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碧薇:婚姻中,要允许女人强势,男人软弱

来源 :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en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蒋碧微,很多人对她的认识是“徐悲鸿的前妻”。
  一个有自我的女人,不该是攀援在男人身上的凌霄花,她应该活成自己。她的一生,先后跟徐悲鸿、张道藩两个名人产生爱恨情怨,也因此成为民国时期艺术家的传奇人物。
  琼瑶用八个字评价她:敢愛敢恨,特立独行。

爱的冲动,可以让女人放弃一切


  蒋碧微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门第。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蒋碧微就像一朵被精心培育的花苗,何时开花,何时结果,本应按照时令,有序进行,过一种舒适且体面的生活。十三岁,父母为她订了婚。两人从未见过面,也没有感情可言。男方的家庭与她家是世交。有一次,未婚夫在求学事情上犯下一个小错误,成为她眼里的沙,一心想揉去。
  那时候,徐悲鸿还只是个从下乡来的穷小子,有才华,肯上进。也许是安排吧,他恰好在蒋碧微父亲创办的学校教美术。 在蒋碧微眼里,这个年轻人相貌英俊,自力更生,又努力追求艺术理想,不禁对他产生一种“钦佩和同情兼而有之的复杂感情”。
  有一天,徐悲鸿托朋友向蒋碧微发出邀请:如果愿意,他将带她一起出国。她是大家闺秀,已有婚配,而且在这之前她与徐悲鸿从没有过单独接触和了解。
  一起出国,多么疯狂啊!蒋碧微没有犹豫,凭着直觉,以及对徐悲鸿的爱慕,她作出回应:我去!
  无需物质考量,没有瞻前顾后,十九岁的蒋碧微,仅凭对爱的一腔热情,与徐悲鸿私奔去往日本。她的不告而别,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流言四起。而她自己,正与爱慕之人,一起漂洋过海去往爱的彼岸。
  蒋碧微对待爱情,冲动,大胆,具有足够的勇气,不顾一切,随心而行。因为这股离经叛道的勇气,才称得上“敢爱”二字吧。

当初自己选的路,再难也要走下去


  爱的渴望,赋予一个人吃苦耐劳的力量。 私奔,听起来很烂漫,实际上会受很多苦难。对于蒋碧微来说,跟随徐悲鸿漂泊海外的十年,就像“一场惊骇恐怖的恶梦”。
  首先,她一直遭受着贫穷的折磨。那时候,他俩都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这是常有的事。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她只能当掉母亲给自己的金镯子。后来在法国,时局变动,无法收到留学官费,两个人经常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这种情况下,徐悲鸿好面子,他窝在家里,由蒋碧微硬着头皮去向朋友借钱。有一次,因为自尊心太强,坐了半天,饭也吃过了,她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开口,空手而归,继续忍饥挨饿。
  没有持续的经济支助,又不容易找到工作,山穷水尽的隐忧成为蒋碧微那段时期最深的恐怖。除此之外,她还要忍受无尽的寂寞。
  在日本那阵子,精神上有很大压力,因为担心被人家发现行踪,每一次有人来看徐悲鸿,她都要藏匿起来,心中憋屈无处诉说。之后回到北京,徐悲鸿应朋友之邀,每天晚上都要去看戏。当他在戏院赏心悦目甚是欢快时,蒋碧微独自在家枯坐,一坐就是几小时,寂寞又苦闷。再后来去到欧洲,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她既要被没完没了的家务牵缚,还陷入孤独的泥淖。
  住所条件简陋,没有电梯,有时为了一根火柴,她都要上上下下爬一百级阶。这些具体而琐碎的磨难,让她回想起来总是感到愤懑不平。徐悲鸿给过她多少安慰呢?在她记忆中,他只有绘画艺术,从未给过自己想要的了解和关爱。
  再苦再难,当初选择的路,她愿意走下去,当初看中的人,她也愿意过下去。她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狠女人,能谅解,也能拒绝


  对于徐悲鸿而言,凭借天赋,加上多年求学与钻研,在绘画领域获得不错的成绩。回国后,他受聘于大学。收入有了,名望也有了。得益于朋友帮忙,募款建屋,他们在南京拥有了自己的家园。
  从此之后,夫妻团聚,徐悲鸿不用再在南京与上海之间两地奔波,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教学与创作。
  对于这个时期生活的改善,蒋碧微在回忆录中写道:恢宏的新屋,美丽的庭园,得力的佣人和舒适的环境。徐先生从事他所感兴趣的艺术教育,在绘画方面也获得了崇高的声誉,正所谓日正中天,前程似锦。我给他安排了一个温暖和乐的家庭,不使他有内顾之忧,膝下又有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承欢色笑,以一个中国画家来说,在当时,他的境遇应该算是很好的了。

