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习是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积极推行“2+1”教学模式改革,实施人才培养向市场靠拢,教学内容向岗位能力看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大量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实习,成为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在一线部门直接参与生产服务的岗位工作。本文从学校管理、实习单位管理、指导教师管理、学生自我管理方面探讨了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生 校外实习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8-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育理念的支配下,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以产学结合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总和。高职教育在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单独设置的专业实践性技能课程越来越多,每学期都有大批高职院校的学生离开校园,到各行各业进行岗位技能实习。进入企业开展校外实习的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对离开校园的校外实习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呢?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经历,谈谈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有效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学校方面对实习生的管理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对校外实习生应承担宏观管理的主要责任。
(一)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规程及实习学生的管理方法等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使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有章可循。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实习单位、学校及学生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全局出发,以教学目标为总方针,以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业务特点,清晰而明确地制订教学计划和实习课程大纲。
(二)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生能否正常开展实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根据认识性实习、单项技能实习、综合技能实习、管理技能实习的具体情况,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学校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进行考察:一是合法性,二是实力和规模,三是诚信度和美誉度,四是管理水平和合作意愿,五是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配备合适的实习指导教师
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实习专业教师队伍、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和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外实习教师队伍,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切实得到全面指导,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四)提供其他资源保障
很多行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上有淡旺季的差异性。当校外实习基地在业务旺季人力资源不足时,学校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开展业务技能实习,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在安排公选课、公共课的学习及考试、基础课的统考、社团活动、党支部活动、思政教育、情绪管理等方面需要考虑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二、实习单位方面对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单位是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校外学习场所,应该利用企业的资源建设育人环境,给实习生创造一个学习本领、锻炼能力的成长机会,将实习生培养为企业的生力军和储备人才。
(一)建立实习生培养制度
实习单位在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后,应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培养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都是实习生导师,共同培养实习学生的机制,既为实习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又创造条件让实习学生在为企业做贡献,通过对实习生的培养,带动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化,为企业注入活力和促进企业的科学生产与管理。
(二)培养实习生的校外指导教师
学生到企业实习,远离校园教师的监管,企业应安排和培养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基层管理人员担任实习生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并给予基层管理人员专门的培训,使其从观念认识和实际操作上完成角色的转变,学会带领和指导学生开展实习,除了分配工作任务和日常管理外,还懂得教会实习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
(三)给校外指导教师适当的激励措施
实习生的到来,给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一方面需要对实习生岗位工作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又担心学历高,年龄小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取代自己的位置,抢走自己的饭碗。为了使基层管理人员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需要给予担任实习生校外指导教师的人员适当的激励措施和保障,使其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指导实习生。
(四)积极做好后勤准备
在实习生到来之前,做好各种生活环境和后勤保障工作,解除后顾之忧,使实习生到企业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的生活,培养实习学生的归属感。
三、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外实习通常有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教师和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实习學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
(一)校内实习教师的指导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协调好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相应的实习规章制度等。具体工作包括:
1.实习教学环境的选择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实习课程的需要,结合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考察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了解实习单位的市场规模和社会美誉度,与学生共同选取适合专业实习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落实校外对接的学生实习企业,保障学生实习环境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为学生选择一个良好的实习教学环境。
2.实习教学方案的设计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在调查、了解企业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任务书》,任务书要针对具体企业、具体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设备使用和特别技能的需要,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制订实习教学方案,明确实习的各种要求和实习中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标准,实习报告撰写要求及实习考核内容、标准,成绩评定方法等。 3.开好实习前的动员会
在校学生对企业普遍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也缺乏认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前召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详细介绍实习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习岗位的工作要求,布置实习任务和实习作业,强调纪律要求和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准备好做基层工作,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4.其他日常工作
学生到达企业后,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应主动向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通报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使其了解实习生的专业水平,还应与校外实习教师及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实习进度和动态,定期到实习单位巡视指导,听取学生的意见,代表学校协调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转达学生意见,为学生顺利开展实习工作保驾护航。
5.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
实习结束后,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听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意见,评审学生的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评和实习的总结。
(二)辅导员的指导
1.常规管理
辅导员应与校外实习学生保持联系,将校园内与实习学生有关的事情,及时通知校外实习学生,例如公选课的选择、助学金、奖学金的办理、评先进、推优秀、选修课的考核等日常工作,不能因为学生离开了校园而置之不理。
2.心理辅导
学生到企业后,作息时间与校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际关系变繁杂,劳动强度增加,种种变化容易使其产生负面情绪。在学生到企业初期,辅导员应加强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使其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安心实习。
3.职业道德的培养
