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样爱过你

来源 :花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87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这样爱过一个人:爱的人知道,被爱的人不知道。
  这是暗恋吗?
  爱着的时候,就整天鬼迷心窍地琢磨着他。他偶然有句话,就想着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在说给谁听?有什么用?他偶然的一个眼神掠过,就会颤抖,欢喜,忧伤,沮丧。怕他不看自己,也怕他看到自己。更怕他似看似不看的余光,轻轻地扫过来,又飘飘地带过去,仿佛全然不知,又仿佛无所不晓。觉得似乎正在被他透视,也可能正在被他忽视。终于有一个机会和他说了几句话,就像荒景里碰上了丰年,日日夜夜地捞着那几句话颠来倒去地想着,非把那话里的骨髓榨干了才罢。远远看见他,心里就毛毛的,虚虚的,痒痒的,扎扎的,在猜测中既难受,也舒服,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或者,就被他搁在了天堂和地狱之间。
  爱着的时候,费尽心机地打听他所有的往事,秘密地回味他每个动作的细节,而做这一切的时候,要像间谍,不要他知道,也怕别人疑心。要随意似的把话带到他身上,再做出爱听不听的样子。别人不说,自己决不先提他的名字。别人都说,自己也不敢保持特别的沉默。这时候最期望的就是他能站在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这样就有了和大家一起看他和议论他的自由。每知道一些,心里就刻下一个点,点多了,就连出了清晰的线,线长了,就勾出了轮廓分明的图,就比谁都熟悉了这个人的来龙去脉,山山岭岭,知道了他每道坡上每棵树的模样,每棵树上的每片叶的神情。
  爱着的时候,有时心里潮潮的,湿湿的,饱满得像涨了水的河。可有时又空落落的,像河床上摊晒出来的光光的石头。有时心里软软的,润润的,像趁着雨长起来的柳梢。有时又闷闷的,燥燥的,像燃了又燃不烈的柴火。一边怀疑着自己,一边审视着自己,一边可怜着自己,一边也安慰着自己。自己看着自己的模样,也不知该把自己怎么办。
  有时冲动起来,也想对他说,可又怕听到最恐惧的那个结果。就只有不说,可又分明死不下那颗鲜活的心。于是心里又气他为什么不说,又恨自己为什么没出息老盼着人家说,又困惑自己到底用不用说,又羞恼自己没勇气对人家先说。于是就成了这样,嘴里不说,眼里不说,可每一根头发,每一个汗毛孔儿都在说着,说了个喋喋不休,水漫金山。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还是没说。多少年过去了,还是没说。那个人像一壶酒,被窖藏了。偶尔打开闻一闻,觉得满肺腑都是醇香。那全是自己一个人的独角戏,一个人的盛情啊。此时,那个人知道不知道已经不重要了。
  ——不,最好是不要那个人知道,这样更纯粹些。在这样的纯粹里,菜是自己,做菜人是自己,吃菜的人还是自己。正如爱是自己,知道这爱的是自己,回忆这爱的还是自己。自己把自己一口口地品着,隔着时光的杯,自己就把自己醉倒了。
  这时候,也方才明白:原来这样的爱并不悲哀。没有尘世的牵绊,没有厌烦的尾巴,没有俗艳的锦绣,也没有混浊的泥汁。简明,利落,干净,完全。这种爱,古典得像一座千年前的庙,晶莹得像一弯星星搭起的桥,鲜美得像春天初生的一抹鹅黄的草。
  这样的爱,真的也很好。
其他文献
介绍计算机系统“荐购”功能的开发,详细讲解“荐购”的各个流程及其功能的实现方法,以及使用的语言和过程。
许多年前,我们都曾是朴素的少年,相信爱会永恒,相信每个陌生人,相信自己会成为最想成为的人。姑娘对我说:“你看人的眼神很真,藏不住半点欺骗。回忆里的少年,现在的你,生活有太多惊喜
<正> 1 问题的提出随着国内高校纷纷以教育科研网(CENET)为依托,通过CERNET设在北京、上海、沈阳、西安、南京、武汉、广州、成都这8地10所高校的节点,将自己的校园网联入了
第一次以民办高职院校图书馆一员的身份,参加首次举办的全国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经验交流会,感到十分荣幸,在聆听教育部教学条件处李晓明处长、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吴爱华副处长
6月30日,中海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国海外发展物业管理服务总协议,在中国海外大厦转让及海华五转让完成前,中海物业分别获委聘提供物业管理服务予中国海外发展集团(
在高校两地办学或设立分校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搬迁。作者结合实践对异地办学图书馆馆藏文献的搬迁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提出科学搬迁的具体步骤,并指出一些重要的注
澳大利亚有一条商业步行街,奥斯汀在这里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化妆品专卖店。由于这里人流量大,他的生意一直不错。可是半年后,这条街上突然冒出了几家化妆品店,这让奥斯汀的生意大受影响。  一天上班前,奥斯汀遇到了正在店门前打扫卫生的保洁员苏菲。由于地砖之间的空隙稍大,一些纸屑、食品碎末等垃圾都嵌在缝隙里,打扫的时候很费劲,苏菲看到奥斯汀走过来,就对他说:“老板,能不能把这些地砖重新铺一下?”奥斯汀正为商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其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一警世之言,为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提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