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贬值 信用卡积分兑换被「忽悠」?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年底,对於消费了一年的持卡族来说,本打算赶在积分年末清零的时候变现成实物,也算是对自己一年来消费的些许安慰,当建行17万分换一条狗绳出现在信用卡的兑换册上时,面对兑换力的直线下降,消费者除了欲哭无泪的绝望,也只能感叹一年又一年还是被「忽悠」了。
  
  信用卡积分遭遇贬值已不是个别现象,2010年以来,多家银行都悄无声息地提高了礼品的积分门槛。工行2010年12月(圣诞除外),推出积分换电影票活动,持卡人使用1.8万信用卡积分,即可在万达影院兑换《让子弹飞》电影票一张。而前两年,该行9000到1.5万积分即可兑换一张电影票。在光大银行,一个690ml的乐扣乐扣水杯需要44800积分,一个飞利浦电熨斗需要42.5万积分,几乎比前两年翻了一番,而其1万分以内可兑换的礼品几乎没有。
  
  价格水未涨 积分兑换船已高
  
  对於兑换积分高涨,银行业内人士曾解释道,「银行对信用卡业务利润要求的提高,加之近年来物价飞涨,礼品采购成本不断上升,兑换信用卡积分只能水涨船高」。
  但采购成本上涨导致积分缩水这一理由并不能站得住脚。建行积分商城中的苹果NANO4兑换所需积分增加了2万分,与此同时,其实际售价则呈现下跌态势:两年前NANO4售价一度高达1300元(人民币,下同),但目前在数码商品的销售网站上,NANO4售价约为950元左右,采购成本下降了28%。
  信用卡积分为何越来越不值钱?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在发卡初期,为了吸引客户办卡,往往推出非常优惠的积分返利政策,有的甚至是亏本经营。随着信用卡的不断扩充,不少持卡人养成了刷信用卡前对比礼品凑积分的习惯。但当发卡量达到一定规模後,这样的优惠政策就难以为继了。盈利的要求以及信用卡刷卡商户的回佣率下降使得信用卡积分消化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发卡行所采取的积分永久有效的策略也使得信用卡积分的「水池」越挖越深,信用卡积分贬值也就成为必然。
  业内人士分析道,虽然银行之间信用卡发卡竞争非常激烈,但各家争夺的是高端客户。对於持金卡、铂金卡的高端客户而言,信用卡积分「含金量」并没有下降,因为他们对银行的利润贡献大。而低端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小,尽管他们抱怨积分越来越不值钱,却难以引起银行的重视。
  
  航空里程兑换限制多
  
  兑换商品不靠谱,有所谓的「积分达人」就为消费者支了新招:拿积分换航空里程。据了解,现在不少银行都推出了与航空公司合作的联名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消费的同时也积累了航空公司的里程。
  比如建设银行的航空联名信用卡规定,每消费1元积1分,在该行网站的信用卡积分兑换专区可以看到,36000分可以兑换到2000公里的海航里程,40000分能兑换国航和南航等2000公里的里程;而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可通过1500到1800分换得2000公里的航空里程,该行信用卡消费20元积1分,即消费30000元到36000元可得到这些积分。
  然而,实际上里程兑换的限制和陷阱很多,因为基本不可能兑换到心仪的航班。 对於信用卡积分换里程而言,大多数银行都规定,持卡消费15~20元左右才能换得一个里程积分;另外,大多航空公司都有相同规定,6折以下的机票是无法兑换里程的;而不同的航空公司,对於里程积分的计算规则也不尽相同,如东航提供的是以票价乘以折扣的积分累积方式,即票价折扣越少,所能累计的里程积分越多;国航提供的是飞行距离乘以折扣的积分累积方式,即航程越远,所累计的里程积分也越多。而里程积分又都有有效期,实际上要想通过刷卡消费来获得足以兑换机票的里程,代价还是非常高昂的。
  
