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家海外品牌抵制新疆长绒棉的消息,引发了强烈反响,也让新疆长绒棉走入公众视野。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之一,与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包揽了世界棉花产业80%以上的产量。而中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就是新疆。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较前一年增长3%,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棉仓。
新疆种植棉花的历史不少于2000年
新疆的棉花种植业是一段历史的传奇,既是远古的回响,也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的见证。
棉花何时传入中国,至今没有定论,但分南北两线传播途径没有争议,即所谓“南道棉”和“北道棉”。
“南道棉”指的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传入,“北道棉”指的就是连接中亚地区的新疆。新疆种植棉花的历史不少于2000年。出土的棉纺织品文物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在尉犁营盘的汉晋古墓中还出土了棉铃壳和籽棉,属于原产非洲的草棉,证明棉花已经在新疆“落户”了。不过,“北道棉”长期止步于新疆地区,与今天驰名世界的新疆长绒棉并无直接联系。
长绒棉又称“海岛棉”,原产中南美洲。虽然原产地包括了西印度群岛,但其得名却是因为1786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的圣西门岛栽培成功。
“海岛棉”的正式命名来得很晚,在此之前的数百年宋元时期,长绒棉已经传入中国,在中国南方地区传播,并出现了本土化的品种,比如1918年发现的著名云南名种“开元木棉”。但因为种植环境的限制,纤维更长、质地更好的海岛棉,并没有成为古代中国本土棉花种植的主力。
根据新华社2020年9月的报道,2019年末,新疆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3%,农业机械化水平领先全国;拥有采棉机2500台,机采棉面积达1080余万亩,棉花机采率达82%,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
长绒棉在19世纪已经传入了新疆地区,却也没有大规模发展。即使在1919年后中国多次引入现代海岛棉品种,也主要在南方推广,与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的新疆地区无缘。
新疆与长绒棉的正式牵手要到上世纪50年代。新疆地区种植棉花的悠久历史、绝佳的自然条件,吸引了新政权的目光。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就开始了海岛棉的引种试种工作。1955年,又成功引入了苏联培养的中亚型長绒棉品种,长绒棉在新疆“安家”获得了成功。
新品种的引入、社会安定后的农业发展,为新疆现代棉花种植业发展带来了第一次高潮。1949年新疆只有棉田33350多公顷,总产10万余担。到1959年棉田已发展到14万多公顷,总产114万余担,较1949年总产增加10倍以上。
新疆种植棉花的环境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充分发挥。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土地偏碱性,是棉花生长的乐园;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杀死棉铃虫等病虫害,省下了不少劳力和费用;收获季节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采摘。
而且,长绒棉的生育期较长,需要较多的积温和更充足的光照,更适于种植在干燥、有灌溉条件又便于人工控制的地方,和新疆更是“天作之合”。
可经历了一轮爆发式的发展后,因诸多客观和人为因素制约,新疆的棉花种植业在六七十年代放缓了发展脚步。改革开放前,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止步于20万公顷,仅占全国棉花产量的3%。尽管此时新疆长绒棉已经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瓶颈难以突破。
“采棉百万大军”从四面八方进入新疆
改革开放后的20年,新疆棉花种植业又引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从改革开放前的不足20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71.86万公顷,占全国棉产量的比例由3%上升到40%。
改革给新疆的棉花种植业带来了勃勃生机,而开放让新疆棉花大规模走向海外。2018年的新疆,每一分钟就有6.4吨棉花销往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棉花市场最重要的产区之一。
这一轮高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基础建设,水利、公路、铁路等设施配套的高速发展,无疑是棉花种植产业的强劲助推;同时,这还得益于科技发展的成果。
开发和改良的新疆长绒棉品种,不仅更适应本地环境,而且提高了生长维度,大幅提高了种植面积。
除此之外,改革开放打破了人口流动的限制,每年河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山东等内地省份浩浩荡荡进入新疆的数十万采棉大军,对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地广人稀,是新疆土地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的优势。但到了棉花收获季,优势就成了劣势,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无法本地化解决。
