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社会学视角鉴赏抽象美术作品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抽象美术作品顾名思义具备着典型的抽象性特征。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很多人由于缺乏足够的欣赏能力而无法体会到抽象美术作品的内在美感。本文主要通过对社会学视角出发,探究如何更好地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从而帮助欣赏者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蕴含的魅力。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 抽象美术作品 鉴赏
  美术作品是画家对于生活感悟以及理解的直观体现,因此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不仅需要体会到画家高超的技巧,同时还要能发现作品的美,进而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对于具象美术作品而言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对于抽象美术作品而言,由于是特殊的抽象性特征,欣赏者很好直观地感受到其内涵。因此运用社会学视角对抽象美术作品加以鉴赏,了解抽象作品内在美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基于画作者的生平经历,鉴赏作品
  欣赏者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时,要想实现对作品更加理性与全面的认识,可以从画作者的生平、风格以及教育经历入手,把握其作品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以期发掘富有画作者自身特色的技巧与痕迹,这对于欣赏者理解与鉴赏抽象美术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比如说在欣赏荷兰著名印象派画家彼埃蒙德里安的作品《灰色的树》时,就可以通过对彼埃蒙德里安的生平入手,加深对这幅画作的认识与理解程度。画家早年师从其叔叔——海牙画派的代表人物富尔兹蒙德里安,并且掌握了写实浪漫主义的创作技巧。这一学习经历对于彼埃蒙德里安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其作品《灰色的树》中,还可以发现写实浪漫主义的痕迹,进而将自身内心深处所蕴含的浪漫情感借助写实主义手法直观地表现出来;在画家青年时期,曾经在国立艺术学院进修,在此期间深受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以及印象主义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尤其是在1911-1914年间,蒙德里安更是在毕加索等立体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了作品立体主义的风格。在《灰色的树》中,就可以发现透视以及立体三维创作手法的特征。彼埃蒙德里安经历过一战,因此非常热衷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开始在画作中频繁使用中性色彩,这也是《灰色的树》主色点都是灰色的主要原因。
  二、基于画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鉴赏作品
  通过对画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探究,可以从根源上认识到画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看法。进而清楚作者选择抽象的方式来实现画作主题以及自身情感表达的具体原因。生活环境不仅决定了画作者的受教育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画作者对事物的认知以及与社会的看法。
  例如在欣赏毕加索的代表作品《哭泣的女人》时,就需要欣赏者充分了解毕加索当时所在的生活环境,进而对《哭泣的女人》中“女人”在哭泣时面部所产生的扭曲以及眼睫毛夸张移位产生深刻的理解。《哭泣的女人》的创作原型是毕加索的情人多拉马尔。毕加索与其维持了长达九年之久的情人關系,两人刚开始接触时感情非常好,非常亲密。但是由于两人的性格特征都比较强势,因此在生活与工作上经常出现争执,互不退让。长期处在这种相处模式下,毕加索开始动手殴打多拉马尔,甚至多次将多拉马尔打昏在地,多拉马尔也为此经常哭泣,除了动手殴打之外,毕加索还经常使用恶毒的语言刺激多拉马尔,使其深陷难过悲伤的情绪之中。基于这种背景毕加索创作了《哭泣的女人》并使用多拉马尔作为画作的原型,欣赏者只有在获知毕加索这段感情经历与创作背景之后,才会深刻体会到画作中主人公夸张到极致的面部扭曲效果,其实是毕加索对其刻意的丑化与羞辱。
  三、基于画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鉴赏作品
  虽然抽象作品无法对现实社会进行直观的表现,更不会直接表现政治问题。然而需要认识到画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对其创作的主题以及创作的思路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画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入手,能够提升抽象美术作品内涵的把握能力。
  比如说在对于里希特的画作《派对》进行欣赏时,可以发现里希特创作的出发点就是对明星托里亚尼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进行深度批判。当然这种批判并不是里希特一时兴起的行为,而是与里希特早年间的生活方式以及所处的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画作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政治隐喻色彩。两德分裂之后,里希特长期生活在东德,后来辗转之下又来到了西德,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政治气氛与创作气氛使得里希特的思想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并且开始努力适应西德的社会规则。当时西德艺术领域的发展深受美国在德国的文化艺术以及政治政策的影响,进而对里希特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使其创作呈现出明显的政治波普风格,并且在经典作品《派对》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结语
  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抽象性的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可以更好地帮助欣赏者理解作品所要表现出的内容与含义,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画作主题以及画家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可以说社会学视角下欣赏者对于抽象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诗雨,郭家明,董冰.美术作品欣赏[J].大众文艺,2013(15).