辅导员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所在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实习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中摆正位置,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使之成为调整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辅导员应抓住学生到校外实习的契机,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形成明确的职业意向,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指导学生通过实习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
(三)校外实习教师的指导
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校外指导教师通常由实习单位基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教会学生岗位工作技能,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随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培训教育
校外指导教师应给予实习生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及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岗前培训,使其对企业及岗位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确保其熟练掌握本部门业务技能并通过业务考核后,再安排上岗工作。在实习中期、后期,还应根据实习生的工作表现,有针对性地向其提供解决日常工作疑惑、提升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
2.分配任务
根据培训考核的结果,由校外指导教师循序渐进地安排实习生的岗位工作。在实习初期,适当照顾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数量,密切注意实习生完成工作的质量。
3.日常指导
做好实习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指导是校外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及时帮助实习生解决实习过程的各种问题,教会实习生注意劳动安全、自我保护,定期召开实习生交流会,组织实习生互相学习,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实习积极性。
4.信息反馈
校外指导教师作为最了解实习生工作表现的人,应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主动通报实习生的工作表现,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习生的实习指导。
四、实习生的自我管理
校外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实习生本人应重视实习课程,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明确实习任务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实习课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技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岗位工作的实践中,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端正实习态度
作为实习生,需要虚怀若谷,放低架子认真向企业的在职人员学习,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看不起学历不高的在职人员,要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认真完成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实习课程。
(三)调整好心态
校外实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学会融入工作环境和适应劳动强度。
(四)处理好关系
企业的人际关系会比校园复杂很多,实习生需要积极融入新环境,多做事,少说话,尊重他人。自觉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远离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远离损害企业集体利益的人和事。
(五)安全管理
安全无小事。到校外实习,是学习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好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应从劳动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财物安全等方面做好自己的安全管理,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五、结论
实习期学生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实习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需要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生本人齊心协力共同完成。加强校内、校外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沟通,给予实习生工作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帮助,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实习进展的真实情况,缓解学生在实习期的脆弱心理,还能在给予学生准确的技能指导,坚定学生实习的信念,增强学生实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实习把握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为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晓辉,杨双,葛仁华.我国高职高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11.7.
[2]刘君雁.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0.1.
[3]王取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08.9.
[4]柳坤文,石蔚彬.关于校外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
[5]何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06.7.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习生 校外实习 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08-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育理念的支配下,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以产学结合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总和。高职教育在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单独设置的专业实践性技能课程越来越多,每学期都有大批高职院校的学生离开校园,到各行各业进行岗位技能实习。进入企业开展校外实习的学生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服从实习单位的管理。对离开校园的校外实习学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呢?笔者结合多年来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经历,谈谈对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有效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学校方面对实习生的管理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对校外实习生应承担宏观管理的主要责任。
(一)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
学校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规程及实习学生的管理方法等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使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学生有章可循。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实习单位、学校及学生三方面的具体情况,从全局出发,以教学目标为总方针,以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业务特点,清晰而明确地制订教学计划和实习课程大纲。
(二)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对学生能否正常开展实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需要,根据认识性实习、单项技能实习、综合技能实习、管理技能实习的具体情况,建立多元化的实训基地。学校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时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企业进行考察:一是合法性,二是实力和规模,三是诚信度和美誉度,四是管理水平和合作意愿,五是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三)配备合适的实习指导教师
建立一支由专业教师组成的学生实习专业教师队伍、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和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外实习教师队伍,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切实得到全面指导,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四)提供其他资源保障
很多行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上有淡旺季的差异性。当校外实习基地在业务旺季人力资源不足时,学校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开展业务技能实习,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此外,在安排公选课、公共课的学习及考试、基础课的统考、社团活动、党支部活动、思政教育、情绪管理等方面需要考虑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二、实习单位方面对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单位是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校外学习场所,应该利用企业的资源建设育人环境,给实习生创造一个学习本领、锻炼能力的成长机会,将实习生培养为企业的生力军和储备人才。
(一)建立实习生培养制度
实习单位在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后,应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培养制度,在企业内部形成人人都是实习生导师,共同培养实习学生的机制,既为实习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又创造条件让实习学生在为企业做贡献,通过对实习生的培养,带动企业向学习型企业转化,为企业注入活力和促进企业的科学生产与管理。
(二)培养实习生的校外指导教师
学生到企业实习,远离校园教师的监管,企业应安排和培养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基层管理人员担任实习生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并给予基层管理人员专门的培训,使其从观念认识和实际操作上完成角色的转变,学会带领和指导学生开展实习,除了分配工作任务和日常管理外,还懂得教会实习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
(三)给校外指导教师适当的激励措施