  对这份来之不易的生活,徐悲鸿好像并不满足,也不珍惜。十几年的风雨路,一起走过,海外的千难万苦,一起扛过。他突然告诉蒋碧微,自己喜欢上了个人。这个人,就是他的学生孙韵君。
  这段师生恋闹得满城风雨。他和蒋碧微的关系也随之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对这份夫妻关系,她愿意抓住各种机会进行修补,结果,他一次次做出让人难以理解的举动。
  爱情,可以是一个人的冲动;婚姻,却需要两个人的经营。曾经,他为了艺术梦想,拉上她一起出走。如今,他为了情感自由,抛家弃子,独自出走。在蒋碧微心中,徐悲鸿成为一个“一再地不告而别,又一再地飘然而至”的丈夫。
  抗战爆发前,徐悲鸿决定一个人去往广西。那时,他俩已经分居。在朋友劝说下,出发前见了一面。
  蒋碧微用一番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有两个孩子,我绝不放弃家庭,同时我也不会再嫁。假如你有一天你跟别人断了,不论你何时回来,我随时都准备欢迎你。
  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事先说明,万一别人死了,或是嫁人了,等你落空了之后再想回家,那我可绝对不能接受。这是我的原则,而且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蒋碧微实在是个狠女人。这个狠,不是心计,或者残酷,而是宽容之下的接纳、底线之上的拒绝。她看透人性,所以对丈夫的出轨给予谅解。她识得婚姻的本质,也是出于对婚姻的尊重,才说出那样一个原则。什么东西可以舍,什么东西不能丢,她非常拎得清。
  我愿等待回心转意的丈夫的归来,绝不收容爱情失败的负心人的转身。

婚姻中的打击能让女人华丽转变


  蒋碧微给的机会,徐悲鸿并没珍惜。为了便于追求孙韵君,他在结婚二十年后,在报纸上刊登启事,单方面解除与蒋碧微的“同居关系”。那一刻,他大概把蒋碧微当初与自己漂洋过海、吃苦受累、患难与共,又生儿育女,全然忘记。
  这件事,让蒋碧微悲愤至极,对于这种屈辱,她此生无法忘记。她又想到,徐悲鸿曾经向她父母说,自己到哪里都能打出天下,但是蒋碧微离开了他就无法立足。
  “我一生了无所长,只有祖宗遗传给我的一身傲骨。”蒋碧微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她凭借天生的傲骨,还有法文擅长,开始自力更生。以前,她全心奉献于丈夫和家庭;现在,她觉得应该努力奋斗,有所成绩,好让徐悲鸿知道,自己离了他,照样好好活着。
  “假如我奋斗有成,那我便离你更远。”这是她的决心。蒋碧微将屈辱转为动力。朋友推荐,蒋碧微在大学、教育学院图书馆等单位身兼数职,成为一名知识女性,活跃于文化界。
  几年后,徐悲鸿来到重庆。蒋碧微发出请帖,请徐悲鸿与几位朋友到家里吃饭。她是想商讨孩子的抚养问题。
  在客厅书架上,有一个玻璃镜框,里面嵌着一张纸,正是徐悲鸿当年刊登的离婚启事。她把它剪下,保存,作为座右铭,敦促自己奋斗。她把它放在醒目位置。她要让上门的徐悲鸿看到它,通过它看到自己当初的作为、而今她的变化。
  看到这一段,我想起民国另一个女子——董竹君。两人何其相似,董竹君也曾不顾一切,与相爱的男人远走日本,乱世漂泊,吃尽苦头。那个男人不珍惜,也看不起她,还对她抛出这样一句话:“你若混得出来,我就以手掌心煎鱼给你吃。”
  后来,董竹君创立锦江饭店,上海滩很多大人物都成为她的座上宾。女人渴望在婚姻里获得依靠,打击却能让女人华丽转变——如果她身怀傲骨。
  那顿饭吃得不轻松。徐悲鸿追求孙韵君失败后,又产生回家的欲望,他道歉、追悔。蔣碧微的心,已经冷了。 她向徐悲鸿打比喻,婚姻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不幸被打破,就算找来最高明的工匠修补,裂痕永远存在。
  最后她说了句:“我宁可将它打碎,也不愿有假的完整。”