  [2]李月.论抽象美术作品欣赏[J].青年文学家,2011(14).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永和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虽然美声唱法据有关资料记载已有三百多年的辉煌历史,但是美声唱法传入近代中国也不过百年光景,从最开始传承时的步履维艰一步步走到今天,令人可喜可贺的是美声唱法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为了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美声唱法中国化是未来美声唱法在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在国际舞臺上越来越活跃,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世界性元素的重要构成之一,美声唱法中国化可以使美声唱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针对性地进行创新,让美
期刊
摘要: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广西是一个十二个民族聚居的民族大区,素来就有“歌海”之称,其中尤以壮族民族音乐流传和传唱度最广。广西民族音乐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民族瑰宝,身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去弘扬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更有责任去保护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  关键词:民族音乐 小学音乐 传承与发扬  民
期刊
摘要:韵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就音乐而言就是作品的韵律、韵味,更好地演奏好中国作品,将作品想要带给大家情感与故事诠释给观众,就更需要了解一个中国作品中蕴含的韵与情。通过对中国作品《瑞丽江边》中韵与情的分析,探索大多数中国作品中韵律与情感的把握。  关键词:风格 韵味 情感  小提琴最初始于西方,并于16世纪传入中国,在中国本土文化的熏陶与作曲家、小提琴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产生许多民族风格浓郁的经典中
期刊
摘要:小提琴类似人声的发音特点和音域,决定了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优势。想要将一首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进行完美的演绎,不仅需要演奏者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而且需要高超的滑音演奏技巧,从而表现出民族风格的音乐特征和思想意境。如何把握好中国小提琴作品中滑音的应用,需要小提琴演奏者不断地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小提琴 民族风格 滑音  小提琴艺术是西洋乐器最典型的代表,是现代西洋管弦乐中不可
期刊
摘要:音乐就像是一汪清泉,能洗涤人的心灵,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享受。我们如果想要真正走入音乐世界,读懂音乐的情感色彩,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风格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大融合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鉴赏音乐,我们的音乐鉴赏理念也要随之做出改变。  关键词:音乐鉴赏 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他们生活阅历还不是很丰富,音乐知识也非常有限,但是他们有一颗富有
期刊
摘要:在当代油画创作题材中都市题材作为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它更加侧重于当代都市、都市人的生活状态和问题,反映出人类在生存中多方面的状态。以都市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体现出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趋势。那么在当代都市油画的创作作品中是如何展现的呢?下面我们将针对一些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当代都市油画 油画创作 视觉表现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了人们生活的品质。对于艺术创
期刊
摘要:女性着裤装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运动而变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本文归纳总结女式裤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影响女式裤装演化的关键事件以及当代设计师对女式裤装的突破性演绎案例,来探究女式裤装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女式裤装 服装造形  回顾服装史,日常裤装曾是仅限男性穿着的单品,女子裤装只作为家居服和裙装内着出现。直到20世纪初,女性参与运动锻炼开始成为时髦的活动,
期刊
摘要:我国地方戏曲历史悠久,江西传统地方戏曲又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江西地方戏曲优秀的剧目、对中国戏曲有深远影响的声腔、古代戏曲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名人都在我国戏曲发展上留下了浓墨重彩。随着岁月变迁,古老的江西地方戏曲面临传承的危机,在新时期如何运用多媒体数字出版技术保护和传承古老的地方戏曲,成为出版工作者值得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江西地方戏曲 保护与传承 数字出版  《滕王阁序》曾提及江西是一片“
期刊
摘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孕育出了独特的云南现代重彩画,其特点主要包括:构图平面化、色彩民族化、造型几何化、线条穿插重叠化、肌理多样化、题材内容丰富化等,云南现代重彩画的出现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拉近了云南与世界的距离。  关键词:现代重彩画 艺术特点 绘制过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成分居全国前列。据统计,云南的世居民族有25个,其中独有少数民
期刊
摘要: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藝术,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洗礼。当今社会,美术作为一种蕴含丰富文化的艺术,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美术不再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欣赏,而是具有了文化的气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术当仁不让。美术本身包括的文化特征,让人们受益匪浅,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品格。因此,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多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