实习生的到来,给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一方面需要对实习生岗位工作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又担心学历高,年龄小的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取代自己的位置,抢走自己的饭碗。为了使基层管理人员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需要给予担任实习生校外指导教师的人员适当的激励措施和保障,使其在技术上毫无保留地指导实习生。
(四)积极做好后勤准备
在实习生到来之前,做好各种生活环境和后勤保障工作,解除后顾之忧,使实习生到企业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的生活,培养实习学生的归属感。
三、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外实习通常有由专业教师组成的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由辅导员组成的职业规划教师和由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组成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实习學生的实习指导和管理工作。
(一)校内实习教师的指导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协调好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相应的实习规章制度等。具体工作包括:
1.实习教学环境的选择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应根据实习课程的需要,结合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考察实习单位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了解实习单位的市场规模和社会美誉度,与学生共同选取适合专业实习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落实校外对接的学生实习企业,保障学生实习环境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为学生选择一个良好的实习教学环境。
2.实习教学方案的设计
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在调查、了解企业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任务书》,任务书要针对具体企业、具体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设备使用和特别技能的需要,利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制订实习教学方案,明确实习的各种要求和实习中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标准,实习报告撰写要求及实习考核内容、标准,成绩评定方法等。 3.开好实习前的动员会
在校学生对企业普遍缺乏客观、全面的了解,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也缺乏认识。校内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前召开实习动员会,向学生详细介绍实习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习岗位的工作要求,布置实习任务和实习作业,强调纪律要求和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实习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准备好做基层工作,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4.其他日常工作
学生到达企业后,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应主动向校外实习指导教师通报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使其了解实习生的专业水平,还应与校外实习教师及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实习进度和动态,定期到实习单位巡视指导,听取学生的意见,代表学校协调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的关系,转达学生意见,为学生顺利开展实习工作保驾护航。
5.实习成绩考核及评定
实习结束后,校内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听取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意见,评审学生的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做好学生的实习成绩考评和实习的总结。
(二)辅导员的指导
1.常规管理
辅导员应与校外实习学生保持联系,将校园内与实习学生有关的事情,及时通知校外实习学生,例如公选课的选择、助学金、奖学金的办理、评先进、推优秀、选修课的考核等日常工作,不能因为学生离开了校园而置之不理。
2.心理辅导
学生到企业后,作息时间与校园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际关系变繁杂,劳动强度增加,种种变化容易使其产生负面情绪。在学生到企业初期,辅导员应加强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使其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安心实习。
3.职业道德的培养
辅导员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适合所在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通过切实有效的思想教育,让实习生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中摆正位置,掌握正确的善恶标准,使之成为调整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4.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职业准备、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辅导员应抓住学生到校外实习的契机,指导学生在实习过程形成明确的职业意向,顺利地进入职业角色,指导学生通过实习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
(三)校外实习教师的指导
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校外指导教师通常由实习单位基层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教会学生岗位工作技能,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随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培训教育
校外指导教师应给予实习生企业文化、岗位技能及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岗前培训,使其对企业及岗位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确保其熟练掌握本部门业务技能并通过业务考核后,再安排上岗工作。在实习中期、后期,还应根据实习生的工作表现,有针对性地向其提供解决日常工作疑惑、提升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
2.分配任务
根据培训考核的结果,由校外指导教师循序渐进地安排实习生的岗位工作。在实习初期,适当照顾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的数量,密切注意实习生完成工作的质量。
3.日常指导
做好实习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指导是校外指导教师的重要任务,及时帮助实习生解决实习过程的各种问题,教会实习生注意劳动安全、自我保护,定期召开实习生交流会,组织实习生互相学习,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实习积极性。
4.信息反馈
校外指导教师作为最了解实习生工作表现的人,应与校内指导教师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主动通报实习生的工作表现,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习生的实习指导。
四、实习生的自我管理
校外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实习生本人应重视实习课程,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一)明确实习任务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实习课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实习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学习岗位操作技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岗位工作的实践中,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端正实习态度
作为实习生,需要虚怀若谷,放低架子认真向企业的在职人员学习,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生就看不起学历不高的在职人员,要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认真完成实习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实习课程。
(三)调整好心态
校外实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接受学校与企业的双重管理,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塑造积极的人生观,学会融入工作环境和适应劳动强度。
(四)处理好关系
企业的人际关系会比校园复杂很多,实习生需要积极融入新环境,多做事,少说话,尊重他人。自觉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远离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远离损害企业集体利益的人和事。
(五)安全管理
安全无小事。到校外实习,是学习对自己的安全负责的好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应从劳动安全、交通安全、治安安全、财物安全等方面做好自己的安全管理,确保实习顺利完成。
五、结论
实习期学生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实习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需要学校、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学生本人齊心协力共同完成。加强校内、校外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沟通,给予实习生工作上的鼓励和生活上的帮助,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实习进展的真实情况,缓解学生在实习期的脆弱心理,还能在给予学生准确的技能指导,坚定学生实习的信念,增强学生实习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实习把握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调整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为走出校门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晓辉,杨双,葛仁华.我国高职高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11.7.
[2]刘君雁.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0.1.
[3]王取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J].高职教育研究2008.9.
[4]柳坤文,石蔚彬.关于校外合作、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09.1.
[5]何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