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从识字、阅读、作文的内部规律求得明确认识,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低年级以集中识字为基础,中年级大量阅读,读写结合,突出训练重点,高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如下。
一、正确处理识字、读书、作文的关系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了字才能读书和作文,这是由汉字、汉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写、记。汉字数量又较多,常用的有5000多个,最常用的还有3000字左右。初入学的儿童,如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就难以进入阅读和作文。识字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准备物质材料,是掌握书面语言最初步的要求。学龄儿童的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必须是先识字,当儿童的记忆里储存起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书面语言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识字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一种手段,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识字量少,就会妨碍读书和作文;若多认识一些字,就会提早阅读和作文。因此,识字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量少,不仅直接影响阅读和作文,而且也影响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例如数学应用题往往因儿童不认识或理解不了文字含义而计算错误;自然常识、历史、地理等学科,也都需要文字基础,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学习各科知识。所以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初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研究识字问题。识字教学的改革,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为阅读和作文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怎样识字更快呢?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外,主要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在低年级不但继承了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采用集中识字的传统经验,而且对集中识字进行了科学的改进。我们是以汉字构字规律及学习心理的迁移规律为指导,将汉字归类,同类相聚,适量集中,分批教学;教一批生字,阅读数篇课文,识字、阅读间隔进行;识字和识词、学句、读文、写话相结合。这样使识字既有规律可循,又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因此,学生在低年级掌握2 500个常用字,巩固率在95%以上,教师教不感到困难,学生学也不费气力。阅读量增加,一年级学生就开始写日记,看图写话,二年级学生能写片断和短文。这样低年级的识字不仅为中、高年级的阅读、作文打下基础,還由于三年级以后识字量较少,中、高年级就可以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
有人认为低年级识字多,会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不能把识字和发展语言对立起来,必须明白识字和发展语言的关系。识字的目的就是为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做准备。(1)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看词汇量是否增多;词汇量增多,标志着知识的扩展。识字多,必然识词也多。认识一个字,一般来说,就是掌握了一个词,获得了一个新概念,概念增多,就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的发展。学生掌握词汇量越多,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越强。(2)识字多,会为发展儿童语言创造更多的语言动机。识字多,构词能力强的字可以多组词,有的一字可组七八个词,这样,儿童说话、造句的机会就多。有的一节识字课,能教认读十七八个字,组词七十余个,造句练习十五六人次。这样的识字课能说和发展语言没有关系吗?(3)识字多,才能通过阅读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以集中识字为基础,并不等于孤立地识字,必须把识字和识词、造句结合起来,识字和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以识字带动听说读写训练。实验班学生低年级正由于识字多,为三年级以后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基础,五年共读488篇文章,共38万多字。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因为读的书多,掌握词汇量大,知识面广,所以语言发展比较快,思维比较活跃。
二、正确处理语感与语言规律的关系
所谓语感,就是通过听人讲话和阅读直接感知语言。语言规律,也可称为语言法则,或称语言组织规律,也就是组织语言的规律和法则。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感受,不大注意运用语言规律。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成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都是传统的学习语文的经验谈。幼儿学习语言,掌握语法结构就是从语言实践中学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讲:“孩子们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说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遍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过去的语文教学也曾教过语法知识,但多因脱离阅读、作文的语言实践,孤立地讲语法而告失败。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更不能抽象地脱离课文讲语法知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语感和语言规律的关系。根据我们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验,认为必须以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使语感和语言规律结合起来。
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一般要体现学生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文,适时地教给学生规律知识,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语言规律、方法之后,再去阅读、作文,这是从一般到个别。例如,一二年级的儿童还不能理解词和词的语法关系,到三年级以后,在积累了一定词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这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概念之后,才能逐步掌握词所包含的物体、动作、形态或特征的实际意义以及词的语法范畴,这时儿童就会比较自觉地对词的语法范畴进行分析,如哪些词是名词、动词,哪些词是形容词,而且在自己的说话、造句、作文中,就会比较准确地用词。句子的理解和运用也是这样,先要通过感知积累大量的句子,再教给句子的基本成分、简单句式、句型知识以及理解句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觉地分析句子,作文中就会写出比较完整、准确的句子,减少写病句。关于文章的段落及中心思想的训练,文章表达方式的训练等,都要经过由感性知识到掌握语言及文章表达规律,再以规律性的知识指导运用语言的过程。当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经过在课文中的多次出现、印证、理解之后,学生就会逐步掌握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之,通过学生的识字、读书、作文活动,把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读书、作文打下较好的基础。