即便是改革开放前人口流动高度管制之下,中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已经默许甚至一定程度鼓励农民入疆采棉了。改革开放后,劳动力流动更为方便,劳动报酬水平也更为市场化,采棉大军浩浩荡荡进疆,就成了8月下旬到10月下旬新疆棉花采摘季的风景。
2008年,新疆棉花大丰收。《中国经济周刊》专门报道了各省份采棉工“百万大军”进疆的壮观场面。这一年,新疆建设兵团季节性采棉工68.6万人。其中河南18.1万人、甘肃13.7万人、重庆1.9万人、宁夏1.4万人、青海0.5万人,其他10.2万人,疆内22.8万人。接受采访的兵团干部表示,2007年兑现拾花工工资14.3亿元;2008年,随着拾花工人数的增加和拾花价格提高,兑现拾花工工资的数目肯定要高于上一年。
按此计算,采棉季节两个月,采棉工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采棉工由雇佣方供食宿,这1000多元基本上是纯收入,远高于内地农村的人均水平。
新疆棉花种植业走上机械化道路
但随着农民工收入上升、人口结构老化,采棉工的人工成本急剧上升,来源数量也在减少。2018年,采棉工月收入5000元以上,甚至出现了月入万元也难招到人的现象。新疆的棉花种植业,注定要走上机械化的道路。
其实,棉花采摘的机械化早就提上了新疆棉花种植的议事日程。1996年,新疆建设兵团就投资3000万元,实施“兵团机采棉引进试验示范项目”。
2011年,兵团机采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50%左右,还提出了3至4年时间在全兵团实现机械化采棉,可谓未雨绸缪。
根据新华社2020年9月的报道,2019年末,新疆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3%,农业机械化水平领先全国;拥有采棉机2500台,机采棉面积达1080余万亩,棉花机采率达82%,成为中国最大的机械化采棉基地。
棉花的机械化采摘,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而是涉及种植和加工技术、经济核算等复杂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新疆棉花种植业已经在机械化程度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总之,历史悠久的新疆棉花种植业经历了几十年的艰难发展,已经形成庞大的种植规模。再加上地广人稀的土地条件,未来发展必定是走向大规模机械化、工业化生产。
新疆棉种更新换代
“新疆历史上大面积推广的重大品种有‘军棉1号’‘中棉所35’和‘中棉所49’,在当时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对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严根土介绍。
“军棉1号”于1979年选育,其推广之际,新疆被确定为无病棉区,与黄河、长江流域棉区分属不同的生态区,少有内地棉花引进新疆试种。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棉区枯萎病蔓延,不抗枯、黄萎病的“军棉1号”无力招架,不得已从黄河流域引进“中棉所12”“豫棉15”等抗病品种。
随着棉花种植区域向干旱、盐碱地转移,黄萎病危害进一步加重,而且铃重偏小、衣分偏低、品种种性退化等瓶颈问题更加突出。严根土指出,这对棉花品种的抗性要求更加全面,对铃重与衣分的协同改良更加迫切,对种性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急迫。
“再加上近10年来,新疆棉花的种植技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滴灌、精量播种、适宜机械化采收等新技术的涌现,也是棉花品种推广应用中必须研究的课题。”严根土说。
针对上述难题,严根土带领科研团队多次到新疆棉花主产区实地考察,确定了“高产优质为基本点,突出耐旱碱低温和抗病”的育种目标。
在育种方法上,他们一改当时的习惯,以高密度种植模式为主,在新疆设立了3个棉花育种试验点,开展跨生态区、低世代大群体穿梭、高强压力鉴定等综合选择,其中低世代和大群体对大棵作物是首创。
在骨干亲本的创制上,选用种间和地理双异缘材料,主攻生物与非生物两个方面逆境抗性。既聚合了对多个逆境的抗性,又实现了铃重与衣分的协同改良,这是棉花育种长期以来孜孜追求而难以实现的目标。
严根土团队培育的“中棉所49”及研发的育种方法,不仅为我国科研提供了良好的遗传素材,同时也丰富了我国棉花育种的理论与技术。该品种与育种方法已被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借鉴和采用。
“‘中51504’直接育成的品种还有‘新陆中45号’‘新陆中66号’等。通过我们的技术途径还育成了10多个棉花新品种和一批优异新材料,为同类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及技术支撑。”严根土介绍。
2005年,“中棉所49”通过国家审定第二年,推广面积就占新疆南疆面积的16.5%,近两年平均上升到65%以上;在全国棉花总面积的比重由2.1%增加到15.5%,对棉花产业的稳定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目前累計推广面积7118.5万亩,其中2013—2015年累计推广面积2650万亩。
“与现有推广品种相比较,‘中棉所49’仍然是优秀的品种,综合表现在众多品种中位居前列。”严根土分析,首先,品种良种繁育措施到位,种性稳定,一直没有退化。其次,有一套成熟配套的栽培技术,通过长期的技术培训,棉农已经完全接受并掌握,得到了效益,所以也不愿意随意换种。
团队创建了基于“中棉所49”的棉花种植标准化技术体系,建立了棉花生产全程标准化模式,实现了科研、生产、监管的一体化,为我国棉花种植的规范化提供了一个先例。
数据显示,与非示范区相比,示范区每亩增产30公斤籽棉,增收180元/亩;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比非示范区提高20%;机械采摘原棉品质3级及以上达到90%,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增效20%。
◎ 来源|综合新京报、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