  吃透规则巧利用
  
  依照刷卡消费100万元换2000元礼品的比例,如果一个普通持卡者每月刷卡消费2000元,且所有消费均计入积分,则需要40多年才能换得兑换2000元的礼品。想用积分换到心仪礼品真的就这麽难实现吗?其实,提高信用卡积分也是有技巧可循的。
  首先,多利用促销活动刷卡消费,银行对於一些特定商户或特定时间的消费,有额外赠送积分;其次,相对於兑换礼品,选择直接用积分抵扣现金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再者,大多数银行的积分并不是永久有效,一旦过期,卡里的积分会做清零处理,因此最好了解信用卡的积分期限。此外,并非所有的刷卡消费都可以累计积分。对信用卡消费,一些银行往往会在消费类型上做出限制,像买房、购车等大额的刷卡消费都不算积分。
  专家提醒,消费者应理性消费切不可为了「蝇头小利」而盲目消费,最终让自己债台高筑。银行不应过分渲染旗下信用卡产品,而应诚信告知消费者自身产品的局限性,更不能刻意制造卖点。同样,消费者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信用卡产品时,也应当从自身需要出发,仔细了解信用卡的各项服务条款,不要轻信口头承诺,一旦发现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保留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扞卫。
其他文献
海峡两岸有关「九二共识」的问题,自陈水扁当权以来,民进党已经拒不接受多次了,笔者对此先後发表过不少文章,实在不想过多重复了。  两岸究竟有没有「九二共识」?当然是有的,这是毋容置疑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民进党说不存在就不存在的。两岸当年虽然没有就「九二共识」问题留下共同签署的文字记载,但在双方相互往来的文书中,都有明白无误的承认「一个中国」的文字记录,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即「九二共识」的基本点。  当年
期刊
大陆计画2015年完成三网合一建置,预估将带动超过人民币6000亿元,折合新台币3兆元的投资与消费产值商机,加上大陆电信三雄,每年投资数千亿人民币在3G网路建设及采购终端产品上。尤其,大陆移动未来3年采购终端设备金额便超过1800亿元人民币,庞大的采购商机,是台厂未来觊觎的大饼。    而如何抢进这3兆元新台币的商机?在3兆元新台币里,台商又能占几成?这些都需要台商去思考,计画,更需要台商提前布局
期刊
随着ECFA实施後台湾银行业准入大陆条件放宽,台湾银行业前进大陆的脚步开始加快。由於台湾金融业对大陆这块「大蛋糕」觊觎多年,如今真正到嘴边时才发现并不容易吃到。    人才面临挖角    由於民进党政府一直严加限制金融业投资大陆,致使大陆台商眼睁睁看着商机流失,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金融业做後盾的产业上,台商因得不到金融奥援而坐失很多良机。尽管马英九上台後对开放金融业赴大陆略有松绑,两岸签订了MOU和E
期刊
本律师在接受很多台商的法律谘询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这麽一个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做公司法定代表人?如果我做的话到底有哪些风险?    为了能清楚回答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先了解以下几个概念:    一、法定代表人的概念:    根据中国大陆法律,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    二、哪些人可以担任法定代表人?    根据《公司法》第十三条,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
期刊
职业经理人是否值得信赖?企业的创始人是否应该大权紧握?上市公司应该怎样分配高管利益?这是每个民营企业都将面临的选择题,也是社会转型中的一道关於企业利益冲突的思考题。    要论公司控制权之争,不久之前的国美风波令人印象深刻。继大股东与管理层相互「撕破脸面」之後,国美第一大股东黄光裕和现任董事会主席陈晓之争火力继续升级。陈的筹码是绑定董事会管理层相约「共进退」,而黄则积极利用着自己企业创始人、大股东
期刊
炒股最怕什麽?上市公司造假。现如今大陆资本市场投资层次日渐丰富,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有将来要推出的国际板,林林总总的大小公司纷纷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登场亮相,吆喝叫卖。作为投资者,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沙里淘金,看清漂亮财务数字背後的端倪?    由大及小 先看行业再看企业    年报就是上市公司的一张脸,股民可据此分析所投资的股票是否安全,能否增值。而对於绝大多数非财务专业出身的股民来说,从何开始
期刊
「人的问题最难!」很多企业主在被问及经营中的最大挑战时,都会不约而同的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里面有「人才难觅」的含义,但更多的还是指对现有员工、尤其是高中阶管理人员的考核之难。  是靠一切以数字说话的业绩指标、成果主义?还是搏感情,打温情牌,看重员工的努力和辛劳?    刘先生的烦恼    台商刘先生的公司是一家创立40年、以生产聚乙烯薄膜为主的合成树脂企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成长为一个由五家不同公司构
期刊
对所有零售企业来说,冲击千店规模都是一个难抑的冲动,是竞争对手之间互相角斗的数字战场。然而,庞大的数字,既可能成为企业加速发展的新引擎,也容易变成拖垮企业的沉重负担。关键是,冲击千店时,是否已经做好了自己?    近日,大陆知名经济型酒店如家刚刚宣布签约酒店突破1000家,星巴克的掌门人舒尔茨也面对华尔街投资人许下一个美丽的诺言,到2015年中国大陆星巴克门店数量将超过1500家,目前,星巴克(中
期刊
最近我遇到一位算是有点成就的老板,但是他的观念令我非常反胃,为了求证是否是我自己存在偏见,我就到处去找其他人「评评理」,果然证明,是这位老板的观念很有问题,同时,我也很纳闷这位老板是否也有去找其他人「问过」,难道他要「硬干」?  这位老板的独生子在公司担任「地下总指挥」,公司员工对他都敬而远之,因为这位「小开」在公司根本就是个「麻烦人物」,不是员工会去招惹他,而是被他「盯上的」员工就会一身腥。例如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上证综指在7月的最低点为2319.74点,在近日的震荡後,很多人会有疑问:上证综指会不会直奔2300点呢?    上证综指走势几何?    许多人有这个想法,主要原因是央行的货币紧缩周期没有转向或者缓和,其实,关於这个话题,基本面上不想多说什麽了。因为看空与看多几乎都可以找出100个理由,本篇只是想客观的根据技术分析做一个走势上的猜想。当然,技术分析不是万能的,但是当相信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