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二轮复习是知识整合、方法归类、技能提高、思想提升的关键阶段。为了使同学们在第二轮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效率,现将这一阶段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 进一步夯实基础
数学解题无非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组合应用,弄清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是判断题目类型、知识范围的前提,是正确把握解题方法的依据。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题目时,才能很快得到解题的方法,或是面对一个新的题目,就能联想到用过的有效的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快速解题。那么如何抓基础?
阅读课本中自己仍有疑点的章节;在练习中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如三垂线定理若缺少直线在平面内将有什么结果?
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完备性;认真做好滚动测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避免出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遗忘现象。
二、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导数、方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再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在复习中,以这些重点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为载体,渗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系统介绍。专题复习对备课的要求很高,通过对例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力求归纳出知识模块形成体系,同时也要能提炼出数学思想层次的东西。例如对分式、根式、绝对值的处理、角度、线段长度的处理、方程、不等式恒成问题的研究。大小比较二元函数问题、递推公式的应用、图象的应用、解析几何中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知识的再现、整合过程中,可以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概括等,这一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过程中掌握数学基本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跳出“题海”,注重归纳
做习题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学数学要做一定量的习题,但学数学并不等于做题,在高考试题中,有部分习题是简单知识点的串联,利用公理化的知识体系的演绎推理是能解决的,这些习题可通过做一定量习题达到对解题方法的迁移来实现的。而随着高考的改革,考查重点向创造型、能力型的侧重,要求同学们在精做习题时,还要注意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当你作完一道习题后不妨自问:本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什么方法?这一类习题有什么解题的通性?实现问题的完全解决我应用了怎样的解题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培养你自己的悟性与创造性,才会在面对高考中那些综合性强的全息化题目时可以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它。
四、 常做高考题,“调试”考试心理
高考题是最好的习题,它在考查知识点时的切入点新而不俗,它正确地控制了对所考查的知识点的难度。做一些高考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对该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有助于判断高考题目信度的能力,防止做偏题怪题。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三角部分的高考题,难度一般不大,我们按照高考的难度练习即可。同时适当的做高考题也有助于同学们克服对高考题的恐惧感,增强决胜高考的信心。
五、抓《考试说明》与信息研究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吸收新课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同时还要防止出现以下问题:(1)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2)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3)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
总之,二轮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进一步夯实基础
数学解题无非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组合应用,弄清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是判断题目类型、知识范围的前提,是正确把握解题方法的依据。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题目时,才能很快得到解题的方法,或是面对一个新的题目,就能联想到用过的有效的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快速解题。那么如何抓基础?
阅读课本中自己仍有疑点的章节;在练习中遇到概念解题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认识;理解定理的条件对结论的约束作用,并反问:如果没有该条件会使定理的结论发生什么变化?如三垂线定理若缺少直线在平面内将有什么结果?
归纳全面的解题方法。只有积累一定的典型习题才能保证解题方法的完备性;认真做好滚动测练习题,采用循环交替、螺旋式推进的方法,避免出现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遗忘现象。
二、抓好专题复习,领会数学思想
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在知识专题复习中可以进一步巩固第一轮复习的成果,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尤其注意知识的交叉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导数、方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再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在复习中,以这些重点知识的综合性题目为载体,渗透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系统介绍。专题复习对备课的要求很高,通过对例习题的精选、精讲、精练,力求归纳出知识模块形成体系,同时也要能提炼出数学思想层次的东西。例如对分式、根式、绝对值的处理、角度、线段长度的处理、方程、不等式恒成问题的研究。大小比较二元函数问题、递推公式的应用、图象的应用、解析几何中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知识的再现、整合过程中,可以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综合、比较、类比、归纳、概括等,这一过程也是逻辑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查漏补缺,学生对解题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过程中掌握数学基本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跳出“题海”,注重归纳
做习题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学数学要做一定量的习题,但学数学并不等于做题,在高考试题中,有部分习题是简单知识点的串联,利用公理化的知识体系的演绎推理是能解决的,这些习题可通过做一定量习题达到对解题方法的迁移来实现的。而随着高考的改革,考查重点向创造型、能力型的侧重,要求同学们在精做习题时,还要注意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当你作完一道习题后不妨自问:本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什么方法?这一类习题有什么解题的通性?实现问题的完全解决我应用了怎样的解题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培养你自己的悟性与创造性,才会在面对高考中那些综合性强的全息化题目时可以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它。
四、 常做高考题,“调试”考试心理
高考题是最好的习题,它在考查知识点时的切入点新而不俗,它正确地控制了对所考查的知识点的难度。做一些高考题,有助于把握高考对该知识点的难度要求;有助于判断高考题目信度的能力,防止做偏题怪题。如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立体几何、三角部分的高考题,难度一般不大,我们按照高考的难度练习即可。同时适当的做高考题也有助于同学们克服对高考题的恐惧感,增强决胜高考的信心。
五、抓《考试说明》与信息研究
第二轮复习中,不可能再面面俱到。要在复习中做到既有针对性又避免做无用功,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复习效率,就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吃透精神实质,抓住考试内容和能力要求,同时还应关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以及对试题的评价报告,捕捉高考信息,吸收新课中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在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同时还要防止出现以下问题:(1)防止简单重复复习,不求深度思考;(2)防止片面追求解题技巧;(3)防止机械地就题做题,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4)防止眼高手低,简单的不想做或做得不规范,难的又做不出来或害怕做。
总之,二轮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学习成果,强化知识系统的记忆;完善是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强化知识体系;综合是减少单一知识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接点,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是培养、提高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