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开


  爱恨之间,来来往往,他身边又有了新人,她心里也藏着知己。结婚近三十年,僵闹了十多年,分分合合,貌合神离,最终走向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1945年12月31日,蒋碧微与徐悲鸿,终于正式签字离婚。
  蒋碧微提出两个要求:一百万的赡养费(相当于当时普通公务员一年的工资);徐悲鸿的一百幅画作。这些条件,成为徐悲鸿余生中,难以承受的的重负。
  饶有意味的是,离婚那天正好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除夕,到处洋溢着欢庆气氛。签完字,拿了钱和几幅画,蒋碧微到朋友家打了一夜牌。痛苦了多年的一段关系,终于斩断,心里忽然感到轻松。不爱了,也就没有了不舍与难过。
  多年后,蒋碧微回顾自己与徐悲鸿的这段婚姻,她觉得应了外国哲人的一句名言:因为误解而结合,因为了解而分开。
其他文献
离家出走的老套路  去年12月初,我妈打电话给我,说跟我爸又吵架了,不想在家待了,要出来散散心。这两老口年轻时不让人省心,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我就当他们年轻气盛,想不到老了老了,个头缩了,皮肤皱了,这火旺的气劲儿还没消下去,在一起和谐不了半年,就要闹得鸡飞狗跳。  这以前,每一次闹,我妈基本都在我妹家待上两三个月,因为离老家近,双方战火熄灭后,我爸会表示忏悔,我妈心一软,回老家方便。这一次,我
期刊
柳清遇到那个男人,我们以为会先偷偷摸摸搞个地下情,她不,拉着老公郑长河分分钟就把婚给离了,她说她这是真爱。那张离婚协议书是早就写好的,柳清把“哗哗”进来的钞票变成几套房子的这些年,嚷嚷着离婚至少有一百次,一言不和就说要离婚,郑长河陪着她折腾,为了省去柳清费脑子去想财产怎么分配的问题,协议书上直接他净身出户。  郑长河就像当初承诺的一样,只要柳清不离开这个家,要他做什么都愿意。三十年前,郑长河半夜出
期刊
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作“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的,且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用白话说,就是已经付出了却再也收不回来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当然也包括情感。  别小看这个似乎与“垃圾”差不多的词,沉没成本对我们决策的影响可大着呢。  做一件事做到一半、爱一个人爱到一半,发现不值得,本应该放手了,可是付出的已經太多,怎甘心就这样丢掉?于是将错就错,苦苦纠缠,结果常常是损失
期刊
植物  阳台上,张子乔把植物营养液小心地倒进水桶里,然后用勺子把整桶水搞均匀。水桶里的水很满,稍不留神就会满溢。水浇到花盆上,就迅速钻进干涸的泥土里,消失不见。再来一勺,才有水从花盆底部缓慢渗出,像溺水的人终于从水里探出头来。清脆的水声与外面的世界,仿佛因为这一勺子水而连接起来,过去与未来的光阴也因为这一勺而发生微妙的对接。  这是某前领导办公室的阳台。自从去年某天,前领导被纪委带走后,这里的一切
期刊
01  晚上十点,高媛还在加班。等她做完最后一项数据,合上了电脑,但她不想回家,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可做,丈夫唐萧林一定早早入睡了。  她起身走去落地窗前站着。  窗外霓虹闪烁,淡淡的月色悬挂在城市上空,和人间遥遥相望。高媛怔怔地望着月亮出神时,有人来敲门。  高媛愣了愣,去开门。是夏天新来的应届生,她在脑海里快速搜索到了他的名字,钟誉。  钟誉微微笑着,问:“高姐,还不下班吗?”  高媛说:“你不
期刊
1“铁钉夫妻”  今年的春节张落落和李琰本来打算去新西兰度假,但前段时间李琰接了个新项目,脱不开身,就跟她商量,时间有点紧,要不我们不走那么远了,春节就到北海涠洲岛上住几天吧,等我把这个项目做完了,再陪你去新西兰。张落落没多想,一口答应了。  作为一对“铁钉夫妻”,张落落和李琰早就习惯趁着春节假期作一次长途旅行,顺便躲开亲戚们虽然早就习惯但仍忍不住脱口而出的催生唠叨。  结婚9年了,两人婚前就约定
期刊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年轻朋友评论一部电影。那部电影我在多年前看过,觉得很好,所以就认真地看完了她的评论。看完之后,我对这段评论不太认同。  评论的朋友说,这部高分电影徒有虚名,完全不行。不行的原因是,女主从颓废浑噩到觉醒振作,找到自己的热爱,开始呕心沥血去做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结尾怎么能让她再次失败,跌回从前的人生困境?如果历尽艰苦还是不能成功,那这部电影有什么意义?  我看到有另外的朋友客气地
期刊
明眸剪水,一眼万年  无论何时,眼睛眉毛都是整个妆容的重点  趁年华给自己画一个精致的眼妆,元气又开运  即便面对阴霾?也要眼中有光  Charlotte Tilbury四色眼影 RMB660  CT是英國彩妆界的口碑品牌,创始人Charlotte? Tilbury是Tom?Ford的首席彩妆设计师,而它家的产品常常被各大博主认为不逊色于TF,定价却比TF低。据说CT这款四色眼影是维密后台使用的眼
期刊
有一件小事,竟然过去二十多年,我才写下。  1997年武汉还是个大集镇,私家车不多,行人没什么红绿灯的概念,一通乱走,公交车就在这混乱人海里开得轰轰烈烈,推土机一样所向披靡。  车站在那里呀,但是常常的,司机大喊一声:“有没得人下车。”无人回应,站上无人候车,公交车就不管不顾开过去了。反过来,车走在半道上,有人想下车,就大喊:“师傅带一脚。”——踩一脚刹车的意思。如果正好有几个人,齐声大喊,人多力
期刊
“我不满意。”  我快35岁,未婚,可谓标准的大龄单身女。想来原因有二:一是我的恋爱经历少得可怜,对于寻觅桃花缺乏经验,和别人相互看对眼这事儿,我get不到要诀;二是自从爸爸去世后,我就和我妈一起住,这样的情况,恋爱自然是不方便谈的。  但算命的说我35岁以前会有桃花,保准能结婚,所以我妈从不担心。我和她不一样,我可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相信科学的进步老阿姨,怎么能把我的终身大事交付到“命运”手里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