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低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兴趣的培养是关键。
1.课堂语言激励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富于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最能渲染孩童的情感,引发思维的共鸣。教育家赫洛克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经常不断受责备,成绩则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又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又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学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这就要求我们做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觉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比如上课时,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若回答正确,则及时真情地评价:“你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即使他回答错了,我们也要尝试鼓励他:“这位同学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对学习产生兴趣,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提高。
2.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有趣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真切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趣味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中央电视台有关“多美滋奶粉”的广告,情节是这样的:冬冬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中间横着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时,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让学生讨论:①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②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③第九个孩子得到冬冬的多少?④第九个孩子得到整块蛋糕的多少?
如此处理分数问题,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在感受中认知,其乐无穷。
3.课堂练习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同时也是后续补充的手段,很多学生做题时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原因是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欲望。既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设计习题,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他们的学习将会更主动,效果会更好。
例如教学“统计”时,除让学生完成书上的练习外,还让学生因地制宜,想想教室里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有的说清扫用具可以进行分类统计,有4把扫帚,3把拖布,2个水桶;有的把班里书柜中的书分类统计,传记30本,童话书50本,教学参考书20本,其他故事书59本;有的把自己书包内的物品进行分类统计,书5本,笔记本4本,笔7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而且提出了许多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既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比多比少练习,让学生回家比碗、比盘……这些做法学生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有趣、乐于接受,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逐渐提高,而且学生在品德、劳动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4.课堂教学生活化,唤起学生用数学的愿望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用中学,教学效果颇佳。
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位置与顺序、统计”等。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社会现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一定要贴近生活。
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放在一起,两者加以比较,引出“分类”。通过简单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去整理,恢复教室原本干净、整齐的面貌,学生不禁感叹道:好整齐啊。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体会了“分类”的思想及其好处。最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总结出“分类”的方法,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整节课,教师只用寥寥数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双向交流,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创造的机会,同时他们还懂得了谦让、合作、互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这对学生一生发展都会受益无穷。
1.课堂语言激励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富于激励性的教学语言最能渲染孩童的情感,引发思维的共鸣。教育家赫洛克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学习同一难度的内容。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成绩扶摇直上。第二组为受谴责组,经常不断受责备,成绩则持续下降。第三组为被忽视组,只是在一旁静听前两组所受到的表扬与谴责,自己既得不到直接的表扬,又不遭受直接的谴责,学习成绩比前两组都差。第四组为控制组,既不给予任何表扬与谴责,又不让他们听到对前两组的表扬与谴责,学习成绩最差。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学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教师要学会表扬学生,尤其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有的老师会说,这样的学生没有优点,怎么表扬他呢?这就要求我们做细心的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应该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感觉到我也有优点,我也能进步。比如上课时,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若回答正确,则及时真情地评价:“你回答得非常正确,进步很大。”即使他回答错了,我们也要尝试鼓励他:“这位同学能大胆发言了,虽然问题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已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相信下一次他一定能把问题回答正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不爱发言的学生来说,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他当然非常高兴,甚至非常自豪,由此对学习产生兴趣,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会很快提高。
2.课堂情境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情境创设中,强调创设尽可能实在的、有趣的真实情境,因为真实的情境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让学生在宽松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真切感受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的趣味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播放中央电视台有关“多美滋奶粉”的广告,情节是这样的:冬冬将蛋糕平均分成4份,却发现一共有8个小朋友,灵机一动,从中间横着切一刀,便将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正在这时,第9个小朋友出现了。怎么办呢?冬冬又将自己的那一块一分为二,将1份送给了他。让学生讨论:①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多少?②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③第九个孩子得到冬冬的多少?④第九个孩子得到整块蛋糕的多少?
如此处理分数问题,让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在感受中认知,其乐无穷。
3.课堂练习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同时也是后续补充的手段,很多学生做题时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原因是没有激发起学生的欲望。既然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那么利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事例设计习题,使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他们的学习将会更主动,效果会更好。
例如教学“统计”时,除让学生完成书上的练习外,还让学生因地制宜,想想教室里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有的说清扫用具可以进行分类统计,有4把扫帚,3把拖布,2个水桶;有的把班里书柜中的书分类统计,传记30本,童话书50本,教学参考书20本,其他故事书59本;有的把自己书包内的物品进行分类统计,书5本,笔记本4本,笔7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而且提出了许多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学生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既拓展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如比多比少练习,让学生回家比碗、比盘……这些做法学生感到十分亲切、自然、有趣、乐于接受,完成作业的数量、质量逐渐提高,而且学生在品德、劳动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4.课堂教学生活化,唤起学生用数学的愿望
数学知识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实际问题的简化和模拟,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活”用教材,用“活”的例题,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出发,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使学生在乐中学、用中学,教学效果颇佳。
小学数学教材中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位置与顺序、统计”等。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并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社会现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学一定要贴近生活。
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放在一起,两者加以比较,引出“分类”。通过简单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分、去整理,恢复教室原本干净、整齐的面貌,学生不禁感叹道:好整齐啊。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体会了“分类”的思想及其好处。最后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直接经验总结出“分类”的方法,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整节课,教师只用寥寥数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更主要的是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的双向交流,每个学生都有发现、创造的机会,同时他们还懂得了谦让、合作、互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这对学生一生发展都会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