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过古稀之年的赵老师,患Ⅱ型糖尿病8年了,血糖控制一直不太理想。最近他发现自己每天晚上睡觉时脚都肿得厉害,早上起来时略微减轻。生活中,不少老年人会莫名其妙出现腿脚肿大,其实原因很多,不能轻视。脚肿的常见原因很多,除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原因外,也可能是肾病导致的,若“老糖友”出现了脚肿,还要提防糖尿病肾病。
急慢性肾炎或肾病,由于肾血流减少时的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丢失蛋白太多时造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都可使组织间隙体液聚集而引起浮肿。肾性水肿多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颜面开始。早晨起来比较严重,起床活动之后水肿逐渐减轻,但随后会逐渐出现在下肢脚踝部位和全身,并常伴有疲劳、乏力、尿中泡沫、尿色异常、夜尿次数增多等症状。
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早期又比较隐匿,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需要提醒的是,验尿对发现早期肾病很有帮助,尿常规如果出现红细胞、尿蛋白异常,或者白细胞增多,需要再查肾功能、肾脏B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等。建议找肾脏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值得注意的是,肾脏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数据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约20%~40%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肾病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原有的病情,还可能引起或加重心、脑、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糖尿病腎病,多见于糖尿病史达5年以上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时,由于高血糖损伤了肾脏的微小血管,血液中的白蛋白不断从肾脏漏出,当白蛋白水平下降至一定水平时,体液进入渗透压较高的组织间隙,便产生了水肿。这种水肿常见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以及眼睑、面部。因此,会有晨起脚肿轻,下午晚上重的情况。除了水肿,糖尿病肾病还可能出现小便泡沫增多等症状。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肾病早期也可能没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尤其是有5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对于糖友来说,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使其达到控制标准。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大多数早期糖尿病肾病得到延缓;严格控制血压,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滤出,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此外,血脂异常也是肾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饮食上,肾病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强调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还要限制盐的摄取,吸烟者应戒烟。
日常要保护好肾脏,建议不要憋尿,饮食低脂低钠。老年人切勿随便吃药,特别是中草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误食有肾毒性的药。
热水泡脚
急慢性肾炎或肾病,由于肾血流减少时的钠、水潴留,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丢失蛋白太多时造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都可使组织间隙体液聚集而引起浮肿。肾性水肿多从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颜面开始。早晨起来比较严重,起床活动之后水肿逐渐减轻,但随后会逐渐出现在下肢脚踝部位和全身,并常伴有疲劳、乏力、尿中泡沫、尿色异常、夜尿次数增多等症状。
慢性肾病的发病率高,早期又比较隐匿,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积极治疗,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需要提醒的是,验尿对发现早期肾病很有帮助,尿常规如果出现红细胞、尿蛋白异常,或者白细胞增多,需要再查肾功能、肾脏B超、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形态等。建议找肾脏内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值得注意的是,肾脏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有数据显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约20%~40%可发生糖尿病肾病。肾病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原有的病情,还可能引起或加重心、脑、眼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糖尿病腎病,多见于糖尿病史达5年以上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时,由于高血糖损伤了肾脏的微小血管,血液中的白蛋白不断从肾脏漏出,当白蛋白水平下降至一定水平时,体液进入渗透压较高的组织间隙,便产生了水肿。这种水肿常见于身体的下垂部位(如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以及眼睑、面部。因此,会有晨起脚肿轻,下午晚上重的情况。除了水肿,糖尿病肾病还可能出现小便泡沫增多等症状。值得警惕的是,糖尿病肾病早期也可能没有症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尤其是有5年以上的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每年至少检查两次或两次以上。
对于糖友来说,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积极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使其达到控制标准。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大多数早期糖尿病肾病得到延缓;严格控制血压,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滤出,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程。此外,血脂异常也是肾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饮食上,肾病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强调补充优质蛋白,比如牛奶、鸡蛋、瘦肉。还要限制盐的摄取,吸烟者应戒烟。
日常要保护好肾脏,建议不要憋尿,饮食低脂低钠。老年人切勿随便吃药,特别是中草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免误食有肾毒性的药。
热水泡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