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留白 方圆相融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drop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的至高境界是水墨留白,寥寥数笔丹青染在白宣之上,其余的全是空白,黑与白的组合如同中国古钱币方与圆的组合,方圆相融,任内心在方圆之间转换自如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历史上曾有一位人物,他为国家鞠躬尽瘁,汲墨染黑了一纸白宣,袭一身刚正之气,固守着心中的净土,此乃方之人,此乃真英雄。
  自土木堡兵变之后,明军已溃不成军,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明朝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急,眼看那千万军的铁骑就要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京城大户纷纷出逃,全城上下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关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用一身浩然正气挑起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重担,他就是于谦。
  他临危受命,接任兵部尚书,艰苦经营,稳定内政,积极奋战,严格操练本已溃不成军的明朝军队,在北京保卫战中抱着与城池共存亡的坚定决心击退敌军,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使明朝转危为安。他的功绩足以彪炳千古,但他的一身正气却得罪了许多朝中同僚,无奈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名句,落得个身首异处的凄凉下场。
  所以《菜根谭》告诫我们“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若于谦也能方圆并用,水墨留白,也许不会有如此凄凉的下场。
  与之相反,庄子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人,他懂得人生方圆之义,于是他才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这纯白的宣纸上勾勒出绝美的丹青画卷。生命的成长如同庄子说的“外化而内不化”,对外在世界越来越多宽容感恩,融合于规矩,而内心的坚守日益被打磨得坚毅,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上可以非常随和,一切可以放下来,通融、适应外界,这就是一种境界,但一个人之所以是他自己,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有内心的秉持,有他心中真正的“不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生命境界。
  生命应该有所坚持,而生存可以随遇而安。水在映照着我们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处世的大智慧,只有把自己与世界相融,世界才容得下你。
  水墨留白是墨的境界,是水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懂得如何坚守,如何顺应是我们需要一生去领悟的。懂得如何在方与圆、坚持与顺应中转换,便可成为真正的大师,挥笔勾出最美的人生画卷。
  【点评】本文视野开阔,构思新颖。文章从“中国水墨画”切入,延伸到两个历史人物“于谦”“庄子”,以此来解读方圆之义。结构上从正反角度切入,不断翻出新意,立意深刻,有思考和研究的价值。材料典型,角度新颖,语言简练且有张力。
其他文献
我的人生就是要穷尽一切可能性。  ——康德  人们看到已发生的事物,感叹它的不可思议。萧伯纳却时常梦想着从未发生的事物,坚定地说道:“为什么不能这样?”  的确,未发生的不代表它不可能,只要我们拥有自信、勇气、智慧,定能将心中梦实现。  穷尽可能,需要强大的自信心。建国之初,外国人认为我们很难解决温饱问题。但袁隆平却不相信,他的心里有个梦——在金色的秋季,百姓满脸笑容地收获沉甸甸的庄稼。为了这个梦
期刊
面对《咬文嚼字》的挑错,著名作家积极面对,以感谢和理解回应,令人为之动容。我总以为,唯有拥有一颗积极面对别人的批评与挑错的心,人生境界才能不断升华,生命才日益趋向不朽与伟大。  挑错的必要性,来自于主观世界的狭隘与片面,我们常常沉醉于自己超于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骄傲的同时保留一份面对不足的谦卑。  所以,善待别人的挑错,是为了塑造一个更理性的灵魂,它让人清醒,让人自知。智者如曹禺,也深谙这一哲
期刊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人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对未来充满希望并为之奋斗的人,那些敢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只有那些向着未来敢于追寻、为着梦想风雨兼程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要做一只翻飞的白鹅,飞渡苦寒的人生。柴静在她初入《东方时空》时,并不顺意,遭人误解
期刊
对于已发生的事,我们习惯去问:“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能够给你答案,即使有了一个答案,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事情已经发生,无论是好是坏,都只能去接受,为什么我们不曾学会探索?  萧伯纳说:“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敢于梦想,敢于探索,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化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苯环,化学家发现了这个物质,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它的结构,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在
期刊
这则作文材料颇有意思。  先是,年轻人见财物,起歹心,不愿意将手机交还失主。但后来看到手机失主为地震灾区捐助的消息后,年轻人又立马改变主意,愿意无条件归还。  很显然,是手机失主尚先生的美德,感动了年轻人;是尚先生的善行,将年轻人从错误的路途上拉了回来;让年轻人也找回了差点就要丧失的美德。  这不禁让我想起天津的哥马志刚。  据报载,天津的哥马志刚拉载了一位盲人小伙5公里多,应收12.4元。小伙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事的变迁,人们的想法越来越奇怪,思想越来越独特,有些人怕奥数、英文,然而有些人却十分热爱,这现象充分暴露人们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  急功近利是现代化生活中人最容易有的一种心态,但也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心态。  怕周树人,却不怕奥数和英语,急功近利心态暴露无遗。奥数对于现代人来说对高考有利,可以凭加分制度得到加分或凭借奥数获奖获得保送资格,英文好可以出国留学,成为海归。这些大好的利益
期刊
经过书店的时候,我总看见小学生手上或多或少地拿着习题集;去学琴的时候,我总看见个子不到我胸口的孩子或熟练或生疏地招架手下的乐器。他们的表情微微茫然又似乎痛苦,像是认识世界之后感到格格不入而恐慌。  世界正在失去孩提王国,不是吗?我们曾经对世界怀有好奇心与信赖感,愿意用直线的眼光去观察一切,但后来,不知是什么时候,我们变得麻木、呆滞,一如赫胥黎所言的提前硬化。  成人自以为是的爱是一个起因,但我们同
期刊
中学生“怕周树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人扪心自问,自我反思一下吧。  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从封建社会的荒漠中走出,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派和谐的太平盛世,而是处处隐藏在光明背后的阴暗,而是一个虚有其表的泱泱大国,于是他抱着大无畏的勇气走进了人心的荒漠。他愤怒,是因为他听见了来自社会底层撕心裂肺的呼号;他悲伤,是因为他看见惨死在所谓政府门前的学生冰凉的尸体;他控诉,是因为他深爱脚下的土地。能够在那个
期刊
汪国真曾有言:“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诚然,人生中追求无止境,幸福无大小。然而,肯定这份追求,这份幸福,只需在夜深人静时,叩问自心,当听到那句——“我愿意。”一生无悔,足矣!  嵇康,一朵空谷的幽兰。那时,一把铁锤划过天际,击于石器之上,溅起万点火星,瞬间汇集,光芒万丈。那时,面对宦海沉浮,他没有沦陷,面对司马集团的威胁,他没有屈服。那时,朋友入仕,他写绝交书;生命将终,他独奏《广
期刊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而崇高的道德正如流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人之所恶。  至善的人生如一泓清泉,一片落叶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最深处安谧静止。那个隐忍为国的徐阶,在自己的能力未达一举除去严嵩父子之前,假意替他们谋划,但是这一苦心之举换来的却是弟子学生、同僚忠臣的谩骂与鄙夷。他无言,他承受,他问心无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