一、正确处理识字、读书、作文的关系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了字才能读书和作文,这是由汉字、汉文的特点所决定的。学习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读、写、记。汉字数量又较多,常用的有5000多个,最常用的还有3000字左右。初入学的儿童,如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字,就难以进入阅读和作文。识字是为了学习书面语言准备物质材料,是掌握书面语言最初步的要求。学龄儿童的口语向书面语过渡,必须是先识字,当儿童的记忆里储存起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书面语言或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识字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发展儿童书面语言的一种手段,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小学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如果识字量少,就会妨碍读书和作文;若多认识一些字,就会提早阅读和作文。因此,识字教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识字量少,不仅直接影响阅读和作文,而且也影响学习其他各科知识。例如数学应用题往往因儿童不认识或理解不了文字含义而计算错误;自然常识、历史、地理等学科,也都需要文字基础,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学习各科知识。所以识字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初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改革小学语文教学,首先要研究识字问题。识字教学的改革,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为阅读和作文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怎样识字更快呢?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外,主要根据汉字构字特点,在低年级不但继承了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采用集中识字的传统经验,而且对集中识字进行了科学的改进。我们是以汉字构字规律及学习心理的迁移规律为指导,将汉字归类,同类相聚,适量集中,分批教学;教一批生字,阅读数篇课文,识字、阅读间隔进行;识字和识词、学句、读文、写话相结合。这样使识字既有规律可循,又和发展语言紧密结合。因此,学生在低年级掌握2 500个常用字,巩固率在95%以上,教师教不感到困难,学生学也不费气力。阅读量增加,一年级学生就开始写日记,看图写话,二年级学生能写片断和短文。这样低年级的识字不仅为中、高年级的阅读、作文打下基础,還由于三年级以后识字量较少,中、高年级就可以重点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
有人认为低年级识字多,会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不能把识字和发展语言对立起来,必须明白识字和发展语言的关系。识字的目的就是为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做准备。(1)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看词汇量是否增多;词汇量增多,标志着知识的扩展。识字多,必然识词也多。认识一个字,一般来说,就是掌握了一个词,获得了一个新概念,概念增多,就意味着知识的增长和语言的发展。学生掌握词汇量越多,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越强。(2)识字多,会为发展儿童语言创造更多的语言动机。识字多,构词能力强的字可以多组词,有的一字可组七八个词,这样,儿童说话、造句的机会就多。有的一节识字课,能教认读十七八个字,组词七十余个,造句练习十五六人次。这样的识字课能说和发展语言没有关系吗?(3)识字多,才能通过阅读增长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才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以集中识字为基础,并不等于孤立地识字,必须把识字和识词、造句结合起来,识字和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以识字带动听说读写训练。实验班学生低年级正由于识字多,为三年级以后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基础,五年共读488篇文章,共38万多字。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因为读的书多,掌握词汇量大,知识面广,所以语言发展比较快,思维比较活跃。
二、正确处理语感与语言规律的关系
所谓语感,就是通过听人讲话和阅读直接感知语言。语言规律,也可称为语言法则,或称语言组织规律,也就是组织语言的规律和法则。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语言感受,不大注意运用语言规律。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熟读成章”,“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等,都是传统的学习语文的经验谈。幼儿学习语言,掌握语法结构就是从语言实践中学到的。如鲁迅先生所讲:“孩子们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说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遍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
过去的语文教学也曾教过语法知识,但多因脱离阅读、作文的语言实践,孤立地讲语法而告失败。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更不能抽象地脱离课文讲语法知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语感和语言规律的关系。根据我们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验,认为必须以语感教学为基础,以语言规律为指导,使语感和语言规律结合起来。
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一般要体现学生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课文,适时地教给学生规律知识,这是从个别到一般;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语言规律、方法之后,再去阅读、作文,这是从一般到个别。例如,一二年级的儿童还不能理解词和词的语法关系,到三年级以后,在积累了一定词汇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概念,这就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当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概念之后,才能逐步掌握词所包含的物体、动作、形态或特征的实际意义以及词的语法范畴,这时儿童就会比较自觉地对词的语法范畴进行分析,如哪些词是名词、动词,哪些词是形容词,而且在自己的说话、造句、作文中,就会比较准确地用词。句子的理解和运用也是这样,先要通过感知积累大量的句子,再教给句子的基本成分、简单句式、句型知识以及理解句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自觉地分析句子,作文中就会写出比较完整、准确的句子,减少写病句。关于文章的段落及中心思想的训练,文章表达方式的训练等,都要经过由感性知识到掌握语言及文章表达规律,再以规律性的知识指导运用语言的过程。当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经过在课文中的多次出现、印证、理解之后,学生就会逐步掌握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总之,通过学生的识字、读书、作文活动,把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读书、作文打下较好的基础。