼎白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似乎,白茶已然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茶树的栽培,茶园的管理,到茶青的采摘、加工。以至成品茶的包装、贮存等等环节,白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接近原生态的茶品。每常,不管是在书房独品。还是引朋待客于茶庄茶楼,我皆总是独好烹点啜饮白茶茗品。
  白茶喝多了,自然也孕生了不少心得体会。在书房,我通常一边寻章摘句,书写着百态奇逸的茶人茶事;一边手不离杯。饮啜着香甜鲜爽的白茶。有时,观赏着透明玻璃杯中上下沉浮、千姿百态的白毫银针,联想着社会人生中与之相同或者相似的人物事态,引证演绎着各种各样的哲理俗学;有时,闻啜着充满原野草青味的白茶毫香,目视着窗外如黛的远山近景,我便会进入如痴如幻的超然境界。徒然生出诸多感悟。诸多人生心得。
  偶尔,邀同客友莅临茶庄茶楼品茗。骤然置身于雅洁素净的茶室,融入古色古香的氛围,接受着典雅舰丽茶女的殷勤招待,顿时便会进入茶的世界。每常尊客友点茶,客友总会推重于我。我因地主而断然,当机主点品品香白茶以待客矣。佳茗幽香,茶女明眸。佳夜嫌短,主客尽欢。正所谓“茶不醉人人自醉,漫漶人生可品歌”了!
  为了能够把白茶之最佳特质表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得到白茶的最佳享受,我每泡饮白茶茗品。总是根据茶品和节气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泡饮方法。其中,以泡饮白毫银针为例。其观、闻、品、饮的全过程,最是白茶中内涵最丰富的品饮茶道。以我的体会而言,这才是所有茶饮中能够给予品茶人最齐全观感效果和最优人生享受的珍茗。
  所谓观,即为观赏银针茗茶于玻璃杯中遇开水之千变万化,从而得到人性的升华和人生的感悟。故此观者,乃非同一般之直观表观。而实为意观也!但凡品饮白毫银针,至珍至要者乃为此观。重珍此观,切切不可将其暴殄而轻弃!
  一般地说,泡饮白茶,以烹煮至90℃左右之滚水为最佳(以水壶中连续上冲珍珠水泡为准)。用此滚水冲泡银针。所得茶水,鲜亮杏黄;杯中茶针,满披白毫,饱满黄绿。银光闪亮,颗颗沉底竖立。至为佳妙。除此之外,最为难得的是杯中茶针之变化,历时可达10多分钟。用此时长,对杯中之茶针变化,进行细观慢评,可因人而得不同之感悟和愉悦。
  当然,泡饮白毫银针,如遇性急者,则可用滚沸之开水冲泡。此时杯中之茶针,骤遇滚烫开水而快速膨胀变化。所缺者,以茶汤过老而为憾也!如遇到性缓者,则可用冷开水泡之。冷开水温度逾低,则杯中之茶针膨胀变化逾慢,所得茶水逾加嫩爽,慢观慢赏,慢慢品饮,慢慢感悟,同样是一件惬意悠然的美事。
  观评白毫银针,乃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最重要的程序。其千变万化,暗含着大自然丰富之人生哲学内涵。其观饮者,可因年龄、阅历、性格、学养的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感受。其百态人生,任其所感,任其所悟,得到升华。如此,才堪称“闪闪银芽楚楚立。馨馨甘露品品香”。
  观评过后,接着就可以闻、品、饮了。所谓闻者,吸闻茗茶之馨香美味也!通常来说,白茶之香气虽不如乌龙等茶类之浓烈。但其与春天原野之自然清新气息近乎相同的气味,是任何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其淡淡的毫香。悠悠的鲜爽,闻之即能把人带入一个临春色而豪放、融自然而忘忧的至高境界。
  所谓品者,以双唇小口啜入茶水而使茶水沿着颊齿流散,使品饮者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之味觉感官。从而感受到茶水之甘醇甜爽。以白毫银针煮泡出的茶水而言之,其入口甘甜醇厚。毫香留齿,爽滑之中能够给人以持久的生津解渴消躁功效。
  所谓饮者,即是将杯中之茶水,以小口啜入,经颊齿过喉。下三焦驻丹田而扩散。使茶水如甘露而滋润着品饮者之全身,使人感受到浑身奇妙鲜爽舒坦。三杯下肚。半日时长而至口喉历久甘甜冰爽。以至神清气爽而得无穷之曼妙。
其他文献
泉州是个怎么样的城市?去过无数次泉州,我还在不停地问自己。  在泉州呆了两日,开始渐渐用心去体会这座城市。它像江湖中最后的一个大侠,外表极度豪放,喜好四处闯荡,它造就了极为活跃的经济,晋江的服装和鞋子、南安的水暖管材、德化的瓷器、安溪的茶叶等等,都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在泉州,你不禁会被无处不在的广告牌所吸引,旅游鞋、夹克衫、琳琅满目的食品……代言的明星更是让人看花了眼,估计金鸡百花加华表上的明星
期刊
北京现存的最古老的茶庄是哪家?我会毫不犹疑地告诉你:森泰茶庄。可是,阔别两个多月,再次站在北京的前门,却发现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茶庄老者“森泰”,不经意间消失得片瓦不存了。据附近居民介绍,“森泰”两个月前,在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改造规划中轰然倒地了,由于至今还未选到更合适的开店地点,这个曾经是“京城茶号第一家”的茶庄,是否还会重新站起来,现在还是个未知数。     森泰茶庄出自茶农世家     森泰茶
