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高校日语专业培养方案偏误分析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标2018新的国家质量标准,应对双一流建设要求,根据国家2020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和教学大纲,结合大学双一流建设要求,核对2018日语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新的服务一流人才专业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为制定2022专业培养方案奠定良好基础。首先,严格对标新国标,学习2020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找出现行2018方案中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之处,完成了偏误分析。其次,在此基础上,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制定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新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新国标;日语专业;培养方案;偏误分析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上海海洋大学校级教务处项目“服务一流人才培养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A1-2005-20-400110)
  [作者简介] 周艳红(1976—),女,辽宁大连人,博士,上海海洋大学日语系副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029-04    [收稿日期] 2021-03-29
   一、一个标准和一个指南
   (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教育标准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教育部党组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行动,关键是要牢牢抓住提高质量这个“纲”,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曾介绍,2018年1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向全国、全世界发布的第一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1]。发布的《国标》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是我国外语教育历史上由教育部颁布的第一个覆盖外语类各专业的高等教育教学国家标准。
   (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
   为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2020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特制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试行)》[2] 。希望《指南》引导全国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抓手,主动对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专业课程,突出能力培养,推动课堂革命,探索智能教学,促进教师发展,健全质保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指南》是继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以下简称《国标》)之后的又一纲领性文件。为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及人才培养举旗定向,将指引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外语学科内涵与专业定位,探索外语类专业建设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一流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日语专业对标《新国标》情况
   (一)培养目标对接情况
   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日本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等专业知识和理论,特别是熟练掌握日语语言技能,具备优良的日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国际视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文化及商务融会贯通的复合型能力;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及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能够胜任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具有海洋特色的复合型日语专业应用人才[3] 。
   (二)课程设置情况
   日语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基础包括日语语言、日本文学和日本研究,具有跨学科特点。日语专业可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形成复合型专业或方向,也可以建立双学位或主辅修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双一流建设需要。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所谓双一流是指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到2020年,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第二,应用型转型需要。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发展模式。应对国际大都市上海和临港新片区自贸区,已设有商务日语应用性方向可选。主要课程(专业课)设置情况见表1。
   (三)课程对标情况
   日语专业新国标: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标准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培养方案。目标在于适应未来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前途光明。根据新国标的要求,日语专业按照核心课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编写了2018培养方案。具体对标情况见表2。
   三、日语专业对标《指南》情况
   (一)日语培养方案有方向有特色
   1.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两个方向。为了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2014方案起从三年级起开设两个选修方向,即语言文学方向和商务日语方向。不但大大丰富了学生可选课程,而且为日语专业学生出口就业等指明方向。以前方案中没有开设方向。2018方案中为了承接当时学院MTI建设需求,将语言文学方向更改为翻译方向。因为学院已转型申请了语言文学学术型碩士点,并在2021年开始招生。考虑到具体承接,下一个方案将改回语言文学方向。    2.选修课程中设置了两门通选的海洋类特色课程。“日本海洋科学导论”是具有海洋特色的方向通选课。本课程采取讲座形式,邀请学校内有日本教育背景的各学科的博士共同承担此课程。各位博士们大多能用日语讲解,如“鱼的故事”“贝类”“水产品市场”等。为日语专业学生开拓海洋视野,旨在培养海洋日语专业学生的海洋科学知识素养,突出日语学科的海洋特色。
   “海洋文献选读”是2014培养方案制定时增设的海洋特色类的方向通选课。通过引导学生日文原文阅读一些海洋科学文献,如“鱼饼的制作”等,了解一部分海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大海洋情怀,为学生将来在海洋领域就业打下基础。2018方案中更改成1学分。
   (二)对标《指南》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为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双一流)发展定位规划》(2017—2035)和《外国语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上海市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及长三角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校院两级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现状,本专业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学为主导。遵循外语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围绕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凝练专业特色、优化方向结构,主动对接和服务学校海洋、水产和食品等主干学科,不斷提高专业办学层次和专业教学水平,为上海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日语+翻译→语言文学”“日语+商务”将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有过关的日语语言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翻译、商务等技能。本专业立足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人才就业落户都具有先天优惠条件。主动对接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行业、企业和基层一线建设。海洋特色的复合型和翻译商务的应用型日语人才符合《指南》中培养目标的“日语+”特色要求。
   2.按照《指南》调整课程设置学期和课程结构。只有高级日语1-2,没有3,可酌情考虑,实在有必要可列为第七学期必选课程;视听说1-2为2学分即32学时。2018方案的听力1,依据现有教材确实可以增加学时为32。也符合先输入再输出逻辑,会话1保持16学时不变。专业导论因入学教育充分等必要性大大降低,1学分16学分可考虑撤销。按照新国标以及《指南》要求,补充完整所有核心必修课程。2018方案大体对标,只需更改小部分不对标的具体课程名称。
   现行2018方案只有部分符合《指南》中课程结构要求,有待于确定学校指导性意见。如公共基础原则上占总学分25%;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不低于专业总课时的50%;实践教学环节原则上占总学分10%。
   3.《指南》对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有更具体的要求。实践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专业实习外,还包括如开展学科竞赛,社团,创新项目;志愿,公益,勤工助学和支教等;以及国际交流等。毕业论文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具体字数和语言都有详细规定。
   4.持续推进培养方式的改革。由于外语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日语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方式的改革。如2+2国内国外联合双学位培养,推动3+1等同日本的多个大学交换留学项目(包括公费和自费),对应学分打包认定。每年大概有30名左右学生去日本留学。另外每年开展暑期两周短期游学项目,在2019年两支队伍共计50名学生分别去了东北大学和广岛大学。以2017级1班为例,至大四第8学期,30人名只有4名同学没有去日本交流过,通过各种形式出国的同学占比86.7%。受疫情影响,2020年留学项目几乎停滞。不过从该年末起,已逐渐开始恢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92-95.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104-131.
