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胸腔镜手术511例

来源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2268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1月,评估入组511例患者行非气管插管自主呼吸麻醉下胸腔镜手术,其中原发肺癌120例,肺转移癌15例,肺大泡201例,肺部良性病变103例,纵膈病变46例,多汗症19例,其他7例。

结果

手术方式涵盖大部分胸腔镜手术方式,包括:肺大疱切除术与肺减容201例,肺楔形切除术111例,肺叶切除术103例,肺段切除16例,纵隔肿瘤切除术46例,胸段交感神经链阻滞术19例,其他15例。494例患者在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野暴露好,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比例低;17例(3.3%)因广泛粘连、肿瘤侵犯、持续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手术方式改变等原因需转成气管插管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

对适合的患者行自主呼吸非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胸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TBI)大鼠急性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损害和功能改变对神经功能、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各20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采用Feeney法制备大鼠TBI模型,地塞米松组大鼠与伤后10 min、24、48、72 h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6 mg/kg,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大鼠伤后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灌洗联合正压通气治疗创伤性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创伤性肺不张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支气管镜肺灌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
目的研究LKB1/STK11基因突变和甲基化在Peutz-Jeghers综合症家系中的作用,分析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医院化疗科1例Peutz-Jeghers综合症家系共4名受累成员的外周血和先证者的肠息肉组织,提取相应组织的DNA,采用MLPA、PCR-DNA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了胚系和体细胞来源的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先证者癌
目的检测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大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的表达,探讨TRALI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对照组、TRALI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5只。(1)TRALI组:腹腔注射脂多糖2 h后进行大鼠股动脉插管,移除大鼠约10%血容量的血液,然后输注等体积的血浆;(2)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在肌卫星细胞C2C12增殖过程中对Pax7表达与合成的影响作用。方法培养C2C12细胞,将传代培养好的细胞分为对照组,0.5 mT磁场组,1.0 mT磁场组,1.5 mT磁场组4组,进行连续5 d内培养,同时分别于第1、2、3、4、5 d内细胞送检,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用PCR、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Pax7的表达和合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于本科室就诊的垂体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蝶窦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经颅切除手术治疗,蝶窦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手术治疗。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两组患者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记录患者的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AMCs),初步探讨其向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原代分离培养hAMCs和人子宫内膜细胞并鉴定,采用添加50%的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液,并补充生长因子(TGF-β 10 ng/mL,EGF 10 ng/mL,PDGF-BB 10 ng/mL)和雌激素(17-β雌二醇1×10-7 mol/L)作为诱导剂培养第3代hAM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应用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APK/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活化γδΤ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使用佛波醇酯+离子霉素(PMA+IM)、Mtb-Ag刺激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0、6、12、24、48和72 h后γδΤ细胞CD69的表达。浓度为0、1、10和100 μmol/L的PD9
期刊
目的探讨针对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当第1肌皮穿支缺损时,采用高位、低位两极皮支双重供血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缺乏第1肌皮穿支的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9例,为高位、低位两极皮支型皮瓣,男6例,女3例。9例皮瓣低位皮支均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5例高位皮支由旋股外侧动脉升支发出,2例由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起始端发出,2例由旋股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