期刊
北京喝茶的人多,茶馆种类也很丰富,书茶馆、戏茶馆、茶酒馆、清茶馆、大茶馆……可是,与这春暖花开季节相连的,最吸引人的还是野茶馆。    前清时,北京各大园林属皇家独有,平民踏青只能去郊外,野茶馆因此而兴盛。大树下搭个凉棚,支起几张桌椅即可,供游人过客歇脚、纳凉、饮茶、避雨之用。茅屋芦棚,竹篱环绕,土石桌凳,黄铜茶壶,粗陶茶碗。周围垂柳拂地,野花斗艳,蝶舞蝉鸣,别有一番风味。    野茶馆是季节性的
期刊
又是周末,轻松散漫的氛围在空气中蔓延着,在他人的繁华时刻,我却只想赶回家,泡上一盏茶,在香气馥郁中享受难得的空闲时光。  最近迷上了素有“ 茶中之王”美誉的“大红袍”,单这名字便足够吸引我。  有关“大红袍”的来历,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故事。有的说,这株茶树生于悬崖峭壁,人们无法攀登,于是有位茶农便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让此猴穿着红衣登上悬崖,采下芽叶,制成香茗,故称“大红袍”。还有的说,清代有位县官,
期刊
在潮州,拥有一套若深盅、孟臣罐,方有资格谈论茶道。   从清代开始,茶客们便痴迷题款“孟臣”或“惠孟臣”的茶罐,但惠孟臣的传世作品远远无法满足潮州功夫茶爱好者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不少仿制的孟臣罐。  虽然仿造的孟臣罐“触目皆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潮州壶人仿制的孟臣罐,无论造型还是题款,才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此也出现了不少制陶名家,如老安顺章氏、源兴炳记吴氏都是百年以上老字号。只是人们对“孟
期刊
缘起:感恩自然,和谐世界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祖庭、中国乌龙茶的诞生地、工夫茶的发源地、台湾名茶洞顶乌龙的故乡,自古以来高僧辈出,名贤荟萃,禅风和悦,茶韵幽远,堪称“茶禅一味”的典范。在这里,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与茶家的雅气,共同谱写了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武夷山禅茶文化。武夷山的禅茶文化不但是武夷山茶文化、中国乌龙茶文化、工夫茶文化的源头,而且是和谐
期刊
开篇语:追溯岁月,唐宣宗大中三年,有个130岁的老和尚来到洛阳,宣宗问其长寿之道,答曰:少时家贫,无药可服,一生唯爱喝茶,日饮百碗亦不厌多。回到时下,当我们徜徉于百岁寿星的长寿之河中,探索他们的养生之谜时,发现许多百岁寿星对茶情有独钟。为此,本刊特推出“百岁老人与茶”系列专栏,现身讲述寿星们与茶的不解之缘……    春雨绵绵的一个下午,福州市鼓西路旧米仓一户普通人家。  老寿星吴益馨老人正坐在客厅
期刊
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这些人统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人喜欢喝“擂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客家人尤其是居住在臺湾的客家人还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则鲜为人知。酸柑茶,是中国客家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台湾桃园、新竹、苗栗、
期刊
我的家乡不产茶,但茶和烟是客人进门后要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的东西。有的客人不抽烟,但似乎从没有人拒绝接过茶杯。早些年,主人因自己不能辨别茶的优劣,在给客人泡上茶后会解释说这是多少钱一斤的茶叶,唯恐客人因口感不好而觉得怠慢。实际上茶因非当地所出,也不大容易买得到,有时客人来了茶叶罐是空的这种境况也是有的。所以在年复一年靠“割麦插禾”为生的乡邻眼里,茶叶相对油盐来说是稀有而奢侈的。   那个卖茶叶的女人是
期刊
陆羽以《茶经》一书闻名于世,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尤其是与才女李冶之间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千百年来广大茶人的美谈。  李冶,即李季兰,著名女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为“唐代三大女冠”。《唐才子传》卷二有类似的记载:李冶“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而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的时候由龙盖寺积公禅师拾于竟陵西湖之滨,后寄养于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