  [3]上海教育评估院.上海高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指南[M].上海:内参,2017:9-12.
  Error Analysis of Training Program of Japanese Major in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Taking how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Calibrated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Guide”
  as an Example
  ZHOU Yan-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of 2018,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National Ordinary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Literature Specialty Teaching Guide and the Syllabus of 2020, this paper checks the 2018 Japanes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lan and develops new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goals and curriculum system for serving first-class talents training, which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formulat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of 2022. First,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follow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s and to learn the teaching guide of 2020, so as to find out the imperfections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Japanese major in the current 2018 programs and complete the error analysis. Second, on this basis,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first-class talents, the training goals and new curriculum system of Japanese major are formulated.
   Key words: new national standard; Japanese major; training program; error analysis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以《同上一堂课·宋庆龄的故事》为例,分析了该节目如何把价值引领放在首位,以贴近少年儿童感知的表达方式,讲述宋庆龄精彩的生平故事,挖掘其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中小学生“四史”教育“金课”。  【关键词】全媒体;“四史”;同上一堂课  2021年1月27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诞辰128周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与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联合策划制作了“同上一堂课·时代小先生”项目系列节目《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白山黑水铸英魂》这部纪录片,无论是在选材,还是在相关传播介质的选用,或者是在妥善处理好“历史”与“现实”“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方面,抑或是妥善处理好“正”与“奇”关系方面均有值得称道的突破。  【关键词】《白山黑水铸英魂》;影像纪传体;历史;现实;局部;整体;正;奇  一、引言  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整合优质社会资源,用时一年多,精心制作推出了
期刊
21世纪以来,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严重问题。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给淡水资源本就短缺的中国农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灌溉用水始终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比重最大的部分,同时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及先进网络技术的持续创新使智能化的节水灌溉方案成为研究热点。Android系统作为一款开源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以其丰富的硬件选择、友好的交互界面、强大的运算处理能力和庞大的用户人群而逐步替代由传统单片机完成单一控制功能的方案,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也为Android
【内容摘要】现代传播媒介拓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空间,我们要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创新古老文化的宣传方式,让中华文化在世界面前“活起来”“热起来”。本文以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福建闽南泉郡富美宫送王船民间信俗为主要考察对象,阐述了在全媒体传播格局下,民俗文化如何借助现代传媒以更具宣传力和影响力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跨越语言障碍,超越文化纷争,穿越心灵隔阂
期刊
由于受到成像设备和成像环境等外界条件的限制,数字图像在传输、转换或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的污染,不仅使得图像视觉效果变差,更使得图像中大量有用信息丢失,影响图像的后续处理。为了提高图像的质量,就必须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图像中的有用信息的前提下,有效地将图像中的噪声消除。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课题,图像去噪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图像去噪技术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了多种优秀的去噪算法。其中,基于稀疏表示理论的去噪方法,因其优越的性能和新颖的思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18世纪以前,中国传统文化就传入西方,包括中国哲学的儒家、道家思想等。中国哲学对18世纪欧州启蒙产生了重要影响。杨玉英教授新作《〈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全面搜集、系统整理、精心译介了19世纪以降三个世纪《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英译本和应用研究著述,列举了18世纪后道家思想在西方传播与接受的汉译资料,展示了道家思想在英语世界研究与应用的丰硕成果,这对于增进中西文化交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选取五本西方传播学界SSCI期刊1996-2018年所刊载的1395篇论文为样本,对其38077条参考文献和37815篇期刊引证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以揭示网络传播研究兴起以来西方传播学学科交叉状况及其变化,并兼与我国的情况相比较。结果表明,传播学学科交叉性有所增强,开放性下降,表现出一定的自主性;知识输入和输出格局基本没有改变,心理学、政治学和社会学是其知识交流的主要学科,与计算机和
期刊
【内容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短视频运用情感传播策略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和情感唤醒作用。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2020年武汉“封城”和2021年石家庄“封城”期间发布的97条短视频作品中情感策略的应用。研究发现,这些短视频作品通过搭建场景化体验场域唤醒情感、引发共鸣,进而引导正面舆论、激发共同体意识,为抗疫胜利构建了
期刊
【内容摘要】进入融媒体时代,信息技术迭代更新、传播格局深度调整,给教育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最近五届中国新闻奖教育题材获奖作品的框架分析,梳理出优秀教育新闻作品在选题方向、关注领域、报道主题、情感倾向、生产主体、体裁应用、表达方式、传播路径等8个维度的特征,以期为融媒体时代“教育好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提供启示,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期刊
【内容摘要】新媒体的扩散为网络空间的“污名化”现象注入新变量,也使得被污名群体特征发生转变。为合理阐释网络“污名化”现象,本文构建了网络“污名化”的激活-应用分析框架进行分析。本研究认为,网民对女大学生群体的“污名化”建构主要经历了“激活”与“应用”两个阶段,网络媒体与意见领袖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网络舆论场的权力倒转,性别身份的内在冲突则构成了推动污名由“激活”到“应用”的中介因素。本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