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裁员的风声……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裁员风声有真有假,各人应对起来表现均大大不同,不过只要你能够确保自己在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你就不会被裁掉。
  
  体验者关心的经历
  
  我经历过一次裁员。第一反应还是很吃惊的,因为我和主管的私人关系相比较好,自己又属于能察言观色的人,所以在从主管得到消息之前,一点风声和预兆也没有,这让我比较震惊。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裁员的风声呢?
  
  裁员的风声有真有假,你如何辨别这风声的真伪呢?
  
  韩笑:现在很多公司放出裁员消息,实际是为了整风。你想想看,如果别人不想让你散播,肯定会选择什么也不告诉你,既然能说出来,就知道一定会有人再说出去。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中层看到员工出差五天,周六周日还以约客户为名,在外面玩,周一回来也不用上班,于是放点裁员的风,让大家为避免被裁掉,表现得好一点。
  关心:可是公司有没有考虑到,不负责任地故意放风声整顿会让员工陷入恐慌情绪,本来有些人工作得蛮好的,但裁员的风声加上一些人的煽风点火,他们就会陷入混乱。
  韩笑:如果心态不是很积极、正面的话,就有可能妨碍他平时的一些工作表现。这种整风就是在看人的心态,那些四处散播消息的员工,本身就不自信,而那些镇静的员工往往自己知道:我已经做到了。
  孙虹钢:有一种假的裁员风声不是为了整风,而是单纯的放风。我就曾给人家支过这样的招。一家公司去年年终奖人均5万元人民币,但今年业绩差一些,最多只能发两万元,因为人的心理都是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老板担心员工不愿意,我就出了个主意,叫做“置之于死地而后生”:先散布消息说今年公司业绩不好,可能还要裁员,通过一些人在半个小时内把风声散出去,一个礼拜以后,再召开公司会议,在阐述了市场、公司内外部环境之后宣布,虽然今年很艰难,业绩比去年差很多,但公司管理层还是决定再困难不能困难员工,年终奖人均两万元,而且绝不裁员。
  关心:如果公司上层有变动的话,那很有可能裁员是真的,因为新官上任三把火嘛。很多老板会觉得要先整合一下自己的团队,然后再落实一些政策和管理方法。
  孙虹钢:过去公司放裁员的风,真假成分各占50%,但现在哪家公司说裁员,有80%是假的,因为现在的裁员越来越难了。
  韩笑:第一,你要看谁在传;第二,看传话的这个人解释得够不够充分,我就经常听说裁员是因为什么谁和谁的关系不好,一听就不靠谱,以讹传讹。
  
  裁员的公司还是好公司吗?
  
  关心:不管是因为上层的变动,还是一些产业的变化调整,导致裁员是事实,能够站在很多员工的立场来综合分析,想想这次裁员到底应该怎么裁、裁多少人的主管或者上司是好的。
  孙虹钢:我觉得你这个想法简直太奇怪了。当一个公司已经恶劣到靠裁员节省自己的成本,把麻烦转嫁到无辜员工身上的时候,还五十步笑百步吗?裁二十个人叫恶,裁十九个人还是叫恶。问问这老板肯不肯把自己裁掉,或者说不裁员,把自己的工资、家里的钱拿出来发给员工,那才叫真正的人性化。
  刘仪伟:我极不同意你的发言,你说只要老板裁员就叫恶是不对的。一个公司是否需要裁员,当然跟老板的个人品行有关,但也跟公司文化、整个经济环境有关。只要老板按照《劳动合同法》里的相关规定裁员,他就无善无恶。有一个词叫做核心竞争力,如果你能够确保自己在这家公司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话,你就不会被裁掉。
  
  怎样在不同类型的公司当中体现个人价值和竞争力?
  孙虹钢:这特别简单。公司像是一条船,很多人想上船,但是船满员了怎么办?不想被挤掉,你就要尽可能地往驾驶舱的部分挤,在一家公司,驾驶舱就是几个核心部门或核心业务部门,比如财务部门,通常这个部门被裁掉的概率很低,再不就是进入核心的业务部门。
  
  可是,如果进不了核心业务部门怎么办呢?
  孙虹钢:那就两步走,第一,去找一家公司,让自己做到核心业务部门,第二,去学习。只有10%的人能够做到核心业务部门,其他90%都有可能会被裁掉,这听起来恐怖,但在职场上就是这样,要不断地往上走。
  
  怎样面对可能被裁的压力?
  关心:如果我平时的表现比较积极主动,工作能力得到上司的认可,那我就会比较安定和坦然。别人怎样表现我不管,我既不会去煽风点火,也不会为缓解压力故意去跟别人说裁员的事情,我只要做好我分内的事情就可以。
  
  孙虹钢:你还可以再积极一些,至少做几件事情:
  第一,把自己的简历翻出来看一看,如果有网上简历,去更新一下,好歹做一点点准备,没有一万,只有万一。
  第二,如果有做猎头的朋友,请人家吃吃饭。
  第三,打听打听你适应的行业在外面有什么变化、有没有新要求、薪酬怎么样,算未雨绸缪吧。
  韩笑:如果我听到公司要裁员的风声,不管是真是假,首先会第一个问自己:你在这家公司能学到的都学会了吗?对待裁员风声,我的态度是尽力而为。如果没学完,我会说:我不要工资,我学完再走。我要在最短时间内去学更多东西,哪怕最终还是被裁掉,还要再去找工作,我的价值也能提升一点,资本也能多一点。更多更努力地去学,往往最后被裁掉的不是你。
  
  


  经历了一次裁员风暴,我们最能从当中收获什么?
  1.嘉宾孙虹钢
  职场资深专家
  我都教人家一句话:公司不是咱的家,老板不是咱爸妈。
  2.嘉宾韩笑
  奇虎媒体销售事业部市场推广总监
  我想对普通员工说,一定要让自己非常有才,这样就可以“裁”老板,而不是被老板“裁”。
  3.主持人刘仪伟
  我觉得在任何地方、任何行业都有来与去,留下与离开,第一不要留恋,第二不要恐惧。
  4.体验者关心
  海乐络网络有限公司总裁
  我想跟各位还在职场上打拼的人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在黎明前赶上别人,那就必须在夜间匆匆行走。关键是靠平时的表现,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韩笑:刘老师,您认为您在主持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做饭吗?
  刘仪伟:便宜。
  韩笑:便宜的很多啊。
  刘仪伟:核心竞争力是观众缘
  刘仪伟:关心,您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关心:能力。
  刘仪伟:太虚了。
  关心:我适合现任老板工作的方式方法,因为我之前是做行政工作的。
  刘仪伟:好,你一换老板就完蛋。我自己理解,你要是老板的亲戚,一换老板肯定第一个被裁,第二,公司的利润多出自于你的手,这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韩笑:孙老师,您觉得您在培训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孙虹钢:我有我的跨界优势。
  韩笑:我的竞争力是:虽然我不是销售,但是我负责的辅助工作能够帮销售卖出最多钱。
  刘仪伟:这样就算换了一个新领导,新领导想扶正自己的亲信,都不能把你裁掉,因为大家会说:呀,连韩笑都被裁掉了,这家企业有问题了。
  
  特殊情况:求求你裁了我吧!
  孙虹钢:我曾参与过一些500强内IT公司裁员的过程,有些公司的员工会哭着喊着要求被裁——因为补偿金太高啦!补偿金就是我们所谓的“N加几”,“N”代表你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数,“几”是公司额外的补偿,用“N加几”再乘以工资奖金平摊后的月收入,就是你的补偿金。差一些的公司赔偿金多为“N+1”,一些有实力的公司甚至开出过“N+5”到“N+8”的赔偿金。某家IT通讯公司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一说裁员,大家都找HR(人事)送礼去了,争相要求被裁。因为在哪里,工作满八年,N是要先加倍,再给额外的,一下拿这么多钱,等于回家带薪歇两年。
其他文献
材料学为人类进入微观世界提供了有力手段,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公司,陶氏化学被认为是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材料的发明者与领导者,在反渗透膜的水处理技术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导地位,因此,要想听到来自材料学领域最专业的声音,陶氏无疑是个好去处。  当你翻开这本杂志首先不是看文字或图片,而是看纸质的时候,你就离专业眼光不远了——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当你看到桌子上的一瓶矿泉水,你会想到什么?品牌?口感?还
期刊
生物材料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属于生物技术、医学和工程材料学三大科学趋势的共生物,需要科研人员具备多个跨专业学科知识才能在此领域有所建树。年纪轻轻的杨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凡涉及“非杀菌性抗感染生物活性材料”这个课题,全世界没有哪个人比她更清楚。  “不是那种特打眼儿的漂亮,可她在比赛中不慌不忙侃侃而谈事情时那种专注和认真的劲儿让人觉得她特别美,恐怕这就是科学家气质。”这是我们头儿在看到《赢在中
期刊
处于科学大趋势前沿的计算机技术正孕育着重大的变革,尽管今天计算机的人工智能还是专用型智慧,但谁知道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这种处于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研究机构里会不会在某一天“生”出计算机的通用型智慧呢,尤其是遇到许峰雄这种计算机科技狂人的时候。  如果许峰雄跟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过招,他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如果后者是与他设计的会下棋的电脑过招,那么许峰雄赢的几率可能是百分之一百。    尽管已经有十年之
期刊
在小学时代,科学家始终是命题作文《我的理想》最热门的入选职业之一。记得我也写过科学家,准备让21世纪的中国人不用再吃饭(只需每天吃三颗药丸),不用再劳动(只需按下按钮,家里面所有的事情都会自动做好,包括给你穿上大衣),不用再待在地球上( 只需刷下公交卡每天都可以直飞太空旅游)……回首往事,幸亏我没有成为科学家,否则这个世界该多么混乱啊。  总之,小时候我相信科学改变世界,因为那时候尚且不知道后来的
期刊
这是一个满是机器的屋子,温度不高,风声呼呼,一切好像浑然天成,真有摄影棚的嫌疑。“做副院长,管理工作会不会占用你很多研究的时间?”我们边拍照边见缝插针地问。“不会。研究院的管理工作比较简单,只要多些时间出来跟你们见面就好。”王坚很幽默。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王坚与中科院的MBA 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间谈到很多诸如做科研的独立性、自信,还有听不懂的名词,很多睿智的观点发人深思。    陈晓斌 本
期刊
购买前看重产品的特长,购买后希望产品的各项功能都不差,一旦奥巴马在万千“寻求变革”的选民簇拥下入主白宫,会不会有类似于iPhone的境遇?      最近,朋友和新买的iPhone较上了劲,反复抱怨iPhone的邮件不好。想来他原是用黑莓的,还不是因为“喜好声色”而换了iPhone,为何现在来了这番反复?答曰:买了新款手机,总希望什么功能都比原先的好,除非这款手机没有邮件功能。  没有邮件功能的手
期刊
科学家是如何幽默的?    作为一组39页的特别策划的标题,《你所不知道的爱因斯坦》的确已经做出了竭尽所能的概括。他们讨论了爱因斯坦的镜头感和调皮、爱因斯坦租过的所有房子、他的子孙、有可能继承他的衣钵的物理奇才、因他而带动的衍生产品以及他的一些谬误。我想如果爱因斯坦的超越者的到来再遥遥无期的话,各个杂志可能将在这个选题上江郎才尽了。  本期最吸引人的照片莫过于1931年爱因斯坦72岁生日那张:无数
期刊
计算生孩子的机会成本的重点无非有二:“生还是不生”,以及“什么时候生”,外国的白领女性一样深受困扰。      会计学上有个名词叫“机会成本”,指的是你做出一个选择后要承担的、因做出这个选择而损失的最大利益。这个词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很有用处。打个简单的比方,找工作时你被两家公司同时录取,如果选了A,那么在B公司发展的所有利益可能,就是一种机会成本。当然了,这个成本既“实”又“虚”,在A公司发展
期刊
让无数考生和考生的父母寝食难安的高考一个月后就将开始,而通常在选择大学和专业、做人生职业规划这个问题上,家长、学生、老师基本上是根据分数段选专业,无法凭借充足的信息帮助学生做长远规划。那么如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学校名称前进行未来人生规划的选择?如何让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在四年后更能发挥优势?如何将今天的竞争力转化为明天更强大的就业吸引力和薪酬?根据2007年对全国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调查数据,由全球著名
期刊
对于潘瑞宝这个国际猎头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来说,为人们找到既一见钟情又终身契合的工作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在找到完美工作以后,以个人天赋和魅力影响工作本身,使它变得更“好”、更令人满意。      个人简历  潘瑞宝(左)1999年加入安拓国际(Antal International Ltd.),从调查专员(Researcher)做起;6个月后,人生第一次升职, 职位是顾问(Consu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